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之风起长林(校对)第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220


  萧平旌顿时来了兴趣,“大哥是不是想到谁了?”
  萧平章轻轻摇头,“没有。这也不是可以随便猜测的事情。但不管怎样,总归是有那么一个敌人隐在暗处。就算抛开他不说,已经定罪的宋浮是入阁的中书令,同案卷入的……全都是四品以上的朝臣。你有没有想过,我长林王府一心为国护卫北境,却为何会在朝中面对如此多的敌意?”
  他的语调比方才舒缓了许多,但萧平旌却渐渐被他震住,神情有些呆怔,答不上来。
  胸前的箭伤抽抽作痛,萧平章想要伸手按一按,最终又强自忍住,“陛下越是爱重,我长林府便越不可辜负。无论你内心如何坦荡,都不能要求他人天然就明白你,就相信你。在这金陵城中,人人皆知你是长林府的二公子,你的一举一动都会有人揣测。命你谨慎守礼,并非刻意,更不是虚伪,而是不愿意让其他人误以为……我长林王府自认功高,对陛下和太子少了敬意。你这么聪明,难道真的想不明白吗?”
  萧平旌从小就不怕被斥责,但却受不住兄长语调中的失望之意,肩膀立时就垮了下来,垂着头正要说什么,马车车厢突然剧烈一晃,萧平章没有坐稳,身体猛地向前摔跌,差点撞在地上。幸亏平旌反应快捷,一手一足飞速撑上车壁,拦腰抱住了他,扶着徐徐靠回原处,然后才掀开车帘,向外张望了一回,吃惊地道:“禁军和巡防营的人……怎么围在莱阳府的外面?”
  萧平章闻言也有些不解,忙探身出来看了看。
  前方正是路口转弯处,一座府邸的大门就在十来丈远的地方,门前和周边高墙脚,密密围着许多兵士,都穿着禁军或巡防营的军服。
  莱阳侯府的匾额下,荀飞盏大步上前正打算叩门,外围的副手转头看见了长林府的马车,急忙奔前两步告诉了他。
  荀飞盏回过身,一眼看见探身出来的萧平章,顿时吃了一惊,三两步奔了过来,一边上下打量,一边问道:“你居然能出门了?我再不懂,也知道前胸的外伤不能大意,上个月还不能见客呢,这才多久啊?世子妃不担心吗?”
  萧平章不由笑了起来,“你们蒙府出来的人,怎么都是一样的做派……”
  一旁的萧平旌忙拉着荀飞盏的手臂,急切地追问道:“荀大哥,为什么把莱阳府给围着?是段桐舟吗?是不是咬住他的踪迹了?”
  荀飞盏又上下扫了萧平章两眼,见他神情行动一概如常,这下放下心来,转向平旌道:“巡防营收到线报,我赶过来刚好堵上,确实就是段桐舟,可惜只交了几下手,扯下来他身上半幅袖衫,人却没能拿住,给逃进了巷道里。这周边已经搜遍了,没有看见他的人影,现在只剩莱阳府还没有进去。”
  萧平旌满面兴奋,差点冲口而出说要一起去,随即又想起了还得护送大哥,只好又自己闭上了嘴。
  他这点心思当兄长的岂能看不出来,萧平章淡淡笑了一下,道:“你去吧,但要听从飞盏的安排。”
  得了这句吩咐,萧平旌立时满面欢喜,边应诺边跳下马车。荀飞盏倒也愿意多一个帮手,抱拳向平章道别后,带着他返身回到莱阳府门前。
  府门外这么大的阵仗,外院的仆从早就慌成一团,赶紧向内院层层报了进去。萧元启从大同府回来后,莱阳太夫人怨他逞能涉险,骂了一场,又哭了一场。为安抚母亲,半个来月他除了偶尔出门吃个酒,几乎都留在家中相伴。此刻听说禁军围府,他也十分摸不着头脑,赶紧换了件外袍穿上,快步奔了出来。
  萧平旌迎上前,大略向他解释了一下。听说是在追捕段桐舟,这位小侯爷自然不会阻拦,只是请求不要惊动寡母所居的内院。
  “多谢小侯爷容我等搜查,只是……”荀飞盏的神色有些为难,“人犯恐怕不会顾忌内院外院,如果……”
  萧元启会意,“这个我明白,母亲的内院我会亲自前去查看,若有异常,立即通报大统领。”
  莱阳太夫人毕竟是皇家宗室女眷,派一队兵士拥入她的寝院确实有些不妥。荀飞盏想了想也就没有强求,转身向部属下令。
  禁军和巡防营同在天子脚下办差,一应行事皆有章法。进府追捕凶犯又不是抄家,行动间自然十分小心,尽力不伤人损物。
  与此同时,萧元启以问安为名来到母亲的寝院,见院内一切平静如常,这才小小松了口气。莱阳太夫人一听说可能有凶徒闯入,立时吓得魂不附体,反倒派了侍女出去,叮嘱荀飞盏务必仔细搜查,切莫将贼人遗漏在了莱阳府中。
  半个时辰后,整个府邸已经流水般地被清查了一遍,结果令人十分失望。萧元启为防万一也翻遍了太夫人的内院,同样没有任何收获。
  眼看刚有了眉目,却又是百密一疏毫无成果,三个人站在侯府的大门外发了阵呆,神情都有些沮丧。
  片刻后,萧元启安慰道:“既然能找着他一次踪迹,就能找着第二次,只要段桐舟这人还在京城,肯定逃不出大统领的手心。”
  萧平旌倒是对两人的交手更感兴趣,追问道:“荀大哥是在哪里遇上他过招的?感觉怎么样,能赢他吗?”
  “就在那边一条小街上,”荀飞盏朝西南方向扬了扬下巴,“只拆了几招他就逃开了,我哪里估得准胜负。”
  萧平旌一把拉上了他,“走,咱们再过去看看,说不定有什么线索呢。”
  眼下这情况也没有别的事好做,荀飞盏便领着二人沿着追捕的路线反向摸索回去,沿途并无新的发现,很快就来到匆匆交手的小街中央。
  这条小街只有三人并行的宽度,粗石板路,两边都是普通民居。萧平旌转了一圈,在其中一个院落的外门柱上找到一个焦黑的手印,急忙凑近了一些,边看边感叹道:“这是段桐舟留下的吧?我前几次都没有跟他硬拼过,看来此人的内力,竟比我预想中的更强。”
  荀飞盏当然是亲眼看见段桐舟击中门柱留下手印的,但这人随后逃逸,他匆忙间只顾着紧跟追赶,并无暇耽搁停留,此时听萧平旌这么一说,也走上前来,细细察看。
  萧元启靠向萧平旌身侧,小声问道:“凭什么咱们大统领担任了朝职就不能上榜啊?蒙老大人当初不就上过榜首吗?琅琊阁后来为什么要改规矩呢?”
  萧平旌耸了耸肩,“我没问过老阁主。可能他觉得朝局阴诡,不如江湖浩渺,哪怕只是沾染了分毫,也会引来麻烦无数,所以希望离得越远越好吧……”
  这两人在一旁说话,荀飞盏好像完全没有听到,一直定定地看着门柱上的手印,整个人似乎已凝成了苍白的石像,颊边和唇上的血色快速褪去。
  萧平旌察觉有异,转头叫了一声:“荀大哥,怎么了?”
  荀飞盏唇边的肌肉抽动了一下,被他用力抿住,好半天才摇了摇头,道:“这样的高手……只恨我一时大意,没能拿得住他。”
  萧平旌很是理解这种心情,伸手拍了拍他的背心。
  禁军这次为了抓人封住了一大片街区,既然段桐舟已经逃脱,便不好再继续扰民。荀飞盏借口说还有许多后续事务要办,匆匆向两人道别,离开了小街。
  巡防营的孙统领一直在莱阳侯府的外头等待,荀飞盏与他会合后,并没有如先前声称的那样料理撤除封禁的事,反而把一应杂务全都委托给了副手,自己独自一人上马离开,连贴身的亲卫想要跟上去,都被他挥手止住。
  沿主街飞速疾奔了一阵,荀飞盏折入小巷。他显然对这一片的路途十分熟悉,流畅地连续转了几个弯,很快便抄着近路穿过这片民房,到了另一条宽阔的主街上。沿街向北再奔行一段,前方出现了一座朱门灰墙的巍巍府邸,三重高檐挑盖的门楣上挂着紫檀木的匾额,上书“荀府”二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2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