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5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5/812

  德川赖房拿着德川家光的“旨意”,在本州几十个藩中征调了近十万的军队直奔长州藩。
  因为知道九州岛的迅速沦陷与外样大名有不小的关系,所以与幕府嫌隙比较大的藩领,就尽量不征调其军队,尽可能的征调亲藩大名和谱代大名的部众,这样才能保证军队的忠诚度。
  可是长州藩的毛利家是个例外,德川赖房自然也知道毛利家与幕府之间的恩怨。
  可这里是防线的最前沿,也将是阻击明军的主战场,总不能因为不够信任毛利家,就直接强行没收毛利家的藩地,或者直接将毛利家给赶走吧。
  这样只会让其他外样大名与幕府更加的离心离德,然后铤而走险的归顺明军。
  所以,即便德川赖房对毛利秀就不太信任,在面子上也不会闹得太僵。
  只是长州军就不会被放在关键位置了,大多都在担任一些无关紧要的闲职工作。
  因为他不得不防另一个锅岛家的出现,如果再突然在背后捅上一刀就麻烦了。
  若是在之前,将毛利家的地盘当成主战场,又几乎是赤果果的写在脸上的不信任,毛利秀就肯定会很愤怒。
  不过现在,他一点也不生气了,反而有些幸灾乐祸。
  因为沈浪告诉他,如果可以的话,尽量让长州军避开一些关键位置,这样在接下来的轰炸中,可以尽可能的减少长州军的伤亡。
  现在不用自己找借口将长州军调开,倒是省了毛利家很多事情,也少冒了一些风险,德川赖房真的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长州藩的藩厅是萩城,坐落于藩领的最北面,而幕府大军重点的防守方向则是下关海峡,其位于藩领的西南面。
  所以,这两个地方几乎是分立长州藩的南北两头。
  为了方便指挥,德川赖房没有将藩厅萩城作为指挥部,最终将指挥中心迁移到了位于长州藩中部的美祢郡,方便各项命令的传达和兵力的调动。
  而且这里四周被山地包围,易守难攻。
  因为知道明军有可以飞上天轰炸的大孔明灯,所以趁明军还没有打到这里来,德川赖房组织大量人力,依托周围地形大肆构建防御工事,甚至包括了不少地下掩体。
  毛利秀就此刻就在美祢郡,但是长州军的主力却不在附近,大多被留在了萩城。
  说白了,他几乎成了变相的人质,就算想图谋不轨,也翻不起多大的浪来。
  德川赖房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商讨,一般也不会叫他,毛利秀就也乐得清闲,要么呆在自己的居所中不出来,要么就带着十几个家臣四处逛逛,甚至去打打猎,好不自在的样子。
  德川赖房一直在暗中有派人监视着毛利秀就的一举一动,看到他这么识相,也很满意。
  是夜,毛利秀就便会将白天的所见所闻仔细的写下来,一些重要位置和布防图他都会标明具体方位等详细信息。
  除了美祢郡,每隔几日,还会有来自萩城的家臣会带来一些物资来拜会他。
  萩城是靠海的,毛利秀就以想吃到新鲜的海食为由,让家臣每隔几天就从萩城运来一些新鲜鱼虾。
  德川赖房的人暗中注意了几次,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也就没怎么关注了。
  德川赖房也不认为这样的毛利秀就还能有什么威胁,就算想投靠明军,也根本找不到什么机会,更无法给明军提供有效的帮助。
  屏退左右,看着眼前一桶还在水里游来游去的鲜活海鱼,毛利秀就熟练的抓起一条鱼翻看了一下,随即直接将其丢到一旁的空桶中。
  接着,他又抓起另一条,一条一条的看,直到他看着手中一条挣扎的鱼露出一丝笑意。
  没一会儿,他将这条鱼开膛破肚,从鱼腹中翻出一条布帛,在水里清洗一番,展开之后,露出满意之色。
  原来,这张布帛上也写了许多字,还有一些图形,正是长州藩各处的布防图和兵力等等重要军事机密。
  毛利秀就被困在美祢郡,只能弄到美祢郡的情报,对于美祢郡之外的,就无能为力了。
  正因为有所预见,所以从萩城迁移到美祢郡之前,他就布置好了一切。
  他将自己与明军合作的事情全部告诉给了自己的叔叔毛利秀元,毛利秀元是毛利秀就父亲毛利辉元的堂弟,一度还成为毛利辉元的养子。
  在毛利秀就任藩主之位时,还很年幼,藩政大多由毛利秀元主持。
  虽然由于毛利秀就的成长而出现叔侄之间争权的情况,但两人最终和睦的化解了矛盾,毛利秀元接受了侄子全权掌握藩政的事实。
  如今毛利秀元的年事已高,原本已经隐退,但这次毛利家陷入这种危机与机遇并存的局面,他在侄子的邀请下,重新出山,暗中帮助毛利秀就收集美祢郡之外有关幕府军的各种情报。
  虽然萩城也有一个无线电联络站,但是这样的情报传递,言语的描述肯定是无法做到这么准确的。
  而且,这些情报最终都是要通过无线电传送到九州岛去的。
  如果两次都用口头描述的方式传递,自然更容易增加错误率,所以叔侄俩才想到这样一个鱼腹藏书的好办法。
第七百零二章
百炮齐鸣
  毛利家收集到的有关长州藩的各种情报,络绎不绝的通过无线电跨过海峡,迅速传到了位于北九州的沈浪手中。
  沈浪第一时间让人将这些情报整理出来,然后再通过地图的方式呈现出来。
  一副有关幕府军详细的布防图一点点的开始完善起来,另外还有其指挥部、物资储备仓库等等重要信息都涵盖其中。
  “哈哈,毛利家做得很好,待我大明天军击败幕府军,必为毛利家讨回失去的一切。”沈浪在无线电中夸赞并承诺道。
  毛利秀就听到之后大喜,连忙道:“毛利家必为征夷大将军马首是瞻。”
  在毛利家收集情报的同时,沈浪并没有一味的等待,期间也做了不少的准备。
  比如将战舰上的一些火炮运下来,然后布置到下关海峡的南面。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火炮在战舰上的精度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射击距离远了,精度就更没办法保证了。
  而且战舰的目标很大,很容易被幕府军发现,所以很难做到突然袭击的效果。
  此刻,布置在下关海峡南岸一线的火炮数量超过百门,其中一百五十毫米口径的火炮有二十多门,一百二十毫米口径的火炮也有八十门。
  这天,成千上万的九州联军汇聚在下关海峡南岸,岸边密布着各种船只。
  由于下关海峡并不宽,即便不用望远镜,这么大兵力的调动,也很难瞒过北面的幕府军,所以消息迅速的传到了在前沿阵地布防的侍大将松平直政这里。
  松平直政是亲藩大名松江藩的藩主,能成为德川赖房麾下之一的侍大将,并被布置在尤为重要的前沿阵地,可见德川赖房对他的信任。
  松平直政一边派人急速到美祢郡去通报消息,一边下令万余前锋军进入阵地,依托阵地的防御,准备全力阻击即将登陆作战的九州叛军。
  不过,他也知道明军战舰的威胁,其舰炮是可以直接发射并覆盖到阵地上的。
  可是没有办法,如果直接放弃下关海峡北岸几十町范围的防御,那么九州叛军就可以兵不血刃的登陆。
  而明军又有那种大孔明灯,一旦让叛军上岸并站稳脚跟,在大孔明灯的配合下,防线更难稳固。
  所以,即便明军战舰的炮火威胁不小,也需要钉在这里。
  不过,他只是让少量士兵先进入阵地,以尽可能的在明军战舰的炮击中减小伤亡。
  待九州军的船队靠近之后,再派出更多的士兵进入阵地也来得及。
  近两百艘船只浩浩荡荡的向着下关海峡北面的长州藩冲去,只是让松平直政有些疑惑的是,竟然到现在都没有看到明舰的身影。
  真是奇怪,之前在修筑阵地防御时,明舰还不时的前来袭扰,现在九州军发起进攻时,反而却看不到明舰来提供支援。
  松平直政没有时间和精力想明白其中原由,因为对面的庞大船队速度很快,已经跨过了大半个海峡了。
  他再也顾不得其他,立即将前锋军主力派到阵地中,各种火器被快速布置到第一道防线。
  准备待九州军刚抵岸还来不及整理阵形时,发起猛烈攻击,一举将其重创,赶回海里。
  正在这时,松平直政的脸色微微一变,因为在千里镜的视野中,原本仅距离海岸只有几町距离的船队,突然从中间分开,然后一左一右的转向了。
  “他们想要干什么?”松平直政很是不解,只能静观其变。
  船队完成转向后,竟然又直接开始调头,似乎是要再返回九州岛去。
  松平直政的脸色变幻不定,一时间也确实想不通对方究竟要干什么,就算是佯攻,你起码也要攻一下,这还未靠岸,就直接调头是要干什么?
  他将视线一转,又看向海峡对岸方向,锅岛家、细川家、岛津家和黑田家的家徽很是醒目,成千上万的士兵按各自家族列阵以待。
  看这情景,也不像是闹着玩的。
  突然,他的神情一动,发现对岸的九州军军阵也一转方向,向左右两侧开始运动,这又是要干什么?
  随着密集的军阵离开,被他们挡住的后方情景迅速的暴露了出来,松平直政的脸色瞬间大变。
  原来在千里镜的视野中,一门门排列整齐的火炮,至少有百门左右,黑洞洞的炮口正露出森寒杀意。
  “小心敌炮……”松平直政撕心裂肺的咆哮一声。
  可是,在广阔的战场上,这样的声音又能传多远?还未待信息兵将命令传达下去,一团团火光便从一个个炮口中喷薄而出。
  嗖嗖嗖……
  仅仅几息时间,炮弹便如雨点般飞速袭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5/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