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校对)第4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8/1353

  “人为异象!有这个可能!”
  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说出这般谬论,他们看到天穹的异象彻底消失后,冷静了一会。
  可过了好一会,发现所有异象的的确确消失了。
  这才敢继续说出自己的观点。
  他们不信!不信就是不信!
  而这番言论说出,瞬间得到十国所有才子们的认可。
  即便是大魏文人们,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回答。
  因为好像……真有这个可能。
  可对于陈正儒等人来说,这种理论,简直荒谬,因为天地大儒也造就不出这样的异象。
  除非是接触到了圣道。
  可为何所有异象会突然消失呢?
  他们也十分好奇。
  但下一刻。
  突兀之间,一道声音响起。
  “你们看!东边的是什么东西?”
  一道震撼声响起,下一刻,齐刷刷的目光,朝着东边看去。
  奔腾都汪洋般的才气,朝着大魏京都涌来。
  连绵无尽,仿佛有三千里那么长。
  才气东来三千里!
  这一刻,大魏京都……安静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可怕的幕后!
  大魏京都。
  离阳宫。
  滚滚才气至东而来,连绵三千里。
  浩浩荡荡的才气,震撼人心。
  如圣光一般,映照天穹,光芒四射,淹没了一切。
  大魏京都所有百姓都沉默了。
  人们静静看着这一切。
  之前所有的异象忽然消失,而现在众人彻底明白为什么了。
  因为所有的异象,凝聚在了一起,形成了这无与伦比的异象。
  才气东来三千里。
  这是何等的可怕。
  十国大才沉默了,他们的嘴张了又张,想要说些什么,可面对这样的异象,他们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了。
  十国才子们彻彻底底升起了一种无力感。
  之前,许清宵作诗,他们可以说是泄题。
  如今许清宵作诗,他们可以从中挑刺。
  可现在,七诗传世,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去反驳许清宵,去反驳大魏。
  即便当真幕后有人,可那又如何?这也能证明大魏的儒道实力啊。
  七诗镇十国,才气东来三千里。
  十国才子眼神中的锐气彻底没了,他们心中的傲气也被许清宵打没了。
  无力感升起,许清宵仿佛是一座神山一般,耸立在众人心中,耸立在所有文人心中。
  寂静。
  寂静。
  寂静。
  这一刻,每个人心中都出现了一座神山,文坛上的神山,而许清宵立在神山之上,他的背影,如圣人一般,让他们只能仰望。
  十国大才们的心气没了,如抽丝一般,每一个人脸上都显得落寞,他们准备了数年,来参加太平诗会。
  为的,就是希望在太平诗会上,力压一切。
  可结果呢?
  大魏衰败,文坛没落,却出了一个许清宵,一个万古妖孽啊。
  人们安静,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了。
  “许兄,惊天之才。”
  “许兄,气吞山河。”
  “七诗镇会,才气东来三千里,某,服了!”
  下一刻,大魏文人们传来声音,他们彻彻底底服了许清宵,一人作七首千古传世之诗,这如何不让他们服气啊。
  如此才华,五千年不出一位。
  这一刻,不知为何,所有人脑海当中,忽然想到一件事情,那就是许清宵会不会当真成……圣啊。
  离阳宫外。
  陈正儒等人望着这三千里才气,不由捻着胡须,他实在是忍不住赞叹一声万古大才。
  只是很快,陈正儒的目光,却缓缓落在了孙静安身上。
  今日发生的事情,甚至是昨日发生的事情,其实有几个地方有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孙静安。
  他太过于偏袒十国了,虽然看似是站在大魏王朝的角度,包括站在大魏文宫的角度。
  可实际上有些问题,这种问题普通人看不出来,无论是文宫大儒,亦或者是说其余尚书都看不出来。
  然而自己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因为自己既是大儒,又是朝堂尚书。
  孙静安虽有些固执,而且独尊朱圣,在乎大魏颜面,在乎文宫颜面,可不至于如此强硬,目睹有文宫儒者自废明意,而不出手制止。
  虽然说那个文人也有些冲动,让孙静安下不了台,可事情不应该闹到这个程度。
  这个孙静安。
  有问题。
  包括这次太平诗会,也有问题。
  “堂堂文宫,竟无几人能进十佳。”
  “孙静安额外反常,明知会招惹众怒,可却一意孤行。”
  “守仁因户部之事离开,三商指名点姓要他赴宴。”
  “还有……华星云在这次太平诗会,也无任何表现。”
  陈正儒这两日一直不语,都在思索这件事情,这次的太平诗会,几乎是靠许清宵一人力挽狂澜,对于天下百姓来说,许清宵赢得了好名声。
  可对于很多人来说,大魏整体实力的确不行,实实在在下滑了,并且这几个问题,刚好凑在了一起。
  想到这里,陈正儒沉得住心气,他没有轻举妄动,敢插手太平诗会之人,想来是一位大人物,而且还是一位……只手遮天的人物。
  怀宁亲王做不到。
  各地藩王也做不到。
  京都当中,有能力能做到的,也为数不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8/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