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5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4/812

  结束与崇祯的谈话之后,沈浪便联系上参谋部,具体的开始探讨前期对倭作战的布局,这一步以北洋舰队的武力威慑和分化倭国为主。
  沈浪之前调查的倭国信息在两年前就已经交给了参谋部,之后也陆续有补充,参谋部自然也早就开始了研究。
  所以,在沈浪一提到征讨倭国这件事情之后,参谋部立即就可以拿出方案出来。
  听完了参谋部的方案之后,沈浪暗自点头,大体上和自己的设想差不多,在细节上更加仔细,想得更周到。
  翌日,在威海刘公岛操练的黄蜚在接到圣旨之后,便第一时间通过无线电向沈浪报到。
  沈浪立即命令他三日后率领北洋舰队战舰十五艘去长崎与倭国进行贸易方面的交涉。
  倭国对大明商人商船的歧视政策,严重的损害了大明商人的利益,也损害了大明的尊严,必须给大明一个交代。
  黄蜚明白,并欣喜的应令,因为在看到刘光远的南洋舰队又远征之后,他早已经在摩拳擦掌了。
  相比于南洋舰队要远征几万里之外,刘公岛距离倭国不到两千里,几天之内便可抵达,所以需要准备的方面也要简便得多。
  北洋舰队目前一共才十五艘战舰,沈大人竟然要全部派出去,肯定不仅仅是交涉这点贸易的事情那么简单,所以黄蜚已经做好了全面开战的准备。
  三天之后,准备充分的北洋舰队十五艘主力战舰全部从刘公岛起锚,扬帆、开启蒸汽动力启航,而这一刻的意义也非常重大。
  作为北洋舰队主官的黄蜚肯定不知道刘公岛所代表的意义,但身为后世人的沈浪却永远不会忘记,所以他才将北洋舰队的驻地设立在此。
  而在黄蜚出发之前,崇祯就已经派人去给朝县国王下国书,让他们给予一定的配合,大明准备在朝县建立一些驿站,一直贯穿整个朝县。
  李氏朝县对大明还是比较忠诚的,当初被满清征服也是迫不得已,在大明将建虏灭掉之后,也算是为他们报了大仇。
  因为在十一年前的丙子之役,朝县惨败,当今的朝县国王被迫向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接受册封,才使皇太极退兵,这可谓是莫大的耻辱。
  如今宗主国灭了仇敌,洗刷了耻辱,朝县上下,除了少部分亲虏派,皆是喜极而泣。
  然后怀着巨大的感恩,在朝县国王的率领下,第一时间便重归大明,成为大明的附属国。
  为了表示自己的愧疚,朝县国王还将那些亲虏派全部予以重处。
  大明朝廷没有在此事上予以责怪,毕竟作为大哥没有保护好小弟,也是有一定责任的。
  此次要在朝县建立驿站,崇祯没有隐瞒自己的意图,就是为了下一步征倭做准备。
  驿站是传递消息的,但大明如果要征倭,绝对不只是建立驿站那么简单,以后很可能会借道。
  毕竟,不管是从倭国来大明也好,还是从大明去倭国也罢,朝县都是最好的跳板。
  虽然是宗主国,但是大军要经过朝县,还是让一些人很是担忧,生怕到时候会拖累朝县。
  因为谁也无法保证明军士兵不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何况这不是在大明境内,而是在大明的附属国中。
  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担心明军会让朝县提供后勤保障,毕竟从朝县就地筹措,肯定要比远在几千里外的大明要简便得多。
  但是,这次大明只是说要建立驿站,根本没提借道的事情,更不会提到后勤,所以他们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大明当初帮你们抵抗倭国的侵略,才导致建虏崛起,差点儿把自己都给霍霍完了。
  现在在你们这里建几个驿站,去找倭国报仇,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同意?
第六百五十八章
女真对罗刹(上)
  在沈浪计划对倭国用兵时,更北方的西伯利亚也不平静了,沈浪当初设想的驱虎吞狼之计已经开始显露出效果了。
  自从多尔衮和周遇吉商定以石勒喀河、鄂嫩河为界后,建虏就没办法再南下袭扰了。
  原本多尔衮计划转道去征服漠北蒙古,但随即得知周遇吉也在向漠北蒙古用兵,以防再次与明国发生冲突,多尔衮不得不选择避开。
  为了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和更多的物资,多尔衮开始将目光投向北面和西面。
  因为东面只有一些穷因的小部落,而且最近十来年被北边来的罗刹人祸害得不轻,不但人口锐减,日子比落魄的建州女真还苦得多,掠也掠不到什么东西。
  而北面和西面是罗刹人活跃的区域,这样一来,就势必与南略的罗刹人产生了严重的冲突。
  近年来,罗刹人的势力最远都已经侵略到黑龙江流域了,他们发现越是南下,生活的部落就越多,各种资源也更加丰富。
  南边已经被他们想象成了富饶美丽的地方,非常觊觎。
  所以,在上次入侵的殖民军头目波雅尔科夫回去之后,以勒拿河中游雅库茨克城为南略基地的罗刹人便有心再次卷土重来。
  可没想到,南边在短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明帝国已经占领了石勒喀河和嫩河流域,博格达人(罗刹人对清军的称呼)甚至被驱赶到了勒拿河南面。
  沿着勒拿河北上,都可以直接到雅库茨克城了。
  这不但断绝了原本的南略行动,眼看着到嘴的肥肉要飞了,甚至还要面临博格达人的威胁。
  野蛮程度比之建州女真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罗刹人怎能忍受这样的情况发生,所以立即开展行动,准备先消除博格达人这个威胁,多次对建立不久的女真村落进行袭扰。
  起初多尔衮对这些只有两三百人的小股罗刹人并不是很在意,这么点人,就算是明军也翻不起太大的浪来。
  可是没想到,这些人越来越胆大包天,而且越来越凶残,连人都吃。
  他们不是没有干粮而迫不得已吃人,而是劫掠了粮食之后,还依然去吃人,这种行为就更加的令人发指了。
  所以,多尔衮才对这些野蛮人越发重视了起来。
  近一年来,以多尔衮为首的建虏残余势力,与以哈巴罗夫为首的罗刹人进行了十余次的战斗,战斗规模不大,双方互有胜负。
  主要是因为罗刹人在一十二年的侵略过程中,对这一带比建州女真更加熟悉,而且又是流窜作案。
  多尔衮几次派出千余骑兵分散围剿都没能成功,最多的一次近三千骑兵分五路,都让这些罗刹人给跑了。
  没办法,这里的地形太开阔了,虽然适合于骑兵机动,但是也不利于围堵和包抄,罗刹人只要警觉一些,大老远的就能逃了。
  既然围剿不了这些滑溜的罗刹人,多尔衮随即改变了策略,将目标锁定在了基廉斯克城。
  这是一座位于小海(贝加尔湖)北面五百多里,在勒拿河与基廉加河交汇之处的一座由罗刹人建立的小城。
  将这座小城作为目标,多尔衮是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吸引其他流窜的罗刹人前来救援,从而将其一举歼灭。
  另一方面是他深知,建州女真想要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必须要建立几座城池作为据点。
  这座小城就很不错,沿着河畔而建,周围也有茂密的树林,非常适合作为渔猎民族的建州女真修养生息。
  而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发起进攻,是因为苦寒的西伯利亚一年当中温暖的时间不长,天气转冷之后,到处都冻得硬梆梆的,战斗会非常艰难。
  这个时候虽然是上半年,还不是最暖的时候,但一场攻城战不是一下子就能结束的,总得预留一些时间。
  免得天气转冷之后还没有攻下,然后不得不虎头蛇尾的结束,来年又要重新开始了。
  建虏对情报一向很重视,所以在计划对这座城池动手时,多尔衮便派出了不少探子去探知消息。
  这座城不大,城周不到一里,周围有四方形土墙,土墙四角筑有凸出的炮台,沿着土墙和炮台的前面筑有两道木栅墙,在木栅墙的中间塞有沙土以加固。
  在城池的周围还挖有一条若两丈宽,一丈深的壕沟,在壕沟的里面和附近的地面上埋有大量铁制的箭头,上面再薄薄的撒上一层松土,罗刹人称之为“种蒜”,这种效果类似于铁蒺藜。
  层层防御,可以说,非常森严。
  多尔衮不知,城外的那些防御手段,还是建州女真出现在这片区域后,罗刹人才开始布置的。
  因为他们很清楚,距离博格达人只有几百里的基廉斯克很可能会成为目标,提前作一些准备肯定是没有错的。
  为了这次行动能够成功,多尔衮将这个重要任务交给了自己的亲兄弟多铎来指挥,给他派了一千五百兵力。
  因为据探子多方打探,判断出城中的罗刹人不会超过三百人。
  兵力对比有巨大的优势,但是罗刹人占据着很大的地利优势,所以多铎也不敢轻敌。
  基廉斯克城周围很是开阔,多铎的大军根本没办法隐匿行踪,所以早就被罗刹人发觉了。
  罗刹人虽然野蛮凶残,但是对这新出现的强敌,还是不敢太过大意。
  守城指挥官屠格涅夫第一时间派出百余人,快速的撤掉城外壕沟上搭建的简易木桥,并在进城的通道上也都布置上密集的锋利箭头。
  随即,所有人都撤入城内,将城门彻底封闭,一副死守的打算。
  随着一阵隆隆声响,多铎率军而至,旌旗招展,但是士兵的铠甲不再鲜亮,甚至不少士兵都没有棉甲。
  没办法,当初被明军打败的时候,逃得太狼狈了,大部分家当都没办法带走。
  现在有件棉衣穿就已经很不错了,在这种苦寒之地,没有棉衣,那真的没办法熬下去。
  多铎抬手一挥,大军第一时间将这座小城围了起来。
第六百五十九章
女真对罗刹(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4/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