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6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4/812

  古语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和地利,在座的不少人已经能够猜到了。
  大明已经改变过去偏安一隅的策略,开始迅速的向外展示自身强大的进取之心,这对商人来说,此为天时。
  大明身为古老的东方大国,本身有着各方面的巨大影响力,也有着很多全世界都很亲睐的商品,此为地利。
  至于最重要的人和,这几年大明内忧外患尽除,四海平定,人和也很不错呀,怎么还欠缺呢?
  潘友利没有一直吊着众人的胃口,立即开始说道:“去年在南洋被我们沈大人击败的荷属东印度公司,相信在座的诸位已经不陌生了。”
  “可你们知道他们最强大时真正的实力吗?你们肯定无法想象。”
  “那在下现在就告诉诸位,荷属东印度公司曾经拥有一百多艘大型商船,近四十艘战舰,近五万名工人,还有一万私养的军队。”
  “而他们,只不过是一家私人公司,一家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
  听了这些数据,几乎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然后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这么说,那什么东印度公司,根本不是红毛鬼的正规军队,而只是一个拥有私人武装的公司而已?”
  “是呀,我就说,为何名字后面要加上公司二字呢,原来真的就只是一家公司。”
  “不愧是商业帝国呀,一家公司就能够做到如此可怕的地步。”
  “可不,放在几年前,咱们的商船根本没办法与红毛鬼的商船相比,难怪人家能成为最厉害的公司。”
  从他们的谈话中可以听出,他们确实不知道那些细节,还本能的将那些红毛鬼当成了尼德兰王国的远洋殖民军,实际上只不过是一家公司的实力而已。
  作为一名商人,谁不羡慕那样一家公司?
  朱媺娖也很好奇的看向沈浪,低声问道:“相公,他说的是真的吗?”
  沈浪点了点头道:“差不多。”
  “看来这位潘老板真是一个百事通,别人不知道的事,他都能这么清楚。”朱媺娖不得不承认,此人确实比较有能耐。
  这一点,沈浪也承认,但是他到现在也没有看出来这潘友利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想必应该与荷兰人有着不小的关系,不然这潘友利不可能花那么大的精力说了那么多有关荷兰人的事情。
  似乎是想到了在座众人心中所想,潘友利又立即道:“诸位可知,红毛鬼为何能在短短几十年中,打造一家如此可怕的商业公司呢?”
  当然想知道,所有人的目光都迅速聚焦到潘友利的身上。
  潘友利神情严肃的道:“很简单,钱生钱,钱越多,生的钱也就越多。”
  “他们以举国之力,不管是商人,还是平民百姓,都拿出自己的钱先成立这样一家荷属东印度公司。”
  “这家公司尽量不参与尼德兰王国国内的竞争,主要贸易也都放在了东方,这就尽可能的保证了他们的利润,这就是在下之前所说的人和。”
  “所以这家公司在成立之初实力就不弱,这也是他们能够远赴万里之外南洋的资本,他们迅速占据了香料群岛,垄断了那里的香料,糖等重要资源,赚取了大量利润。”
  “接着,他们还占据了咱们的大员几十年,控制了从大员到倭国的贸易航线。”
  “他们再从我们大明购买大量的茶、瓷器、生丝,用鹿皮、糖等从倭国赚取大量金、银、铜,然后把这些珍贵的东方货品运到欧罗巴洲,就能赚取几倍利润,赚得盆满钵满。”
  在座的都不是普通人,这些话自然是一点就通,一个个都很佩服红毛鬼的商业头脑,几乎是将能赚钱的手段都使出来了,难怪会成长得那么快。
  这个时候,潘友利的话锋又是一转:“在下之所以说咱们欠缺最后的人和,是因为咱们大明商人之间最大的合作,也仅仅是成立商会而已。”
  “而且还分不同的地区,如天津商会、浙江商会、广东商会等等。”
  “我们各自为战,甚至还会互相竞争。”
  “几年前,咱们在南洋、倭国的利润还很不错,今年以来就差了不少,就是因为去南洋做买卖的人多了,互相之间的竞争变得激烈了。”
  对这些话,众人深以为然,因为商人都是逐利的,看到海贸生意好做,利润大,就一窝蜂的涌了过去。
  东西多了,竞争对手多了,利润自然就会下降了。
  突然,潘友利的声音大了一分,振声道:“有感于此,在下便决定效仿红毛鬼,成立远洋贸易公司。”
  “为了避免互相竞争,公司的贸易不在倭国进行,也不在南洋展开,而是去往遥远的亚美利加洲,就像当初红毛鬼远赴南洋一般。”
  “事实证明,在下的决定是对的,去年年底和今年上半年参股的那些朋友,都得到了不菲的收益,有几人就在你们中间。”
  “在座的其他朋友,就算没有参与进来,想必也已经有所耳闻了。”
  这时,有人忍不住出声问道:“潘老板,我听谢老板说,只要出钱,无论多少,不担任何风险。在半年之后,就会有五成的收益,此话可是当真?”
  潘友利看过来,笑着道:“哈哈,原来是袁老板。袁老板放心,谢老板没有骗你,他今年二月入股五千银元,就在上个月,两千五百银元的收益已经落入口袋了。”
  “另外,谢老板还有五千银元本金在我们远洋贸易公司,如果想赎回,随时都可以,所以他不需要承担任何的风险。”
  “但是谢老板尝到了甜头,不但不愿意赎回本金,又立即追加了五万银元,再过小半年,他就能轻松的收入两万五千银元了。”
  听了这些话,不少人眼中露出火热的光芒。
  此时,沈浪总算是有些眉目了,他的眉头不由一挑,这套路好熟悉啊。
第八百一十五章
这里面的水很深,你把握不住(上)
  “呀,五成收益,这么高?”
  “如今到南洋做买卖,平均收益已经很难达到五成了,而且还要担不小的风险。这远洋贸易公司,坐着不动,就等着收钱,而且保证有五成收益,这是真的吗?”
  “如果是真的,有这么高收益,那我何必还辛辛苦苦的跑到南洋去做买卖,直接把钱都投到远洋贸易公司就行了,轻轻松松就把钱给赚了。”
  虽然所有人都非常心动,但也有不少人有些狐疑,毕竟这收益太可观了,而且还不需要担任何风险。
  他们这些人可不是刚出茅庐的小年轻,心动的同时,也难免会产生一些怀疑。
  潘友利显然有所预料,听到其中的一些议论声后,便连忙道:“牛老板,杜老板、郑老板,你们几位也说两句啊,不然让诸位老板误会我潘友利在自卖自夸,是个大骗子,那就冤枉死在下了。”
  被点名的几人不好再沉默下去,杜老板先站起身向周围拱了拱手,议论声大多停了下来,众人立即看向他。
  “诸位老板,幸会幸会,在下就不卖关子了。去年潘老板找上在下的时候,我也投了八千银元试了一下,今年三月时收到了四千银元的收益。”
  “我觉得此事可行,于是又追加了八万银元,前不久便收到了四万银元的收益。”
  “我准备再追加,但是潘老板说他又有一个新的入股方案,会有几种选择,建议我今晚来参加宴会,听完他的讲述之后再做决定,我现在都已经有些等不及了。”
  杜老板在圈中也小有名气,所以他说的话,还是有不少人相信的,也正如此,一些人迅速的打消了疑虑,顿时心动不已。
  因为杜老板先后两次投资的收益都拿到手了,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坐着不动就净赚四万四千银元,实在太诱人了。
  随即,郑老板也站起身说明了一下自己的情况,和杜老板说的差不多,只是他的投资没有杜老板的大,所以收益比杜老板小,因此还颇有后悔之感。
  最后,有些老态龙钟的牛老板慢悠悠的站了起来。
  “牛老板……”
  “牛老先生……”
  周围不少人自觉的站起来打招呼,并不停的回礼,因为这牛老板不但资历老,而且牛家的家业也是非常雄厚,在扬州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商业圈子也如同官场一般,虽然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但无形之中却体现得淋漓尽致。
  牛老板捋了一下花白的胡须,振声道:“老夫和杜老板、郑老板一样,起初也是有些狐疑之心,所以不敢投太多,拿出了一万银元试试。”
  “当时想着,输了就当买个教训,没想到,还真让老夫小赚了一笔。”
  “于是第二次,老夫便投了十万银元,前不久收到了五万分红。”
  “老夫也准备追加投资,但潘老板也是对老夫卖起了关子,让老夫来参加今晚的宴会之后,再做决定。”
  牛老板的话就更有分量了,因为德高望重,可信度也就更高。
  至此,几乎没人再抱什么怀疑了,一些人还迫不及待的让潘友利赶快透露新的方案是怎样的。
  所以,所有目光又迅速的聚焦到了潘友利身上。
  潘友利的脸上依然挂着职业的笑容,他也不再耽搁,直接道:“看来在座的诸位老板对在下的新方案很有兴趣,我也就不卖关子了,现在就直接说出来。”
  “之前,远洋贸易公司与牛老板他们鉴定的收益合同,都是以半年为期,因为不出意外,船队从出发到回来,半年时间就足够了。”
  “但是,通过这一年来两次的探索,我发现亚美利加洲的市场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大,赚钱的门路也更多。”
  “所以,经过精心的准备和思索之后,我便重新整理出了新的方案,其中包括三种投资选择。”
  所有人都没有说话,也没人吃东西,都聚精会神的听着,生怕错过了什么,全场只有潘友利的声音。
  “大家都知道,做买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去经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4/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