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校对)第1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5/1353

  “尔等认为天地加持,就代表天地吗?那吾也是天地大儒,是否也代表天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吾不是圣人,也有犯错之事,他许清宵也不是圣人,自然也会做错之事。”
  “他是大才,这一点不可否认,吾也欣赏其之才华,但立意不同,更是立言,就注定与朱圣一脉,背道而驰。”
  “而吾等,并非是要置他于死地,而是要教化他,要让他知晓,他明之意,是错,他立之言,是错。”
  正明大儒出声,他语气平静,阐述目前朱圣一脉要做什么,怎么去做。
  此话一说,所有儒生都幡然醒悟。
  的确,许清宵明意的一瞬间,众人先是惊愕,紧接着是有些不服。
  后来有一位真正的大人物开口,将许清宵认定为朱圣一脉的大敌。
  但这位大人物神龙不见首尾,他高高在上,如坐云端,看不上许清宵自然是常态。
  可问题是,众人还是有些不解,有些困惑,尤其是后面,许清宵立言之后,有诸般异象加持,更是得到天地认可。
  这下子让众人沉默了,得天地认可,就意味着自己不能训斥许清宵不尊天意,忤逆圣人了。
  毕竟天大于圣,换句话来说,许清宵所做的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而正明大儒方才所说,完全给众人一个新思路啊。
  是啊,你许清宵得天地认可,我们得承认,承认你的确是大才,承认你是个读书人,也承认你的地位。
  可这不代表,我就承认你的立意是对,承认你的立言是对。
  就好像佛门与道门一般,争吵了多少年?你能说佛门是对的吗?你也不能说佛门是不对的。
  只能说你的想法是对,但你的方向错了,亦或者你其中某些东西有问题,不适合天下文人,这样一来就是很好的争辩之地。
  既可以争,那一切还好,他们儒道最擅长的是什么?不就是争辩?要不是佛法有些稀奇古怪,往些年的时候,道佛之争他们都可以去参合参合。
  “我等明意。”
  众人纷纷点头,算是明白。
  在场众人都是七品之上,已经明意,明朱圣之意,所以他们对朱圣是狂热的崇拜,不只是他们。
  天下读书人,有多少尊重朱圣?有多少读书人将朱圣奉为心中唯一真神?而且儒道便是这样,只要明意之后。
  那么就算是彻底明悟,誓死追随朱圣,无法撼动,若是撼动,那就证明你根本就没有明白朱圣之意,而你就要重新修行了。
  听到众人回答,正明大儒面容十分平静,随后继续说道。
  “至于异象之说,天纵奇才之说。”
  “吾为天地大儒,三岁识字,五岁作诗,十岁入儒道十品,半年内踏入九品,一年内踏入八品,同年明意。”
  “六十年前,吾证天地大儒,亦有异象,天花乱坠,圣贤诵经,此番异象,弱于许清宵否?”
  他缓缓开口,询问众人。
  “许清宵的确大才,但吾认为,他成不了圣,五百年内,这天地之间绝无圣人,尔等到了吾之境界,或许便能明白。”
  他很笃定,语气极其的笃定。
  此话一说,众人这才回过神来,是啊,眼前这位正明大儒,放几十年前也是震古烁今之才。
  也被誉为千古之奇才,甚至不要说这位天地大儒了,坐在前面的七位大儒,哪一个不是天才中的天才?
  他们年少之时,何其风光?一纸定山河,文章重千斤。
  能成为大儒的,没有一个会差,每一人都可著书,甚至个别几个,受天下文人敬仰。
  就好比严磊大儒,他所著法严治国策,也是绝世文章,不过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只不过人们喜欢忘记过去罢了。
  见众人不语,正明大儒继续开口道。
  “所谓异象,本为资质,资质越好,异象越强,许清宵有大才,如吾方才所说,这不可不认,但能成就大儒者,皆有不寻常之处,他许清宵是大才,胜过吾等或许是。”
  “可他胜不过圣人,谨记,吾等并非是因己,而是因圣,并不是因为吾等不愿接纳大才,相反吾等更愿意接纳许清宵这般大才。”
  “只是许清宵误入歧途,吾等既为朱圣门徒,也尊朱圣之言,给予许清宵机会,劝他回头是岸,劝他放弃不良之意,他不敬朱圣之意,乃是他不懂朱圣之意。”
  “这是吾的意思,也是上面的意思,若许清宵愿弃当下之意,成为朱圣门徒,过去种种,一笔勾销,吾等也愿为他立像十年,也算是弥补他弃意之伤。”
  正明大儒如此说道。
  在他认为,许清宵不是逆圣,毕竟天地认可,若对圣人不敬,也说不过去,所以将矛头转向许清宵不懂朱圣之意。
  而众人应该给许清宵机会,只要许清宵愿意,便可来大魏文宫好好学习朱圣之意,从而舍弃自己的立意立言,虽然这样做对儒道修行有大坏处。
  可也愿意为你立像,受天下文人敬仰膜拜,这样一来的话,也算是一个天大的弥补了。
  毕竟若要立像,必须要当世天地大儒,或者已故之大儒,在几百年后其立作之学受世人敬仰,从而也会晋升天地大儒,方可立像。
  所以当听到要给许清宵立像,众人皆然神色一变,尤其是七位大儒,他们身为大儒都没有资格立像,可却让许清宵立像?这他们多多少少内心有些不悦。
  但想到许清宵立言,有害于朱圣一脉,劝他向善,当做补偿也就心满意足了。
  毕竟已明意,若弃意,这可比武者自废修为还要可怕。
  毕竟自废修为可以重修,这是功法与天地灵气的问题。
  而弃意,就是你自己放弃你自己的君子之意,再去学习其他的,可万一你不明呢?那你这辈子可能都明不了意,卡在七品了。
  “吾辈儒道者需知,一品一重天,儒道至七品开始,一品更胜一重天。”
  “七品明意,六品立心方为正儒,五品著书为大儒,至于后面之说,更是难如登天,吾入学二十年,便已证大儒,而后二十年又证天地大儒之境。”
  “可在此境界,吾停顿九十年,这些年来,吾饱读诗书,博览天下群书,那如山如海一般的书籍之中,每一个能被记载之人,哪一个不是惊天之才?”
  “哪一个不是当世大才?可到头来呢?这天下的圣人有几个?不过一掌之数,百姓愚昧,只看得见眼前,却看不见未来,当年吾证大儒之时。”
  “天下百姓皆说吾要成圣,可其结果呢?所以莫要将许清宵神话,也莫要轻视许清宵,他之大才,不可否认,若能为朱圣弘扬其意,极好。”
  “可若不能为朱圣弘扬其意,非一意孤行,再三劝阻不听,那吾等也只能任其自灭。”
  正明大儒说到这里之时,便没有继续再往下说了。
  他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古今往来,多少惊天动地之人?翻翻书籍,看看古籍,拿出史记去看,便会发现能留名之人哪一个不是当世大才?
  枭雄也好,帝王也罢,大儒也好,武王也罢,可到头来呢?
  读书一脉,能成圣的有几个?就五个。
  无数枭雄,天下鼎立之时,皇帝有几个?
  说来说去,是世人愚昧,只看到眼前之震撼,却看不到未来,若有异象便可成圣,那他们早已成圣了。
  故此他要求朱圣门徒,千万不要因为许清宵有些异象,被天地认可,就觉得许清宵证以圣位,他距离圣人距离太远太远了。
  莫说圣人,如今才不过是明意,下一个品是立心,明意惊天动地,你立心总不可能也惊天动地吧?
  立心之后还有立书,著作书籍,让天下文人阅读,这就是真正的难度,还真不是你天赋高就能立书,要有所经历,有所感悟,才可立书。
  否则随便写的一本书,不得天地认可,你照样成为不了大儒。
  “我等敬遵大儒之言。”
  这一刻,所有儒者们露出笑容,他们的心结被打开了,而今日所听所闻,他们也会立刻告诉其他人,直至传到整个朱圣门徒耳中,为他们解开心结。
  许清宵是大才,可惜走了歪路,若能拨乱反正,弃暗投明,他们朱圣一脉愿意接纳,给许清宵改过自新的机会,可若是许清宵执迷不悟,那就不怪他们了。
  在这个立意之上,就有足够的理由,去与许清宵好好辩论辩论了。
  更重要的是,若是这番言论传了出去,那就更加显得朱圣一脉无私。
  你许清宵辱圣,你许清宵骂朱圣门徒,你许清宵更是立言,与我朱圣一较高下,然而我等不气,反而邀请你过来看看,邀请你学习。
  因为我们知道你是大才,不过是走了歪路罢了,我们给你机会,让你好好学习,从而弃暗投明,这样一来岂不是显得朱圣一脉无私高大吗?
  这个一定要宣传。
  当然至于说不气?不气是不可能的,大部分门徒都很气,毕竟这涉及到了他们的信仰,可他们眼界太低了,看不到上面所看到的东西,自然觉得愤怒与不理解。
  但无论如何,原本许清宵明意,对大魏文宫有所打击,可随着这番话说出,轻轻松松便化解一切问题,反而让天下朱圣门徒更加相信与崇敬朱圣。
  众人离开,面上带着笑容,而待这些人离开后,正明大儒的声音再次响起。
  “静安,明日吾亲自前往皇宫,找一趟陛下,此事到此为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5/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