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1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812

  由于之前的轻视,导致己方吃了太多的亏,这次阿济格小心了很多,不再明目张胆的派出哨骑。
  而是将一些精锐的巴牙喇放了出去,这些人都是各旗精锐中的精锐,人数很少,但是各方面能力极强,可以较好的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
  这些人化装之后,就脱离大军,迅速的消失在山野之中,向大明腹地深入。
  带着阿济格的使命,希望能够找出明国隐藏的实力。
  沈浪自然不知道阿济格还有这种想法,建虏有巴牙喇,己方有锦衣卫。
  在自己的主场,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不过,这种小范围的情报战决定不了什么,真正决定结局的还得看京师,沈浪真有种决战紫禁之巅的感觉。
  建虏要震慑大明,攻击内城肯定是首选,所以沈浪将防守的重心放在内城的德胜门、安定门、西直门、东直门、阜成门、朝阳门一带。
  至于外城,勇卫营只会抽出少部分力量监视,然后让王承恩调动京营防守即可,因为建虏攻击外城的可能性不大。
  就算建虏真的想抽出大军攻击外城,也很难瞒过沈浪,勇卫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救援,所以不用太过担心。
  可由于时间太短,内城外的防御工事连沈浪要求的一半都没有修到。
  沈浪早有这个心里准备,所以一开始就让王承恩按照防御工事的重要程度的顺序来修筑。
  沈浪的第一个要求是要修筑多道壕沟,再用从壕沟里挖出来的土垒到壕沟内侧边沿,筑成一道道土墙。
  沈浪没有将壕沟修得太复杂,时间不够,也没有必要。
  主要以横向为主,分成三道,沈浪没要求修交通壕,所以互不连通。
  三条壕沟,就是三条防线。
  这个任务完成得还可以,只是壕沟挖得有些浅,只有米把多深。
  壕沟内侧的土墙则高若半丈,就是大概一米五的样子,有些位段成锯齿状,这是预留的炮位。
  三道壕沟的前方是一排排拒马,分布在大约十丈宽的区域,再前方就是密密麻麻的陷马坑,一直延伸到大约百步开外。
  当然,整个防御工事不是完全封闭的,因为沈浪并没有打算一味死守,左右各有一条宽约三丈左右的通道与外面连通。
  若战斗顺利,勇卫营可以从这两条通道冲杀出去。
  十一月十四日,阿济格和阿巴泰汇合,并率领清军主力由北方逼近京师,在德胜门十里开外扎营。
  吴三桂也跟随而来,率领一万五千左右的关宁军在建虏左侧五里外游荡,既没打算与建虏交战,也没打算主动来德胜门外与勇卫营汇合。
  沈浪知道后,并未让崇祯下旨命令吴三桂前来与自己汇合,一个作战意志不坚定,带着自己私心的人,沈浪可不太放心。
  就当关宁军不存在,按照自己的规划一步步来。
  阿济格也知道吴三桂的心思,只派了几千人盯着关宁军。
  一万多的关宁军一时之间似乎成了一方看客,吴三桂却毫不在意。
  沈浪让修筑防御工事的所有人都撤入城内,并将京师所有城门全部关闭。
  然后又第一时间命令勇卫营在防御工事后构建营地,一副在城外死守的姿态。
  此时的阿济格谨慎了不少,没有贸然进攻,而是开始进行各种进攻前的准备工作。
  一边派出游兵绕着京师查看明军的防守情况,一边派出大量包衣去周边收集木材打造一些必须的进攻器械。
  京师城外阴云汇集,一场大战即将展开。
第一百三十二章
逼迫清军出战
  建虏大军抵达城外的消息迅速的传遍整个京师,潜伏在京师中的建虏探子趁机大肆渲染各种恐慌情绪,弄得人心惶惶。
  锦衣卫不甘落后,一边搜罗建虏探子的踪迹,一边将勇卫营在城外的斩获宣扬开来。
  被抓到的建虏探子在审讯后被公开处决,安定了一些人心。
  但是宣扬战绩的效果不是很好,因为没有亲眼见到,大部分百姓是很难相信明军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斩敌三四千的。
  实在是明军过往的战绩太差,甚至还做出了不少见不得光的事情,导致连自家的百姓都不敢轻易相信了。
  哪怕沈浪现在把几千个敌人的头颅送给他们看一下,恐怕不少人还会怀疑是不是杀良冒功,是用自己人的头冒充的。
  沈浪没有精力去关注京师内的流言蜚语,开始专心的对付城外的建虏大军。
  他暂时不会主动从防御工事中冲出来与阿济格交战,但也不会让阿济格那般安心的去做准备工作。
  “弟兄们,建虏想要在我大明耀武扬威,那咱们就要告诉他们,去他娘的,谁给谁显摆还不一定呢。”
  “把咱们缴获的那些建虏旗帜升起来,再把那些建虏的狗头都给老子挂起来,让那些狗杂种看一看。”
  “是……”
  “挂起来,挂起来……”
  众将士大声应令,一个个精神振奋。
  一根根长杆在勇卫营防御阵地外竖了起来,在这些杆子的顶端绑了一面面缴获的建虏旗帜,其中镶白旗,正白旗、正黄旗等建虏真夷的旗帜非常显眼。
  接着,士兵们又将一个个建虏真夷的脑袋用他们后脑勺的金钱鼠尾系在绳子上,然后将这些系好的头颅像挂灯笼一般升了起来,挂在了这些杆子上。
  这还不算,一些勇卫营士兵凶狠的将一些活捉的建虏俘虏给押了出来,将他们按跪在阵前,手起刀落,一个个新鲜的头颅被斩了下来,鲜血飙射。
  这些被砍头的都是利用价值不大的,牛录章京及以上的军官都留着。
  不过,要活捉这个级别的满州真夷有些难,所以勇卫营手上也没几个。
  其中职位最高的是镶白旗的甲喇章京巴克山,这家伙壮得像头牛,命也很硬。
  他受了不轻的枪伤,只经过简单的救治,表现得比较有骨气,为求速死,不吃不喝,被勇卫营士兵强行灌了一些。
  几天下来居然还没死,此时就被押了上来。
  不过这家伙已经只剩半条命了,刚才在后方为了给他穿上代表甲喇章京的盔甲,可是好一番折腾,伤口都绷开了,鲜血淋漓。
  由于嘴巴被堵住,力气也几乎耗尽,他只能发出如同野兽般的低吼。
  看到勇卫营士兵要把他绑在插着镶白旗旗帜,并挂着自己人头颅的杆子上,他双眼圆瞪,又开始努力挣扎。
  另外还有三个受伤轻一些的牛录章京也是同样的待遇,这样的话,建虏观察起来也容易辨认。
  勇卫营这边大张旗鼓的动静,自然无法瞒过建虏的哨骑。
  看到自己人被鸡狗一般斩杀,又看到镶白旗的甲喇章京巴克山被这般羞辱,一个个顿时被激起了冲天的怒意。
  若不是阿济格没有下达进攻的命令,说不定不少人都要压制不住怒火冲杀过来了。
  阿济格得到消息后,更是暴怒不已,咆哮着骂道:“蠢货,废物……”
  他本以为巴克山战死,却没想到是被明军活捉了,为何不战死?为何不自决?
  一个甲喇章京居然被活捉,而且还是镶白旗的,这是何等的奇耻大辱,这次镶白旗的面子可谓是丢尽了。
  阿济格的脾气还未发完,就听到营帐外一阵吵哄哄的。
  原来已经有十几个镶白旗、正白旗、正黄旗等各旗高级将领怒气冲冲的从几个方向汇集而来。
  “我要见英亲王殿下,快去通报。”
  “快去。”
  一个个大声的呵斥着营帐外阿济格的亲兵护卫赶快通报,显然已经快要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了。
  大清满州精锐本就不多,一下子损失这么多哪个不心痛。
  更让人愤怒的是,懦弱的明军居然敢如此羞辱这些死者,这是对大清的极尽羞辱,士可忍,孰不可忍。
  阿济格冷喝一声:“让他们进来。”
  一行十多人一涌而入,奇怪的是,这些人在外面怒气冲冲的,一副要立马找明军拼命的架式,却是在向阿济格见礼之后,没有一人第一时间站出来请求出战。
  有的还保持着义愤填膺,有的则是面无表情,还有的假装若无其事,一个个各怀鬼胎。
  其实很多人都清楚,己方的一些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好,此时因怒而击,并非明智之举。
  何况对面那支明军显然非同一般,让己方刚吃了大亏,仓促出战可能会有不小的风险。
  但是明军欺人太甚,如果没有任何表示,大清的颜面何在?
  所以一些人不想自己出头,想着他人带头之后,自己在后面鼓动即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