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812

  周延儒还没有判呢,他就赶上了,甚至比周延儒更加的肆意妄为。
  所有人都沉默不语,一些人为此还惶恐不已。
  因为他们与王之心、陈演也有信件往来。
  这要是也被李若琏掌握了,此刻被抖出来,自己肯定也要吃不了兜着走。
  他们如坐针毡,生怕突然喊到自己的名字,那一切都玩完了。
  当然,也有幸灾乐祸的,比如陈演的那些政敌,看到陈演就这么轻松的完蛋,仿佛天上掉了一个大馅饼似的,能不开心?
  至于那些和陈演亲近的官员,那些拿根鸡毛都敢当令箭的御史、给事中,也找不出任何理由去为陈演辩驳。
  否则纯粹是茅房里打灯笼,找死。
  所以这些人,大多盘算着怎么撇清与陈演、王之心之间的关系,从而将自己从这个烂摊子中摘出来。
  死道友不死贫道,此乃官场至理也。
  出了这么大的事,陈演这首辅肯定是当不成了,去地狱当孤魂野鬼吧。
  真是想不到,最近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陛下信任的大太监和大臣纷纷落马。
  而且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些人好像是被自己蠢死的一般,周延儒暂且不说,王德化、王之心和陈演这几人是什么鬼?
  这么些可以直接定死罪的证据居然就这般轻易的被锦衣卫拿到了。
  难道说锦衣卫换了个指挥使,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说出来谁信?
  退一万步说,就算锦衣卫真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没有本事这么快的拿到这么重要的证据吧,而且还是这么多。
  很多人这两天还见到了王之心,昨天上午还有人看到他,他都是好好的。
  咋过一晚上就自己良心发现,然后把这些重要罪证上交给锦衣卫了啊?
  而且自己还忘了是不?刚才陛下问询,居然还要翻供,中邪了吧。
  百思不得其解,也不知道这几人是怎么活到现在的。
  再说这个陛下,已经有人感觉到有些不同了,好像变得更加理智了,似乎不像过去那般以自己的喜恶处置官员,玩起了讲究充分证据这一套。
  甚至还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给予罪犯以辩驳的机会,以示公正。
  如果陛下以后坚持这样做,那对他们这些大臣来说,自然是好事,不用担心自己被人陷害和冤枉。
  还有人感觉到,陛下似乎变得自信了不少,这种感觉无法言明,但能够从陛下的言谈举止中感受到一二。
  不知道这是错觉,还是真的如此。
  如果是真的,可大明经过陛下十多年的治理,已经越来越烂,不知道陛下这自信是从何而来。
第五十章
燧发枪量产(上)
  陈演的乌纱帽当场被摘,浑身瘫软的被拖了下去。
  而王之心在被拖下去的时候,还大叫冤枉,让百官很是无语。
  李若琏从王之心家里抄出来的信件,自然不止王之心和陈演两人之间的,其中还有一些王之心与其他官员勾连的证据。
  这些证据,王承恩和李若琏都保留了一份,暂时没有拿出来。
  因为这次的打击,已经除掉了两位数一数二的大员,再加上其党,受牵连的大小官员达几十人。
  如今朝局本就不稳,一次的打击面不能太广,否则容易引起各种动荡,对整个大明都不利。
  所以一开始,沈浪和崇祯商量对策的时候,就只将目标锁定在王德化、王之心和陈演几人身上。
  除掉了这几人,就可以将空出来的权力交到一些有能力且放心的人手上,从而加强崇祯对大明的控制力。
  要抓的人已经抓了之后,就要开始定罪了。
  周延儒和陈演两位大员,被崇祯赐死,崇祯给了他们自己选择死亡方式的权利,自缢或者饮鸠。
  两人皆对死亡充满了恐惧,一直拖到了规定时间内的最后时限,可根本躲不过,最终都带着巨大的恐惧和不甘选择了自缢。
  而王德化和王之心两个大太监,崇祯则没有给他们这个权利,直接押到西市当众斩首。
  还有周延儒、陈演两人的同党,或杀头或流放。
  当然,在这个封建时代犯了大罪的官员,造难的可不只自己一人。
  所有人的家产都要抄没,家属连坐,男的为奴,女的送入教坊司。
  沈浪对家产抄没有意见,举双手赞同,他也忙前忙后,继续用金属探测器和李若琏配合,抄没了大量的金银财宝。
  再加上这些人的不动产,变现下来,崇祯应该能够获得超过三百万两的收益,这对现在的大明来说,绝对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但是,对罪犯家属处罚如此之重,沈浪这个现代人着实有些接受不了。
  当时在抄没陈家府宅时,他大老远就听到陈夫人的悲嚎声:“大明灯,祈福琉璃牌也保不了我陈家呀,天哪……”
  她没想到,大明灯和祈福琉璃牌正是陈家遭祸的源头。
  当沈浪将所谓的大明灯和祈福琉璃牌重新拿到手上时,心里也是感慨万千。
  罪魁祸首陈演那是咎由自取,哪怕是将他千刀万剐,沈浪也会说一声活该。
  但是连累陈家几十口人,甚至还有妇女和孩童,想到他们以后的命运,沈浪真的有些于心不忍,但又无可奈何。
  这是这个时代的局限性,是这个时代的规则,而他沈浪不是规则的制定者,哪有权利去干涉?
  何况如今的大明,天灾人祸,命运比他们悲惨的人太多了,他沈浪也管不过来。
  无奈之下,沈浪只能暂时的逃避,他向崇祯请了段时间的假,回到了现代社会。
  当然,他回来不是为了放松游玩的,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忙碌也许会忘掉一些不愉快的事。
  如果让大明变得更好,遭难的人应该会少一些吧,沈浪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刚一回到仓库,还未拿出手机,沈浪就收到了十几个未接来电短信通知,手机响个不停。
  沈浪拿出手机一看,看到好几个号码拨打自己的电话不止一次。
  看天色还早,沈浪就直接拨打了过去,对方自我介绍了一下,沈浪才知道对方是谁。
  原来,这是保力拍卖公司的一个业务经理打来的,说沈浪通过邮箱送拍的那副唐伯虎的书法作品已经通过审核了。
  希望沈浪能够拿着作品原件到他们总部,与他们沟通接下来的拍卖。
  沈浪没有急着答应,表示自己要再考虑一下再给答复。
  随后,沈浪又通了第二通电话,这个是佳德拍卖公司的,也是通知沈浪的那副画通过审核了,希望沟通接下来的合作。
  沈浪同样没有急着答应。
  一个个电话拨打出去,包括前面的两个,一共有五家顶尖拍卖公司通过了沈浪那副画的审核,希望能够合作。
  看来,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藏品足够好,想要进入顶尖拍卖会也不是很难嘛。
  除了这些拍卖公司,还有两个是沈浪之前下单的工厂打来的交货电话,那两个老板打不通电话后,还发了好几条短信。
  主要意思就是货提前完工了。
  钱到位了,效率果然是高,不过这钱花起来也确实是快,几百万眨眼就没了。
  所以之前回来时,沈浪通过老郑又卖了五件明朝的瓷器出去了。
  一起加起来差不多卖了六百万,沈浪转头就一次次几十万、百万的花出去了,也不心疼。
  既然东西已经做出来了,沈浪立即拨通过去对接后续事宜。
  他在这两个工厂下的订单,分别是木制枪托和刺刀,用的理由都是拍戏的道具。
  两个老板除了感叹制作方舍得下本之外,就没有再多问什么了。
  当然,刺刀是没有开锋的,免得惹上麻烦,沈浪准备拿到大明再开锋。
  随即,沈浪又打开微信,有好几个联系人发来了信息,点开一开,随即露出喜色。
  果然,只要钱到位,很多事情办起来太简单了。
  前段时间回来一次,沈浪就在几个科技论坛上悬赏求购燧发机,他自己提供了一张照片,提了一些技术上的要求。
  只要谁能够按一比一的比例做出来,他就出一万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