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1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1/812

  随即,崇祯便告诉沈浪,在他回到现代社会的这段时间内,他联合周皇后、王承恩、坤兴公主一起将他沈浪的事情全部告诉给了太子。
  所以太子对他沈浪来到大明之后的事情尽皆知晓,太子也看过了后世的一些书籍史料,对正史和后世的发展也有了一些了解。
  至于太子,从这一刻开始,便是他沈浪的学生,首席大弟子。
  沈浪早已经有心里准备,因为崇祯之前已经说过会将自己的事情再告诉给太子,早一些让未来的大明国君开阔眼界,他沈浪成为太子的老师也是顺理成章。
  介绍完了两人认识之后,心情放松的崇祯便先行一步,继续到暖阁追剧去了,将养心殿的正殿让给了沈浪和朱慈烺两人。
  在看到崇祯离开之后,原本像个乖宝宝的朱慈烺,仿佛一下子换了个人似的,他上前两步,小声的问道:“沈先生,你真的是几百年之后的人?”
  “如假包换。”沈浪一本正经的道。
  他就怕朱慈烺突然接一句:我也是。
  那就惊恐了,因为他看过穿越成朱慈烺的小说。
  朱慈烺一怔:“是何意?若为假,可换真?”
  沈浪不知道这个成语是清朝才出现的,所以朱慈烺一下子没听懂,连这个成语都没听懂,那肯定不是现代人无疑了。
  沈浪连忙插开话题道:“当然,我亲自带殿下去见识一番,我正好也有一些礼物准备送给太子,顺便回去取一下。”
  朱慈烺的目的就是如此,他当然相信沈浪就是现代人,不然父皇手里的那些神奇物什从何而来?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沈浪还是到暖阁中和崇祯禀明了一声,并将王承恩叫了出来,让他看着太子。
  免得自己传送的时候,年轻人好奇心太重,想跟着一起去看看,万一出了事咋办。
  一行三人来到乾清宫,王承恩直接将殿门关了起来。
  乾清宫没有点灯,所以一片漆黑,王承恩连忙拿出一个充电灯泡,打开开关之后,顿时一片通亮。
  朱慈烺很是惊奇,他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灯,居然不用蜡烛,也不用火,瞬间即亮,而且比之烛火之光明亮十倍不止。
  几百年之后的人,果真可怕,难怪翻手间便救我大明于水火。
  沈浪不再耽搁,迅速拿出钥匙,心念一动,一道金色大门仿佛拨开云雾,缓缓的呈现了出来。
  即便已经多次亲眼所见,王承恩依然无法抑制心中的震撼,那更不用说朱慈烺这个少年郎了,他早已经呆愣当场,然后脚步不由自主的就要走上前去看看。
  还好沈浪早就防着这种情况的发生,王承恩也反应迅速,连忙一把拉住朱慈烺的手臂。
  沈浪向两人挥了一下手,说道:“我去去便会,两位稍后片刻。”
  说罢,直接一脚踏入门中,整个人瞬间消失不见,金色大门迅速暗淡下去,直到消失,好像从未出现过一般。
  朱慈烺看着空荡荡的大殿,回过头对王承恩道:“王伴伴,我们不是在做梦?不是在做梦?”
  王承恩认真的点点头,他能够理解太子殿下此刻的心情,当初自己和陛下见到这宛若神仙降世一般的场景,也是惊骇得不能言语。
  没有多久,一道金色大门又瞬间呈现。
  沈浪的身影在一片云雾中缓缓显现出来,手里还提着一个大礼包:太子大礼包。
第二百二十一章
人工智能学习机
  朱慈烺从沈浪手中接过大礼包,很沉重。
  王承恩自然不会让太子自己提着这个东西,连忙拎过来。
  由于没有足够的心里准备,没想到会这么重,差点闪了王公公的老腰,里面怕不是有什么好宝贝吧。
  一行三人又迅速的回到养心殿正殿,沈浪第一时间打发走了王承恩,要亲自了解一下朱慈烺了。
  没有传送到大明之前,沈浪便知道朱慈烺的存在,但也只是知道有这样一个太子。
  至于其他的记载,只能查到只言片语,无法窥其全貌。
  但正史中记载了他被抓到李自成面前时,与李自成的几句对话。
  从这短短的几句对话中,可以看出这少年坚强聪慧,很有胆魄,不是那种吓得直哆嗦的软脚虾,具备了一个优秀帝王的潜质。
  正因如此,沈浪才没有反对崇祯让他当太子的老师。
  不然的话,若是一个无能的二世祖,沈浪真没什么心情陪他玩,哪怕是太子,他也会建议崇祯换号重练。
  但毕竟这都只是史料中的记载,不可不信,但也不能全信,所以沈浪想从自己的角度了解一下。
  于是,他首先出声问道:“太子殿下,我带给陛下那些有关后世的史书,你是否看过。”
  朱慈烺听到之后点了点头,回答道:“看过。”
  “那有何感想?”
  朱慈烺沉吟了一下,说道:“慈烺先谢过先生拯救我大明于危难之中,使慈烺一家免遭家破人亡之苦。”
  说罢,还向沈浪郑重的行了一礼。
  沈浪上前扶起他,随口说道:“也许我真的是冥冥之中被太祖显灵召唤来的呢?”
  朱慈烺听到之后,眉头一蹙,随即舒展开来,真的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方才亲眼看到先生从那道金门中进出,从几百年后来到大明,那太祖为何就不能显灵?
  不然先生怎会这般赶巧的出现在父皇面前,而且又是在大明最危急的时候出现。
  可能是太祖知晓父皇已然无力回天,大明将亡,所以才选择这个时机让先生出现吧。
  而先生出现之后确实拯救大明于水火之中,让大明渡过了最危险的时刻,甚至是破天荒的重创了建虏入寇的大军。
  这也说明太祖是精心的挑选了一个对大明有用,又不会危害大明的人。
  沈浪不会想到自己只是随意的一句话就让这个少年想那么多,如果朱慈烺把自己心中所想讲出来,恐怕就要轮到沈浪胡思乱想了。
  毕竟,谁敢保证不会真的是老朱家的哪位先祖显灵把他沈浪弄来的呢?包括那道传送门的出现都无法用科学来解释,所以什么可能性都有。
  不过沈浪问朱慈烺的目的不是要让他感谢自己,所以继续问道:“殿下,你认为,我大明该何去何从,如何中兴?”
  朱慈烺沉吟了一下,才回道:“尽快剿灭流寇,恢复生产;革除弊政,整顿吏治;改革变法,实行新政。”
  沈浪眼前微微一亮,总结得很到位,这也是他沈浪接下来和崇祯要一起做的。
  随即,沈浪问起了他的实施之法,毕竟这句话说出来不难,但是做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朱慈烺显然是考虑过这个问题,所以他并没有思虑太长时间,便将自己的一些想法侃侃而谈的讲了出来。
  显然也是想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中发挥出自己的一些才能。
  沈浪仔细的听着,不时的提出一些疑问,甚至是设置一些难题。
  朱慈烺没有显出不耐烦,尽力的回答沈浪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有些他觉得自己回答不好,或是回答不上来的,还请求沈浪给他一些时间去寻找答案。
  因为沈浪带过来的书籍有很多,他只是看了其中很小一部分。
  沈浪对他这份钻研的精神是很赞赏的,遇到困难不要烦躁,也不要逃避,自己想办法去寻找解决之法。
  当然,沈浪在他身上看到的不仅是不卑不亢,也有果决和狠辣的一面。
  当沈浪问他如何处置那些已经被锦衣卫掌握罪证的贪官污吏时,他只回答了四个字:应尽杀之。
  看来,这少年郎对这些人还是一如既往的痛恨。
  正史中他还当着李自成的面,劝李自成将那些投降的官员应该全部杀了,都是些不忠不义之辈。
  现如今,他知道了这段历史,杀心更甚。
  “那国丈周奎,如何处置?”沈浪直接抛出了一个难题。
  沈浪本以为他会回避这个问题,或者是敷衍一番,但没想到,他在沉吟了一会儿之后,还是吐出一个字:“杀。”
  沈浪心头微动:“挖草,这小子是个狠人,比之其父要果决多了。”
  沈浪能够感受到,朱慈烺身上的一些品质是崇祯所不具备的,在不少方面,真的比崇祯更像一个帝王。
  这也可以理解,崇祯从小就未受过任何的帝王教育,而且是匆匆上任。
  看似勤奋,却是没有章法,政治头脑也很简单,所以导致勤奋十七年,只勤奋了个亡国之君。
  反观朱慈烺就不一样,也许是崇祯自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从小就精心培养,现在甚至是早朝和奏章的批阅都会让他在场。
  如今,更是让他沈浪这个后世人当太子的老师,可见崇祯对太子是极其重视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1/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