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校对)第7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8/1353

  许清宵说道,同时询问李范。
  “谢谢老师,谢谢老师。”
  “不过,安静?”
  “老师,你说哪里啊,我还真不知道哪里安静。”
  一听到许清宵给银子,而且还让他们买那些大鞭炮,二三十个熊孩子一个个激动起来了。
  兴奋的要命,就是不知道哪里安静。
  “大魏文宫啊。”
  “这还不知道?”
  “你带着人,去大魏文宫,就在大魏文宫门口放爆竹,想怎么玩怎么玩。”
  “要是有人凶你们,你们就把爆竹丢进去,敢欺负你们,你们就去报官,说文宫的人欺负小孩。”
  “再回去跟你们爹娘说,记住,要是他们追,你们就跑,他们不追了,你们就继续打爆竹。”
  “真抓到你们了,就赶紧去把大人喊过来,听见没?”
  许清宵十分认真道。
  李范一听这话,更加兴奋了,这他娘的紧张刺激啊。
  而且想想也是啊,大魏文宫平日都很安静,哪怕是迎新节也特别安静。
  这帮读书人,平时一个个古板的很,自己在他们家门口打爆竹,的确刺激啊。
  “行,老师,学生知道了,学生现在就去叫人。”
  李范兴奋无比道。
  “行了,去吧,玩的多晚都行,不过记住,千万别摔伤啊,也别伤着了自己。”
  “要你们回去晚了,就跟你们爹娘说,我允许你们今日玩晚一点,不过去大魏文宫,别说是老师指使的就好。”
  “明白没?”
  许清宵拍了拍李范的脑袋道。
  “懂,明白,老师,你放心,我死都不会供出你的。”
  李范笑容很灿烂,许清宵也笑了。
  一来是大魏文宫有得受了。
  二来是这熊孩子回头被文宫大儒抓了,按照大魏文宫那帮人的手段,打肯定是不会打,罚抄一天的圣人书肯定是跑不掉了。
  这样也好,一举两得,一来教育这些熊孩子们,二来恶心恶心大魏文宫,三来呢,这帮熊孩子估计就恨上那帮腐儒了。
  一举三得。
  哎呀。
  美滋滋啊。
  目送李范几十人跑了以后,许清宵也朝着西街走去。
  子时两刻。
  是西街最为热闹的时候,一整条西街,两旁酒楼张灯结彩,有不少杂耍卖艺之人,还有文人雅客,商贩叫卖。
  酒楼的茶桌,都搬到楼下,一群人吃吃喝喝,笑声彼此不断,也有不少人也在谈论今天的事情,几个老百姓更是有模有样地模仿今日之事。
  一直到许清宵出现后,大家都惊讶了,谁都没想到许清宵竟然来了。
  这一刻,人们连杂耍都不看了,也不听书了,纷纷朝着许清宵一拜。
  “我等拜见许侯爷。”
  声音响亮,酒楼上不少人都起身了,纷纷探头窗外,望着许清宵。
  有男有女,不少女子更是激动连连,唤来朋友,一起来看许清宵。
  而有些读书人更是大声喊着:“见过许儒。”
  来表示自己的尊重。
  “诸位客气了。”
  “迎新如意啊,今日没有尊卑,大家莫要如此,继续玩,继续喝。”
  许清宵笑了笑,也朝着众人拱手回礼。
  如此谦虚的表现,也引得百姓们连连叫好。
  一时之间,气氛再一次欢乐起来了。
  “许儒,这种节日,您要不要来作一首诗啊?”
  “是啊,是啊,许儒,这个时候,您作首诗,来助助彩啊。”
  “还别说,许儒,您要是作首诗,今日迎新节,只怕更要热闹了。”
  西街上,不少声音响起,有人起了个头,想要许清宵作诗一首,庆祝节日。
  随着一些读书人的吆喝,一时之间,不少百姓们也纷纷开口。
  喜庆的日子,要是作首诗,自然是更好的。
  甚至有人直接送来了笔墨,期盼着许清宵作诗。
  听到众人的言语。
  许清宵笑了笑,的确欢喜的节日,让人心情愉悦,许清宵的确感受到了众人之喜悦,所以也愿意作诗一首。
  “既然如此,本儒就献丑一番。”
  许清宵开口。
  而后拿起毛笔,在白纸上落字。
  一时之间,西街当中,不少才子佳人,或者平民百姓,纷纷将目光看向许清宵。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许清宵缓缓落笔,这首诗倒也没有什么深意,只是庆祝节日之词。
  也算是应景之诗了。
  只是随着许清宵落笔过后,纸张之中的字,直接跳出,化作一枚枚金字,闪烁在天穹之上。
  不是千古名诗,而是一种极其特殊的诗词,不弱于镇国诗,但比不上千古名诗,可因为迎新节的加持,这首诗显得与众不同。
  海量的才气如同春风一般,涌入了大魏京都,让人莫名暖和。
  “好!许儒大才。”
  “诗出便非凡,许儒当真是绝世大才啊。”
  “随便一首诗,就胜过镇国诗,此诗虽不是千古之诗,但胜过千古之诗啊。”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好啊,好啊,这手中的屠苏美酒,也要因此留名啊。”
  “当真不愧是许儒,其才是我等无法追赶的啊。”
  “许侯爷当真俊的很啊。”
  “此等公子,举世难求啊,可惜,奴家这辈子都不可能与许侯爷发生点什么了。”
  “你就算了吧,我或许还有机会。”
  随着诗词而出。
  引来无数人的夸赞。
  许清宵不在意这个,而是与民同乐。
  他进入酒馆,要了一壶酒,与众人同醉。
  来到大街上,与百姓们一同观看杂耍,带头叫好,也是慷慨解囊。
  一壶酒一壶酒的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8/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