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2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5/812

  李岩顿时心灰意冷起来,默默的从城垣上退了下来,回到了地字十号城的临时宅院中,叫来一壶酒,独自喝了起来。
  没有多久,不见李岩的红娘子知道丈夫去了哪里,一身戎装的她,果然在临时宅院中见到了心情苦闷的丈夫。
  红娘子默默的坐在了李岩的对面,没有说话。
  李岩也没有言语,空杯放下,正准备再倒满时,红娘子却是直接伸出手将酒壶按住:“相公,你已经喝了不少了,别再喝了。”
  李岩苦笑一声:“如今不喝酒,还能作甚?”
  红娘子叹息一声,道:“相公,为妻知道你的苦衷。”
  “相公天性宅心仁厚、乐善好施,跟着闯王起事,只因见不得这世道黑暗,贪官污吏欺压百姓,民不聊生。”
  “如今,崇祯帝一改初衷,开始整顿吏治、施仁政、诛奸佞、驱北虏。相公不知跟着闯王继续反抗朝廷是对是错,时常苦闷。”
  “闯王在时,为妻不好多说什么,可今日闯王生死不明,大顺军危亡在即,相公是要早做决断了。”
  李岩知道爱妻聪慧,自己的心思果然被她看穿了。
  可又能如何,他重重叹息一声的道:“崇祯十三年,我与闯王相识于河南,交谈甚欢,相见恨晚,相约共图义举。”
  “可如今,闯王壮志未酬身先死。朝廷,也非当初那个朝廷。”
  “崇祯帝已有明君之相,大明吏治也趋于清明,为夫心里天人交战,夜不能寐,不知此生所向为何呀。”
  红娘子微一沉吟,伏首过来,低声道:“或可接受朝廷招安,继续为朝廷效力。”
  李岩一怔,微醉的神情一下子清醒了不少,却不知如何作答。
  红娘子继续道:“为妻知道相公还想着与闯王的约定,可世道变了,形势也变了。”
  “我们当初起事,只因世道不公,吏治昏暗,百姓民不聊生。”
  “如今崇祯帝正在改变这一切,大明正在好转,一些人甚至都说大明有中兴之兆。”
  “如此大明,我们还要继续反下去吗?若如此,弄得民不聊生的,就将是我们了,这岂不违背我们当初的誓言和初衷?”
  李岩重重叹息一声:“娘子所言极是,可几十万弟兄,还有闯王。若我等接受朝廷招安,岂非背信弃义?”
  红娘子接话道:“相公也看到了,朝廷大军日盛,破建虏,灭监国朝廷,大顺军败多胜少,如今更是被困这土城中束手无策。”
  “若再顽抗下去,几十万弟兄还有多少能活下来?等弟兄们尽皆战死,才是对得起当初的约定吗?”
  其实,红娘子说这些话,并非贪生怕死,她当初以女子之身率先举事,本就做好了杀身成仁的准备。
  这些年也是历经各种困难险阻,从未退缩。
  今日,她想退缩,确实是因形势变了,当初的愿望已经不可能实现了。
  因为按大顺军眼下的境况,根本不是朝廷大军的对手,顽抗下去,最终也是失败,多添无数条性命罢了。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如今的朝廷已经不是当初那个黑暗的朝廷了。
  虽然地方还有不少贪官污吏,土绅豪强,但是朝廷已经在加紧整治。
  崇祯也废除了三饷,还取消了新增人丁的丁口税,大大的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可这样一来,朝廷能收的税也相应减少,连年征战,天灾人祸,朝廷也很困难。
  可即便如此,朝廷还是尽可能的给百姓分发土地和种子,甚至是预支部分粮食,让饥民能够渡过难关。
  朝廷,已经逐渐变成了以天下黎民百姓为己任的朝廷。
  这不正是当初自己和相公想要看到的吗?如今已经在慢慢实现,那为何还要继续与朝廷对抗,是要打破和阻止这一切吗?
  退一万步,就算大顺军能够推翻大明的统治,换了新朝,难道就一定比现在的朝廷更好吗?闯王就一定比崇祯帝更适合当皇帝吗?
  其实说白了,是这夫妻两人并没有太大的野心,没有想着建立新朝之后加官进爵,显赫一方,更多的还是想要还这世道以太平。
  正因如此,他们与崇祯和大明没有根本性的矛盾,不是死对头。
  而且李岩还是出身官宦世家,父亲李精白更是做到了巡抚、兵部尚书,和朝廷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如今大明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崇祯也在努力治理国家,双方的诉求反而转为相同了,那拼死争斗的意义何在?
  李岩最后倒满一杯酒,仰头一饮而尽,重重的放下酒杯,郑重的点了下头。
  看来,沈浪和崇祯的联合,通过政策和实力,从身心上将这夫妻二人都给征服了。
第三百零一章
闯军诸将的抉择
  天字六号城被攻占,李自成伏诛这样的重磅消息,各城的闯军反应是不一样的。
  那些一直未被攻击,并且距离战斗地点较远的土城,是不太相信的,也不愿去相信。
  但是见识过明军夜袭厉害的闯军,虽然不敢相信,但大多还是当真了,一时间人心惶惶。
  比如贺珍这样的主将,他本以为今晚自己要遭殃,城池很可能无法保住,想着怎么保存更多的实力并全身而退。
  却没想到,左等右等,明军根本就没有出现,直到听到天字六号城被攻破,闯王身死的消息。
  贺珍几乎本能的就相信了,城中的很多守军也相信了。
  另外,像李岩、宋献策这样的聪明人,他们虽然没有亲眼见识过明军夜战的厉害,但却知道明军突然选择进攻主城,是一个极妙的战术。
  现在明军主动喊出来,表明已经攻占了主城,那肯定是实话。
  因为明军就算想要扰乱军心,也不会傻到用这种假消息,太容易被拆穿了。
  再过两个时辰不到就要天亮了,天一亮,这个消息肯定隐瞒不住。
  若为假,不但明军的战术被暴露了出来,还会成为笑柄,从而助涨大顺军的士气,削弱明军自己的士气。
  以后明军再想用各种消息来扰乱军心,恐怕也不会再有任何作用了,孙传庭和周遇吉不可能犯这种愚蠢的错误。
  所以,主城被攻破的消息必然为真。
  至于闯王是否已经身死,不敢完全肯定,但可能性非常大。
  李岩心灰意冷,在红娘子的劝说下,已经决定接受朝廷的招安。
  而身为江湖术士,精通奇门遁甲的宋献策,还为此卜了一卦,果然乃大凶之兆。
  他又不惜耗费心力,为大明的国运又卜了一卦。
  “为何会这样?”宋献策简直难以置信。
  因为他投靠李自成时,就用奇门遁甲之术为大明国运算了一卦,卦相显示大明国运将亡。
  可如今,卦相完全变了。
  “笼罩大明国运的阴霾正在渐渐散去,拨云见日,大明中兴之兆正在显现。”
  “是谁在搅动乾坤,是谁?”宋献策喃喃自语,一脸的不敢置信。
  突然,他猛的瞪大双眼,张嘴“啊……噗……”
  大吐一口鲜血,整个人一下子萎靡了不少。
  不过,也有坚决不信的,比如刘宗敏、高一功几人。
  他们要么是跟随李自成身边比较久,要么是李自成自家人,对李自成极为信任,不认为他就这般轻易的死了。
  在这种煎熬中,两个时辰的时间一晃而过,天渐渐的亮了。
  所有未被明军攻占的土城,几乎都做了同样的决定,那就是第一时间派出亲信去查探明军所说的天字六号城,也就是主城的情况,看是不是真的被明军攻占了。
  明军也未闲着,一方面继续搜寻李自成的踪迹,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另一方面,开始迅速的调动全军,直逼剩下未被攻占的土城。
  由于昨晚攻下了天字六号城和地字五号城,加上前天攻占的五城,闯军只剩下十五座土城了。
  在这每座土城前,明军都至少调集了两万兵力,一副要堵住所有闯军退路,防止他们突围的架势。
  闯军人心惶惶,但没有确定主城被明军攻下,很多人也不敢立即做出决定。
  明军是有机会和能力阻止那些闯军哨骑探查的,但他们没有阻止,任由这些人出现在天字六号城附近。
  当这些哨骑看到天字六号城城外散乱着大量闯军的尸体,城头上插上了明军的旗帜之后,便没有再进一步查探下去的必要了,主城肯定是被明军攻占了。
  除了刘宗敏、高一功几人刻意的封锁消息之外,其他各城皆知主城真的被明军攻占了,顿时军心大震。
  一些已经有投降之意的主将,便不再耽搁,立即降下将旗,挂上白幡,打开城门向城外的明军投降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5/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