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校对)第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443

  姜季武大吼一声,冲上前去,就是一脚飞踹,但见那大木偶倒地的瞬间,直接反弹回来,姜季武根本就没有想到这木偶还能够反弹回来,躲闪不及,直接来了个亲密接触。
  砰地一声响。
  姜季武顿时是眼冒金星,步伐跟那木偶一致,摇摇晃晃,就喝醉了酒一般。
  我是谁?
  我在哪里?
  “少主!”
  “少主!”
  两个随从立刻上前来,搀扶着姜季武。
  “哎呦!这是妖法!”
  “妖法?呀!快跑!”
  “快跑呀!”
  一旁的狐朋狗友,顿时吓得脸色发青,纷纷跳上马去,作鸟兽散。
  姜季武也被两个随从给扶上马车,狼狈逃窜。
  村内一个小女娃看到这一幕,嘻嘻直笑,还拉了拉她母亲的手,“阿母,那些人可真傻,被一个不倒翁吓成这样。”
  “可不能乱说。”
  母亲赶紧制止女儿。
  而那些夺路而逃的公子哥们,从郑公主的马车旁经过,但也顾不得那么多,这逃命要紧啊!
  “这...这是仙法么?”
  那傅姆可也是看得神乎其神。
  郑公主却是若有所思道:“若真是仙法,那为何不做出双腿来,我想其中玄妙可能是在那木偶的底部。倘若老师在这里,绝对可以看出其中缘由。我们回去吧!”
  那傅姆诧异道:“公主不想见见此人吗?”
  郑公主苦笑道:“这种情况下,他如何会愿意见我,还是等十五再来吧。”
  马车掉头的时候,郑公主又道:“等等。”
  傅姆诧异地看着郑公主,但见她望着左前方,那傅姆又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村口的小河边,有一个人坐在河边垂钓。
  河边有人钓鱼,这不很正常吗?那傅姆好奇道:“公主,你识得那人?”
  郑公主嘴角一扬,笑道:“算是识得吧。”
  言罢,她便出得马车。
第26章
奇货可居
  只见一位清丽秀雅的少女从马车上下来,妆容朴素,乌黑如泉的长发梳至背后,结成发髻,露出那修长雪白的玉颈,眉似远山不描而黛,唇若涂砂不点而朱,肤如凝脂,面如皎月,上着黑边红裳,下着黑裙,腰间黑绸一束,那袅娜的身段是尽显无疑,同时又平添几分英气。
  若只看模样,此女子也不过十六七岁,但其脸上却透着与其年纪不相匹配的成熟,这清纯少女的模样配上高傲御姐的气质,真可谓是万种风情,美艳不可方物。
  也难怪当初姬扁对她是赞不绝口。
  郑公主来到河边,轻声朝着那位正在钓鱼的人轻声喊道:“周先生。”
  但是那人并无反应。
  郑公主又稍稍提高了些音量:“周先生。”
  只见那人先是左右看了看,然后回过头来,一脸呆萌地看着她。
  郑公主见到此人竟生得一张如此稚嫩的面孔,不禁微微一怔,忙道:“抱歉,我认错人了。”
  她虽然已经听说这周先生非常年轻,但是她想象中的周先生,应该也是个弱冠青年,而眼前这个人可比她还要年轻,关键那稚嫩的脸,怎么也不像个先生。
  “哦,没事。”
  那人也不在意,回过头去,又再继续钓鱼。
  我也真是自作聪明。郑公主暗自嘀咕了一句,正准备转身时,突然又停了下,她仔细地打量着那少年的手,心里又道,也许我并未认错。
  于是,她又再度上前,道:“想不到周先生恁地年轻?”
  那钓鱼人又回过头来,一脸古怪地看着她。
  郑公主道:“适才村口那么热闹,而你却对此无动于衷,且你又并非聋哑之人,另外,你的手也不像似一个干过农活的人,我敢肯定你便是那周先生,只是我没有想到周先生这般年轻。”
  那钓鱼人沉默了一会儿,无奈一笑,收起鱼竿,站起身来,伸手引向村口那边道:“郑公主,屋里请。”
  此人正是姬定。
  郑公主错愕道:“你怎知道我?”
  姬定笑道:“虽然我没有郑公主那么聪明,观察入微,但我会以貌辨人。”
  郑公主愣了愣,才反应过来,不禁羞赧一笑。
  “公主,这边请。”
  “有劳了。”郑公主突然瞟了眼姬定肩上的鱼竿,好奇道:“周先生,你钓鱼不用鱼饵吗?”
  姬定哦了一声:“这小河里面没有鱼。”
  “......!”
  郑公主不禁莞尔,当他只是乔装躲在这里。
  当二人来到村口时,还在村口跟小莺闲聊的法克不禁好奇道:“先生,今儿不是不见客吗?”
  言下之意,我们这都已经准备休假了。
  姬定低声道:“不小心被逮着了。”
  法克表示理解地点了点头。
  一旁的郑公主听得一个真切,顿时晕生双颊,她就还真没有受到过这种待遇,但她也自知是自己不对。
  故此当入得屋内,坐下之后,郑公主便非常歉意地说道:“姬舒冒昧上门,坏了先生的规矩,还望先生多多见谅。”
  在那春秋时期一般都是男子称氏,以明贵贱;女子称姓,以别婚姻。
  这位郑公主就是姬姓,郑氏,郑氏就是来源于郑国,许多人都是以封地为氏,这也就是为什么姬扁、姬定是没有氏的,而她在自家中,是排名第三,又根据伯、仲、叔、季排名来说,本应该叫做“叔姬”,但是进入战国之后,同姓不通婚的禁忌渐渐被打破,姓氏也开始合一,再加上郑国已经亡国,大家为了给予她尊重,以及用于区别,故而大家尊称她为郑公主。
  另外,这时期女子是没有大名的,只有姓氏,要到秦汉之后的女子才渐渐有名字,但是这位郑公主是特立独行,自取名为“舒”,其实就是将“叔姬”倒过来念,故名为“姬舒”。
  不过绝大多数人都忽略她的名字,因为没有这个习惯,还是只称呼“郑公主”,而一些地位、辈分比她高的人,就称呼她为“郑姬”。
  “岂敢,岂敢。”
  姬定笑道:“其实我定下这规矩,也只是因为能力有限,帮不了太多人,并非是故意为之。”
  “先生过谦了。”姬舒礼貌性回了一句,又道:“我曾偶得一首诗,听闻是先生所作?”
  姬定问道:“哪首?”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是的。”
  姬定点点头,道:“但这只是因为我父亲的思乡之情感染了我,毕竟我不是在这里出生的,这点与公主可能不一样,公主虽未生于郑国,但却心怀故国。”
  姬舒出生时,郑国早已灭亡。
  姬舒稍稍一愣,旋即笑道:“先生果真是聪明绝顶,已经猜出我此行的目的,不知先生可有办法助我复国。”
  她可从未掩饰过自己的复国之心,她去了很多国家寻求帮助,既然这位周先生知道她这个人,自然也知道她想要复国,对此她也不觉诧异。
  姬定沉默少许,才道:“公主若想复国,只有一策可行。”
  “还望先生赐教。”姬舒顿时是又兴奋,又紧张。
  对于她而言,有策就行,因为这代表着复国的希望,在此之前,她还没有看到任何希望。
  “就是公主自己。”
  “我...我自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4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