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校对)第12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1/1353

  每一样东西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银子。
  不,不是大量。
  是海量。
  “每年五十万万两白银?”
  “这怎么可能。”
  众人惊呼,尤其是户部尚书顾言,二十万万两白银,虽然是保守收入,但往上估算,最多也就二十五万万两白银啊。
  许清宵的意思,要增加一倍的收入。
  这太夸张了。
  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想要达到每年五十万万两白银的税收,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王爷,这……有点强人所难啊。”
  顾言开口,他望着许清宵。
  虽然他巴不得能达到五十万万两白银,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不仅仅是他,众人都露出疑惑之色。
  听起来很爽,但做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不过,他们更加清楚,许清宵既然敢说,自然有他的想法。
  “顾尚书,本王知道,要让大魏做到年税收五十万万两白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请顾大人放心,许某既然敢开口,自然也有所准备,不是临时起意。”
  许清宵解释道。
  随后他取出一叠厚厚的奏折,先是递交给女帝,而后交给众人一份。
  这是许清宵游历大魏所写的文章。
  这趟回来,许清宵着重的就是发展大魏国力。
  原因很简单,中洲龙鼎。
  自己体内的三魔印,与天地阴力有关,而想要压制阴力。
  有很多种办法,譬如说自己成为圣人,而且是最强圣人,传道受业,解决所有妖魔,镇压一切。
  但这种办法很难,毕竟十二魔神,连圣人都无法解决,只能说压制。
  再者,圣道有多难?自己有那么多时间吗?
  答案显而易见。
  时间不够。
  现在暗地里全是敌人,就拿魔域之海来说,明明知道魔域之海有多危险,可还是有人敢以身冒险。
  敌人已经开始不择手段了,所以让自己慢慢感悟,慢慢成圣,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对于许清宵来说,唯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大魏王朝,一统中洲,随后大力发展,成为真正的无上王朝。
  气运无敌。
  到时候八方来拜,中洲神朝,完完全全可以压制天地阴力。
  说来说去,道理很简单,一个人能做的事情,终究不多,可一个国家能做的事情,就很恐怖了。
  这也是为什么许清宵回朝之后,又开始围绕国家发展,而不是去做其他事情。
  许清宵这份奏折当中,明确写出了许多发展国家的计划。
  重新定义了大魏五个新国策。
  第一,继续大力发展农业,拨款工部,生产与发明更多利民之工具。
  争取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光是粮产税收,就达到二十五万万两白银,大魏的税收偏高,四成粮收,降是不可能降的,毕竟国家若是没银子,没有任何意义。
  眼下大魏的粮产税收,应该是能稳定达到十五万万两白银,也就是说两年内进行翻倍。
  而许清宵提倡的办法也很简单,务农送田,只要你愿意耕农,赠送良田,如果是荒田,还可以获得减少税收。
  说白了就是送,送田送工具,如果你这也不干活,那你可以去死了。
  第二,继续大力发展兵部,国强百姓才能富裕起来。
  如果国家不强大,粮食多有什么用,还不是给人家做嫁衣的?
  但想要让国家兵力强盛起来,最起码需要大量的资源,肉蛋奶支撑下,不说人人如龙,可最起码身体素质强个一两倍没问题。
  再加上国运的加持,食物营养越来越高,体魄也会越来越强,武者也会越来越多。
  第三,安国策,大魏钱庄。
  眼下大魏需要一笔银子,用这笔银子去完成基建。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如今大魏国库当中,还有一百三十万万两白银,这笔钱刚好够拿去施展这项计划。
  但也仅仅只够用来完成基建,大魏国内需要修多少路?而且所花费的工程,又多庞大?
  而且许清宵在奏折当中的计划,是要求在三年内大兴基建,换句话来说,就是三年内完成这个目标。
  三年啊。
  这需要动用多少人力财力劳力?
  而安国策在这个时候推广出来,其意思并不是说让大家现在把银两存进来,而是未雨绸缪。
  等到路修好了,商业贸易就会大力发展,那个时候大魏钱庄便可发挥出最大作用。
  第四,全民教育,教育是提升国家整体实力的基本。
  知识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点不管在任何时代都可以用上。
  之前就有所提到,只不过没有彻底施展开来。
  如今许清宵要将教育与人口挂钩,生出来的孩子,免费上书院,最起码解决文盲。
  但全民教育所需要花费的银两,又是天文数字。
  最后一个,则是新生福利和养老福利。
  鼓励百姓生育,给予粮食补贴,再加上解决教育问题,还有养老问题。
  这些都是激励人口增长以及促进发展的计划。
  五个新计划,代表着大魏走向一个鼎盛时代,但想要做到这些,唯一的要求,就是银两。
  庞大的银两支撑。
  此时此刻,季灵都咂舌了,身为大魏女帝,她明白许清宵的雄心壮志,可她稍稍思考一番,就知道这五个计划几乎不可能推行。
  准确点来说,推行一个两个还好,大魏目前国库还是有银两的,但想要全部推行。
  痴心妄想啊。
  季灵还好。
  反应最大的是顾言,他是户部尚书,大魏王朝有多少银子,那里需要花银子,那里不需要花银子,他比谁都清楚。
  想法很好,好到他双手双脚支持,可问题是没这么多银子啊。
  别说他了,其余五部尚书也咂舌,诸位国公哪怕是个粗汉,也知道许清宵这个计划有多恐怖。
  施行没问题,但极容易出大问题。
  “王爷。”
  “继续推广农产这是好事,良田荒田一起用上,大不了再开拓一些地方,鼓励百姓去农耕,这个没有任何问题。”
  “修桥修路咬咬牙,户部也能拨款,毕竟是为了大魏盛世,这个可以接受。”
  “至于这安国策,倒也可以推广,毕竟桥路修好了,的的确确可以加强贸易来往,这也是好事,这两策没有任何问题。”
  “可后面的就不行了,既要修桥修路,又要发展粮产,还要去增兵,这根本不现实。”
  “大魏王朝有多少郡,多少府,多少县,真要达到奏折当中的要求,国库一百三十万万两白银,不出一年内就要花的干干净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1/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