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2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2/812

  这一分兵,不但没有增加逃脱的机会,反而损失了更多的人马。
  待张献忠率部拼力救出孙可望,并来到南溪县时,麾下已经只剩下不到十万兵力了,财宝和辎重更是损失无数。
  南溪县县令得知张献忠大军抵达之后,吓得直接弃城溜了,守军也落荒而逃,张献忠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县城。
  可是,好不容易逃到南溪,却并不意味着安全,因为大股明军也在后面紧追而至。
  看着疲惫不堪的大军,张献忠很是烦躁。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由于崇祯新政的传扬,整个大明都有些动荡不安。
  因为张献忠这支流寇大军的存在,以及沈浪和崇祯的刻意为之,所以崇祯新政的政策,暂时并没有全面的传到四川来。
  这样也避免了四川的当地势力因不满新政的内容,而与张献忠串通,以防为剿寇带来太大的麻烦。
  而张献忠,现在也没有能力和精力去关注四川之外的信息,逃都来不及。
  站在江边,望着滚滚向东流去的江水,张献忠不由生起一种英雄末路之感。
  因为他在不久前得到消息,府城已经被勇卫营占领了。
  而且勇卫营率领府城百姓正在向西、向北的几条必经之路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准备阻断大西军的去路。
  虽然占据府城的勇卫营兵力不多,顶多只有三千左右。
  但是,八千勇卫营就可以让十万建虏大军在京师城外不得寸进。
  已经疲惫不堪,不足十万的大西军,怎么去突破勇卫营的阵地?
  何况,后方从东、北两个方向,有超过二十万的明军正在包围而来。
  若不想决一死战,唯一的逃生之路就只有这滚滚长江了。
  可是,没有足够的船只,如何渡江?明军会给足够的时间造船吗?显然也不会。
  可没有其他办法,只能趁明军还未发起全力攻击之前,尽量的多准备一些船只,真无路可走的时候,尽可能的让更多的人渡江吧。
  当然,张献忠还有一条出路,那就是接受朝廷的招抚,李自成的很多部下便投降了。
  张献忠不是没有想过这条路,而且他也不是没有向朝廷投降过。
  在崇祯十年的时候,农民军在杨嗣昌的围剿下,也陷入到了巨大的危机中,张献忠便接受了朝廷的招抚。
  可是,他在精心的准备了近两年之后,又迅速的背叛了朝廷。
  有了这前车之鉴,他怕朝廷不会再轻信他,就算招抚,肯定也会提出非常苛刻的条件,所以他对招抚这条路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正在他纠结之时,孙可望却是带着几人来到县衙,这里已经成了张献忠的临时指挥部。
  为首之人,张献忠一眼便认了出来:“牛金星。”
  牛金星虽然心中极为忐忑,但还是努力的保持着面上的平静。
  因为他清楚,就算张献忠不杀他,事情没办好,回去也难逃罪责。
  于是,他努力挤出一丝笑容,强装镇定的向张献忠行了一礼,道:“聚明见过八大王。”
  张献忠皮笑肉不笑的道:“孙传庭麾下无人了吗?怎会派你这厮前来?”
  牛金星知道这是在讽刺自己,但他还是笑道:“应是孙督师知道我认识八大王,所以才派我前来。”
  张献忠没再给这种小角色脸色看,孙传庭既然愿意派人来,那意思也很明显。
  若条件合适,也未偿不可。
  于是,他直接问道:“那孙传庭想要如何?”
  牛金星伸出两指,说道:“只要八大王答应两个条件即可。”
  “说。”
  牛金星微一沉吟,然后才道:“八大王入京为质,麾下大西军接受朝廷改编和调遣。”
  听到这两个苛刻的条件,张献忠一双圆眼猛的一瞪,吓了牛金星一跳,心脏怦怦直跳。
  不知道这杀人如麻的魔王准备要如何抉择。
第三百零九章
张献忠的最后抉择(下)
  “八大王,明军已然今非昔比,大西军哪怕同等兵力,也无法与其匹敌。”
  “何况,明军中还有以一挡十的勇卫营,非常勇悍,百战百胜。”
  “闯王以二十二座连环城对阵,本以为可以坚守半年以上,可谁曾想到,仅仅几天时间便全军崩溃。”
  “八大王军力与闯王相比,还是略有不及。如今大西军损失惨重,与明军差距越加明显,贸然决战,恐难幸免哪。”
  “聚明知晓八大王必以渡江为退路,孙督师也知,可那不过是绝路啊。”
  牛金星作为说客,还是能说出一番大道理的,将张献忠面临的形势、实力对比,以及可能想到的退路全部道了出来。
  就是要告诉张献忠,他打也打不过,退也没处退。
  张献忠双眼再瞪,不太相信的道:“在地上,老子是打不赢明军。若老子现在就渡江,孙传庭能奈我何?”
  牛金星轻叹一声,说道:“既如此,那八大王可与孙督师亲自说道。”
  张献忠没听明白,眼睛一瞪的喝道:“你这厮说的什么胡话?老子怎与孙传庭去说?”
  牛金星没有解释,连忙从怀中摸出一个奇特之物。
  黑色的,四四方方,还有一根小拇指粗细的黑角从一角长出来。
  之前看在这厮只是一个读书人的份上,所以没有搜身,没想到他身上居然还隐藏着这种奇怪的东西。
  在坐的众人都没有见过,明军招数颇多,谁知道这是不是什么阴险狡诈的手段。
  一直没有说话的李定国几乎是本能的一战而起,连忙挡在张献忠身前,他相貌不凡,身材高大,像一面盾牌一样将张献忠身前全部遮住。
  刘文秀几人也跟着戒备起来,作势就要拿下牛金星。
  牛金星大惊,连忙高喊道:“几位将军不必惊慌,这并非什么暗器,牛某也没有那么大的胆子行刺八大王啊。”
  孙可望大喝一声:“把此物放下。”
  牛金星心头一颤,但还是一咬牙在上面的一个按钮一按。
  孙可望可是亲眼看到了,脸色大变,惊呼一声小心,本能的退后几步,而李定国却是丝毫未动。
  正在这时,那个奇异之物居然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哈哈……诸位不必惊慌,本督孙传庭。”
  “孙传庭?”本来还算镇定的张献忠,也忍不住一站而起,孙传庭怎会钻进这个东西里面了。
  孙传庭的声音再次从对讲机中传出:“八大王,久仰了。”
  张献忠大喝一声:“孙传庭,你故弄玄虚,吓不倒老子的。”
  对于张献忠的态度,孙传庭不以为意,笑道:“不过一千里传声筒耳,本督还在明军大营,此物也无任何机关,更无法伤人,八大王不必多虑。”
  张献忠一惊:“千里传声筒?”
  孙可望和李定国几人互相对望一眼,显然都是第一次听过此物,也是第一次见识到此物的神奇和可怕,真的可以千里传音吗?
  但是,想到之前大西军怎么都无法逃脱明军的追踪,甚至是兵分几路,都没有任何一路能够避开。
  肯定是此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明军探子一直暗中跟着各路大西军,然后通过此物将消息迅速传回去,明军就可以立即分兵追击,不会耽搁什么时间。
  难怪如此,肯定是这样,张献忠心头一阵骇然。
  有了此物,孙传庭就仿佛多了一双双可以看得很远的眼睛了。
  李定国几人也一下子看出了此物的莫大作用,难怪大西军怎么都甩不掉追击的明军。
  孙传庭似乎猜到了张献忠等人的心思,适时的道:“想必八大王和几位将军已经猜到此物的妙用吧。”
  “在八大王四处搜寻船只时,本督已经通过此物传讯给府城和江安两地,让他们也全力搜罗并打造船只,务必截住两端的水路。”
  “至于江对岸,本督没有调遣太多兵力,不足两千勇卫营,以及一万军士,想必挡住几万靠岸之敌是不在话下。”
  张献忠一双圆眼瞪得很大,脸色也极其难看。
  虽然不愿相信,但他知道孙传庭说的,恐怕很大可能是真的,因为做到这些,对孙传庭来说,真的不是太大的难事。
  若是如此,那真的是没什么退路了,拼死力战下去,不管是陆路还是水路,能够冲出明军包围的恐怕不会有多少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2/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