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1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7/812

  而这里是京师,粮价达到这种地步,已经是非常的难以想象了。
  如果按这个价格继续大肆屯粮,风险太大了。
  不少豪商权贵都已经开始停止屯粮,有的甚至在想办法出手,可是价格太高,真的是有价无市。
  想买的买不起,不想买的自己手里已经有不少粮食。
  一时间,原本红红火火的粮食市场,好像一下子被冻结了似的,粮价已经要涨不动了,两天都没有涨一钱。
  周府,国丈周奎大发雷霆,原因很简单,他想出手一万石粮食,要价二十五两一石。
  可是,对方只想按二十四两八钱的价格收,因为今天的粮价就是这个价格。
  但国丈多精明啊,他认为粮价还在涨,要不了几天就不止二十五两了,所以他觉得自己的要价很合理,简直是在将赚钱的机会让给对方。
  可是对方打死不松口,吃不得亏的国丈大人自然很恼火。
  这可是相差两千两银子,老子连当皇帝的女婿都舍不得给那么多,能让你占那么大的便宜?所以在府上大发雷霆。
  “不卖给他了,再去找下家。”想占我周奎的便宜,没门。
  国丈大人发完脾气之后,立即命打理店铺的几个掌柜再去找下家。
  偌大的京师,就不信找不到一个给我国丈面子的人,说不定到时候还不止卖二十五两一石呢。
  以刘大能为首的几个掌柜很无奈,别人在这个时候能以二十四两八钱的价格收,已经是给了你国丈大人的面子好不?
  不然的话,二十四两五钱都不好出手。
  你倒好,还要涨到二十五两,这不是把别人当冤大头吗?你国丈的面子再好使也不能这样啊,何况人家也是有钱有势。
  不过他们也知道自家国丈大人的性格,把银子看得比命都重要,要他老命可以,想赚他银子,没门。
  所以,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找下家。
  晋商八家此时也处在两难境地,如果是站在商人的立场,以眼下的情势是不适合继续大规模屯粮的,因为风险已经很高了。
  可若是他们站在大清的立场,想借机扰乱市场,继续制造恐慌,甚至是暗中推动京师动荡和内乱,那是比较好的时机。
  因为官粮被盗卖得越多,一旦事发,引发的动荡和恐慌就会更加猛烈。
  也许是知道八大家冒的风险比较大,猜到他们会犹豫、迟疑,所以阿济格立即派人潜入城内。
  潜入的过程也比较顺利,因为之前没有及时的收集到勇卫营的情报,让大清军在这段时间与勇卫营的作战中连连失利,损失惨重。
  所以京师内的探子都知道自己责任重大,这段时间都非常卖力,以求将功补过。
  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成功的买通了几个在外城深夜值守的京营军官,有了这些人的配合,他们的人在晚上几乎可以说是来去自如。
  想出城,就选定晚上的一个时间通过吊篮放下去,想进城,也选定晚上一个时间通过吊篮拉上城墙,神不知鬼不觉。
  所以城内的情况,阿济格基本上能及时的知晓,也为他接下来的计划提供了足够的信心。
  英亲王殿下亲自派来了使者,确实给八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因为他带来了英亲王殿下的一些重要承诺。
  只要八大家全力配合大清的行动,一旦事成之后,会许诺他们在蒙古、辽东的各种贸易特权。
  这里面牵扯到了大量的经济政治利益,是他们一直以来都想要追求的,一个个激动不已。
  已经做到如今这一步了,而且有了这样的保障,他们没有理由不继续下去,还要加大力度。
  “勇卫营出问题了,因此才不能出战。”
  “应该是真的,不然勇卫营不会拖到如今还不敢出战。”
  “鞑子要打来了,鞑子要打来了。”
  “怎么办?怎么办?京师不知何时能解封,粮价还要继续涨,这让人怎么活呀。”
  勇卫营出问题的消息迅速的在京师中传开,几乎全城的人都知道了,也都相信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勇卫营为何近一个月了还不出战。
  王子为气呼呼的找到王登信,质问道:“爹,是不是你把消息外泄了?现在全城的人都知道勇卫营出事情了,你这样让我怎么向沈大哥交代?”
  被这不孝子当面质问,王登信差点儿一口老血喷出,到底我是你爹,还是你是我爹?
  但他心情好,不想和这不孝子计较,于是耐心的解释道:“怎么可能是你爹我?我要是想泄露,早就说出去了,何必等到现在?”
  “何况这消息泄露出去了对我有什么好处?你看,这粮价又涨得更快了吧。这涨得越多,我们王家收购沈大人的粮价不就更高了吗?”
  “你爹我是傻啊,跟钱过不去?”
  王子为微微一愣,稍微琢磨了一下,好像是这么个道理,但他还是嘀咕道:“那这么重要的消息怎么就泄露了呢?”
  王登信叹息一声道:“天下间没有不透风的墙,城内有建虏那么多探子,勇卫营这么长时间不主动出战,他们肯定早就怀疑了,到现在才打听出来都已经算是慢的了。”
  王子为咬牙切齿的:“这些狗鞑子,真可恶。”
  看到儿子相信了自己的解释,王登信瞥了一眼,好像在说,跟你老子斗,你还太嫩了点,就是你老子漏的风又能如何?
  有了八大家配合建虏探子的联合推动,粮价迅速的迈过了二十五两银子一石的大关。
  周府,国丈大人又发飙了,因为他要反悔了,居然有人想用二十五两一石的价格从他手里拿走一万石粮食。
  这怎么行?起码要二十六两一石。
  刘大能刘掌柜差点一口老血喷周奎一脸,几天前你说二十四两八钱一石的价格太便宜,不卖,让我们去找下家。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给你国丈足够面子的愿意出二十五两一石的价钱。
  结果,你看到粮价已经涨到二十五两了,并且还有上涨的趋势,就立即反悔了,要二十六两一石。
  人家定金都付了,你以没有契约为由拒绝承认,真是为了银子什么脸都不要了,你这样会没有朋友的国丈大人。
  “刘大能,你找的人,你去告诉他,情分归情分,买卖归买卖,老夫不能做亏本的买卖,这可是相差至少一万两银子。”
  “如果他现在愿意出二十六两一石,我们今天就可以完成交割。否则过了今日,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明天可能就要二十七两了。”
  对国丈来说,命都不值几个钱,何况是脸,谁都别想从我这里赚走一万两银子,我的女婿崇祯都不行。
  刘大能悲愤而去。
第一百九十六章
《辽东乱世情》上部
  在城内传出勇卫营内部出问题的谣言四起时,城外的勇卫营却是突然忙碌了起来。
  他们不是忙着出战,而是忙着搭建勾栏。
  勾栏是什么东西?那是唱曲耍戏的地方,怎能搭在军营里呢。
  可勇卫营就这么做了,而且是沈浪沈大人的命令,因为沈大人觉得这阵子大家呆在营地内太枯燥了,所以给全军上下添加一些乐子。
  三天时间,几个勾栏就拔地而起,演出也正式开始,不是从哪个胡同角落里拉来的草台班子,而是从教坊司里找来的名角。
  演的也是新剧目:《辽东乱世情》。
  宣传的时候还特意强调,该剧目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该剧目分为上下两部,上部是有关后金大贝勒代善与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的乱世情。
  下部是建虏睿亲王多尔衮与皇太极庄妃之间不得不说的秘密。
  舞台下方早已经里三层外三层的布满了勇卫营士兵,充满期待。
  毕竟好奇心人皆有之,而且还是有关建虏最上层权贵的八卦,没几个能抵挡这样的诱惑。
  大幕拉开,演员出场,好戏正式开始了。
  “贝勒爷,努尔哈赤又老又丑,他怎么还不死,死了也好成全咱们,奴家一天也不想呆在他身边了。”
  饰演阿巴亥的女角抓住男角的手臂,哭得梨花带雨,让人好生怜惜。
  饰演代善的男角一脸的麻子,嘴巴还有些歪,一张嘴,牙齿都好像各长各的,被狗咬了似的,就是不在一排。
  “你娘的,这代善长这丑,那努尔哈赤岂不是吓死人?难怪这阿巴亥会给他戴绿帽子。”
  下方观看的士兵们议论纷纷。
  城墙上的京营士兵也七嘴八舌,他们虽然看不到勾栏里的演员,但是却能够清楚的听到声音。
  因为勾栏搭建的位置离城墙不远,不知道勇卫营用了什么东西,那声音老大了,不但城墙上听得见,就连城内靠近城门的街上都能听到。
  此时,有不少听到声音的百姓络绎不绝的汇聚而来,听得津津有味。
  舞台上的男角似是没听到下方议论他长得太丑的声音,还在不停的摇头晃脑,卖弄风骚,好像自己貌似潘安似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7/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