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校对)第4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9/443

  咸阳。
  “臣愧对君恩。”
  张仪匍匐在地,哽咽地说道。
  “相邦快快起来......!”嬴驷赶忙伸手示意,又语带哽咽道:“寡人如何不知,此战失利,是决计怪不得相邦,相邦为我秦国霸业,不辞艰难险阻,四处奔波,只怪那老天不公,相邦何罪之有。”
  张仪道:“此战皆因臣而起,臣自然得为此负责,若不问罪于臣,将来君上又如何服众,臣到时将会去往韩国,也将继续为君上效命。”
  连接几次,张仪的计划都是功亏一篑,而秦国内部本就有不少人是反对他的,此战失利,他深知无法再在秦国待下去。
  秦国不但没有得到整个西南地区,同时还把蜀地给丢了。
  不管这是不是因为张仪的失误导致,但结果就是秦国又白忙活一趟,这引起秦国贵族极大的不满,反张仪的声音是越来越多。
  嬴驷还是想留住张仪。
  但是张仪心里非常清楚,留住他,对于嬴驷的权威,那会造成很大的冲击,打了败仗,若不问罪,那别人打了败仗,也不能问罪,君威将荡然无存,故此他回来就主动请罪。
  最终,嬴驷被逼无奈,将张仪驱逐出境。
  由司马错担任相邦一职。
  不过嬴驷密信韩国,要求韩君启用张仪,在秦韩联军中担任要职,否则的话,秦军将不会在韩国作战。
  韩国如今必须依靠秦国,不管韩君想不想,他都得答应。
  ......
  邯郸!
  在一片草地上,只见一位少年在凛冽寒风中纵马奔驰。
  周边有着数百将士列队,目光都锁定在那位少年身上。
  只见那少年张弓搭箭,在呼啸而过的寒风中,是一箭命中靶心。
  如此精彩的表演,使得旁边的将士们高呼喝彩。
  就连阵中的赵肃侯亦是激动地站起身来,是充满骄傲地看着那位少年。
  过得片刻,那少年骑马至赵肃侯面前,从马上跃下,只见他并未穿着赵国军服,而是穿着郑国的军服。
  他嘴里呵着热气,“君父,那郑军突然变得强大,虽然离不开那姜少将的练兵之法,但同时也与他们军服有着莫大的关系。
  儿臣认真研究过,郑国的军服,更方便灵活,甚至比胡服更便于骑射,只可惜郑国少马,未能以骑兵为主,若是我军能够换成这种军服,同时增加骑兵作战,必然能够提升我军的战斗力。”
  赵肃侯笑着点点头道:“既然雍儿极力推荐,并且也证明这军服的妙处,那就依雍儿之意,我军上下全部改换成这种军服。”
  这少年正是赵雍。
  他在郑国与姜季武合作之时,不但偷学了姜季武的练兵之法,同时还仔细研究过郑国的军备。
  一个如此弱小的国家,突然爆发出这么惊人的战斗力,这令赵雍非常震惊和着迷。
  他发现郑国不但兵甲精良,关键郑国的军服非常擅于机动作战,同时更便于骑马。
  他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奏请父亲,向郑国学习。
  历史上胡服骑射也是出自赵雍之手,但当时他在国内可是遇到极大的阻碍,因为很多赵国大夫,认为咱中原人向胡人学习,说出去丢人啊!
  但是这回不会遇到什么阻碍。
  首先,这只是军服改革,而不是全民改革。
  其次,这可不是胡服,而是从楚国传来的,在中原地区又经过一些改良,这属于中原服饰。
  那就无所谓。
  不得不说,赵肃侯比楚威王幸福,因为他有一个好儿子。
  年迈的赵肃侯,也想为儿子让路,于是他将此次军政改革交予年仅十四五岁的赵雍,而他则是退居幕后。
  ......
  而那边魏国已经知晓秦楚齐韩四国同盟,但是魏国这回并不打算退缩,也在积极备战。
  魏惠王虽然糊涂,但他心里清楚,基于当前地势,这秦魏迟早有一战。
  就近几年的几番大战,多半都是因为秦魏之间的矛盾。
  这总是要面对的,但是单挑肯定是打不过的。
  打群架胜算要大一些。
  而且,魏国经过这几年的休养生息,再加上今年几乎是白得楚国的一些领土,魏国上下也有些跃跃欲试。
  ......
  徐州。
  “唉...!”
  景翠右手一垂,叹了口气,面露挣扎之色。
  站在一旁的老翁问道:“是让主公回去么?”
  景翠点点头,将信递给那老翁。
  那老翁看罢,不禁叹了口气。
  原来这封信乃是楚怀王拜托景翠的族叔写得,告诉景翠,这一切都是周济的阴谋,他早就有反叛之心,同时理解景翠当时的决定,希望景翠能够回去。
  景翠突然问道:“你觉得我应该回去吗?”
  那老翁沉默半响,道:“我认为主公不应该回去。”
  景翠问道:“为何?”
  那老翁道:“因为这位副会长深不见底。如今就连我这老叟都知道,待冬季过去之后,大王必定会遣派大军来对付新会,但是副会长并未扩张兵马,而是忙于治理,显然是有恃无恐。
  而如今那些士兵们,都已经在这里安定下来,纵使将军要回去,只怕愿意跟随将军的人并不多。
  将军回去与否,所能改变的事情不多,但如果将军继续留在这里,新会若是胜利,至少景家不会遭受灭顶之灾。
  另外,朝中情况又如此复杂,谁又能保证,待将军回去之后,还能够得到重用,说不定.......。”
  想想朝廷复杂的局势,景翠都有一些汗毛竖立,他又问道:“那我该如何回这封信?”
  那老翁道:“将军可回信给家族,表示与家族断绝关系,如此纵使新会失败,也不会连累景家。”
  景翠稍稍点头,突然想起什么似得,道:“对了!你方才说得那情况,我也注意到,周济仿佛没有将我们楚国放在眼里,他到底藏着什么阴招。”
  那老翁道:“小人也不知道,可若是信中所言属实,这一切都是会长的阴谋,那此人就真是太可怕了。”
  ......
  确实!
  各国都在积极备战,唯独新会在反向操作。
  姬定一直都在忙于治理,忙于生产,并且还在执行精兵制度,也就是裁军。
  大战在即,竟然还裁军,可真是够横得。
  就连荆夫人都有些无法理解。
  “夫君是否已经满足于现状?”
  荆夫人向正在逗刚刚出生的女儿开心的姬定地说道。
  姬定似乎过于专注与女儿交流,一时未注意,问道:“夫人说什么?”
  荆夫人又问道:“夫君是否已经满足于现状?”
  姬定笑道:“你们母女平安,而我的事业上又更上一层楼,当然非常满足,夫人为何有此一问?”
  荆夫人焦虑道:“可是夫君,楚王是不会放过你的,待寒冬过去,楚王必然会兴兵讨伐。”
  姬定点点头道:“这我知道。”
  荆夫人愣了下,道:“既然夫君知道,为何不做准备?”
  姬定笑道:“我在积极备战。”
  “是吗?”
  “是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9/4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