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校对)第8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8/1353

  这四倍粮食是什么概念?女帝已经免除三年粮税了,那么这些百姓们多了四倍的收成,换成钱财,完全可以改善一下生活了。
  不说买新衣,最起码吃饱喝足没问题吧?改善下伙食是完全没问题的。
  顾言开心,并不是在意能收多少税上来,而是他透过这个数据,已经看到了百姓们的生活质量了。
  “平望郡整体收成,三倍多两成,不过粮田多了两倍,总体来说还不错。”
  许清宵看了一眼数据,收成是多了,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大量的荒田变成了粮田,因为解决了水源的情况下,自然而然不少荒田可以重新启用了。
  田一多,收成自然增长。
  这个属于多劳多得,是一件好事,但对许清宵来说,算是预料之内的事情。
  “守仁,目前有七郡上交粮产卷宗,老夫算了一下,而后折算一番,今年大魏第一季度粮产收成,应当是比往年多三倍左右,上下浮动不会超过两成。”
  “换句话来说,若不免除国税,应当能收到三万万两白银,其生产大约是八万万两白银的粮食。”
  “稳定五年,大魏就不会有饿肚之人了。”
  顾言有些振奋道。
  他通过七郡之地的卷宗,进行核算,有减有加,确定今年大魏粮产应当价值八万万两左右。
  因为免除了国税,那么这八万万两便全是百姓的了。
  持续五年,将彻底解决温饱问题。
  而许清宵摇了摇头道。
  “无需五年,快则两年,慢则三年,大魏粮食足可以彻底内供,而且百姓们手头上也会有些余钱。”
  许清宵给予回答,顾言还是有些保守了。
  五年太长了。
  两年或者三年差不多了。
  “当真有这么快?”
  顾言咽了口唾沫,五年也不是保守,而是一个比较好的预期,可没想到许清宵竟然说快则两年,慢则三年,大魏就能彻底内供,百姓们不但能吃饱喝足,手头上还会有点余钱?
  这就有些……不可思议吧。
  “顾大人,您想想看,眼下第一季粮产结果出现之后,已经清算完毕的百姓,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许清宵问道。
  “应该会开心吧?”
  顾言回答道。
  “不,不是开心,而是笑得睡不着。”
  “比较不错的地方,四五倍的收成,当然因为加入了不少流民,再加上比较一般的地方两倍的收成,综合下来就是三倍左右的收成。”
  “一口气多了三倍收成,并且还不需要交国税,只需要缴纳一些当地赋税即可,连半成都没有。”
  “这对他们来说,今年这一季的粮产收入比去年第一季粮产收入,足足翻了七倍。”
  “七倍啊。”
  “他们能不笑醒?大魏稻谷种子,一年两季,一口气赚了三年半的收成,是您,您还睡得着?”
  “如此一来的话,这些百姓们将会到处去宣传,也会置办许多新物件,改善伙食也好,置办也罢,所做的一切,都被街坊邻居看在眼里。”
  “那些还没有务农的人,心里急不急?只怕第二天就要去开荒田地,赚取银两了。”
  “再者陛下答应免税后,各地百姓也已经积极响应,纷纷开荒,所以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会进行一次爆发式的增长。”
  “换句话来说,明年上半年,大魏将无荒田可用,而常春府,绝对不止是一百二十万担粮食,至少是五百万担以上。”
  许清宵认真分析。
  一番话说的头头是道,两位侍郎也听得津津有味,并且连连称赞。
  的确。
  现在大部分百姓的的确确在务农,只是吧,还有不少百姓没有去务农,做点小生意也好,或者是折腾点有的没的事也好。
  倒不是不想种田,无非就是种田赚不了几个钱啊,又不是地主家,大部分都是老老实实耕种,赚点温饱罢了。
  可现在朝廷免税三年,外加上有水车,解决水源问题,荒田一家人一人一亩,你要是有钱还可以购买,当然价格肯定不便宜。
  毕竟大魏给百姓发田,是为了提高生产力,又不是为了让商人囤积赚银。
  所以,种田的收入,一下子翻了这么多倍,少一点的四五倍,多一点的甚至八九倍,谁不眼红?
  如此一来,只怕都要急着去耕种了。
  大魏不缺水源,无非是距离问题罢了,许清宵的水车,解决了这个问题,自然而然,荒田就得到了重新利用。
  甚至如若发展到后面,大魏无荒田可用,那就建造超级水车,请仙道弟子来建造,直达千里,把一些旱地,全部给整上来。
  到那个时候,大魏就彻彻底底不缺粮了。
  当然这个计划肯定是以后的事情。
  “守仁,你当真是聪明绝顶啊。”
  顾言忍不住感慨一声。
  但很快,顾言想了想,立刻开口道。
  “如若按照守仁你所说,眼下应当加紧预备荒田之事。”
  “户部得发诏令下去,不再免费提供荒田,一个月后将停止无偿提供荒田,这样一来,反倒是能让不少壮丁回去领取荒田。”
  “而后,再让人督查,但凡发现领田不耕者,没收粮田。”
  “还有,粮食问题,大魏需要囤粮了,这一次百姓们种出这么多粮食,高兴归高兴,可这粮价必然会被一些奸商联手打压下去。”
  “老夫要给大魏商会下个命令,要监管其价,不能太低,同时大魏各地也要收购粮食,存储起来,差不多四成左右,以备不时之需,所有银两,从国库支出。”
  “也算是一举多得。”
  顾言出声,他通过许清宵所说,立刻制定了好几个计划。
  每一个计划都很不错。
  姜,还是老的辣啊。
  以退为进,让闲散在各县各府各郡的壮丁赶紧回家生产粮食,毕竟荒田免费领取摆在那里,大部分百姓是喜欢占便宜的。
  可问题是,有些年轻人跑去其他府郡闯荡,半天半天闯荡不出来,又怕回去丢脸,再者回家也没什么奔头,所以死活不回去,宁可在外面睡桥洞,也不回去耕种。
  家里人也懒得管。
  如今顾言这一招限时令一放,再加上百姓们现在大丰收,只怕这帮在外流浪的壮丁,估计要得回家了。
  然后再去收粮,稳定粮食价格,肯定要比之前低,毕竟粮食多了,自然价格要便宜了,当然低不能太低,不然百姓也不乐意。
  再防止商人在其中搞事,顾言做的滴水不漏,的的确确让许清宵心中不禁感慨。
  “顾大人英明。”
  许清宵开口,由心感慨道。
  “守仁,若是别人夸老夫一句,老夫倒也承了,你夸我,老夫可没脸承。”
  “行了,今日喊你过来,就是想让你看看效果如何,不过看你样子,感觉你已经预料到了,反倒是老夫有些没见过世面样子。”
  “就不打扰你了,你回去好好休息吧。”
  顾言开口。
  他喊许清宵过来,就是为了一起开心开心,就没想到许清宵完全一副早就预料到的样子,让他有些无奈啊。
  “行,那顾大人,我就先走了。”
  许清宵点了点头,粮产结果出来,自己肯定是开心的,只不过这也算是有所预料的,也就没有特别开心。
  “侯爷慢走。”
  “许侯爷,慢走。”
  “恩,回去好好休息。”
  左右侍郎与顾言开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8/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