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8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0/812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榨干欧罗巴
  在罗刹国大发了一笔横财之后,多铎原本是想歇一歇的。
  毕竟从去年年初以来,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女真军队不是在战斗,就是在战斗的路上,太辛苦了。
  可是,沈浪却不想让他们闲着。
  上次贸易时,沈浪私底下给了西伯利亚汗国的鞑靼人一个更优惠的价格,让他们获得了五千支火枪和三十门火炮,甚至还有千里传声筒。
  虽然沈浪没有明确支持西伯利亚汗国的哪个贵族上位,但鞑靼人已经知道了很多内幕。
  他们知道了女真人和明国错综复杂的关系,也知道了女真人兵器和战术的来源,还知道女真人这次西征是明国的沈浪沈大人促成的。
  所以,拯救西伯利亚汗国的最大恩人不是女真人,而是幕后的沈大人啊。
  更重要的是,明国实力更加强大,而且已经与西伯利亚汗国南面接壤,谁敢轻易去得罪这样一个强大的邻居?
  所以多铎给的一些小恩小惠以及安抚政策,在沈浪面前根本不值一提,鞑靼人只要不傻,肯定会向沈大人,向大明靠拢啊。
  于是,沈浪也不客气,直接让鞑靼人对罗刹国的行动不要停止,要持续的给他们制造压力,不能让他们缓过劲来。
  被罗刹人欺压了五十年,这次更是被哥萨克人祸害得不轻,鞑靼人心中早就憋了一口气,不用沈浪多说,他们也想要疯狂的报复。
  可之前女真人却不同意,他们想要停歇一段时间,甚至还抽出一部分兵力将大量物资运往东西伯利亚去。
  没有女真人的帮助,鞑靼人也清楚自己根本不是罗刹人的对手,所以也不敢轻举妄动。
  可现在却不同了,自己背后有沈大人和大明支持,也获得了女真人一样的兵器,有了侵袭罗刹国的本钱。
  如果你们女真人不去,那我们自己去。
  在此情景下,多铎敢无动于衷吗?
  难怪之前沈浪不愿意答应不干涉西伯利亚汗国的事务,恐怕早就存着这样的打算吧。
  虽然他痛恨沈浪的阴险狡诈,但不得不继续派兵联合鞑靼人再次西征。
  不然的话,鞑靼人迅速的崛起了,那就没女真人什么事了。
  罗刹人没想到博格达人和鞑靼人这么快又来了,准备很不充分,兵力也相对分散,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损失惨重。
  女真和鞑靼联军换了一条路线,继续深入罗刹国腹地。
  双方最大的一场战斗发生在喀山,这里原本是一百年前喀山汗国的都城,被罗刹人覆灭之后,成为罗刹国的一部分。
  虽然对女真人的火器和战术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罗刹人还是很不适应,在城外的野战中大败,损失近六千人,随即狼狈的退回城内坚守不出。
  女真人和鞑靼人一边围困,一边进攻,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座原本属于鞑靼人的城池攻下,期间还击溃了几支前来救援的罗刹援军。
  如果不是这些罗刹俘虏和奴隶可以卖给明国赚钱,手段狠辣的女真人和鞑靼人恐怕又会犯屠杀的毛病。
  而这一战,也让女真人和鞑靼人看到了罗刹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厉害,所以胆子也越来越大了起来,开始四处进击。
  消息传到西面和南面之后,波兰人和克里木汗国的鞑靼人也有些忍不住了。
  克里木汗国在格莱三世的亲率下,迫不及待的派出一万多兵力攻入罗刹国,也开始了疯狂的掠夺。
  波兰人得知克里木汗国的鞑靼人动手之后,也不再顾忌,迅速的加入到了趁火打劫的行动中。
  而在克里木汗国东面的顿河哥萨克人,以防自己被罗曼诺夫王朝牵连,立即宣布脱离沙皇的统治。
  为了宣示自己的决心,甚至迅速派出哥萨克骑兵北上。
  这条沙皇豢养的疯狗,终于开始反噬主人,加入到了这场饕餮盛宴中。
  可以说,罗刹人从没有哪一刻被如此多的敌人攻击过,王朝上下一片恐慌。
  年轻的沙皇阿列克谢虽然也是一个雄心勃勃,颇有能力的君主,但是以罗曼诺夫王朝如今的国力,也无法同时应对这么多强大的对手啊,几乎四面八方都是敌人。
  当消息传到京师时,沈浪也难掩兴奋之情,一下子被这么多对手围攻,看你还死不死。
  不过,沈浪也没有闲着,虽然没有继续向西用兵,但是一些重要的战略布置却没有停下。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修筑交通线。
  从女真人和鞑靼人手中买来的八万罗刹奴隶,没有运往大明腹地,而是让他们开始从漠西蒙古往东南方向修筑铁路和公路,最终与西北各省的交通线连接起来。
  以后,沈浪还想将这条交通线往欧罗巴洲不断延伸,以方便大明的力量能够快速的往东欧进行投送,从而与远征军对整个欧罗巴洲形成东西夹击之势,让整个欧罗巴洲都处在大明兵锋之下。
  这个宏大的设想已经不再是奢望,因为在罗刹国陷入一片战火中时,中西欧也是打得如火如荼。
  瑞典人已经攻入了神圣罗马帝国的腹地,控制了其北方的大片领地,并多次击败哈布斯堡王朝的联军。
  法兰西王国的内战陷入到了僵局,率领王军的蒂雷纳子爵和率领叛军的大孔代亲王,双方互有胜负,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击败对方。
  英格兰王国的王军在得到刘光远支持的一些火器之后,实力有了一定的增强,总算是掰回了一些局面,不再每次战败。
  甚至在一些战斗中还能够击败新模范军,让克伦威尔的日子更加难过。
  此时,这些王国的统治阶级已经意识到了这背后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操弄着这一切,也清楚的知道这只大手的主人是谁。
  可是,各方势力互相之间已经积累出了深重的仇恨,哪是能放手就能放手的?不少人还通过各种努力,想要得到明军的帮助。
  就算不直接出兵援助,哪怕提供些金钱贷款,或者卖些兵器也是好的啊。
  沈浪当然是来者不拒,只是在数量上进行控制,以防其中一方势力明显压过另一头。
  这样,就可以继续榨取欧罗巴洲的战争潜力。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伦敦条约》
  崇祯二十二年八月初七,西历1649年9月9日,英格兰王军与新模范军在北约克郡的马斯顿荒原爆发了一场大决战。
  也许是巧合,又或许是天意,五年前双方在这里也爆发了一场大决战,直接改变了整个英格兰内战的格局,成为重要的转折点。
  因为在此战之前,议会军由于各方面的欠缺,在与王军的战斗中败多胜少,一直处于被动地位。
  但此战之后,议会军重创王军,消灭了王军大量有生力量,更奠定了克伦威尔在议会军中的地位。
  不久之后,就以他麾下的“铁骑军”为主体组建了新模范军,查理一世的王军随即从战略进攻转成了战略防御,直到差一点被彻底推翻。
  现在,查理一世在勇卫营的扶植下,又慢慢的站了起来,王军经过一年的成长,已经壮大了不少。
  反观新模范军,在伦敦城一战之后,元气大伤。
  随即又在这一年的战斗中,消耗了不小的实力,到现在已经不足巅峰时期三分之一的实力了。
  所以,查理一世觉得王军已经全方面的超越了新模范军,时刻寻找战机,准备毕其功于一役,尽快消灭新模范军,以结束这场持续了七年的内战。
  而克伦威尔率领的新模范军似乎信心不足,一直在避战,不断的往北面转移,直到双方又来到了马斯顿荒原上。
  也许是避无可避,也许是觉得这里是新模范军的福地,所以克伦威尔没有再继续避战。
  可能真的是天意弄人,克伦威尔率领的一万七千新模范军,再次大败兵力达两万两千的王军。
  王军战死近五千人,被俘三千余人,甚至连主将克雷尔伯爵都战死了,大量武器弹药、物资遗失。
  溃兵狼狈南逃,新模范军在后疯狂追击。
  在王军逃回伦敦时,已经不足八千兵力了,查理一世如五雷轰顶,他不明白王军为什么会败,又为什么会败得这么惨。
  有人说是因为克伦威尔已经摸清楚了王军的战术,已经找到了应对的办法。
  有人说克伦威尔并不是真的避战,而是故意诱敌深入,以防契丹军队为王军提供帮助。
  还有人说,是因为王军的布置已经被提前透露给了克伦威尔,所以克伦威尔才能准确的集中力量攻击王军的弱点,并在开战之初就击毙了王军主将克雷尔伯爵,沉重的打击了王军的士气。
  随即,克伦威尔抓住机会发起更加凶猛的攻击,最终将王军彻底击溃。
  对查理一世来说,现在说什么都晚了,王军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优势一朝丧尽,大量从明军手中获得的先进兵器落入到新模范军之手,让双方的实力再次出现反转。
  距离成功只剩下一步,但最终却功亏一篑,让查理一世几晚都无法安心入睡。
  他恨克雷尔伯爵,自己那么信任他,为什么会在这么关键的时刻战败?但克雷尔伯爵已经战死,再怎么痛恨已经毫无意义。
  他更恨克伦威尔,为什么在关键时刻,好运总是站在这个该死的混蛋那边。
  他也很后悔自己太过急切了,如果再等一段时间,继续削弱一些新模范军的实力后再选择决战,也许就不会出现这次的惨败了。
  沮丧、后悔、愤怒等种种负面情绪,让查理一世变得歇斯底里起来。
  可这无助于改变如今的局面,最终他只能舍下面子去救助东方盟友。
  赵长生在得知王军大败后,就知道查理一世迟早会找上来,所以他将消息汇报给刘光远后,刘光远又迅速向国内进行了汇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0/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