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3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8/812

  一些人甚至在心中祈祷自己有机会举起手,这说明自己还活着,并有可能继续活下去。
  虽然重创了建虏,但沈浪却不是很满意,他是想着建虏从两翼全力进攻时,给建虏好好的来一下狠的。
  却没想到,建虏第一次只派了两千人左右,第二次也只派了五六千人。
  而且己方刚一开炸,建虏立马就吹号撤退,好像是早就有心里准备一般。
  不过想一想也能理解,毕竟当初在京师城外吃过这样的亏,而且是大亏,多少会长些记性。
  既然虎蹲炮隐瞒不住了,沈浪立即下令调三十门到前方去协助进攻。
  虎蹲炮虽然轰不开城墙,但对付并不是很厚的土墙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那些躲在土墙后面抛射,或者是通过射击孔向明军反击的建虏,以为自己只要防范天上的大孔明灯轰炸,甚至不用太担心勇卫营的火枪,因为火枪打不穿土墙。
  可是在无数散弹击穿土墙时,他们才追悔莫及,为何不将土墙修得更厚一些啊。
  土墙被打得千疮百孔,一个个躲在土墙后面的建虏甚至来不及发出惨叫,便被打得血肉横飞。
  侥幸存活下来的,也是惊恐的转身就逃,太可怕了,比天上的大孔明灯还可怕。
  有了虎蹲炮的加入,明军的推进速度也快了不少,天上地下联合打击,火力如此凶猛,建虏修的那些防御就是一个笑话。
  至于从明军两翼发起夹击的念头,不但是拜音图绝了这个念头,多尔衮也不敢再想了,没有那么多人命去填。
  没办法,只能趁着明军还未将右侧阵地分割开来,尽快将右侧阵地的两万多兵力转移开,这是眼下减小损失的唯一办法了。
  于是,多尔衮立即给右侧阵地的最高将官多罗贝勒尼堪下令,让他全面统率两万四千大军转移,而他多尔衮会在左侧阵地指挥配合。
  尼堪是努尔哈赤的孙子,是努尔哈赤嫡长子褚英的儿子,甚至比他的叔叔多尔衮还要大两岁。
  但这都不重要,不管是地位还是权势,他在多尔衮面前都不算什么。
  所以对于多尔衮的命令,尼堪不敢有丝毫懈怠。
  因为他很清楚这些时日摄政王的心情很不好,特别是最近两天,满达海就是这样成了刀下亡魂。
  因此,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能触怒多尔衮。
  否则除了多铎,恐怕难以找到第二个人是多尔衮下不了手的。
  可是在眼下这种境况,要在明军眼皮子底下转移走两万多大军,可不是个简单的任务。
  一旦操作不当,那就不是转移,而是大溃败了。
第四百零一章
万万没想到
  尼堪很清楚,两万多人要撤离,不能一起撤,需要留下一部分人坚守。
  否则,明军会迅速占领右侧阵地,并从后方包抄,那将极其危险。
  所以不但要留人坚守,留下的兵力还不能太少,不然根本挡不住明军的进攻。
  尼堪估算了一下,准备留下八千人,然后率领剩下一万六千人先行转移。
  尼堪的动作自然无法瞒过天上的热气球,沈浪第一时间便知晓建虏要跑。
  他立即致电勇卫营参将刘大虎,下令道:“可以行动了。”
  “是。”刘大虎立即应令。
  与此同时,天上的热气球开始转换轰炸位置,向前飞了两里多的距离。
  因为建虏要从右侧阵地转移到左侧,就要经过这一片区域。
  尼堪和多尔衮都知道不可能一帆风顺,挨炸是必然的,但这总比留下来被明军分割消灭要好很多。
  沈浪这边也没有闲着,迅速投入一万五千多援军,并命令同时向左前方再发起进攻。
  原因很简单,右侧阵地的建虏哪怕突破了正前方的区域,也要经过左前方这一带。
  若是不想让转移行动功亏一篑,建虏就要投入更多的兵力先守住这里。
  而这片区域,已经是建虏阵地的侧后,之前在构建防御时,由于时间和精力等各方面原因,多尔衮自然把防守的重点都放在了正面。
  现在,己方突然来了个黑虎掏心,凶猛的突进到了建虏阵地一侧的腹地,再差不到三里就可以将其右侧阵地给切割下来。
  若不想两万多兵力被吃掉,多尔衮必然会想尽一切办法予以救援。
  而想要更多的消耗建虏的实力,沈浪自然不会让多尔衮轻易得逞,反而可以利用多尔衮急于救援的心理。
  于是,在这一片不大的区域内,沈浪迅速的开辟第二战场,对建虏阵地稍显薄弱的地方进行牵制,以消耗他们更多的兵力。
  这个战术并非沈浪脑子一热临时想出来的,而是参谋司之前就制定好的。
  毕竟,这场战斗一开始就是以决战为目标的,所以参谋司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只要不出现大的突发情况,战术基本上不会有多大的变动,沈浪只需要根据既定的战术施行就可以了。
  不像现在的多尔衮,没有详细的作战计划,对明军的手段和战术也缺乏足够的了解。
  所以明军的每一次进攻,都需要临时制定战术应对,拆东墙补西墙,非常的被动。
  其实,多尔衮并非没有战术眼光,在明军直插腹地,并无法有效遏制时,他便担心明军可能会对侧后发起攻击。
  正因如此,他之前明知明军背后有陷阱的可能性不小,但还是不甘心的冒险尝试了一番。
  现在,已经退无可退,就算不为了策应尼堪,这里也要尽可能的守住。
  否则侧后被明军占领,那麻烦就大了,而且很多物资还藏在这里呢。
  这是一个重任,比尼堪担负的责任更大,所以多尔衮直接将多铎给调了过来。
  可是,多铎刚抵达,兄弟俩就得到一个极其不好的消息。
  “报摄政王殿下,有一支明军出现在咱们背后了,兵力至少两万以上。”
  所谓的背后,就是朝向三岔河西岸的方向。
  “怎么可能?”多尔衮很是不敢相信。
  因为他选择这片区域作为阵地,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三岔河经过这里,拐了一个很大的弯,形成了一个袋口向西面的口袋形式,所以他把阵地直接选在了这个袋子里面。
  而在修筑阵地时,两侧的阵地尽量往袋子的两边,也就是三岔河西岸方向靠拢。
  为此,当初还受到了占据三岔河的明军水师的炮击,但是多尔衮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主意。
  这样的话,阵地背靠三岔河,左右两侧也都是三岔河,沈浪大军想要发起进攻,只能从正面。
  顶多再承受明军水师的一些炮击,这总比四面环敌要强得多。
  可现在有人告诉自己,有一支兵力至少在两万以上的明军突然出现在了自己的背后,多尔衮怎能不惊。
  他犹自不敢相信,连忙出了躲藏的地窝子,亲自拿起千里镜观察。
  果然发现一支打着明军旗号的军队在向自己阵地的方向靠近,兵力还不好统计,但说有两万人以上,应该不会有假。
  “桥,桥……”多尔衮将手中的千里镜捏得咔咔作响。
  他知道,这支明军想要迂回到自己的背后,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在三岔河这个转弯处的上游或者下游搭一座浮桥过河。
  然后再在这个弯道里面搭一座浮桥,通过浮桥过河,自然就出现在了自己背后。
  既然知道明军水师战船控制了三岔河,多尔衮自然不会想不到这一点。
  只是他之前分析的是,这个战术并不是很可取,沈浪没必要冒这个险。
  因为明军想要对己方背后产生威胁,并保障自身不会受到重大损失,至少需要投入三万以上,甚至更多的兵力。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通到己方背后的浮桥也不是那么容易搭建成功的。
  只要在明军搭桥时,自己抽出几千兵力守住这边河岸,明军就会非常难受。
  过不了河,沈浪就会白白的浪费几万兵力,得不偿失。
  之前派出那么多探子,都没有看到沈浪的大军有准备搭建浮桥的材料,所以多尔衮判定沈浪暂时是不会用这个战术的。
  可现在,万万没想到,这么短时间之内,沈浪怎么就这么容易打造了搭建浮桥的材料,而且还是两条。
  稍一会儿之后,多尔衮才咬牙切齿的道:“河对岸。”
  之前一直将注意力都放在了三岔河西岸,却没有想到,明军一开始控制三岔河之后,就迅速在东岸登陆去进攻耀州、海州等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8/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