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5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3/812

  所以,马打蓝人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荷兰人的要求,现任苏丹还特意下令严禁所有人与荷兰人贸易。
  这下偷鸡不成蚀把米,原本还能在私底下与马打蓝人进行一些贸易,继续屯积一些粮食,现在这条路也行不通了,荷兰人被彻底的孤立了起来。
  此时,巴达维亚的荷兰人也体会到了七年前他们入侵满剌加时葡萄牙人的绝望。
  其实,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巴达维亚恐怕很难坚守住了,陷落只是迟早的问题。
  所以,范·德里金总督和荷属东印度公司的高层协商之后,决定向明葡联军妥协。
  不过,这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巴达维亚的所有荷兰人能够带上个人资产和足够的食物安然的离开。
  因为他们觉得巴达维亚的荷兰兵力有三千多人,加上训练的家属和市民等武装力量,共计有近七千人的兵力。
  明葡联军即便很强大,可想要强攻这样一座坚城,不但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也必然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所以,如果让我们荷兰人安全离开,我们就让你们兵不血刃的得到巴达维亚。
  荷兰人觉得这个条件很公平,明国人和葡萄牙人没有理由不答应。
  但显然,他们高估了自己的筹码,沈浪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个要求,让人告诉荷兰人,他们只有无条件投降这一条路可走。
  “这是一个野蛮的暴徒,他会为他的愚蠢和狂妄付出代价的。”范·德里金大为愤怒,疯狂的咒骂起来。
  荷兰人在这里作威作福惯了,放弃巴达维亚就意味着荷属东印度公司的破产,这已经是让他们勉为其难的接受。
  现在居然连自由都不能保证,他们自然不可能接受这么苛刻的条件,双方之间的第一次谈判就此破裂。
  荷兰人准备死守巴达维亚,必须让明葡联军付出一些代价之后,才会让他们意识到不接受这样的条件是多么的愚蠢。
  而在这时,明军与万丹王国完成了沟通,万丹王国的苏丹允许明军登岸,借境迂回到巴达维亚东面和南面。
  随即,沈浪命令勇卫营从满剌加抽调三千士兵支援巴达维亚的明葡联合舰队。
  当三千勇卫营士兵携带十五门火炮出现在巴达维亚南面时,以范·德里金为首的荷兰人皆是大惊失色。
  此刻他们再也不是一无所知的白痴,知道明军火枪和火炮的可怕,也知道明军拥有那种可以飞上天的大气球,从上空发起攻击,非常的可怕。
  热兰遮城、满剌加城这么快被攻陷,除了是被明军突袭,准备不足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明军的这些可怕手段了。
  当二十只热气球飞上天空,直奔巴达维亚而来时,荷兰人的斗志瞬间降到最低点,再也不敢抱有任何的侥幸了。
  城中的荷兰人没有选择像热兰遮城、满剌加城那样去坚守,直接竖起白旗选择了投降。
  因为注定守不住这座城池,也很难给明军造成多大的伤亡,顽抗下去除了付出更多的伤亡,没有任何的意义。
  就这样,仅仅通过武力威慑,勇卫营就兵不血刃的占领了被荷兰人统治了近半个世纪的巴达维亚,一座非常繁荣的贸易城市。
  除了俘虏近六千荷军士兵和其家属,还缴获了数不清的财物和各种物资。
  随后,荷兰人在东南亚的几个小据点也先后选择了向勇卫营投降。
  至此,荷兰人花费几十年时间在东南亚打造的庞大贸易网络,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被大明彻底摧毁,在后世影响巨大的荷属东印度公司也名存实亡。
第六百四十二章
你们要对大明敞开心扉
  在大明接管了荷兰人在东南亚的势力范围之后,时间也进入到了崇祯二十一年。
  刚过完年,沈浪就收到来自满剌加的消息,有自称是英格兰人的前来交涉,希望能够释放前段时间被扣留的英格兰商船。
  现在在满剌加主持大局的是刘光远,因为北洋舰队在黄蜚的率领下,先行返回大明了。
  不过,面对这样的国际交涉,刘光远也做不了主。
  他对什么英格兰都不是很了解,只知道上次满剌加战役中扣留的商船中,有这么一群人。
  问了葡萄牙人,才知道这群人大概是什么种类,但是之前是按照沈大人的命令,除了葡萄牙商船,其他西方商船一律扣留,所以把这所谓的英格兰商船也给扣了。
  前前后后共扣了九艘,人员不到两百人。
  由于沈大人和西班牙人签署了《福州友好协定》,所以西班牙人被放了。
  这些英格兰人一直没人来管他们,所以就一直让他们修城。
  原本以为他们也会像那些红毛鬼一样,待满剌加城扩建得差不多之后,就会被运到大明去修铁路。
  没想到这个时候,有人来要人了。
  这牵扯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所以刘光远自然不敢擅自决定,第一时间上报了。
  作为后世人,这些家伙不找上来,沈浪都会找上去,所以直接通知刘光远,让这些人来福建交涉。
  现在的英格兰,虽然实力也很强大,是海洋强国,但还远远没有达到日不落帝国的成就。
  那个后世闻名的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已经成立了快半个世纪了,比荷属东印度公司还早成立两年,但是由于没能建立一个持久且有影响力的据点,所以没能像荷属东印度公司那样取得长足的发展。
  因此,不管是在影响力还是实力上,根本无法与荷兰人的荷属东印度公司相比,连与葡萄牙和西班牙比较,都差上一大截。
  可能正因为这样,再加上它的母国也很强大,所以这些没什么威胁的小据点才得以幸存。
  面对自己的商船莫名其妙的被扣留,现在又要自己不远千里到明国去交涉。
  这些英格兰人在简单的尝试了一下,发现没办法改变这样的要求,便只得踏上行程,开始向明国所在的方向启程了。
  当然,这不是他们真的有那么绅士,而是他们已经知道了明国的拳头有多硬。
  荷兰人在亚细亚洲的实力他们是很清楚的,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被明军给连根拔起。
  这是他们英格兰人几十年来想做,又没有实力和胆量做的事情,却被明军轻松的完成。
  可以想象,明军想要灭掉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在南亚细亚洲的据点,简直不要太简单。
  以后想要在亚细亚洲生存下去,必须要与这个东方巨龙打好关系,所以不管是为了救援那些被扣留的商船,还是为了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生存,明国之行都必须得走一趟。
  于是,爱德华爵士便率领一行二十多人登上一艘三百多吨的盖伦船上路了。
  他们一路上也是胆颤心惊,生怕来来往往的那些明国帆船会对自己下手,好在满剌加的明军给的那面令旗确实有用,有起歹心的船只在看到这面旗帜后,便迅速的离去了。
  这一刻让这些英格兰人都知道,从明国到巴达维亚这片广阔的海域,将彻底是明国人的地盘了。
  沈浪自然不会专门在福州等待这些英格兰人的到来,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在去年年底,在与崇祯商量之后,沈浪便将他从京师带来的勇卫营中的一万五千人打散,陆续的分派到了全国各地。
  一般州县只派一个局百十来人,每府设一个千总部,负责统辖一府的勇卫营。
  他们的任务除了驻防,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盯着他们所在州县的地方势力,严禁再出现任何有组织的帮会、团伙。
  只要一出现,甚至是私藏武器,立即予以剿灭。
  后期,锦衣卫也会陆续的按这种模式布置到位,形成一明一暗的格局。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当初杭州府的事情再次发生,让大明的商业活动向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
  而随着大明控制了锡兰、满剌加、巴达维亚、大员、倭国长崎这条繁荣了几十年的航线,还有从吕宋到大明的航线,不少敏锐的商人已经感觉到了这其中的巨大商机。
  当初大明实行海禁政策,在南洋的影响力相对较小,远赴海外做生意的商人,往往都要冒着巨大的风险。
  除了规避海盗之外,还要看红毛鬼、佛郎机人的脸色,经常要受到各种盘剥。
  现在再也不用这般小心翼翼了,可以放心大胆的做买卖了,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后盾,底气就是强。
  所以,有实力的商人和家族,便开始不断的在这条航线上投入更多的资金,以博取更大的收益。
  商船排水量越来越大,有的还装上了蒸汽动力,让原本繁忙的航线更加忙碌。
  不过,沈浪没打算在巴达维亚或者满剌加成立像荷属东印度那样的公司,因为南洋距离大明本土很近,没必要将利益分给这样一家垄断的公司。
  而且,大明以后是准备一步步在南洋建立行政机构,直接当成大明疆域进行管理的。
  所以,对大明商人开放自由贸易就可以,没必要给予他们太大的特权。
  如果以后在遥远的美洲、非洲,甚至是欧罗巴洲获得了据点,倒是可以进行这样的尝试。
  眼下,大明要先好好的消化现在控制的广大区域,不过有一点沈浪很不满意,那就是从锡兰到长崎这条航线的终点:倭国。
  他们的开放程度很不够,居然只开放长崎一个港口,而且各种限制也很多,严重制约了贸易活动的自由进行。
  倭国如今正处于江户时代,一个新时代的强盛时期,这也意味着,其经济、人口都处于快速发展期。
  据后世资料记载,此时倭国的人口可能有一千五百万,妥妥的人口大国,在全世界都能排进前五。
  这么广阔的市场,难怪那些洋鬼子都想方设法的要和他们开展贸易。
  现在洋鬼子被大明镇的镇住,灭的灭掉,那就对大明敞开心扉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3/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