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812

  不用崇祯特意去吩咐,王承恩大开绿灯,所以周遇吉能够畅通无阻的去选马,让一行人激动不已。
  这七千匹马,加上军中原本的一千多匹,一共八千多匹。
  这么多马,光是一天的马料都是个不小的数字,马匹的问题解决了,但马料却又遇到了一些难题。
  户部不愿拨银,兵部不想管厩牧,意思就是马既然拨给你了,怎么照料那是你自己的事,朝廷不管了。
  最终,崇祯也没有强求,因为他清楚,如果这般做了,左良玉、吴三桂等等军头恐怕也要找借口向朝廷张口了。
  朝廷连周遇吉这个手上兵力一万都不到的总兵都可以这么豪横,我这镇守边关,与百万流寇作战的,更应该得到补充吧。
  他们那些人一开口,就不是个小数目,没有足够的理由,还不敢不给,不然就给你撂挑子。
  沈浪也知道崇祯的难处,心里也有这样的准备,所以没有强求,准备自己来搞定。
  之前沈浪送到拍卖公司的那副唐伯虎的字画,已经成功拍出去了,并拍得了六千三百万的高价,再加上他送拍的十多件其他古董,身价上亿了。
  但是,他花钱也很快,首先花了近六百万采购了一千吨的马料,全是精料。
  分批次运到大明,然后让王承恩安排人转运到皇城外的几个大仓库中,让信任的人看管。
  再让王承恩安排人在大明也采购一些精料,另外所有的粗饲料也在大明采购,并组建一支特殊的运输队负责运送。
  反正现在整个京师的防卫、巡查等职责都掌握在王承恩手中,他做很多事情也方便很多。
  由于从乾清宫转运的物资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崇祯便将寝宫由乾清宫搬到了西侧的养心殿了,直接将乾清宫让了出来。
  这样,乾清宫的地位就相应的降低了,受到的关注也会小一些,更方便以后物资的转运。
  六百万的花费对现在的沈浪来说不算什么了,他最大的一笔开销是买了四十万两白银,花了近五千万。
  这些银子沈浪都拿来充实崇祯的内帑了,剩下的钱便进了沈浪自己的腰包,算是他自己的“内帑”。
  他给自己大概的划了条线,崇祯赏赐下来的东西就是自己的,而崇祯让自己拿到现代社会换银子和物资的东西,利润一人一半。
  因为那副唐伯虎的字画是崇祯赏赐下来的,所以那六千多万拍卖款应该全部属于他沈浪的。
  但看到崇祯急需银子充实内帑,所以沈浪将崇祯让他拿到现代社会换银子的另一幅作品给留了下来,准备择机再拍卖。
  如果最终拍卖价格不够六千三百万,以后再用崇祯的其他东西给补上。
  不要怪他沈浪心黑,只拿一半已经算是良心了,因为他处在绝对的垄断地位,这种事只有他沈浪能做。
  再说,这些东西若放在现在的大明换银子,四万两都不一定能保证,何况是四十万两。
  而且,从现代购买的银子纯度很高,大明流通的银子纯度只有百分之九十左右,把这些银子熔了再加些其他金属进去,妥妥的增加四万两问题不大。
  所以,对于这些东西能换四十多万两的巨款,崇祯是非常满意的,又送了好几幅名家的字画给沈浪,让他去多换些银子。
  而这些字画,其中两幅字还是崇祯自己写的,因为沈浪知道崇祯是书法爱好者,一手书法也是极为出色,只是传世作品极少,应该能拍出一些价格。
  对于自己的书法能够受到后世人的认可,崇祯也非常高兴,便挥毫泼墨的现写了两副书法作品。
  这传送门也是神奇,崇祯刚写的字,经过传送门之后,就成了古董,好像是真的经过了几百年的沉淀,完全看不出是刚出来的新作品。
  所以,只要专家知识储备足够,并且不忽悠人,应该能鉴定出这就是崇祯的真迹。
第八十章
机动部队
  马匹和马料的问题解决之后,沈浪也加快了练兵,他让那些军官自己去训练自己麾下的士兵,毕竟这段时间也没少操练他们练枪。
  每七天进行一次小范围比武,每个月再进行一次全军比武,通过这种方式督促全军训练的同时,也可以选拔一些优秀的人才进行培养。
  所有军官,上到参将、游击,下到旗总小队长,一个个都神经紧绷,不敢有丝毫懈怠。
  “装备装填。”一声声大喝响起,士兵们严整以待的仿佛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打开击锤。”
  ……
  “装填火药。”
  士兵们在有条不紊的按照指令装填,而在他们对面不远处,一群战友手里拿着各种东西跃跃欲试。
  随着一声令下,每个人从身前的一个竹筐中抓起一个小布包就扔了出去。
  “嘭”的一声,一个士兵的面门直接被砸中,他在心中咒骂一声,却不敢停下手中的装填动作。
  “嘭嘭嘭……”一个个布包像雨点般砸过来,立即干扰到了不少人,很多人的速度一下子被拖慢了。
  有的人一个拿捏不稳,连通条或者手中的枪都掉地上了,没办法他们便只能主动走出队列,因为这已经是不合格了。
  沈浪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模拟战场上的一些复杂场景。
  其实,真实的战场比这惨烈多了。
  光记住步骤,心里素质不行,在战场上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所以必须要训练抗干扰能力。
  扔布包只是其中一种,还有用东西挠,用棍子抽屁股,用水泼,甚至用布包住木箭头射。
  反正花样多得很,五花八门,心里素质不够硬的,很容易被干扰到。
  你如果被这些手段干扰了,导致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整个装填流程,那就不合格。
  现在不合格不但没有肉吃,还会受罚,什么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罚完之后继续练。
  可刚受罚,手都有些发抖,浑身酸痛,这不更难合格吗?
  那不管,不合格继续罚。
  一天下来,全身上下都要散架了,连手指头都快没有知觉了。
  但是,这般艰苦的训练,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大部分士兵已经熟练的掌握了燧发枪的操作步骤,并能够做到在一分钟内装填三发子弹了。
  当然,这是非战时,如果在战斗状态下,速度肯定会受到影响。
  可即便如此,已经远远的超过鸟铳的装填速度了。
  现在要继续提升装填速度越来越难了,所以沈浪适时的展开了实弹训练。
  “砰砰砰……”校场上响起一阵阵清脆而密集的枪声,硝烟弥漫。
  因为用米涅弹的线膛枪在一定距离内精度是可以保证的,所以不只是需要士兵会熟练使用手中的枪,还需要他们能够精确射击。
  长枪的精确射击训练从六十步开始,六十步就相当于九十米了。
  短枪从十步开始练,十步就相当于十五米了。
  沈浪的枪法很多人是见识过的,特别是那些军官,大多自愧不如。
  但是,他们都不甘落后,毕竟沈大人可是宫中的大人物。
  连这种在深宫中出入的大人物枪法都这么好,我们这些当兵吃这碗饭的如果做不到、练不好,就太对不起朝廷的俸禄了。
  军官都有了志气和目标,下面的普通士兵想要偷懒那就难了。
  除了练习枪法,每个士兵还要学会骑马,因为沈浪想打造一支这个时代能做到的机动部队。
  而骑马算是很多士兵能够在沈大人头上找到的为数不多的一点优越感,因为沈大人根本不会骑马,从头开始学。
  但是,这种优越感没有保持多久就消失了,因为沈大人学习骑马是非常刻苦的,经常一天就要练三个时辰以上。
  这对没有掌握骑马技巧的人来说,是非常辛苦的。
  看到沈大人几次从马上摔下来,也经常将自己练得瘫坐在地。
  全军将士除了敬畏之外,也只有默默的坚持自己的训练了,并在心中少埋怨两句。
  因为这沈大人不只是对别人狠,对自己一样狠哪,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如果老子是沈大人,在宫中吃香的喝辣的不好吗?非跑这里来受这份鸟罪。
  沈浪将训练骑马的项目教给了李天龙,因为李天龙就是周遇吉麾下率领一千多骑兵的主将。
  据周遇吉所讲,去年与建虏大战时,李天龙所率的骑兵可是立了大功,不然最终谁胜谁负还说不定呢。
  沈浪这才恍然,原来这家伙是骑在马背上的,难怪在地上的徒手战斗一般般。
  于是,沈浪特意让李天龙率领他麾下的一些骑兵演示他们的战斗方式。
  果然,上了马背的李天龙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率领几百精骑来去如风,整齐划一,难怪可以与强悍的建虏一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