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校对)第1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1353

  这一刻,慕南平是真的怒了。
  他狠狠拍了一下桌子,目中满是怒火,看向慕南柠道。
  “你当真是无法无天,胡言乱语,一番言论更是不知羞耻。”
  “许兄乃是儒者,先不说会不会入梦之术,即便真会入梦之术,他也不可能去窥看你身子。”
  “慕南柠,你当真是放肆。”
  “你这一言,污许兄不清不白,这世间上怎会有入梦窥探之人,你不知道名声对我等读书人来说,视如生命吗?”
  慕南平怒了。
  许清宵会不会入梦之术先不说,可慕南柠竟然直接说出这种话来。
  这不是污蔑人家许清宵吗?
  人家好端端一个读书人,被你污蔑,而且传出去了,你自己的名声也不好听。
  你是谁?堂堂郡主啊。
  永平郡主,退一万步来说,真被人看到了,也不能说,只有暗地里把这个人给除掉。
  自己这个妹妹从小被宠溺到大,而且对这种事情丝毫不顾及,也不知道是出了什么问题,当真要气死人。
  听到慕南平的怒斥。
  慕南柠并不害怕,但她明白自己哥哥是真的怒了。
  “郡主。”
  也就在此时,许清宵的声音响起。
  他神色变得格外严肃,看向慕南柠道。
  “我许清宵不会入梦之术,其次当真有幸进入郡主梦中,也绝对不会做这等下流之事。”
  “其次,许某想问郡主,郡主梦中之人,是许某吗?”
  许清宵站起身来,平静问道。
  随着许清宵开口,慕南柠皱起秀眉,她沉思一番,最终摇了摇头。
  “好像长得不一样,其他都很相似。”
  慕南柠给予回答。
  对比许清宵的容貌,的确没有梦中之人英俊,但再英俊也跟她无关,她又不好男色。
  “既如此,郡主污我清白,往小了说,郡主一时失言,往大了说,我许清宵以后无颜见人,背上千古骂名,还不如一死了结。”
  许清宵面容极其严肃。
  这个关键时刻,他绝对不能装高冷,一定要说据理力争。
  毕竟在慕南柠的梦中,没有见过自己真容,所以她慕南柠就没有足够的证据。
  再者入梦之说,本就是无法自圆其说,你也拿不出证据啊。
  “许兄,此事的确是舍妹出言不逊,还望许兄莫要生气。”
  “请许兄放心,我必会好好管教舍妹。”
  慕南平认真说道,甚至朝着许清宵深深一拜。
  的确,站在读书人角度来说,这的确是毁人清白,真要传出去了,可不是什么小事。
  若是被一些敌对势力知道了,到处给你造谣,你全身长满嘴你都解释不清楚。
  所以许清宵发难,在慕南平看来实属常情。
  “慕南柠,你还不向许兄致歉?”
  看到许清宵不说话,慕南平恶狠狠地看向自己妹妹,让她道歉。
  感受到自己哥哥的目光。
  慕南柠有点迷糊了。
  不就是随口一说吗?怎么搞得跟要死人一样?
  你们这帮读书人,就是这样,任何事情都要夸张化。
  “好好好,是我的不对,许公子,是我失言了,还望许公子恕罪。”
  “来,许公子,喝一杯,就当做是歉意了。”
  慕南柠抬起酒杯,看着许清宵如此说道,而后随意喝了一口酒。
  喝完一杯后,慕南柠继续开口。
  “再来一杯,歉意不够。”
  “嘶,这酒可以啊,许公子,为我方才的失言,再来一杯。”
  “呼!许公子,刚才就是我有些失言,我再喝一杯,不然无法表达本郡主的歉意。”
  实在是难以想象。
  堂堂永平郡王的女儿,竟然是这种的性格。
  最主要的是,此人还如此国色天香,可这性格就有些令人不敢恭维了。
  “郡主言重了,既然误会解除,自然最好。”
  许清宵点了点头,没必要把事情闹大来,本身自己就有些心虚,继续闹大对自己不利。
  不过这个永平郡主不能碰。
  绝对不能碰。
  虽然长得的确国色天香,而且身材也称得上完美圆润,但不碰就是不碰。
  有搬直这种人的时间,还不如花点心思去研究插花。
  “许兄大量。”
  “别喝了。”
  慕南平先是朝着许清宵一拜,随后瞪了一眼自己这个妹妹。
  后者停下饮酒,开始用膳,也没有搭理两人。
  一个有惊无喜的小插曲过去了,许清宵继续与永平世子交谈。
  或许是永平世子觉得有些亏欠,所以额外说了不少朝廷中的事情,算作是一种补偿。
  一个时辰后。
  许清宵大概明白大魏王朝如今的局势了。
  根据慕南平所说,许清宵自己结合了一番。
  大致分四个党派。
  武将党,一心只想要北伐,毕竟老一辈的武将经历过靖城之耻,也经历过七次北伐,心中有家国仇恨,所以朝中的争斗,对他们而言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他们基本上半个身子都在棺材里面,只期盼临死之前能够好好打一架,最好是北伐成功,这样一来死而无憾。
  文党,皆是儒生,十分清廉严谨,管控朝中一些重要事物,但这种人一般都不合群,也没有培养党羽的心思,为国为民。
  想要为天下百姓立意,或者是将圣人之意彻底发扬光大,人人习圣,以立意为国本。
  政党,也就是东明会了,把持朝廷不少重要部门,大多数并非是儒生,准确点来说,也就是七品八品的样子,这些是能臣,负责国家大大小小许多事情。
  儒道,天地认可,只能证明你这个人品德高尚,为国为民,但不代表你就是能臣。
  最后一个就是因国情而出来的势力,主张国家韬光养晦,好好发展经济农业,让百姓先吃饱饭,有了足够的钱财,再去打仗也不迟。
  这立意极好,符合许清宵的想法,但问题是武将们不答应。
  他们本来就快要死了,你还拖?国家一旦休养生息,至少得几十年吧?
  那他们估计也差不多要进棺材了。
  所以武将势力极力反对,至于文党人家考虑的是国家立意问题,精神上的追求,希望人人有书读,不主张打仗,可靖城之耻的确是个天大耻辱。
  不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可能安心读书?所以也就不插手这件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