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4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6/812

  随即,一行五人便到了对面的船上,另外四个亲兵没有带上,因为他们需要协助刚支援来的十多人了解船上的情况。
  而沈浪上到的这艘船上,已经留下了四人保护。
  木板被抽离,两艘船迅速分开。
  沈浪之前所乘的那艘船直接向湖心航行而去,而现在乘坐的这艘船则往之前上来的渡口方向。
  之所以这般安排,是因为沈浪不想由于今天发生的事情而影响锦衣卫的行动,把刘承昌那几个祸害从西湖带走,难免会引起一些人的注意。
  而把他们留在这里的船上,短时间之内很难找到。
  “今天发现的事情,暂时不要向任何人提起。”沈浪向张生和唐淑婉提醒了一句,因为整艘船只有他们两个知情人下来了。
  两人自然知道轻重,沈大人肯定是要准备对付刘同知了。
  一行人出了西湖之后,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不过在来之前,沈浪已经在西湖外面预定了客栈。
  只不过当时只定了四间客房,回到客栈后,沈浪本打算再追加两间,但是已经客满了。
  看来即便是这个时节,西湖的美景依然吸引了众多游客。
  于是,沈浪便将有限的四间客房分配了一下,其实挤挤也完全够用。
  沈浪和朱媺娖一间,唐淑婉单独一间,然后剩下两间大些的客房留给李东华、张生和另四个亲兵。
  之所以将张生和唐淑婉两人分开,是因为两人毕竟没有成婚,就算将他们两人安排在一个房间,在礼教的约束下,他们也不会同意的。
  接下来几天,沈浪一行继续游玩西湖的各个景点,张生和唐淑婉两人也一直跟着,这样他们也更加安全。
  对他们来说,这是他们这些时日最开心的时候了,心里也无比的踏实。
  可让人意外的是,刘承昌失踪了,刘同知府上好像没事人似的。
  不过一想也明白,像这样的纨绔,兴致来了在外面浪几天不回家再正常不过了。
  可能刘府上下也习惯了,所以才没有急着去寻找。
  直到第四天,从锦衣卫反馈的情报来看,刘府总算是想起来这个儿子,派出了几个下人去找。
  显然,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刘承昌出事了,只当是玩过了头,几天不着家。
  可是,当那几个下人在刘承昌常去的地方找了一圈也没有发现,并且确认刘承昌这几天根本没有来这些地方之后,刘府上下才开始慌了。
  一向宠溺儿子的戚氏更是在刘同知面前一哭二闹三上吊,要他派出更多的人力去找儿子。
  可是,刘同知心里本就烦着呢。
  “这沈大人在杭州府呆了快十天了怎么还不走呢?”
  自从沈大人来到杭州府后,就一直闭门谢客,自己去了不见,知府大人去了还是不见,那他在杭州府干什么?
  关键是沈大人之前经过其他州府时都没怎么停留,却偏偏在杭州府停留这么长时间,难免让人有些多想。
  当然,主要还是自己心里有鬼。
  “不可能的,沈大人只负责打仗,他是去福州打红毛鬼的,哪有心思管杭州府的事情。”
  刘同知努力的说服自己不要多想。
  拗不过戚氏的烦扰,骂骂咧咧的派出了更多的人力去查找,包括不少市井中的那些帮派人员。
  毕竟这些人整天无所事事,耳目众多,在各自活动的区域内消息很是灵通。
  找人对他们来说再简单不过了,何况是那个在整个杭州府都知名的不孝子。
第五百五十章
勇卫营要动手了?
  沈浪不可能在杭州府呆太长的时间,所以留给锦衣卫的时间不多。
  为了尽快的完成沈浪交代的任务,锦衣卫也用了一些非常手段。
  除了按正常流程打探消息,也会通过收买,甚至是暗中抓捕一些目标通过审问来得到自己想要的各种消息。
  而这些消息,也会源源不断的汇总到沈浪这里来。
  随着收到的消息越来越多,沈浪看后,简直令人触目惊心。
  收保护费只是小儿科,最黑心的是一些世家大族已经慢慢的成长为了大资本家。
  他们勾结,甚至是直接豢养黑恶势力,通过暴力的手段打击、消灭那些正当的竞争对手,从而达到垄断的目的。
  这几年在朝廷的促进和开放下,大明的商业发展迅速。
  要致富,先修路的理念也被沈浪灌输给了崇祯,所以这几年大明红红火火的开展起了基础建设运动。
  首先是各省之间的官道需要改建成水泥路,然后是各府之间,一些发达的州县的交通也要进行相关的升级和改造。
  这其中就涉及到了巨大的利益,很多后世发生过的事情纷纷在大明上演。
  为了包下工程,各方势力不择手段,钱权交易愈发猖獗。
  经过几年的竞争和“厮杀”,如今杭州府的主要产业几乎被几个大家族全部垄断。
  他们垄断水泥、钢铁的生产,他们垄断了整个杭州府甚至整个浙江的建设工程,他们垄断了浙江各府的大型商场、市场,他们疯狂的兼并土地……
  总之,哪里有巨大的利润,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然后不惜任何手段搞死竞争对手,以达到垄断的目的。
  而相应的,他们对各自工厂、工程队等招募的工人进行极尽的压榨,工人几乎没什么反抗能力。
  因为对工人来说,能够给他们一份工作的,也只有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资本家了。
  几乎所有人进入工厂、工程队都会签一份类似于卖身契的合同,想要轻易离开几乎不太可能。
  就算离开了,换到另一个地方工作,也并不会获得更好的待遇。
  而这样一份奴隶般的工作,对很多工人来说,也是养家糊口的唯一手段,因为他们大多都失去了土地。
  这些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廉价劳动力,不惜用各种手段逼得农民破产,然后不得不给他们工作。
  每个工人每天高强度的工作十五个小时以上是家常便饭,有的甚至要工作二十个小时,所以被活活累死的情况时有发生,可这几乎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而那些资本家则只需要赔偿一笔微薄的抚恤金就不会有任何麻烦,因为合同上明确写明出现工作中死亡的情况,只需要赔偿一年的薪水。
  可是大多工人累死累活,一月的工资也才两银元左右,一年也才二十银元左右。
  与此同时,物价却是在飞涨,因为那些资本家基本垄断了市场。
  而那些小商小贩的生存空间却受到了极大的压缩,比如沈浪在西湖亲眼看到的收保护费的情况只是其中之一。
  更狠的是不少相对繁华的地方根本不允许这些小商小贩出现,逼得他们无法经营,甚至不得不低价将自己的货品转手给那些资本家。
  这样的话,商贩的数量就会急剧减少,市场进一步被垄断。
  资本家为了利益,通过人为的手段操控市场,导致物价上涨再正常不过了。
  是的,这几年大明的资本主义进程发展得很迅速,各省、甚至各府的税收每年都至少有一成以上的提升,有的甚至连年超过两成。
  但这些鲜亮的数据下,是血淋淋的现实。
  之所以之前没有这种发现,是因为沈浪主要呆在京师,而京师在他亲自的主导下,发展自然要健康得多。
  反而因为京师相对良性的发展,才导致沈浪被一叶障目,本能的认为全国各地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即便出了一些问题,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无可避免的。
  毕竟这片土地上也是第一次大踏步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即便有后世的各种经验可以借鉴,也不可能规避所有问题。
  只是没想到,地方上会如此黑暗。
  当然,这与沈浪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军事、科技上的发展也有不小的关系。
  而且,各地方上的官府也是极尽遮掩,报喜不报忧,甚至于他们本身就是利益集团。
  他们既可以获得不匪的收益,又可以捞取政绩,官运亨通。
  资本家则赚得盆满钵满,受苦的只有广大的普通百姓。
  沈浪完全可以想象,若是按照这样继续发展下去,成千上万的工人罢工、游行,学生们罢课的情况肯定会陆续上演。
  如果不加以疏导,只要再出现几个李自成那样的人物,这些同病相怜的工人阶级将会联合过去的农民阶级组成无产阶级,成为新的反抗势力。
  他们一呼百应,再次起来通过暴力的手段来推翻大明的统治。
  所以,不能任由这样的畸形发展持续下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6/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