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3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3/812

  场面再次陷入寂静。
  “怎么,还没有人愿意揭发欺君罔上者?也没人主动站出来承认吗?”沈浪的声音转冷。
  各人神色各异,今天肯定有人要遭殃了。
  济尔哈朗和索尼几人眉头紧皱的看向豪格,因为刚才那几句话中,只提到了豪格。
  但从那意思中,是别人对豪格说的,而不是豪格自己说的。
  若是豪格还不表示什么,今日恐怕难逃此劫了。
  他们虽然归顺大明,但是身为前清大臣,自然也不愿见到先帝的长子豪格殒命在此而无能为力。
  可豪格的心里又哪能平静,他自然清楚沈浪刚才说的那些话是事实,更可怕的是,好像还一模一样。
  “是谁?是谁出卖了我?”
  豪格心中无比的愤怒,简直要发狂,他感觉自己就是一个笑话,从拜音图,到何洛会,再到现在的谁谁谁,都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啊。
  这些人的每一次背叛,都让自己如坠万丈深渊,如此致命,连爬都爬不起来。
  “豪格,沈大人在问你呢,你还不从实招来?包庇欺君罔上者,那可是同罪。”索尼忍不住大喝一声。
  豪格知道自己要再次面临那样艰难的抉择,是选择全族上下同死,还是出卖信任自己的同伴?
  沈浪淡笑道:“既然如此,看来还得我自己把人揪出来了。”
  听了这话,最终,铁骨铮铮的肃亲王哀叹一声的开口道:“是贝子屯齐和贝子汉岱说的。”
  屯齐和汉岱两人猛的一惊,似是不敢相信这话真的是从豪格口中说出的。
  济尔哈朗连忙接话,斥责道:“你们两个混帐,自己找死,不要牵连我诸申一族万千性命,我诸申一族已经改过自新,不会再起任何异心。”
  索尼也跟着道:“你二人狼子野心,死不足惜,勿要再连累诸申一族,诸申一族已经犯错一次,不会再犯第二次。”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的斥责,争相与两人划清界限。
  “肃静。”
  听到这简短的两个字,所有人都立即闭嘴,因为这是沈浪说的。
  待场面安静下来之后,沈浪看向豪格道:“豪格,你可不要冤枉好人啊,确定是他们二人所说吗?”
  豪格显然已经认命了,直接回道:“沈大人既然能清清楚楚把那些话说出来,想必心中已经知道是谁。”
  沈浪随即哈哈笑道:“确实,还真是他们。”
  “拿下。”
  屯齐和汉岱知道无法逃过此劫,立即做出戒备神色,准备做最后的垂死挣扎。
  屯齐更是猛的一掀茶几站起,指着豪格喝道:“竖子不足与谋,你枉为爱新觉罗家族一员。”
  “还有尔等贪生怕死的鼠辈……”
  七八个亲兵不待他们说完,直接扑将上来,将两人死死的按住。
  两人疯狂的咆哮、挣扎,但都徒劳无功。
  “欺君罔上者,死,拖下去,枪毙。”
  两人迅速被拖了下去,没有多久,便传来几声清脆的枪响。
  而这几声枪响,也彻底的打碎了豪格最后一点尊严,狠狠的震慑了其他人。
第四百四十五章
最毒是阉人(上)
  豪格为了保全家人,最终出卖了两个同伴,也出卖了灵魂。
  随即,他接受崇祯的召见,被册封为东顺侯。
  《明报》对此事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皇太极的长子归降,并接受大明皇帝的册封,从侧面反应了爱新觉罗一族对大明的臣服。
  此事对整个辽东,以及奴儿干都司的诸申肯定能起到一个标杆的作用,让他们尽快的承认被大明征服的事实。
  当然,崇祯和沈浪对豪格施以恩惠的另一个原因是,多尔衮还真的逃出生天了。
  他率部抵达建州卫之后,根本没有多作停留,将能带走的物资带出城之后,就迅速毁城北上。
  并且,他尽量靠近海岸线一带行进,这就逼迫己方军队跨越更远的路程追击。
  出了辽东,就进入了原奴儿干都司的地界。
  对辽东,明军还相对熟悉一些,但更北方的奴儿干都司就复杂得多,因为大明失去对奴儿干都司控制的时间太久了。
  而奴儿干都司是多民族混杂的区域,蒙古人、女真人、吉里迷人、达斡尔人等等,民风彪悍,汉人相对较少。
  几十年来,由于建州女真的崛起壮大,以及血腥征伐,满清早已经取代了大明在这里的影响力,他们对满清自然更加认可。
  甚至直到现在,这里的很多人还不知道满清已经被大明覆灭了。
  而即便知道,甚至接触到了明军,他们也不可能一下子转变观念,立即向大明臣服,所以一路上明军遇到重重阻力。
  而随着战线的持续拉长,补给也越发困难,追击的难度自然更大。
  考虑到多尔衮逃走也并非完全是坏处,沈浪和崇祯商议之后,便让周遇吉只推进到建州女真的腹地即可。
  至于庞大的奴儿干都司,等稳定辽东之后,再慢慢消化。
  而逃往北方的多尔衮,为了寻求发展,除了各种资源,必然还会觊觎奴儿干都司的人口。
  长期以来,满洲族的人口一直是他们的短板,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再到多尔衮,一直都在努力的壮大满洲族的人口。
  甚至不惜通过战争的形式掠夺海西女真、野人女真等和他们同宗同源种族的人口,然后强行归化。
  如今,满清在这次灭国之战中人口损失惨重,所以多尔衮即便在撤退时,也都尽量的带走各城堡的人口,可这肯定还是远远不够。
  待他找到合适的栖息地,必然会想办法争夺奴儿干都司,甚至是辽东的人口。
  这种情况下,豪格便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了,这就是留着豪格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豪格在得知多尔衮还活着,甚至已经逃脱明军追捕后,他不但没有丝毫欣喜,反而非常的愤怒。
  他和多尔衮之间的恩怨,自然不必多讲。
  但这只是其中一方面,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认为大清灭亡的罪魁祸首,就是多尔衮。
  是多尔衮用卑鄙的手段窃取了摄政王之位,是多尔衮派出阿济格征明以致大败,让大清的实力大损。
  然后,又是多尔衮亲率大清精锐主力在与沈浪的作战中惨败,葬送了大清赖以生存的根本,以致大清灭亡已成定局。
  大清不是他多尔衮的,而是他豪格这一脉的,自己的弟弟福临被逼殉国,自己成为明国俘虏,反倒是导致大清灭亡的多尔衮逃出生天,豪格的心里能平衡吗?
  若说之前被逼着效忠大明,豪格心里还有些不情不愿,但现在他的心里舒服多了,因为他誓要找多尔衮将新账旧账一起算一算。
  可他也知道,若得不到大明的支持,自己什么都不是,根本没办法和多尔衮相争。
  所以,真心的效忠大明,被大明认可就是唯一的选择。
  相比于多尔衮和豪格的遭遇,还有一个人不能遗忘,那就是多铎。
  多铎的悲惨经历相比于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上次因为贪嘴,导致二兄弟被废,成了没有净身的太监。
  可是伤势在那种尴尬的位置,多铎根本不能成行,哪怕是被萨克达和阿卜萨两人抬着赶路,他也是极其痛苦。
  无奈之下,三人只得躲在分水岭的茂密山林中,准备待多铎的伤好了之后再上路。
  这一待就是几个月,以防再次遇到锦衣卫或明军,三人谨慎了很多,能不生火就尽量的不生火。
  所以,三人大多数时候只能以野果充饥,甚至是生食生肉。
  几个月下来,三人身上早已经破破烂烂,蓬头垢面,和山中野人几无两样。
  由于一直躲在与世隔绝的原始山林中,三人与外界断绝了一切联系,所以也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但他们清楚,整个辽东应该已经被明军占领了,所以从山林中出来以后,也是尽可能的低调。
  他们昼伏夜出,避开大路,一路向北的打探着消息。
  直到他们活捉了一个进山打猎的猎人,从猎人口中得知多尔衮还活着,并且逃出了建州北上。
  而建州,也已经被明军控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3/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