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6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7/812

  “上帝啊,我们中了埋伏。”
  罗刹人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士气,又迅速的衰落下去,因为从刚才的对抗中,他们发现这些博格达人的凶悍,丝毫不输于自己。
  即便是一对一,也没有多少人敢保证自己一定能够战胜对手。
  现在,成百上千的博格达援军冲过来了,每个罗刹人都可能要面对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博格达人,这还怎么打?
  屠格涅夫自然也明白,毕竟他也不是第一次面对博格达人,基廉斯克城还是从他的手中给弄丢的,对于博格达人的凶悍,他比很多人都清楚。
  面对成倍于己的博格达人,而且己方还是毫无准备的被偷袭,在这种形势下,战胜博格达人的可能性太小了。
  所以,他几乎是毫不犹豫的放弃了挣扎,准备再次选择逃跑,只要逃到了船上,博格达人再多也发挥不出作用。
  “撤,撤,快撤……”
  于是,他迅速下令撤退,并第一时间命令一些士兵先去将停泊的船只安排好,待自己带人边打边撤的跟上后,就能够直接上船了。
  可是,他们刚向南面逃去没有多远,随着船队所在位置爆起一团火光,所有人都傻眼了。
  接着,更多的火光从停泊的船上面燃烧起来。
  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瞬间明了,船队也遭到袭击了。
  “哦,上帝啊,这不是真的。”
  “我们的船被毁了,我们无路可逃了。”
  “该死的,博格达人算计好了一切。”
  看着河面上的火光,又看着正在从西、南、北三个方向汹涌而来的博格达人主力,不少罗刹人顿时露出绝望的神色。
  “赶快突围,只要突围出去就安全了。”屠格涅夫急切的大喊道。
  因为这是在晚上,只要突围出去,并拉开一段距离,应该就很难被追上了。
  罗刹人是很凶残,所以他们也相信自己一旦落入敌人手中,敌人也一定会凶残的对待自己,所以为了活命,他们还是拼命的跟着屠格涅夫一起突围。
  但是在近战方面,女真人也不是吃素的,同等数量下,连勇卫营都要避其锋芒。
  所以,他们怎会让这些已经成了瓮中之鳖的罗刹人再逃出去呢?
  屠格涅夫组织起来的向北面突围的行动还是被生生的挡了下来,待阿勒哈率领的援军包围过来之后,他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
  也许是意识到了这点,所以一些罗刹人再也顾不得其他,为了活命,不再跟着屠格涅夫一起继续向北突围,那几乎是送死。
  一些人立即转换方向,直接冲向了没什么博格达人的东面。
  这个方向之所以没什么女真士兵,是因为通向河面,几乎是一条死路。
  可已经走投无路的罗刹人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直冲河面而去,然后争先恐后的冲入冰冷的河水中。
  他们不是想游过宽阔的河面,而是想着沿河岸附近向北或者向南游去,只要避开博格达人的视线,然后再趁机爬上岸,也许就能逃过一劫了。
  屠格涅夫大声阻止,甚至咆哮着下令自己的麾下继续战斗,但士气已经崩溃,即便是凶残的罗刹人,也瞬间从豺狼变成了胆颤心惊的绵羊,只想着逃命了。
第七百六十二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哈哈,快来人,那有一个罗刹鬼,快,快……”
  举着火把的女真士兵沿着河岸寻找着,一旦看到河面上有人在扑腾,就立即叫来弓箭手或者火枪兵。
  因为这些在水中挣扎的不是别人,正是无路可逃,惊恐的跳进冰冷刺骨的水中逃命的罗刹人。
  听到喊声的弓箭手和火枪兵争先恐后的涌过来,一下子跑来十几人。
  实在是僧多粥少,岸上的罗刹人已经被全部消灭了,只剩下水里的一些了。
  “别浪费箭矢和弹药,按顺序一个一个来,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一个牛录章京连忙大喝道,这个主意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
  最先赶来的火枪兵获得了第一个出手的机会,他迅速冲到河边就举枪瞄准,旁边举着火把的女真士兵分立两侧为他照明,可以看到那个正在拼命游动的黑影。
  弹药在之前就已经装填好,所以他只需要扳起击锤,就可以进行射击了。
  他距离目标只有不到十丈的距离,他迅速通过枪管上的机械瞄准具锁定目标露出水面的部分,然后毫不犹豫的扣动了扳机。
  随着砰的一声,一团火光从枪口喷出,众人便眼见着那个黑影突然停止了动作,然后缓缓的消失在了水面上。
  等了一会儿后,没有再看到那个黑影在周围河面上显露出来,那应该不是装的,是真的被打中了。
  “嘿,阿卜萨,你小子的枪法不错啊,一枪就命中了。”
  “你这小子,一点机会都不给我们留啊。”
  周围的女真士兵一边赞叹,一边调侃起来。
  因为在这个距离上,而且是在晚上,哪怕很多老练的弓箭手都不敢保证自己一定能射中目标。
  毕竟目标是在水里,大概只露出一个脑袋出来,而且还一直在游动,这难度又增强了不少,所以众人才对阿卜萨一枪命中发出由衷的赞赏。
  阿卜萨憨厚的挠了挠头,其实他心里明白,除了自己的枪法不错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手中这支来自明国的燧发枪的功劳。
  远的不说,在十五丈的距离内射击人形目标,这款枪的精度准还是非常高的,只要枪法过硬,不说百发百中,十枪中九枪是完全有可能的。
  之所以如此,自然归功于大明已经逐渐形成的规模化产业、流水线式作业,每款工业产品都做到了制式,让个体之间的差异非常小。
  再加上工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弹药的制备也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这就将原来的一些误差降到了最低。
  不像以前,打造一支枪,完全是凭借各个工匠的手艺。
  别说不同工匠生产出来的两支枪,就算是同一个工匠生产出来的两支枪,都基本上不可能将误差控制在这些燧发枪的水准。
  所以在十丈开外,根本没有什么精度可言,只能几十支火枪,甚至是更多的火枪一起射击,通过数量来弥补这种缺陷。
  正因如此,多尔衮现在也有意识的开始培养刚成长起来的女真士兵成为火枪手。
  因为培养一个火枪手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比培养一个弓箭手不知道容易了多少倍。
  这阿卜萨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他今年也才刚满十五岁,正常情况下在他这个年龄,顶多只能成为一名还算合格的弓箭手,基本不可能成为一名精锐弓箭手。
  因为培养一个精锐弓箭手出来,平均至少要三年以上的时间,而那时的阿卜萨才十二岁不到,弓都拉不开。
  而他去年才成为一名真正的女真士兵,仅仅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已经成为了一名枪法不错的火枪兵。
  如果仅仅只要合格,不少士兵用三个月时间就能够熟练的掌握燧发枪的使用技巧,然后就能上战场杀敌。
  一粒弹丸就能够解决掉一个精心培养出来的弓箭手,可见这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多尔衮知道,如果想要拉近与明军,特别是勇卫营之前的差距,就需要培养出更多的火枪兵。
  但是,他心中又有一个深深的隐忧,自己的火枪,包括弹药,都非常依赖周遇吉。
  若是哪天双方再交恶,周遇吉直接中断了双方之间的贸易,没有弹药可用的火枪兵便迅速的被打回了原形。
  所以他非常清楚,如果不能自己掌握火枪和弹药的制造,女真人恐怕永远都追不上与勇卫营之间的差距。
  可是,对于缺少工匠的女真人来说,能够制造出火枪和弹药已是不易,但是产量与质量,真的完全没办法与明国这些燧发枪相比。
  更可怕的是,这些让女真火枪兵爱不释手的燧发枪,还是勇卫营淘汰掉的火枪。
  听说他们现在用的火枪,是从后面装弹的,不再从枪口。
  也不需要将火药分别在药锅中和枪膛中各倒入一部分,直接将整发定装子弹塞进去,关上打开的枪膛,就可以瞄准射击了,所以连通条都不需要了。
  这样的话,就节省了大量重新装填的时间,在战场上,光是这一点就占据着巨大的优势。
  除了这个,还有一个东西很影响火枪的威力,那就是膛线。
  膛线就是在枪管里面刻上几条分布均匀的内线,有了这几条不起眼的线,不但能够增加弹丸的射击距离,还能够大幅提高精准度。
  明军所有的火枪都刻有膛线,火炮也是如此,所以他们的火枪和火炮的射击距离都明显要远一大截,准头也非常精准。
  可是,周遇吉卖给女真的燧发枪,里面却没有膛线,这明显是故意的。
  多尔衮也不是没想过让为数不多的工匠去尝试刻出膛线,但是发现这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连直的膛线都不好刻,更别说明国这种螺旋形的了,更是难上加难。
  而且,不是刻好膛线就行,弹丸也要做出不小的改变。
  这种带膛线的火枪,需要使用尖尖的弹丸,这种尖弹丸又需要精湛的工艺技术,这对工匠来说,又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最终,多番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多尔衮不得不暂时的打消了自己捣鼓这玩意儿的打算。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多尔衮的信心又受到了一次不小的打击,连别人淘汰的玩意儿,照着做都做不出来,真是太悲哀了。
  这灭国之仇,何时能报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7/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