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之风起长林(校对)第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20


  蔺九茫然不解地收起地上纸页逐一看了一遍,显然没看出什么,又低头对着地图思忖起来。
  “别想了,军阵之事非你我所长,你想不明白的。”书室的房门在背后被推开,老阁主缓步迈入,也瞟了一眼铺开的地图,“平旌是将门之子,虽然未挂军职,但战场也上了几次,天赋已显。他这样匆匆而去,必然是担心甘州的战事。”
  “甘州?”蔺九疑惑地皱起眉头,“战事早起,北境毕竟路途遥遥,他此时方才下山,其实已经做不了什么了吧?”
  “琅琊阁得到的这些消息,萧庭生在北境只会知道得更快。他师从高人,算是有几分当年那个人的风采。如果甘州真有危机,他的反应绝不会比任何人慢。现在的关键……”老阁主静如深井的眼波微荡了一下,没有再说下去。
  蔺九心头一沉,瞬间便明白了他的未尽之意。
  现在的关键,就在于长林世子萧平章,能不能支撑到最后了……
  第二章 命悬一线
  大梁甘州的深秋,风光一片苍茫。
  夕阳斜晖下,城檐画角,光线昏黄。
  萧平章微带血迹和尘土的战袍拂过城楼台阶,拂过青石地面,缓缓向前,来到城楼雉堞旁。
  城楼石梯和女墙边,兵士们或立或坐,神情疲累,大部分都带着伤痕,抢在恶战的间隙嚼些干粮果腹,以图多节省些时间小憩。
  同周边兵士一样,萧平章的身上也带着连日苦战后的痕迹,右肩战甲内隐隐可见包扎好的绷带和绷带上的血迹。他抬手按在粗糙的箭垛石面上,冷峻的视线投向城墙下方。
  城外是一片激烈战事后的惨状,除了残破的投石车和依然冒着余火黑烟的云梯外,更多的是横陈遍野的尸首。
  身后传来又沉又急的脚步声,萧平章回头看见是自己的副将东青,眸中不由露出一丝希冀之色,问道:“是出城的斥候回来了吗?”
  东青左手臂显然也有伤,用角巾吊在胸前,眸色难过地低着头,躬身道:“斥候回报,左右后翼,尚未见援军迹象……”
  萧平章心中甚是失望,但冷峻的表情并未大改,轻轻嗯了一声,便又将视线转回了远方。
  远方的地平线上,一排黑压压望之无边的,是密密陈列的敌军阵势。
  近旁一位老将军犹豫了一下,上前两步,“世子,补给中断二十天,您坚守至今已然不易,敌军的下一次攻势怕是很难再挡住了……此刻还有机会,请世子从南城门……”
  萧平章转头瞥了他一眼,语调不高,却带有凌厉的怒意,“长林军旗之下,岂能畏战而逃?”
  周边数名部将同时跪了下来,老将军的眼中含着泪,低声道:“甘州防线固然重要,可您毕竟是长林王府的世子啊。如有意外,老王爷他……”
  “既然身在沙场,那么我与他人就并无不同。”萧平章肩下的伤口似乎有些疼痛,他低咳了两声,收回扶着墙垛的手,用力握住了腰间的剑柄,“若是事情真到了那样的地步,好在父王膝下,还有二弟平旌。”
  城楼上的战旗低垂倾斜,旗面已被利箭刺破了数处。大风吹过,旗面舒展开来,“长林军”三个字迎风舞动,灼灼刺目。
  身为长林军副帅,十六岁便上战场的萧平章比谁都明白死守甘州的意义,明白甘南之后那一马平川的大梁国土,即将面临的是一场什么样的危局。
  敌军的锋刃已然悬颈,此时此刻,绝不容他半步退缩。
  十月下旬,以全军主力猛攻甘州孤城的大渝皇属军继续增兵,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大小攻势近百次,最长的一次鏖战,三天三夜没有停息。
  长林世子萧平章率麾下甘州营两万人据城坚守,粮绝兵危仍半步不退,苦战到十月末,终于等来了驰援的宁州主营。
  这场守城之役,后世称之为“甘南之战”。
  萧平旌昼夜兼程赶到甘州城外时,大战已歇,战场尚未开始打扫,半折的云梯搭在石墙上余火未熄,黑烟萦绕向天。城楼上,城墙下,交战双方的尸体仍散落于各处。进到城中后,惨烈的情形也未见更好,放眼望去遍地腥膻,陆续还有伤者被扶下城楼。
  连通主门的长街远端,一名老将军正在指挥人手收拾被丢落的兵器,搬开木栅,清出通道。萧平旌一眼便认出这位跟随父亲多年的亲将,欢喜地叫道:“元叔!元叔!”
  元叔闻声回头,顿时吃了一惊,“二公子?你怎么来了?”
  “父王和大哥在哪儿?他们都还好吧?”
  元叔颊边的肌肉不由自主地抽动了一下,垂下眼帘,“……都在府衙。唉,老王爷要是能早到一天就好了……”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听起来甚是不祥,萧平旌心头狂跳,一时竟不敢追问,拨转马头便向府衙方向奔去。
  甘州与温润的南方不同,刚刚入冬,甘州的寒风已然凌厉如刀。街道两边种植的杨树早已枯叶落尽,只剩了光秃的枝杈,无声瑟瑟。
  值守在府衙各道门禁边的亲卫大都认识这位二公子,立即让开,给他指出后院的方向。
  山间梦魇的寒意还绕在胸间,萧平旌跑得越急,心头越慌,冲进内院院落时,刚好有一名亲兵端出一盆血水,让这位从不知惊惧为何物的年轻人不禁有些腿软,深深吸了两口气才稳住自己,迈步走进内间。
  与迎门外厅一墙相隔的后堂正中,摆放着一张长榻,萧平章仰面平躺,半身浴血,右胸稍稍偏上的位置插着一支长箭,面颊苍灰,眼睛似睁非睁。他的外甲和战袍已经卸下,随意堆在床侧。两名军医围在床边照料,面对箭身,不敢轻动。
  长榻旁,萧庭生甲衣半卸,扶膝而坐,一只手掌放在长子的额前。
  时年六十二岁的这位长林王,原以罪奴身份出生于掖幽庭中,十一岁被赦出宫,十四岁由先帝萧景琰收为养子,十九岁初上战场,二十三岁封侯,二十七岁得赐长林封号,领北境军主帅之职,着五珠冠;四十五岁时新帝登基,加封其为七珠亲王。
  两代帝王的恩信,使得长林王府在朝野和宗室间地位超然,完全不受其养子身份的局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