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2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5/812

  躲在掩体中的几个建虏不忍,举起弓箭就想了结他们的性命,以结束他们的痛苦。
  可是,他们刚一站起,随着砰砰砰的一阵枪响,几人直接被打翻在地。
  其他建虏再也不敢站起来,只能愤恨的听着同伴的惨叫声,直到这声音渐渐小了下去。
  嗡嗡嗡……
  探照灯再次熄灭,只有那两具着火的尸体还在燃烧。
  等两具尸体身上的火熄灭了之后,河面和河岸边再次归于黑暗。
  过了一段时间,几盏探照灯再次突然亮起,又照出了几个鬼鬼祟祟的建虏身影。
  他们的下场自然可以想象,随着几声枪响,六个建虏全部中弹,其中有三人身上的火油罐子被打碎,成了火人。
  如果说一次是巧合,可连续两次都这般巧合,那就说不通了。
  不死心的多铎又试了一次,反正也就几条人命的事,玩得起。
  果然,这样的巧合再次出现,他总算是死心了,不得不停止行动。
  可他不知道明军是怎么发现的,但听说勇卫营手段颇多,可能是有什么奇特的招数,自己还不知道吧。
  双方没再互相试探,安心的等待天色渐渐亮起。
  明军所在的西岸还算整洁,但建虏所在的东岸却是一片狼藉,横七竖八的尸体,有士兵的,有战马的,还有很多尸体被垒在了一起组成掩体。
  岸边布满尖利的铁蒺藜,还有十几具尸体,其中几具已经烧成了焦炭。
  河面上的浮桥已经快靠岸,桥面上插满了箭矢,桥面和河面上还有几十具明军的尸体。
  这一切都是昨夜留下的,显然建虏的损失比明军要大得多,但他们也成功的将明军阻击在了河对岸没有过来。
  更多的建虏从其他方向汇集过来,他们还带来了大量楯车,甚至是火炮。
  多铎手握千里镜看向对岸,他要看看周遇吉究竟如何选择,是继续强渡,还是退却,选择从其他位置再次尝试。
第三百三十六章
跨海迂回
  周遇吉的选择有些出乎多铎的意料之外,他没想到周遇吉会选择退却。
  勇卫营不是很厉害吗?昨夜只是其他明军进行了一些试探。
  勇卫营还没真正的发起强攻,只是稍微遭受了点挫折就放弃了,这与勇卫营的名声有些不符啊。
  浮桥都快要铺到了,连多铎都替周遇吉感到可惜。
  可是,周遇吉确确实实是率领麾下撤退了。
  多铎不知道周遇吉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若说周遇吉就此怕了他多铎,那显然不可能,连多铎自己都不信。
  所以,他在派人毁了浮桥之后,只能又将军队分散开,并继续派出大量士兵在河岸巡逻,严密监视着明军的行动。
  周遇吉的大军远离河岸,消失在建虏的视野中,他还派人到中段去将那些建造浮桥的材料都带来,显然是准备在其他位置重新渡河。
  是夜,周遇吉再次率部出现在南段二十里左右的位置,只与昨晚渡河的地点相差不到一里的距离。
  这虽然有些出奇不意,但还是被建虏的巡逻士兵发现了,他们连忙发信号召集人马。
  得知消息的多铎大惊,大呼这周遇吉果然狡猾,幸亏自己派了大量士兵巡逻,及时发现,不然就被他得逞了。
  几个方向的建虏大军迅速向这里汇聚,骑兵先至。
  还是依然像昨晚一般,一部分士兵拼命冲到河边抛洒铁蒺藜,再利用牺牲掉的战马和士兵的尸体垒成掩体,然后躲在掩体后面不停射箭来阻止明军过河。
  不过,在建虏的几路大军赶到之后,明军却早早的关掉了探照灯,又派人到桥面上去弄些动静出来,以吸引建虏射箭。
  但是多铎没再上当,任由明军怎么试探,连一支箭都懒得浪费。
  双方就隔着蛤蜊河对峙了半个晚上。
  第二天天还未放亮,周遇吉就直接率领麾下撤走了,甚至连架好的部分浮桥都全部拆了,再将那些拆下来的东西都带走。
  天亮之后,看着空荡荡的河面,多铎的脸色很是阴沉。
  可是没办法,他还得将麾下军队再分散开,继续派出大量士兵沿着河岸巡逻。
  直到派到西岸的探子游回来汇报,多铎才知道,周遇吉的主力根本没有出现,昨晚可能只有不到五千的明军。
  难怪昨晚明军只是简单的试了几次就放弃了,原来被周遇吉耍了,多铎心中暗恨。
  可是,他又不敢大意,万一明军来真的呢,哪怕是五千勇卫营过河了也不容小觑,特别是在晚上。
  所以接下来几天,多铎虽然知道周遇吉是在耍自己,但他还不敢不跟着玩。
  每到晚上,周遇吉就到处试着渡河,甚至同时在几个不同的位置渡河,弄得多铎不得不疲于奔命。
  因为在晚上,没有明军那种明亮的太阳灯,很难搞清楚河对岸究竟有多少明军,万一这一路正是明军主力,是真的要渡河呢?
  所以,多铎只能当每一路都是真的,拆东墙补西墙,把主力拆成一支支队伍四处围堵。
  兵力不够,还向后方的多尔衮求助。
  多尔衮也赞同多铎的战术,阻止周遇吉过河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不断的消耗明军的物资。
  等勇卫营的弹药消耗得差不多了,那干脆就放周遇吉过河,决一死战。
  可是,让两兄弟意外的是,周遇吉闹了一阵子之后,却压根儿没有过河的意思。
  不但没有过河,反而直接率领大军撤退了,开始回返。
  “这是不是有诈?”多尔衮和多铎一开始都不太相信这个情报。
  直到通过探子不断确认之后,才相信周遇吉是真的在撤退。
  多尔衮立即率领骑兵主力与多铎汇合,两兄弟一合计,觉得周遇吉撤退可能有两个重要原因:
  首先是时间不够了,离庄稼成熟只有半个月左右了,周遇吉应该是自认为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突破封锁完成任务,所以干脆就放弃了。
  其次,很可能是干粮和物资已经不多了,周遇吉不敢继续冒险,所以选择撤退。
  两兄弟觉得这两种可能性都有,所以一起做出决定,可以派出一支骑兵尾随,甚至是不断袭扰,试探出周遇吉的虚实。
  若是时机合适,就命令大凌河、小凌河等城的守军出城截击,然后主力全力追上去,将其包围围歼。
  制定好了战术,建虏迅速在蛤蜊河上搭好浮桥,多铎的主力先行过河。
  近两万的骑兵分几路去追击周遇吉,若是周遇吉返身应战,他们就避开,一直保持一段距离。
  以防明军晚上夜袭,他们还准备了大量的铁蒺藜。
  这种铁蒺藜还系了细绳,撒出去之后,方便回收。
  天黑之前在营地周围撒上一圈,明军想要偷袭可就没那么简单了,第二天天亮收回铁蒺藜,又可以继续赶路。
  叶臣那蠢货就是不知道好好的利用铁蒺藜,所以才给了明军可趁之机。
  可是,建虏的这种方式,只能阻止勇卫营冲入他们营地,但却无法阻止勇卫营发起夜袭。
  在一些士兵踩中铁蒺藜中招之后,勇卫营士兵就干脆在铁蒺藜的圈外对着建虏营地进行一次次的猛烈射击。
  这些追击的建虏骑兵,无法携带楯车等防御器械,所以士兵在听到枪击声音之后,都第一时间趴在地上躲避子弹。
  但是那么多战马却无法趴下,受到了不小的损失,可这样也没能阻止建虏的追兵。
  明军越是如此,他们越觉得明军是强弩之末,这个时候越不能放弃,要不断的逼迫明军。
  多铎的主力也是全力进军,他还派出八百里加急,让几路传令兵日夜兼程到大凌河、小凌河等城去传令,让主将收拢兵力,准备在明军的回路上予以堵截。
  看来,多尔衮和多铎两兄弟是真的忍不住要吃掉周遇吉,以后再难遇到这样的好机会了。
  若是能够重创,甚至是吃掉周遇吉这支军队,那必然能给沈浪大军以重大打击,大清也能弥补兵力上的差距。
  可他们不知,此刻正有一支打着大明旗号的庞大船队跨过渤海,直插辽河口,出现在了他们的背后。
  沿途遇到的一些非大明船只,纷纷被击沉。
第三百三十七章
蒸汽帆船
  “嗵嗵嗵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5/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