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2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0/812

  而你还在原地踏步,没有自己的技术人才,被人超越那是必然的。
  再加上没有人才积累,你会发现你除了买买买,什么都没办法自己搞定。
  一旦被人卡脖子,别人不卖给你,那你只能两眼一抹黑。
  身为新时代的人,沈浪深知被人卡技术脖子的痛苦。
  没有哪个工业国家是通过买来实现的,都是有着自己大量的人才、技术积累等一步步完成工业化的。
  更何况是大明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买不起,也买不强。
  而沈浪让崇祯、朱慈烺看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飞机、坦克、战舰等等跨时代的科技。
  只是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大明的巨大差距,让他们有紧迫感,大明想要强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身为大明的最高掌权者,需要他们有卓越的眼光,他们的眼光能看多远,这个帝国以后的路才能走多远。
  毕竟这些东西也仅仅在两三百年后就出现了,时间看似很长,其实很短。
  人类几千年都未有这般巨大的变革,却是在这几百年出现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华夏之所以挨打一百多年,就是因为在这种大变革中没有跟上脚步。
  若是此刻还没有这种警醒,历史还会重演。
  这就是沈浪的宏图和展望,崇祯和朱慈烺都相信,并鼎力支持,三人已然成了志同道合的三人团。
  乾清宫沉重的大门被推开,一个太监带着两个衣冠华丽的身影走了进来,正是崇祯、周皇后和王承恩三人。
  刚追完剧的三人顺便过来瞅一眼,看到沈浪三人依然在卖力的奋笔疾书,崇祯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
  “沈卿,你说你,非得亲自动手,虽然如此书写有些难度,但内书堂应该很快可以培养一批人出来。”
  “沈卿的大才是用在其他更重要的地方,何须在如此小事上操劳。”
  其实,并不是沈浪自己要写,而是朱媺娖要尝试一下,所以在教会她之后,自己也动手了。
  至于朱慈烺,这是一门新的写字技巧,他得练笔啊。
  听到父皇如此说,朱慈烺抬起头希冀的看过来,果然又被忽视了。
  什么叫沈卿的大才要用到其他地方,什么叫如此小事,哪我这堂堂太子没大才,只能做这种小事呗。哎……
  知子莫若母,似是感觉到了自己儿子的些许落寞,周皇后宽慰道:“烺儿和娖儿这般刻苦,相信很快就能将沈先生的本事学来。”
  “以后大明,就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朱慈烺深以为然,向崇祯和周皇后行了一礼道:“儿臣定不负父皇、母后期许。”
  其实这货挺聪明的,而且学习热情很高,也愿意动脑思考,具备了一个学霸的各种品质。
  一些沈浪认为他应该不懂,无法解答的问题,经常能自己找到答案。
  甚至有时候问的一些问题,沈浪自己都无法立即解答,没办法,只能找个时间回去向别人请教之后再来给他解答。
  所以,永远不要小看古人。
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闻大爆炸
  “卖报,卖报,不一样的《明报》正式开刊喽,里面的内容丰富多彩哦。”
  “陛下亲自审理国贼,超过百人的京官遭殃喽。”
  “建虏郡王阿巴泰被抓隐情,竟是因为偷猪。”
  “勇卫营要招募新兵了,自认能通过考核的可以来看看啊。”
  “还有好看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汉家男儿铁血丹心力拒金国、蒙古两大强敌……”
  “第一期只需十文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哦……”
  崇祯十七年二月十五日这天,京师的各条大街上,突然出现一个个斜挎着包裹的少年在叫卖着一种叫《明报》的报纸。
  咋一听起来和京师已经存在的《京报》很像,但是从这些叫卖的少年口中,却是明显的感觉这《明报》和《京报》以及各种邸报有着很大的不同。
  因为《京报》和邸报主要是涉及到官员的升迁、各地的灾情通告、皇家的祭祀等内容,也不向普通百姓贩卖。
  哪里听说过审案的结果、新兵招募,甚至什么武侠小说之说。
  抱着好奇之心,详细的打听了一番,再一扫这《明报》,一份有十多张呢,看起来内容有不少。
  才十文钱而已,很多不差这点钱的读书人先一步尝试了。
  打开报纸后,仿佛一下子打开了他们的新世界,不但排版非常的干净、整洁,而且内容非常丰富,甚至还分成了很多个类别。
  比如时政要闻、近期要闻、英雄烈传、小说连载、广告招募等等。
  时政要闻最显眼,因为就在第一页正面,而且字很粗很大:泯灭良知,百官深陷通敌、贪赃枉法,陛下绝不姑息。
  还没有真正的看到内容,光是这标题就足以吸引人,一个个拿到报纸的人迅速的沉浸了进去。
  “好好好,陛下英明,一下子揪出通敌案和贪官污吏过百人,还我大明朗朗乾坤啊。”
  “堂堂内阁阁老,打压异己,甚至私底下亵渎陛下,简直罪无可恕。”
  “魏藻德家中居然被搜出超过五万两现银,堂堂阁老,侵吞民脂民膏至此,果真是丧尽天良、泯灭良知啊……”
  “上到阁老、侍郎、大理寺少卿,下到经历、御史、给事中,咱大明就是被这些人祸害至此的啊,他们白读这么多年的圣贤书啊。”
  “陛下已然下令,要将这些狗贼及其家眷过千人全部处死,不日押赴法场执行死刑。”
  “杀,杀,就要杀个痛快。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匡社稷。”
  近期要闻:千里赴大明偷猪,鞑子郡王、奴酋努尔哈赤之子阿巴泰终成千古偷猪贼,载入史册!
  这条要闻是阿巴泰偷猪被抓事件,在保安州传得有声有色,但是在京师,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更不知道过程。
  “你娘的,堂堂一个郡王,竟然去偷猪,还被抓了。”
  “鞑子嘛,一群野蛮人,除了偷就是抢。明着抢抢不过了,被咱勇卫营打成那样,所以只能偷了。”
  “就是就是,这要闻上写了,这阿巴泰为了躲勇卫营的追击,一路上装扮成流民,饭都吃不饱,饿瘦了几十斤,所以嘴馋才偷猪,结果……哈哈……”
  “咱们得谢谢那头猪,不然被这家伙给跑了。”
  “是啊是啊,用一头猪的命换一个郡王的命,太划算了。”
  近期要闻:晋商策划营救阿巴泰,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这标题起的,太有意思了,太贴切了,这些晋商做出如此丧尽天良之事,既是人性的扭曲,又是道德的沦丧啊。”
  “这里面讲了,还幸亏晋商策划营救引起了锦衣卫和勇卫营的注意,所以才布下天罗地网将他们一网打尽。”
  “也正是晋商引出了此次的通敌案,从而让陛下下狠手揪出这些暗藏的国贼。”
  “这些晋商作恶多端,算是无意间做了点好事了。”
  英雄烈传:勇卫营士兵身体被刺穿,抱住敌人大喊“别管我,杀敌。”感动陛下深夜落泪!
  “哎,这叫吴大洪的士兵身世太悲惨了,全家十三口人就他一人活了下来,其他人都被杀而被建虏掳到辽东去了,生死不知,难怪他对建虏如此痛恨。”
  “因此在加入勇卫营后,他就暗暗立誓要杀十二个建虏为家人报仇,所以一直刻苦训练。”
  “所幸陛下力排众议,非常重视这支新建的勇卫营,不惜亲自带头省吃俭用,掏空内帑,甚至将宫中的器物换成银子全力支持勇卫营。”
  “勇卫营上下也不负陛下所望,渐成精锐之军,吴大洪也有了报仇的机会,每战他必身先士卒。”
  “只可惜,天不随人愿,最后一战,他被一凶悍建虏所伤,知命不久矣。”
  “于是,死死抱紧敌人大喊:‘别管我,杀敌。’”
  “此乃英雄也,若我大明将士皆此等悍勇,何愁虏寇不灭。”
  “陛下没有忘记这些为大明战死的英杰,已经下旨,要为战死的勇卫营士兵建英烈祠,要让他们被大明世世代代歌颂、祭奠。”
  “相信吴大洪,还有那些战死英杰的在天之灵,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小说连载:《射雕英雄传》南宋豪杰抵抗金国、蒙古两大强敌,汉家男儿热血未冷!
  沈浪并不是直接照抄的原版,而是让朱慈烺读后翻译成更适合大明人阅读的版本,而且稍做了一些改动。
  “这《射雕英雄传》仅第一集铁血丹心就让人热血沸腾啊。”
  “侠之小者,为友为邻。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能说出此话者,一定也是侠之大者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0/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