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校对)第13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1/1353

  “收集天下各大势力的黄金,让天下人都知道,大魏的黄金储存最多,如此一来的话,将可完美推行大魏宝钞,那个时候只要有人手持大魏宝钞,给予他国之人,便可以完成交易。”
  “如此一来的话,只要根据黄金的货币总量,大魏在不动用黄金储存量的情况下,凭空多出海量黄金。”
  “这一笔财富,足够大魏百姓,吃饱喝足,此消彼长之下,大魏蒸蒸日上,每十年都是天翻地覆的改变。”
  “而战争的本质,不就是国富民强,百姓安康吗?”
  许清宵将最终的核心道出。
  这就是大魏的发展之路,也是他不战的理由。
  当然还有一个理由,就是有人希望通过战争血祭,他也不可能发动战争的。
  只不过,经济更为重要。
  打打杀杀能打多久?
  杀再多人又有什么意义?
  大魏目前的体量,就只能将中洲霸占下来,而且随时可能会被反扑回来。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口问题。
  人都没那么多,那里可能迁徙过去?
  打胜仗不是一件难事,守住江山才是王道。
  用这种方式,让大魏百姓过上好日子,从而生产更多的粮食,催生各种人才,这才是一个强国应当有的目光与想法。
  许清宵这番话说完。
  群臣彻底沉默。
  最终,户部尚书顾言开口了。
  “陛下,臣认为,王爷此计极好,大魏宝钞若是能顺利推广至天下,对我大魏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顾言开口,就恨没说出那句,想不发财都难。
  随着顾言开口,其余尚书们也纷纷点头。
  虽然兵部有些失望,但他们也明白什么是大体,故而也没有继续争下去的意图。
  最终,女帝开口,声音平静道。
  “既如此,一切按许爱卿之意。”
  季灵出声。
  她做出抉择。
  到最后,朝臣退出大殿,只留下许清宵一人。
  养心殿中。
  便只剩下季灵与许清宵两人了。
  “爱卿,此番不战,借助阅兵之事,是想要将他们全部逼出来吗?”
  殿内已经没人,女帝也直接问出自己的缘由。
  实际上这件事情她看的明白,大魏不宣战可以,但也没必要将神武大炮送给他们。
  可以用另外一种办法。
  只是她也明白许清宵的想法。
  有人希望这世道乱起来,而许清宵偏偏就不让这个世道乱起来。
  对方是什么计划,也不难猜出。
  拒绝给予神武大炮,各大势力不想战都不行。
  可如若给神武大炮,对方也可以从中搞事。
  但大魏如今最大的底牌,就是阅兵。
  一但阅兵之后,数千门神武大炮摆出,天下人都会沉默,各大势力都会惊愕,丧失任何争霸的心,只能老实下来。
  可这样一做,无疑是逼他们直接走到最后一步。
  说直接点,藏在暗中的这几个人,还指望通过离间或者是其他手段,让天下乱起来。
  数千门神武大炮,能造成的影响就是天下各大势力躺平。
  因为没得争啊。
  再怎么争,再怎么发展,举国之力也好,让你造出十门神武大炮,又能如何?
  突邪王朝要跟东洲帝族打起来了。
  大魏出面,不要打了,给我个面子。
  不给?谁不给打谁。
  那造不造神武大炮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许清宵的做法,几乎是逼着幕后的人翻脸。
  彻底撕破脸,走极端化。
  这也是季灵担心的事情。
  可她话说完,许清宵也跟着开口。
  “陛下。”
  “如今大魏国富民强,又有中洲龙鼎,神武大炮。”
  “藏在幕后的人,也该出来了。”
  “唯独解决完这些人,大魏才能真正的安宁,天下也才能真正的安宁。”
  “臣,也可以安宁了。”
  许清宵出声。
  他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阅兵之事,他必须要做,逼出幕后的人登场,决一死战也好,撕破脸也罢。
  总而言之,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敌在暗。
  终究令人心不安啊。
  听完许清宵这番话,季灵长长叹了口气。
  “朕有一个想法。”
  “不要阅兵,但在暗中与各大势力合作,他们索要神武大炮,自然也要交换,暗中找到他们,将他们诛杀,如何?”
  女帝出声。
  她不希望走到最后一步。
  不想逼他们太急。
  可此话一说,许清宵却摇了摇头。
  “陛下,等不了,也做不到。”
  “如若这般,一来,稳定不了天下势力,二来,人心复杂,这些势力,哪怕是突邪与初元王朝,得到了神武大炮,可暗中也必然与他们联系。”
  “大魏如今成了众矢之的,若不这样做,会闹出很多是非。”
  “臣,只想快点解决,哪怕危机再大,也总比每日提心吊胆要好。”
  “请陛下恩准。”
  许清宵神色不变。
  他已经决定了,也不想拖延什么。
  “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季灵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1/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