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812

  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都无疑给皇太极死后留下的问题,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可沈浪的后招却不止这一手,接着又有各种谣言从大明传了过来。
  “皇太极一死,就没人能压制多尔衮三兄弟了。”
  “多尔衮野心勃勃,三兄弟连皇太极都不想臣服,怎会臣服豪格?必然全力阻止。”
  “如今豪格掌握的实力要优于多尔衮三兄弟,但豪格的野心不比多尔衮,若意志不够坚定,不但会让支持者失去信心,也容易中了多尔衮圈套。”
  “皇位本就属于皇太极一脉,多尔衮三兄弟根本没有资格去觊觎,一旦多尔衮没有足够把握抢夺帝位,他很可能会选择一个折中的办法。”
  “比如扶植一个皇太极的幼子登位,六岁的福临就很合适,先将最有可能登位的豪格踢出局,然后再徐徐图之。”
  “若豪格接受这个建议,便中了多尔衮下的圈套,简直愚蠢到家。”
  “豪格若没有登上帝位,支持皇太极的力量便不会和他站在一起。”
  “豪格虽是正蓝旗旗主,但却未真正掌握全旗所有力量,根基不稳,凭这点实力如何与多尔衮三兄弟相争?”
  “没了豪格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年幼的皇帝更无法与三兄弟相抗。”
  “可以预见,多尔衮会迅速的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彻底的掌握了大清的一切大权。不是皇帝,胜似皇帝。”
  “到那时,多尔衮必然想方设法除掉豪格,豪格再想后悔已然不及。”
  “因此,豪格一旦无法成功登位,那他的下场只有一个:死无葬身之地。”
  这一波波谣言传过来,真的有些骇人听闻了,因为稍微聪明点的人,就知道这些话不是乱说的,反而非常的有道理。
  “混账。可恶至极。”一向沉稳冷静的多尔衮也有些忍耐不住了,在住所中暴跳如雷。
  因为这些流言就好像是他肚子里的蛔虫传出来的一般,太真实了,甚至有些方面他自己现在都没有想到。
  这些流言可以说是为他多尔衮竞争帝位失败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备选方案。
  他多尔衮自然是觊觎大位的,既想过怎么去争夺,也想过一旦争夺失败后会有什么后果,以及有何补救方式等等。
  但是,没那么完善,而这些流言反倒是帮他完善了,你说这可不可怕。
  若这些意见是偷偷的告诉他多尔衮,他多尔衮必感激不尽,可这样公然的讲出来,把一些原本准备好的计划暴露出来,这是想要断他多尔衮的后路吗?
  杀人诛心,莫过如此,明国真的是明太祖显灵了,还是出了什么高人?
  最近一个月,明国的这一番手段真的是不得不让人佩服,要是明国早有这般手段,怎会被大清逼迫至如此境地?
  一旁的阿济格和多铎也是愤恨不已,他们两人都知道老二争夺帝位机会最大。
  他们三兄弟之间虽然也会因为利益而闹些矛盾,但此刻肯定是站在一起全力支持老二的。
  可没想到,还未动手,对大清基本构不上威胁的明国突然跳出来,这背后一刀捅得是真狠,而且还是直接捅向他们三兄弟的。
  “二弟,待你夺得帝位,让老子第一个带兵攻打明国,杀他个尸山血海,让他们为今天的所做所为后悔去吧。”阿济格怒气冲冲的嚎叫着。
  多铎也是立即接话:“大哥,我和你一起。”
  多尔衮却是没有吭声,现在谁还有精力去管明国,他多尔衮不可能因为这些流言蜚语就放弃争夺帝位的。
  明国想通过这种手段破坏自己的计划,真是异想天开。
  不过这仇,他会记下的。
第八十七章
帝位之争(上)
  皇太极暴毙的事情终究是瞒不住的,而清廷内部也有人不想瞒着这事。
  公布出来出现争斗,也是一些人希望看到的,可以趁机分一杯羡。
  大清起家就是靠抢,抢别人的,抢自己人的。
  皇太极暴毙,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此时不谋取利益,更待何时?
  从辽东传回的消息确认皇太极真的在八月初八暴毙,京师上下一片沸腾,连原本不相信太祖显灵的一些人都对自己产生怀疑了。
  沈浪又趁机让锦衣卫探子继续推动舆论,再加上这段时间防治鼠疫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效果,让崇祯的威望大增。
  崇祯欣喜不已,对沈浪更加器重。
  不过,当得知皇太极暴毙之前依然没有立下遗诏,沈浪和崇祯还是有些遗憾的。
  但稍微一想,沈浪也就想通了。
  皇太极这种人,意志是极为坚定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自负,很难会因为一封国书而在短时间内做出多大的改变。
  另一个原因,恐怕他自己也没有想好合适的继承人。
  豪格虽然身为长子,但出身并不显贵,其母甚至还被直接休弃,非理想人选,所以才迟迟未立他为储。
  皇太极最想立的是和宸妃海兰珠的八皇子,但是这孩子连名字都没来得及取就早夭了,没皇帝的福分。
  随后,宸妃病亡,没有留下子嗣,皇太极只能观察其他人选,身份尊贵的福临应该也是他看好的目标之一,但都太年幼了。
  也许皇太极想等几年,等他们长大了一些再确定立储的事情。
  没想到,他自己等不了,先一步暴毙,也给清廷留下了一个大难题。
  现在想必清廷内部的权力争斗已经开始了,只是这些消息沈浪很难获知,因为大明对辽东情报的掌握能力太差了,有关最高层的消息更难获取。
  不过沈浪一想到自己已经将多尔衮准备用的手段都讲了出来,不知道多尔衮会是什么心情,他接下来又会用什么方式去对付豪格呢?
  ……
  盛京,清廷的权利中心,此刻暗流涌动,仿佛笼罩在一片巨大的阴云之中,有对皇上暴毙的忧伤,也有对大清命运的担忧。
  多尔衮已经不再掩饰自己对皇位的觊觎了,也没必要掩饰,私底下开始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及威望,用各种手段拉拢其他各旗的力量来支持自己。
  按照传统,父死子继、兄终弟及都是合情合理的。
  所以,豪格和多尔衮,甚至是多铎等人,都是有资格的。
  在先帝没有立遗诏的情况下,皇位的最终归属,还是要靠谁掌握的力量更强大。
  只要掌握的力量更强,通过合法的手段得不到,也可以抢过来。
  大清本就是靠抢起家的,抢财物、抢牲口、抢奴仆、抢别人老婆,再到抢皇位,有何不可?
  在短短的时间内,多尔衮就从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拉了部分宗室支持自己。
  这其中就包括正红旗代善的孙子勒克德浑,镶红旗的小旗主,代善的儿子硕托,这硕托还带着自己的侄子阿达礼一起劝诫多尔衮尽快称帝。
  而正蓝旗,虽然旗主是豪格,但正蓝旗可是皇太极使手段从莽古尔泰一脉手中抢过来的,将旗主的位置给了豪格,小旗主的位置给了忠诚于他的阿巴泰。
  面对皇太极强势集权的霸道行为,正蓝旗底下还是有一些人不服的,之前在皇太极在世时敢怒不敢言,现在却毫不犹豫的站到了多尔衮这边。
  可是,面对这些收获,多尔衮还是不太满意,因为这些人并非各旗真正的掌权人,影响力没有想象中的大。
  就拿两红旗来说,甚至有小旗主站了过来,但是大权还是掌握在代善这个老狐狸手中。
  代善的态度怎么样,才会最终决定两红旗的态度如何。
  还有掌握镶蓝旗的济尔哈朗,多尔衮都有些看不透,此人看似温顺,内心究竟是何想法,外人却是不得而知。
  若不是济尔哈朗只掌一旗,而且资历上不及代善,说不定多尔衮会更加忌惮此人。
  毕竟不叫的狗,咬起人来才可怕。
  此人在父兄都背叛,并被先汗诛杀后,还能被皇太极信任,并成功执掌一旗,这份能耐非常人能做到的。
  多尔衮为此还亲自试探了一番,但济尔哈朗的表现滴水不漏,甚至看起来有些软弱,好像没有任何心思参与到这场权力争斗中,选择保持中立。
  “狡猾的狐狸。”多尔衮心中很是不快。
  若济尔哈朗真的保持中立还好,就怕他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其实暗中已经站到豪格那边去了。
  在多尔衮行动的时候,豪格也没有闲着,图尔格、索尼、图赖、鳌拜等朝廷重臣皆站在豪格这边,一力拥立他为新君,暗流涌动。
  经过近半个月的布局,现如今,有资格参与这场变局的人想必心中都有了定计,该站队的都站队了,能拉拢的也拉拢了。
  前几天,支持双方的势力也在崇政殿经过简单的商讨和试探,可双方互不相让,最终不欢而散。
  八月二十四日,双方的再一次交锋开始,最终结局如何,可能就要看这次的结果了。
  没有皇太极的崇政殿,上方的龙椅上空空如也,一干旗主、大臣坐在底下,心思各异,但目光大多聚焦在多尔衮和豪格两人身上。
  因为这帝位的归属,就看这两人最终的争斗结果,其他人最多只有选择站队或中立的权力,没有资格染指皇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