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2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8/812

  突然,轰的一声巨响,两个满洲兵的身体瞬间爆碎,飞溅的木屑四散而出,对峙的双方倒下一片,发出凄厉的惨叫。
  “快,快,快挂旗投降……”惊恐的汉军大叫着,连忙去找白布挂起来。
  一些满洲兵还是不想投降,连忙上前阻止。
  “狗鞑子,老子不想死在这里……”
  不知谁先挥出了第一刀,双方迅速战成一团。
  倒不是这些汉军有多勇敢,只是被避急了的挣扎而已。
  毕竟他们是汉人,对满清并没有那么强的归属感,在明知必败的情况下,可不想和满清一起殉葬。
  就像当初背叛大明一样,他们只为自己。
  所以发生内哄的不止这一艘战船,没几个汉军愿意在这里与明军水师拼命,也根本拼不过。
  再冲就是拿鸡蛋碰石头,自寻死路,他们只想投降,或者逃命。
  可是那些满洲兵却不同意,大清是他们的一切,若是不能挡住这支明军水师,这些明军肯定会给大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最根本的理念不同,冲突再所难免。
  黄蜚却不管这些,他的任务和目标不是歼灭这些建虏战船,而是有更重要的目的。
  他一声令下,指挥七艘主力战船向一个方向冲去,将挡路和有威胁的建虏战船全部击毁,然后头也不回的继续前行。
  至于剩下的建虏战船,则交给己方其他的战船处理。
  明军两百余艘相对完好的战船,迅猛的扑而已经被打残的建虏船队而去,将其分而歼之。
  面对汹涌而来的明军战船,剩下的建虏战船更没有任何底气。
  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若是船上的满洲人不让投降,那杀了他们再投降。
  毕竟满洲兵只是少数,只要敢一起起来反抗,拿下他们并不是很难,至少比对付眼前的明军要简单得多。
  黄蜚率领七艘主力战船成功的进入辽河口,然后沿流北上进入三岔河。
  沿途遇到的所有船只,不管是战船、商船,还是渔船,全部击毁。
  另外还有那些拱桥,直接派人去炸毁,哪怕是晚上都没有丝毫停歇,清除三岔河上的一切障碍。
  因为黄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三岔河。
  每航行一段距离,船上就会下来一些锦衣卫,从三岔河东岸登陆,进入辽中平原腹地去侦察情报。
  另外从西面方向,也有不少锦衣卫快速向三岔河西岸靠近。
  这些锦衣卫之前主要是协助周遇吉的,现在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协助黄蜚。
  在黄蜚的水师在三岔河上横冲直撞的时候,建虏探子用八百里加急将明军水师入侵的消息报告给了多尔衮。
  正和多铎一起向西追击周遇吉的多尔衮大惊失色,完全不敢相信这个消息。
  怎么可能?明军水师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厉害了?
  虽然不敢相信,但多尔衮却不得不信,也终于知道沈浪的阴险和周遇吉的目的了。
  周遇吉和他的麾下根本就是诱饵,目的就是将大清主力吸引离开,然后明军水师偷偷迂回,直插空虚的后方。
  此时,大清腹地根本没多少兵力,精锐就更少了。
  若是这支明军水师运来了大量明军,那后果将不敢设想。
  一向沉静的多尔衮顿时心急如焚:“撤,快撤,别再管周遇吉了。”
  周遇吉这只饵虽然诱人,但短时间之内根本吃不到,多尔衮也没心情惦记,连忙率大军撤离,甚至连追得更紧的多铎,也下令让其尽快撤回。
  多铎很是不甘,但他也知道大清的后院已经起火了,真等吃掉周遇吉,说不定大清都没了。
  于是,两兄弟的十多万大军不再耽搁,一路心急如焚的往回急赶。
第三百四十章
大清的后院起火了(中)
  黄蜚的七艘主力战船驶到三岔河中段时便靠岸,一支近两千人的勇卫营士兵迅速从船上下来。
  由于是跨海作战,为了运送更多的兵力,所以勇卫营的战马大多没有装载,只是勉强运了上百匹马,主要是用来牵引火炮的。
  这些勇卫营士兵上岸之后,迅速按照锦衣卫已经探查到的情报行进,直插辽东腹地而去。
  这里可是满清的腹地,土地最是肥沃,种植了大量的庄稼,这些庄稼一毁,必然让满清上下连心肝都痛。
  而且,距离三岔河不远的海州还是建虏的主要制盐基地,若是将海州攻下,也会让建虏非常难受。
  其余两百余艘战船在消灭建虏残余力量之后,迅速进入三岔河与黄蜚汇合。
  黄蜚立即将七艘主力战船上运载的士兵转运到其他战船上,而这些战船几乎都是五百料以下的,与七艘主力战船根本没办法相比。
  之前为了保证士兵们的安全,只有超过三百料的战船才会运载士兵,毕竟海上还是非常危险的。
  可如今已经进入了内河,就安全了很多,所以让三百料以上的战船再多装载一些士兵也没事,更小的战船也装载一些士兵,问题也不大。
  黄蜚之所以将七艘主力战船上运载的士兵转移走,是因为主力战船不再与那些运载士兵的战船一起行动,两方的任务各有不同。
  运载有大量士兵和作战物资的战船要继续沿着河流北上,七艘主力战船和七十余艘小型战船则继续呆在三岔河,因为在三岔河还有很重要的任务。
  而且上游河道有些地方太窄太浅,不太适合七艘主力战船航行,万一搁浅就麻烦了。
  在北上的战船刚出三岔河不久,三岔河中段西岸几里之外,烟尘弥漫,并有隆隆声响传出,大地也在震颤,那是多尔衮先行率领主力骑兵队伍正疯狂的往回赶。
  熟悉的三岔河终于进入视线之内了,虽然心中很焦急,但多尔衮却不敢大意,中军旗帜挥动几下,大军便缓缓的停了下来。
  没一会儿,十几个哨骑被派出,迅速向三岔河冲去。
  小半个时辰之后,十几个哨骑返回,为首的拨什库汇报道:“报摄政王殿下,河面上只远远的看到有十几艘船,距离太远,暂不确认是不是明军的战船,不过三合桥已经被炸毁了。”
  距离很远的十几艘船,多尔衮没心情去管,可是听到过河的桥被炸掉了,他顿时气急不已,忍不住骂道:“混账……”
  可生气解决不了问题,多尔衮随即又派出几支哨骑,命令道:“再探,看其他桥有没有被毁掉。”
  虽然他心里已经认定其他桥应该也被毁了,但还是有些不甘,或者还有些侥幸心里吧。
  万一有哪座桥没有被毁呢?有现成的石桥,干嘛浪费时间和精力去造浮桥。
  不过,他也不会在这里干等着浪费时间,在派出探查的哨骑之后,又迅速下令道:“快去找木材,造浮桥。”
  听到命令之后,由于疯狂赶路,已经很疲惫的士兵还是不得不迅速下马,去准备木材造浮桥。
  可是让他们很抓狂的是,很多树林早就被烧毁了。
  更让人无语的是,烧毁这些树林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自己人,就是为了坚壁清野。
  现在好了,没清到明军,却把自己给清得不行。
  多尔衮也是郁闷不已,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可谁也不会想到明军会有这一出啊,直接迂回到大清腹地去了。
  当然,坚壁清野也不可能清得那么干净,就像当初的周遇吉一样,还是能找到木材,只是多耽搁些时间,比较麻烦而已。
  可对现在的多尔衮来说,最珍贵的就是时间了,晚一个时辰回去,大清就会多一分危险。
  这边建虏骑兵在四处找木材造浮桥,另一边几支哨骑队伍按照各自的目标去查看其他几座桥有没有被毁掉。
  一支由十一人组成的哨骑来到三岔河上段的通远桥方向,因为知道明军水师进入了三岔河,所以他们也是非常小心。
  在确认附近河面上没有明军船只之后,他们才放心的向着通远桥冲去。
  其实隔着几百步远,他们已经能够看到通远桥确实被炸断了,但他们还想确认通远桥被损坏的程度如何,万一摄政王问到,也能答得上来。
  所以,一行人直接来到通远桥的跟前,看到整个桥面已经不在了,只留下靠近河岸两头的几个桥墩,连中间的桥墩都不见了,毁得真是彻底。
  就在他们认真的观察通远桥的时候,十多个身形几乎和周围融为一体的身影悄悄的靠近过来。
  为首的一人做了几个手势,分配好了目标,然后其中八人迅速举起了火枪。
  砰砰砰……
  随着一阵枪响,十一人直接栽倒六个,剩下五人被这突然的枪声吓了一大跳,回过神来便大惊失色。
  可是又有七人举起了火枪,随着一阵枪响,再次倒下三个,只剩下一个建虏惊恐的调转马头就要逃跑。
  他奋力的冲出十几丈远,几支火枪一起瞄准了他。
  砰砰砰的一阵枪响,他身上连中几弹,直接身子一歪便从马背上摔落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8/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