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5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2/812

  “让让,让让,货车到了,大家麻烦让一让啊。”
  一个中年人带着一群伙计押着几辆满载货物的货车,一边行进,一边大声道。
  沈浪和朱媺娖一行连忙避开一些。
  “汇通公司招聘五十名装卸工,工薪优厚,有意者前来看看啊。”
  “远通招聘三百名装卸工,包吃住,工资待遇从优,身强体壮的兄弟来看看啊。”
  港口外面设立了一个个简易的招聘摊位,摊位前都竖立着一块招聘的牌子,里面的人不时的吆喝着。
  “听说远通公司实力更强,咱们去远通吧。”
  “我听说汇通给的钱更多啊……”
  操着各种口音的青壮在招聘摊位前转悠着,同乡的一起商讨着去哪里更合适。
  现在很多公司和商人都知道通过报纸、传单等方式来宣传自己,所以哪怕是外乡人,也都能比较简便的获得一些想要的信息。
  “好,你们这些都合格了,跟我这个伙计立即去报到,剩下的不合格,去他处另谋高就吧。”
  远通公司由于更大的名声,经过筛选后,还是招到了第一批的六十几人。
  得知被录用了之后,一些人发出兴奋的欢呼,被淘汰的则有些不甘,但也只能到其他地方去看看。
  录用的马上就去报到,准备分配工作了,看来公司忙得很。
  而装卸公司很忙,那么多都在招工,也从侧面反应出宁波港的兴盛。
  朱媺娖从未置身于这么密集和吵杂的环境中,有些不适应,沈浪小心的护着他,七八个亲兵打扮成伙计的模样环绕在周围保护着。
  沈浪只是在这里匆匆打量了一下,便继续往前走,再过去经过一个大牌坊,就是宁波港的入口了。
  以防闲杂人等拥入港口内造成不必要的管理和安全隐患,几个入口处都设立了检查站。
  需要货物的入港凭证,或者装卸公司的入港凭证,或者官府提供的入港凭证,这三种方式才能获得进港的资格。
  不想惊动官府,所以沈浪选择的是第一种,他拿出了部分货物,准备通过海运的方式运到天津去,在来之前就已经办好了入港凭证。
  一行十人,出示了凭证,再通过简单的检查之后,便成功的进到了港口中。
  而随着越发的接近码头,仿佛是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般,这里像一个凌乱的战场。
  外港的帆船几乎停满了整个港口,进进出出,有的还不时的发出汽笛声。
  堆积如山的货物摆满了码头,到处是来不及清理的各种垃圾。
  成千上万的装卸工人分拆着货物,然后如蚂蚁搬家一般将一堆堆货物运到停泊的商船上面,商船的甲板上也有大量忙碌的工人负责摆放货物,恨不得将每个角落都塞满。
  还有成群结队的车队在排着队,焦急的等待着货物的装卸……
  人声鼎沸,热火朝天,这也许代表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繁荣吧。
第六百五十五章
集装箱的伟大
  眼前所见的一幕幕场景,让沈浪瞬间想到了电视剧中民国时期,特别是上海滩的码头。
  许文强、丁力、三大亨,洪帮、青帮、斧头帮,还有刚出场就完蛋的鳄鱼帮……
  鱼龙混杂,尔虞我诈,刀光剑影……
  电视剧是看得热血沸腾,恨不得置身其中去闯一闯,梦想自己也能够在上海滩闯出一些名堂出来。
  可现实,沈浪是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在大明上演的,因为那不是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繁荣,反而是意味着混乱和暴力。
  因为那时的码头都是被各大帮会控制着,普通工人想要在码头上混口饭吃,首先就要加入帮会,这就是所谓的“拜码头”。
  有了帮会,就有了纷争,各大帮派为了自身的利益,甚至不惜兵戎相见,普通人的性命就如同蝼蚁一般,这也很不利于商业活动的正常进行。
  正因为如此,沈浪一开始就想要杜绝这种事情的发生,严禁任何帮会的形成。
  所以,那些随着港口的兴盛而自然形成的帮会,还没有真正的成长起来,就被勇卫营迅速的扑灭了。
  为了进一步的确保各港口的安全,每个港口都有勇卫营驻守,暗中还有锦衣卫监视以防隐患。
  像宁波港这样的大港,有一个司四百余人的勇卫营士兵在负责这里的安全。
  港口的管理和基本运营由各地方官府负责,但是货物的装卸和运输,则都按片区的划分出租给了各商业公司。
  所以,那些装卸工人都是这些公司的员工,抵达其所租借码头船只上的货物,就由他们公司的装卸工人负责装卸,不用去争抢,更不用拼个你死我活。
  而这些公司又受官府监管,自然就无法再形成有威胁的帮派,维护了港口的稳定。
  “相公,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人忙碌的场景,真是太壮观了。”
  朱媺娖很是感慨的,她知道,像这样的港口越多,越忙碌,也可以从侧面反应出一个国家的强大。
  可作为后世人,沈浪却并不惊叹这种情景,反而有些苦恼的摇摇头道:“这样忙碌的港口,应该用更简洁的装载方式。”
  “这么多人,这么拥挤,不但增加了各方面的成本,浪费了大量的人力,效率也不高。”
  朱媺娖很是赞同的点点头,随即指着不远处的一台吊装机和一条传送带道:“相公,以后是不是要多用一些那样的机器。”
  沈浪继续摇摇头说道:“那样的效果也不明显,最终还是要通过人力来解决。”
  “最好的方式,是我们先要用到集装箱,然后再用全新简捷的装载方式,犹如流水线一般作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朱媺娖知道相公肯定是在说后世港口的运作方式,只可惜自己之前一直没有去关注这方面的信息,所以都没有听过“集装箱”这个名词。
  沈浪解释道:“集装箱我们可以将它看成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大铁盒子,并给它做成统一的标准样式。”
  “这样的话,就可以在码头对货物进行分类装卸,将发往同一个地方的货物装在一个集装箱里,然后用一些吊装机,通过移动这些装好货物的集装箱到船上堆叠起来。”
  “这些集满箱的四角都可以设计出卡扣,上下左右堆叠起来可以互相扣住,这样不但能够摆放得更整齐,更牢固,装得更多,也大量节省了在船上摆放货物的时间和人力。”
  “以后,我们的蒸汽货车,甚至是蒸汽火车都可以做成集装箱的样式。”
  “这样的话,蒸汽货车可以直接在各出货的工厂、公司、商铺就完成货物的分类和装卸。”
  “然后蒸汽货车再开到港口,直接将整个集装箱卸下来,按目的地摆放好,待船只来了之后,统一装船就可以完成整个转运的流程。”
  “这样就大大的简化了流程,节省了空间,节省了人力,节省了成本……”
  虽然不是很懂物流方面的知识,但是朱媺娖听完之后,一双美眸也不由一亮,心中暗暗感叹后世人的聪明。
  如此一来,港口中就不用积聚这么多的人力,装卸的时间也会大大的缩短。
  而且商家的货物不用在港口进行漫长的排队等待,这肯定可以为商家节省大量的成本。
  降低成本,就相当于赚取了利润,这对商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随即,她便想到一个问题,有些担忧的道:“可如此一来,那岂不是有很多工人要失业?”
  不过她迅速反应过来,相公那个时代有着十几亿人,科技不知道发达了多少倍,都不用担心那么多人失业,如今的大明何须去担心这样的问题呢?
  而且,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忙碌的工作,稍有疏忽,也会有各种安全隐患。
  正如相公经常说的一样,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想要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就要不断的科技创新。
  沈浪不只是说说,回到京师之后,他便会向崇祯提出对港口的改革。
  别小看这项看起来并不是多高端的改革,集装箱的技术含量似乎也不是很高,但足以对大明,甚至是对整个世界都带来巨大的改变。
  正史中,正是因为集装箱的出现和大规模的应用,才直接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经济形态。
  所以,集装箱的发明也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说明科技含量的高低,并不是改变生产力的主要因素。
  而以大明现在的技术积累,发明集装箱并没有太大的技术壁垒。
  随着集装箱的逐渐普及,也会加速货物的流通,让商业更加繁荣。
  而集装箱对世界最大的改变,是对全球化的促进作用。
  如今的世界环境和后世不同,大明想要促进全球化,则必须要保证自己在全球都有足够的领地进行贸易。
  不然的话,那些广大的落后地区,都根本不会与大明来往,哪来的全球化。
  说一千,道一万,大明还是要借助大航海时代的东风进行不断的扩张,促进贸易的全球化,才能积累足够的资本来保证大明的持续强大。
第六百五十六章
征夷大将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2/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