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7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1/812

  只是这一次投降,沈浪和崇祯都没有再给他重新反叛的机会,直接将他软禁在京师。
  对这样一位枭雄,崇祯还是有些忌惮的,所以进行了严密的监视。
  可是慢慢的,随着崇祯的眼界越来越开阔,大明越来越强大,遇到的对手越来越多,已经形成不了什么威胁的张献忠自然慢慢的被他抛之脑后了。
  今日,沈浪突然点将张献忠的一个养子作为第二支远征军的主将,这是非常出乎崇祯意料之外的。
  因为在这些年的征战中,大明并不缺乏优秀将领,比如北洋舰队的黄蜚,在倭国坐镇的李天龙,甚至在辽东坐镇的周遇吉,都可以独当一面,资历也比那李定国老得多,这种事情怎么也论不到李定国头上去。
  崇祯和沈浪之间没有那么多芥蒂,既然有疑问,他便直接问了出来。
  沈浪立即回道:“陛下,这其中有几方面原因。”
  “陛下应该知道,我是很爱才的,李定国是难得的将才,甚至有‘小诸葛’之称。”
  “这不仅仅是史料中记载的他在极其不利的情况下,还能两蹶满清名王,多次以弱胜强的战胜清军。”
  “这几年来,我对他也多有关注,他在平定西南土司之乱时,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在这一点上,他对朝廷是有大功的。”
  “不过由于他是张献忠养子,所以没能获得相应的封赏。不然,他肯定不是如今的参将,至少是副将甚至总兵。”
  对于沈浪这些话,崇祯自然不会怀疑,他也想起西南的平定确实也没有费多大精力。
  看来不是那些土司真的那么好对付,而是这李定国确实有些能力,只是因为他是张献忠养子的关系,没有给他上报足够的功勋而已。
  沈浪又接着道:“当然,除了能力,最重要的是忠心。”
  “虽然史料中李定国忠勇可嘉,但这几年来,我并没有放松对张献忠那些人的警惕,还是让锦衣卫对他们进行了全方位的监听。”
  “李定国即便没有获得相应的封赏,在私底下也没有怨言,有人以此为他打抱不平时,他也没有附和。”
  “终日练兵,以求他日还能报效朝廷,确实是难得的良将。”
  听到此,崇祯也不由点了点头,对李定国的好感大增,因为一般人确实很难做到。
  突然,沈浪话风一转的道:“不过,也确实让我听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消息。”
  崇祯微微一愕,也来了兴趣,连忙追问道:“哦?难道这张献忠还贼心不死?”
  沈浪摇摇头,笑道:“张献忠身陷京师一宅院中,就算有贼心,也没有这贼胆了。”
  “倒是他的长子孙可望,似乎有些不甘寂寞啊。”
  “这厮在正史的史料中就是那种忘恩负义,不顾兄弟情义的大反派,我监听张献忠这些人,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范他。”
  “早在之前,他在私底下就对朝廷有所不满,没想到今年以来,这厮越发的不安分,甚至想暗中唆使李定国将张献忠从京师营救出去,这无疑是谋反。”
  崇祯微微一惊,他倒不是震惊这孙可望有这种心思,而是震惊这人简直是胆大包天,而且很愚蠢。
  “这孙可望,哪来的胆子?他手上是有多少兵?多少炮?敢在这个时候背叛朝廷?连张献忠这厮都不敢兴起的念头,他敢?”
  沈浪笑道:“这孙可望自然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只是他的野心比胆子,比良心要大得多而已。”
  竟然还有反转,崇祯再次一惊,又追问道:“此话怎讲?”
  “其实,这孙可望并不傻,他知道,在这个时候谁敢造朝廷的反,都是死路一条,他自然也知道。”
  “所以,他压根没真想救出张献忠,只是希望李定国去救而已。”
  “这样一来,他就可以立即向朝廷告密,不但落得一个为了忠君而大义灭亲的美名,还能满足自己对权利的欲望。”
  崇祯听了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如果真是如此,那此人心思之歹毒,少有人能及啊。
  不过,沈浪既然这样说,肯定是掌握了孙可望的主要罪证。
  那孙可望聪明反被聪明误,根本不知道沈浪的手段,锦衣卫真的想监听他,他说的什么梦话都能被查得一清二楚。
  其实,孙可望如此的铤而走险,为了上位甚至不惜坑害兄弟,与沈浪也有一定的关系。
  因为正史中对张献忠四个养子的记载,沈浪对其他三个养子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的感观都不错,唯独对孙可望很是不待见,很多时候甚至都不加以掩饰。
  比如在伐清过程中,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都随军出征,唯独孙可望这个长子被留了下来。
  原本在张献忠归顺朝廷的时候,在四个养子中,孙可望手中掌握的兵力也是最多的,但最后被沈浪不断的削减,倒成了兵力最少的,不足两千人。
  不过,对孙可望刺激最大的莫过于去年下半年对他们四人麾下军队的改编了,李定国三人的部队成功的被编入了勇卫营,并且获得了与其他勇卫营一样的装备。
  而这,依然没有他的份,他的麾下连前膛枪的数量都不多,大部分还是配备的刀箭,比很多地方军的装备都差。
  再这样下去,这支队伍迟早会被解散,他孙可望也就更没有任何价值了,被杀倒不至于,但却看不到任何前途,这是不甘平庸的他无法接受的。
  身为长子,他一直以张献忠的继承人自居,虽然李定国三人也就一参将,各自麾下也只有三五千人,但都比他这个长子混得更好,这迅速的滋长了他心里的嫉妒之心。
  他不去与刘光远、黄蜚、李天龙和周遇吉这些沈浪麾下宿将去比,也不与吴三桂这样不那么受重用的将领去比,他只忍受不了自己比几个兄弟差。
  虽然他私底下对沈浪有不小的怨言,但是却不敢显露出来,也知道自己拿沈浪根本没有任何办法,连面都见不到,更没办法巴结。
  所以,长期的积郁之下,他的心里越发扭曲,既然不受重视,那就自己寻找机会。
  于是便心生一条毒计,他利用李定国非常重情义的心里,想要以义父张献忠的安危为借口,夸大张献忠的处境,希望李定国冒险去救。
  只要李定国上当,他就立即密告朝廷,用兄弟和义父的尸骨来成全自己,还可以间接证明不可一世的沈浪看人的眼光是错的。
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石二鸟
  “看来,那李定国,没有上当。”崇祯笑着道。
  答案很明显,如果李定国答应了孙可望的撺掇,那今天沈浪就不可能推举李定国担任远征军的主将。
  沈浪点点头道:“那李定国虽然为人忠厚,但并不愚笨,他没想过劫人,反而是想尽可能的联络一些人上书为张献忠求情。”
  “而且,李定国此人有儒将之风,他眼见这些年大明越来越好,百姓安居乐业,不忍再动刀兵。”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同室操戈。”
  崇祯点了点头,也认可李定国的人品,但随即道:“可这李定国,并未将此事上报朝廷。”
  沈浪轻叹一声道:“毕竟人无完人,设身处地的想一想,那李定国也的确难办。”
  “如果他上报了朝廷,岂不是有出卖父兄之嫌?”
  崇祯想想也是,也就没准备以此事怪罪李定国。
  沈浪继续道:“这样一位将才,如果被孙可望那种小人陷害,那就太可惜了。”
  “所以,我才想着派他远征,这样孙可望就没什么念想了。”
  崇祯听了点点头,他这些年电视剧和电影看得多了,也对反派很是厌恶,每每看到剧中的反派,恨不得他们早点死,死得越惨越好。
  而孙可望这种歹毒之人,无情无义,无所不用其极,很符合那种反派气质,简直是坏得流脓的那种。
  所以在沈浪又讲述了正史中孙可望所干的那些事情之后,崇祯更是恨得牙痒痒,就如同沈浪所说的那样,有些人就是狗改不了吃屎,只要一有机会,就原形毕露,这孙可望就是如此。
  因为正史中,在张献忠和艾能奇先后战死时,孙可望为了夺权,先吞并了艾能奇的部众,又经常故意制造矛盾,打压李定国和刘文秀。
  刘文秀由于一次轻敌冒进而战败,被他抓住机会削了爵号,还直接拆散了刘文秀的部众,然后对手就只剩下李定国一人。
  李定国多次受他羞辱,甚至当众被打了军棍,为了努力的维持抗清战线,一直忍辱负重的承受了下来。
  可这并没有感动孙可望,反而让他变本加厉,在李定国率军进攻湖广时,他为了阻止李定国立功,从而强大声望,竟然直接下令撤走李定国原本已经设定好的两路伏兵。
  如果不是李定国悍勇,后果不堪设想。
  可即便如此,他依然不知收敛,反而越发嫉妒,处处与李定国作对。
  在李定国与清军交战时,不但不给予支援,反而落井下石,断其后路。
  在屡试不成时,最终恼羞成怒,甚至不惜直接出兵攻打。
  这种倒行逆施之举,连他的部下都看不下去,在战场上纷纷倒戈,从而让他兵败如山倒。
  可是,他不甘心失败,不但没有借机向李定国和刘文秀认错,反而直接北上投清,想引清兵为自己报仇,并出卖大量情报给清廷,让永历朝原本大好的抗清形势急转直下。
  可以说,南明永历朝的失败,与孙可望有着很大的关系,李定国等人就算不能将南明势力进一步扩大,但也不至于让永历帝最终落得个被吴三桂勒死的下场。
  所以,沈浪对这厮是非常厌恶的,简直没有任何底线可言。
  不过这一次,孙可望的命运也随着沈浪的到来而彻底改变,还没等他的本性彻底暴露出来,便跟随走投无路的张献忠一起归顺朝廷了。
  所以沈浪总不能因为正史中他做的一些事情,现在就随便找个借口将他干掉。
  这样不但容易让李定国几个兄弟心生不满,与朝廷离心离德,也不利于朝廷收拢其他归顺之人的心。
  毕竟这些年归顺朝廷的也不只是张献忠这一支叛军,还有李自成的部下,更有被灭掉的满清各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1/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