大唐孽子(校对)第10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2/2214


……
“宽儿,其实要对付马家,我有一个非常便捷的方案!”
凉州城中,李世民带着李宽一行人漫无目的的闲逛着。
李世民喜欢通过这种随机的行走,来看到凉州城最真实的一面。
“陛……掌柜的你有什么好方案?”
“马家在凉州的产业肯定不少,我们故意去找茬,到时候马家必定忍不住这口气,一旦他们对我们出手……”
李世民这么一说,李宽就秒懂了!
行刺天子,这就是谋反啊!
《大唐律》中,谋反可就是最重的罪名了。
哪怕是马家是陇右道实力最强大的士族,也受不了。
要是放在其他年代,天子也担心把对方逼得造反,把事情搞扎了。
但是如今是贞观盛世最强盛的时候,李世民根本就不怕谁会造反。
满朝的大将正愁着没有仗可以打,没有功劳可以立呢。
“掌柜的,这样不大好吧?”
李宽觉得自己的心思都被李世民给看透了。
这着实是最便捷的方案,只是这个方案不适合李宽自己提出来。
“凉州内,不说当地驻军,单单西北贸易旗下的护卫就有几千人,还有那些捕奴队,就马家那千把人的家丁,能兴起什么风浪来?”
通过跟李宽的交流,李世民已经对陇右道的稳定背后蕴含的影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想找陇右道这种士族势力整体来说还是比较薄弱的地方先尝试一下,看看效果是不是真的有李宽说的那么好。
这可关系着以后大唐的政策走向啊。
“掌柜的,我觉得只要让马家挂上一个行刺大唐亲王的罪名就够了,没必要进一步的冒险。”
李宽很清楚李世民对于此时的大唐来说,有着多么重要的象征意义。
说实在的,李宽要是还想过好日子,自然就不希望李世民出事。
最好李世民能够比历史上还能多活个几十年。
毕竟,有观狮山书院医学院的不断研究,又有李宽的指点,只要李世民不是患上后世的那些绝症,活到七八十岁,一点也不算难啊。
“郎君说的对,掌柜的您没有必要去冒这个险,对付陇右道的一个士族,没什么难的。他们又不像是五姓七望这样的大家族,跟朝中大臣的关系都盘根错节。一个地方豪强,实力再强大,也就那样。”
李忠显然也是不支持李世民去冒险的。
“李忠说的对,区区一个马家,我们有许多方法来对付他。再不济,直接让达飞的人化作马贼把马家给清洗了,也比让掌柜的冒险来的强啊。”
来济这话,透露出一股血腥,但是谁也没有太当回事。
能够做到现在这个位置的人,谁不是见惯了生死呢。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非黑即白。
只是立场不一样而已。
“让达飞去背着锅,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并且很符合大家的认知。”
李宽觉得来济这个主意,虽然听起来有点不靠谱,但是却是很有可执行性。
一方面,达飞手中有将近两千的捕奴队,都是身手矫健的壮士,对付马家的家丁护卫,绝对没有问题。
另外一方面,达飞如今被马三娘子如此侮辱,完全有动机报复马家。
到时候,还能顺带着解决达飞手中的捕奴队,借着这个机会把他们调到岭南去,让他们跟南诏这些蛮夷去斗。
伴随着凉州城的发展,捕奴队在凉州的存在意义已经变得不是那么大。
甚至可以说已经到了弊大于利的程度。
但是,他们毕竟是有功的人,简单粗暴的处理的话,也会让刚刚归附不久的胡人心生芥蒂。
“马家的院子在凉州城内,捕奴队平时根本就不允许大规模的进入凉州城,达飞就是想要报仇,也很难啊。顶多就能对付一下马家在城外的那些势力。”
岑文本这话一出口,众人就诧异的看着他。
而他自己也立马意识到自己的理解出错了。
“岑郎君,阿斯卡也好,达飞也好,在凉州城是属于影响力比较大的胡人,他们跟守城的一些将士有“勾结”,岂不是很正常的嘛?”
来济这话说完,李世民和李宽都没有表示反对,基本上就意味着马家的结局已经注定了。
政治斗争,就是这么的残酷。
只要有效果,什么手段都是可以用的。
毕竟,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第904章
诱惑不够大啊
“这就是凉州北市?”
穿过凉州城北面的城门,不过是步行了不到一里路,众人眼前就出现了一条规模颇为庞大的建筑群。
这里的建筑不是很规整,既有新式的青砖绿瓦结构,也有传统的泥坯房,还有一些茅草屋和木屋夹杂其中。
要是站在高空中看的话,会发现这个建筑群四周甚至还有一些帐篷区,让人觉得有点混乱不堪。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比较杂乱的地域,却是西北人流最密集、商业最繁华的地段,颇有点后世二十一世纪初广州火车站附近的味道。
“掌柜的,从这个路口开始,一直往前三里,是凉州北市最主要的商业区域。在这段路中,还有三条长度约一里的横穿街道及几十条小巷子夹杂其中。在这里,不管是什么货物,应有尽有。”
何青泉虽然也没有来过几次凉州,但是关于凉州的各种消息却是每天都看。
为了不让这次微服私访搞得兴师动众,李世民没有让上官仪陪着自己,也没有让他安排人跟随,所以李宽就让何青泉充当解说员了。
怎么说,何青泉对凉州近况的了解,也要比自己深一些。
“听那些商人说,凉州的北市,规模已经直追长安城的西市,是胡商出没最频繁的区域。而凉州的赋税,有一半都是出自北市及其周边区域。我原本还以为草原上的那些胡人都非常穷,现在看来也不见得啊。”
行走在北市之中,李世民看到街面上有一半都是胡人面孔。
这些胡人,有一些固然是穿的非常寒酸,基本上就是牵着一匹马,身上披着件破旧肮脏的衣服,蓬头垢面的,像是野人。
但是,更多的胡人却是穿的跟唐人没有特别大的区别。
棉布制作的短衫配合着新式的裤子,腰间系着一根牛皮皮带,看上去就是一只肥羊。
“凉州的羊毛产业是大唐最发达的,据说有一半以上的羊毛线都是从凉州流向大唐各地;而这些羊毛线的原料羊毛,几乎都是从草原牧民手中收购。自从羊毛线诞生以来,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对于很多牧民来说,卖羊毛的收入已经超过了直接卖牛羊了。
并且由于朝廷允许凉州开设北市,让胡人自由的在这里买卖货物。哪怕是铁锅、镰刀等铁器,限制也非常小。所以凉州方圆五百里的牧民,口袋里立马变得有钱了起来。
对于这些胡人来说,金银钱财没有特别的概念,他们更愿意把这些钱财换成衣服,换成茶叶和盐巴,换成铁锅和刀剑。听说那金太打铁铺子出产的金太铁锅,每年在凉州都可以卖出超过五万口,无数的牧民都把拥有一口金太铁锅作为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甚至草原上牧民谈婚论嫁的时候,如果男子帐篷里面没有一口金太铁锅,这么亲事都会变得很难成。”
何青泉的这话,让李世民感到有点荒谬。
但是,他知道何青泉说的肯定是实话。
“这些铺子的生意都挺好的样子,走,我们进去看一看!”
当李世民来到一家卖酒的铺子面前时,忍不住迈步走了进去。
“客官,您要什么酒?不管是烧刀子还是七里香,亦或是白云边,小店都有货。”
这些铺子的伙计每天都要跟无数的人打交道,识人的眼光远非一般人可比。
李世民一行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个不差钱的主。
要是能够做成这单生意,说不定能够卖出一批高端的酒水,到时候自己拿到的奖励绝对是非常可观。
“白云边?这是什么酒?”
烧刀子和七里香,李世民都是听过的。
但是白云边是什么酒,李世民就没有印象了。
“客官您一定是这两年没有来过凉州吧?这白云边,是使用上等的大米酿造的美酒,从去年开始第一次出现在凉州北市。由于它价格相对低廉,口感很是火辣,非常适合胡人的口味,所以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白云边就成为凉州北市卖的最好的酒水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2/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