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校对)第11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5/1353

  到时候,不管是大魏也好,亦或者是其他地方也罢,他们都会请求佛门出手。
  这是民心所向。
  可这样承担的业力太大太大了,难以想象。
  只是这是佛门唯一的机会,也是最后的机会,辩法若是赢了,还不至于走到这一步。
  现在辩法失败,天竺寺若不这样做的话,西洲佛门将再无出头之日。
  “阿弥陀佛。”
  佛号之声从大殿内响起。
  随后便是悠长的木鱼敲打之声。
  而此时,大魏之中。
  平乱王府。
  许清宵已经从朝堂中回来。
  而在王府内,还多了一道身影。
  是林阵的身影。
  他带来了许清宵所需要的二十枚阵玉。
  每一块阵玉上,都刻印一座一品阵法,全部都是按照许清宵的要求刻印。
  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这二十枚阵玉,是归元阵宗所有长老齐心协力所刻印出来的。
  只给几天的时间,太紧迫了,不过好在刻印出来了。
  “许圣。”
  “阵玉交付于你,至于作用是什么,贫道就不多问了,不过要小心一些,阵玉若是破坏,毁了阵法是小事,就怕引起其他麻烦,那就不好了,尤其是这个引雷阵,若是一个不慎,只怕会给大魏带来麻烦。”
  林阵道人开口,告诫许清宵要小心一些。
  “多谢前辈。”
  “前辈竭力出手,本王感激不尽,空话就不多说什么,等到中洲龙鼎凝聚之时,道德经全篇,必交于前辈。”
  许清宵开口,他神色认真道。
  许诺下道德经全篇。
  的确,听到全篇道德经,林阵有些激动,也没有矫情,望着许清宵道。
  “许圣放心,倘若大魏有什么困难,我等也会竭尽全力帮助大魏,希望中洲龙鼎能快速凝聚。”
  “对了,贫道也查了一些典籍,昨日那老者说的没错,中洲龙鼎凝聚过程中,的确不可发生战乱,不可发生帝移,还有不可民乱。”
  “战乱之事,倒不怕什么,有我等在,相信也没有人敢不开眼针对大魏。”
  “至于帝移,这是大魏的家事,贫道也不好多说,许圣其实也要想想,最好不要参合进去,当然若是许圣当真参合进去了,请许圣放心,我等也会尽可能支持许圣。”
  林阵道人开口,一番话明里暗里说的很直接,站在许清宵这边。
  当然,如果对方给的好处太多了,或者是局势有些什么变化,也会自我考虑一番。
  也不是说就无脑支持,但基本上是会支持许清宵的。
  “那本王代替陛下多谢前辈了。”
  得到林阵的支持,许清宵心中稍稍有些底气。
  战乱的事情,许清宵也相信不会出现,毕竟六个仙道一品,外加上两个武道一品,光是这八个一品,谁敢招惹大魏?
  当真不开眼?
  吃饱没事干?想找死?
  “还有一件事情,中洲龙鼎也有速成的办法。”
  林阵忽然开口,又提到中洲龙鼎,而且是关于速成的办法。
  “哦?请前辈赐教。”
  许清宵忍不住好奇问道。
  “中洲龙鼎凝聚之时,不可战乱,但如若发生战乱的话,只要平息,甚至开疆扩土,可加速龙鼎凝聚。”
  “倘若当真有强国来犯,我等其实可以考虑出手,夷平对方国土,让大魏入驻,说不定可以直接凝聚出真正的中洲龙鼎。”
  林阵出声,他道出了这个辛秘。
  此话一说,许清宵的确有些惊讶了。
  平息战乱,竟然还可以加速中洲龙鼎的形成?这是一个好消息,最起码总比没有好。
  当然,短暂时间内,许清宵还是不希望有什么变局。
  毕竟敢在这个节骨眼上找大魏麻烦,肯定是做好了全面打算。
  所以,安静更好一些。
  最好是等自己研发出真正的神武大炮,搞个三五架,再派点人来送死,这是最好的结果。
  “行了,许圣,老夫就不打扰了,有什么事直接让人找我即可。”
  话说到这里,林阵也不啰嗦什么,拱了拱手,转身便离开了。
  “多谢前辈。”
  许清宵还是感谢一声。
  随后将阵玉带走,没有任何废话,开始将这些一品阵玉,融入神武大炮之中。
  阵法融合在一起不是一件难事,麻烦的就是阵法之间相克。
  许清宵通过之前的办法,先是用民意包裹,随后再用仙道之力,武道之力,如今更是多了佛道之力。
  随着一层层的包裹,许清宵显得格外小心。
  他全身贯入,将一块又一块的阵法叠加在一起。
  这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毕竟一旦弄错,二十座一品阵法基本上彻底要报废。
  阵法报废还好说,大不了再去找林阵前辈帮个忙,反正仙门已经加入了大魏,累一点也合情合理。
  以后大魏彻底崛起了,这些仙门也有好处。
  可最麻烦的是材料问题。
  极品灵金难寻。
  要真报废了,就麻烦了。
  所以宁可浪费点时间,许清宵也不过于追求快速。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平乱王府之中,许清宵潜心炼制神武大炮,对他而言,外面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如搞出神武大炮。
  搞出一架一品神武大炮,胜过一切阴谋诡计。
  而大魏皇子入京的消息,也在第一时间传到了京都之中。
  满朝文武哗然,尤其是得知这位先帝遗孤如此嚣张,从感觉上来说,他们都不喜。
  众人知晓,这位皇子只怕来者不善。
  丝毫没有把大魏女帝放在眼里,更是说出这番大逆不道之言。
  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这位大魏皇子底气太足了,如若不是真正的武帝遗孤,谁敢如此?
  想到这里,百官们有些沉默。
  当然,也有人气愤,认为对方大逆不道,不管如何,大魏的皇帝是季灵,还不是你季元。
  已经书写奏章,弹劾季元所作所为,要求陛下强行限制季元进入京都,不查明情况,绝不允许对方踏入大魏京都一步。
  为首的便是陈正儒。
  也有一批官员沉默不语,保持着中立,实在是不敢乱发表任何意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5/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