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812

  这些人出卖自己能得到什么好处?自己对他们不够好吗?他们图什么?这样卖主求辱的人,以后谁还敢用?
  可他不知道,他那几个心腹,除了个别两个,其他都比他自己的嘴巴还硬。
  即使锦衣卫亮出了证据,他们也抵死不认,要么只承认是自己做的,没有牵连王德化。
  至于李若琏拿出的认罪状,大部分是伪造的。
  但是,王德化确实做过这些事,再加上李若琏通过王承恩给的证据将事情经过说出了个大概。
  吃了不少苦头的王德化也就没有死扛下去,承认了相关罪行。
  这就是录音证据的一些弊端,而且沈浪的录音证据还不能公布出来,只能用文字记录出内容。
  而李若琏拿到的所谓证据,就是经过润色的录音内容。
  光凭这些东西,没有人证物证,其实是无法给王德化定罪的。
  可是,王德化虽然不笨,但也斗不过在锦衣卫混迹多年的李若琏这个老狐狸,最终将所有罪行都交代了。
  包括他帮周延儒用阴狠手段打压异己的事情也吐露了,显然是放弃了抵抗。
  至于东厂其他被抓的大档头,情况也大多如此,没一个能硬抗下来的,全部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他们还互相揭发,给李若琏提供了不少的人证。
  而这些人为了自保,手上还保留了不少物证,被李若琏敲出来之后,他们再想翻供就更难了。
  对王德化开的还只是第一刀,当李若琏将王德化的认罪书交上去的时候,随即一个新任务下来了,逮捕王之心。
  这又是一个大太监,如果不是陛下当着他的面下的令,李若琏都要怀疑是不是王承恩为了打压异己而假传圣旨了。
  既然这背后是陛下的旨意,还亲自交给自己办,李若琏自然是干劲十足,说明了陛下对他这个新任指挥使的信任和栽培啊。
  而之所以这么快就要逮捕王之心,是因为李若琏在审讯东厂那些人的时候,沈浪和王承恩他们也没有闲着,一早就将目标锁定了王之心。
  本来是准备将高起潜、杜勋、杜之秩等祸害全拿了得了,但考虑到还有一些太监在外监军,如果下手太狠,恐生变故。
  所以,暂时不会太大动干戈。
  虽然这些大太监不知不觉间逃过一劫,但这些在后世名声败坏的太监也不会再得到重用了。
  而如今地位不及高起潜、王德化的王之心之所以被针对,有两个重要原因的。
  第一个原因是这货太有钱了。
  虽然沈浪更喜欢古董,对银子的兴趣不大,但崇祯皇帝需要啊,大明需要啊。
  能帮皇帝搞些钱花花,他也是很乐意的。
  何况这种大太监,手上的财富不一定全是金银珠宝,很可能也有古董之类的艺术品是不?
  所以他就寻思着怎么搞掉这最富的太监,加强了对他的关注。
  第二个必抓他的原因就是这货与陈演勾结的,他将从崇祯那里听来的不少隐密偷偷告诉给了陈演。
  陈演也给了他丰厚的回报,他的财富就是通过各种肮脏的手段得来的。
  而陈演则利用这些信息,成功的欺骗了崇祯,博得崇祯的信任,从而官运亨通。
第三十九章
打草惊蛇,引蛇出洞
  要说这王之心,多少也有些倒霉,一早就被沈浪这个后世人给盯上了。
  毕竟他的名气、影响力皆比不上曹化淳、高起潜这样的大太监。
  就因为史料中记载他最有钱,才引起了沈浪的注意,不然沈浪都不一定认识他。
  既然要对付他,自然要加强对他的监听。
  正常去换祈福琉璃牌的时间间隔大概是半个月,沈浪刻意减少到五天一换。
  而对王之心在宫中的办公地点,他则两天甚至是一天一换。
  当然,这不能让王之心知道,而是等到晚上没人之后,去偷偷换下来的。
  有王承恩帮忙,沈浪拿到了钥匙模,回到现代社会将钥匙都配好了。
  王承恩还会亲自护送沈浪到附近,然后趁侍卫巡逻间隙,沈浪潜入进去,打着手电,轻松的就将东西换了下来。
  整个过程也不会花多少时间,而祈福琉璃牌,也就是录音器,都是同款的。
  即便第二天有人看到,也不会发现已经换了一个。
  功夫不负有心人,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天,电讯司的一个小宦官通过对讲机向沈浪报告,他获得了一个有关王之心和陈演的重要信息。
  是的,对讲机,目前沈浪只给电讯司的人员配备了。
  在教会他们使用之后,规定只能在他们办公的昭仁殿里使用,不能携带出来。
  由于沈浪和王承恩不一定经常在昭仁殿,如果有重要事情,允许他们直接通过对讲机向他俩汇报。
  而沈浪所配备的对讲机算是比较好的,在大明这种地理环境下,即使是京师,传输距离达十几公里没有问题。
  而这段时间他和王承恩的活动范围都没有超过这个距离,除非他有事回到了现代社会。
  如果他不在,电讯司的人也可以联系王承恩,基本可以保证能够第一时间联系到他们两人中的一个。
  退一万步讲,如果两人真的都联系不上,还可以第一时间通知在殿门外守卫的大汉将军去寻找。
  超过一定时间没找到,乾清宫就在不远处,可以直接向崇祯皇帝汇报。
  这也是电讯司权利的一种体现,可以直达天听,这是多少达官贵人都做不到的。
  正在和王承恩喝着小酒的沈浪,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放下碗筷,和王承恩一起赶往昭仁殿。
  “王公公,沈公公。”一看到王承恩和沈浪进入昭仁殿,那有重大发现的小宦官就连忙上前汇报。
  王承恩对王公公的称呼自然早就习惯了,但沈浪这段时间虽然听了不少,可依旧无法习惯,总感觉心里毛毛的,鸡皮疙瘩掉一地。
  将这种杂乱的念头抛开,沈浪接过王承恩递过来的抄录本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王之心:陈阁老让咱家打听一下陛下何时处理周延儒。
  无名者(或为心腹):大人,这陈阁老是有些等不及了。
  王之心:人之常情,虽然首辅之位唾手可得,但真正的得到手才安心。如今陛下心情不佳,再提周延儒之事,恐会引起陛下不快。
  无名者:大人所言甚是。
  后面的记录内容不太重要,沈浪就没再继续看下去了。
  两人已经配合熟练,王承恩立即道:“将这段对话内容放出来听听。”
  “是的大人。”小宦官熟练的找出这段录音内容,两人一听,果然和记录的没什么差别。
  沈浪点点头道:“非常有用的信息。”
  于是,王承恩点头赞许的道:“可大赏。”
  “谢大人。”小宦官欣喜的施礼。
  王承恩对小宦官勉励一番,然后和沈浪对视一眼,两人出了昭仁殿。
  回到王承恩在不远处的住所后,两人合计起来。
  可以说,这是个意外的大收获,因为沈浪之前没想过与陈演勾结的会是王之心。
  他只是想抓住王之心其他的一些重要把柄,然后搞掉他,再把他的财产抄来。
  却没想到,电讯司这份相对简单的录音,基本上坐实了王之心与陈演有重要勾结的事实,而且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
  不然的话,陈演在此刻打听宫中的消息,不会第一个想到王之心。
  敲定了应对之法之后,王承恩和沈浪立即向崇祯汇报。
  当听说与陈演勾结的内侍是王之心之后,崇祯怒不可遏,他之前对王之心的信任丝毫不比现在的王承恩差多少。
  不然的话,也不会让他提督东厂,也不会将一些事情随意的讲给他听。
  却没想到,此贼完全辜负自己对他的信任,转手就将自己卖了,可恶至极。
  崇祯恨不得立即将此贼拿下处置,但在沈浪的劝诫下暂时压下了这个念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