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校对)第2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4/443

  如今田婴也来到燕国,游说燕国与齐国结盟。
  燕国其实更倾向于与赵国讲和,然后与盟军一块痛击齐国,要真说起来,燕国最恨的是齐国,而不是赵国。
  但可惜赵国态度坚决。
  田婴的到来,令燕国内部也产生极大的分歧。
  出于历史原因,燕国贵族不太信任齐国,他们还是更愿意与秦国结盟,因为他们认为秦国更可信,齐国只不过是在利用他们,一旦齐国霸占中原,那么下一步就是来消灭他们燕国。
  他们建议派使臣直接与张仪商谈,抛弃赵国,与燕国、中山国结盟。
  “不可!”
  苏秦突然站出来,道:“若是这么做的话,将有亡国之风险啊!”
  燕君问道:“苏先生此话怎讲?”
  苏秦道:“秦楚在千里之外,而齐赵就近在咫尺,与千里之外的国家结盟,而同时得罪近在咫尺的邻居,这结果就是援军还在路上,我们就已经被打得是遍体鳞伤。另外,齐国一直都在暗中支持中山国,在齐国与燕国之间,中山国也极有可能会选择更强大的齐国,届时我们燕国将以一敌三,那亡国之日,只怕不远了呀。”
  子之道:“先生虽言之有理,但如果我们选择与齐国联手的话,等于是将秦国和楚国、赵国都给得罪了,而齐国一直想要兼并我国,到时齐国向我们用兵,谁也不会来救援我国得。”
  苏秦笑道:“相邦大可放心,在我看来,秦国之所以一直支持我们燕国,无非也是希望我们能够牵制齐国,只要齐国未灭,那么秦国就一定会支持我们燕国的。
  况且如今我们也是为求自保,才与齐国结盟。若君上和相邦相信苏秦,到时苏秦愿意为燕国出使秦国和楚国,去赢得他们的支持。”
第153章
攻心之策
  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这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燕国与齐国,可是有着世仇,一直以来燕国都想对齐国复仇,但是基于国家利益,此时的燕国最终还是选择与齐国结盟。
  不是他们大度,不记仇,而是他们别无选择。
  他们明白,对于秦楚而言,如果只能从燕国和赵国之间选择,他们更愿意与赵国结盟。
  如果与燕国结盟,将赵国推向齐国,那么赵国既可以袭击盟军后方,又可以南下与齐国一同进攻魏国。
  同时燕国也将面临赵国和齐国的两线夹击。
  而赵国又坚决不同意与燕国讲和,这使得燕国只能选择齐国。
  齐国顺利组建成齐、燕、宋、中山四国同盟。
  齐国立刻将北境驻扎的精锐派往赵国,与燕军、中山军一同进攻邯郸。
  赵国立刻面临燕国、中山国、齐国三国的进攻。
  战局立刻急转直下。
  而这恰恰是赵肃侯所期望的。
  张仪、姬定、公孙衍他们心里也都清楚,这其实就是赵侯一手策划的,但是他们对此也没有任何办法,骂了几句娘之后,还是老老实实派兵前往支援赵国。
  公子疾任命刚刚从江州赶来的魏章为副帅,率领五万韩军前往邯郸支援。
  双方立刻围绕着邯郸展开激烈的交战。
  而这自然也是齐国想要见到的,毕竟这分担他们正面的压力,而齐国并没有动用前线主力,只是将北境的主力调派过去。
  然而,幸运女神似乎也更倾向于齐国。
  这邯郸刚刚开战,那边大梁就传出要与齐国谈判的消息。
  齐国对此是非常积极的响应,立刻派人前往大梁与魏国交涉。
  如果再能拉拢魏国,这此消彼长,齐国势必占据优势,打破现有的平衡。
  而大梁的这番举动,也引起盟军的大为不满。
  我们这边正想着如何救援大梁,而大梁却要跟齐国谈判。
  这无疑是一种背叛。
  “你们魏国究竟想干什么?”
  张仪冲着公孙衍愤怒地质问道:“我们秦人千里迢迢赶来救援你们魏国,而你们魏国竟然要与齐国谈判,这令我们如何向自己的士兵交代。”
  公孙衍冷眼看着张仪,道:“秦相就是掰掰手指头,也应该知道我们大梁被围困了多久,吾王天天盼着援军到来,这眼睛都快盼瞎了,可你们却成天坐在这里喝茶吵架,倘若被围困的咸阳,秦相还能有这般悠闲吗?”
  公子疾立刻道:“犀首身经百战,应该知道我们秦人经过几番大战,如今刚刚抵达这里,需要休整。”
  公孙衍反驳道:“原来你们派主力前往支援赵国,是早先就准备好的吗?”
  公子疾争辩道:“我们派兵支援赵国,不也是为了救援大梁么,若是那邯郸有失,一旦我军进入魏地,那么敌军便可对我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可若是你们一早就发动对齐军主力的进攻,齐国哪能这般从容得去进攻赵国。另外,战,士气为先,你们迟迟未出兵,以至于大梁士气低落,难不成你们要等大梁城破才出兵吗?”
  公孙衍越说越怒,又瞪了张仪和姬定一眼,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秦国和楚国在打什么主意,你们都希望对方去与齐军主力交战,根本就无心支援我们魏国,那也就休怪吾王另做打算。告辞!”
  言罢,公孙衍便起身愤怒地离开了。
  留下张仪与姬定面面相觑。
  过得片刻,张仪道:“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初楚相能够慷慨地将盟军统帅一职让于我们秦国。”
  姬定反唇讥风道:“对此我也很后悔啊。”
  公仲侈瞅着他们二人,哼道:“看来犀首所言甚对啊!”
  姬定和张仪不约而同地尴尬了瞧了眼公仲侈。
  张仪咳得一声,向姬定道:“我们是继续吵下去,等着魏国投靠齐国,还是商议如何营救魏国?”
  姬定点点头道:“事已至此,还是先打赢这场仗再说吧。”
  这可真是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如果魏国倒向齐国,这是盟军没法接受的,魏国这块地可真是太关键了。
  经公孙衍这么一闹,大家都没有办法,只能暂时先放下芥蒂,全力以赴吧!
  各方动作变得迅速起来。
  由公子疾和公孙衍率领秦军主力,以及魏国部分主力,共十三万大军,从新郑出发,兵分两路,前去救援大梁。
  齐国目前只是占领魏国的中心地带,南面和北面都还未有占领,这主要是因为楚国和赵国给予魏国一定的支持。
  同时楚国也将出兵十五万,由昭阳担任统帅,景翠担任副帅,从襄陵、巨阳、徐州对宋齐联军发动攻势。
  说来也真是讽刺!
  在此次战争之前,大家其实都在极力避免战争,还就想看着秦楚狗咬狗,然而,却成就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可以说无人可以幸免。
  因为齐国甚至偷偷遣使前往义渠,希望能够拉拢义渠,给予秦国后方压力。
  打到这种地步,那谁也输不起。
  这重心也从外交的谈判桌上,转移到战场上,不得不说,这是武将们梦寐以求的时刻。
  然而,公子疾的担忧也并非是借口,以秦军为主的盟军主力,面对以逸待劳的齐军,是初战不利,废了好大的劲,才在魏地站稳脚跟。
  这还是因为齐军选择非常保守的战略,没有全军出击,否则的话,盟友将损失惨重啊!
  到时北边战线,那赵韩联军取得几场大胜。
  而姬定、张仪、公仲侈则是负责协调各军,以及安排后勤的事宜。
  今日,姬定又与张仪来到粮仓,视察这粮草的情况,看着堆积如山的粮草,张仪却满怀忧虑,“这么打下去,对于我们可是不利啊!”
  姬定叹道:“你知,我知,齐人也知。”
  张仪点点头,道:“我们之前已经打了整整一年,赵国也因赵军主力出击塞外,耗费了不少粮草,这韩国本就贫弱,拿不出太多粮草来。
  相反,齐国、宋国、中山国、燕国近年来并未打什么大战,尤其是齐国,他们可是囤积了大量的粮草。”
  这齐国一直以来非常擅于打这经济战,有这个传统,打战打得不就是后勤么,反正在我饿死之前,你先饿死,那我就赢了,这赢者通吃啊!
  齐国与魏国相邻,这路程比较短,而且齐国准备了足足一年,且大量采用水路运输,因为宋国、魏国河道非常发达,这为齐国节省了很多损耗。
  而秦国想要给予盟军补给,那可就非常远。
  饶是楚国要给予盟军前线补给,也得绕一个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4/4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