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校对)第2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3/443

  而原因就是因为姬定将秦国引来巴蜀。
  原本大势已定,盐泉已是他们的囊中之物,秦军一到,一切又变得扑朔迷离。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他们心里能不恨姬定吗。
  这倒是姬定没有料到的。
  而这些将军们又直接影响到朝中,故此朝中很多反对姬定的,表面上是反对姬定变法,但其实则是为了自己家族在巴中的利益。
  楚国还是有一部分人希望与秦国结盟。
  司马昭鱼也没有料到,大家会有这么大的怨气,心里暗自庆幸,幸亏令尹与大将军是另有安排,没有说遵循姬定的策略,有意放秦军进来。
  要是这么搞的话,说不定这里还会发生军变。
  他是再三安抚,表示绝不会让秦军轻易入蜀。
  而要阻止秦军入蜀,说难其实也不难,只要蜀国与苴国守住要隘,不放秦军进来,那秦军想要入蜀,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
  在安抚完巴中各将帅之后,司马昭鱼立刻动身前往蜀都,也就是成都。
  他猜想张仪可能已经到了蜀都,即便没有到,也肯定在来的路上,而军中的不安定因素,也令他倍感忧心。
  蜀都。
  王宫。
  那蜀王开明十一世杜后是亲自接见了司马昭鱼。
  当然,这个蜀王乃是他们自封的,楚国从未承认过,楚国大臣都是称他为君。
  司马昭鱼也立刻表明来意,由于那巴国同时与我们楚国和蜀国开战,故此我们楚国希望与你们蜀国联合消灭巴国。
  杜后听完之后,不动声色,问道:“巴国根本无力与抵抗贵国,为何贵国突然跑我蜀地来要与我们联盟。”
  司马昭鱼道:“我也不瞒君,我们楚国之前并不想一举消灭巴国,对于巴国其它领土也不感兴趣,原本我们都已经打算与巴国休兵,可不曾想巴国竟然暗中与秦国勾结,这是我们楚国决不能容忍的,故此打算与贵国联合,一举消灭巴国,我们楚国只要现在占据的土地,其余皆归贵国所有。”
  其实秦国那边来的消息,只是说张仪来到这里,没有说入蜀,还是入巴,杜后这么一问,司马昭鱼心知杜后至少也收到消息。
  杜后哦了一声道:“原来贵国是因为害怕秦国,才来找本王合作。”
  司马昭鱼笑道:“我们不是害怕秦国,只是不想此地再生波折,况且秦国真的入巴,难道君以为蜀地可置身事外吗?秦国的野心,我是再清楚不过,若放秦军进来,乃是引狼入室,后患无穷。”
  杜后道:“你说得虽有道理,但谁又能保证,你们楚人非狼也。一直以来,都是你们楚国在入侵我们巴蜀,秦国可从未入侵过我们。”
  司马昭鱼道:“虽然我们之间曾发生过多次战争,但是我们谁也没有消灭谁,并且也对彼此非常了解。
  君应知我们楚军在拿下巫山之后,也没有乘胜继续进军,这足以表明我们只是为了得到巴国的盐泉,对于巴国其它领地丝毫不感兴趣,更无心与贵国为敌。
  倒是那秦国近年来正在四处扩张,君何不想想,如果秦国真的要与我楚国为敌,为何要选择在这里与我国作战,武关可战,崤山亦可战,且都比这里要好,秦国分明就是觊觎蜀地之富饶,故而假借与我国为敌之名,行灭巴蜀之事。”
  杜后带着审视地瞧了眼司马昭鱼,思索再三之后,道:“本王可以答应与你们楚国结盟,但前提是你们楚国必须退出巫山,巴国三大盐泉,你们都想据为己有,未免也太贪婪了。”
  司马昭鱼微微一笑,道:“这我们断不会答应,如果君以为我们楚国只是因为害怕秦国,故而来此求助于贵国,那君可真就猜错了。”
  杜后权当没有听见,道:“还望你们能够慎重考虑考虑。”
  司马昭鱼道:“我也希望君能够三思而后行。司马告辞。”
  他拱手一礼,便转身离开了。
  虽然楚国渴望与蜀国结盟,但不知让司马昭鱼放低身段,求助蜀王,关键你若表露出这个意思,对方肯定是漫天要价。
  他刚刚出去不久,只见那后屋行出三人来,正是张仪与苴国和巴国的国君。
  司马昭鱼只是想到张仪可能在这里,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巴国和苴国的国君也在这里。
  原来张仪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来得早,在消息传到楚国时,其实张仪已经抵达苴国,而张仪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要跟谁联盟,共同对抗楚国,而是从中调解苴国、巴国、蜀国的纷争。
  他第一站是苴国,这苴国是夹巴蜀两国之间,反正成天就是左右横跳,夹缝中求生存,秦国在这时候递上橄榄枝,等于给予苴国另一个选择,而且秦国可是大哥级别的,大腿极粗,双手都抱不过来,苴国自然不会拒绝秦国的好意。
  而张仪也许诺,如果苴国愿意与秦国结盟,对抗楚国,秦国将会保护苴国,苴国国君自然答应,毕竟苴国与楚国又不接壤。
  在苴国的牵线之下,张仪又去到巴国,与巴国国君密谈。
  而巴国为什么在这时候与蜀国交战,就是因为打不过楚国,只能从弱者身上挽回一些损失,这看似昏招,但其实也是人之常情。
  宋朝也是这么干的。
  你欺负我,我就欺负比我弱的,人性会驱使大家更希望与强者联合,而不是弱者。
  但如果秦国将给予巴国支援,这情况又大不一样了。
  张仪就告诉巴国国君,我们秦军来此,不为别的,就是要给楚国添堵,因为楚相不但羞辱我秦人为马夫,还迫使我们主动让出河东三镇给魏国,我们秦国也要将楚国赶出巴国。
  巴国国君也听说了相邦大会上发生的事,以及秦国主动退出河东三镇,张仪一报还一报,自然是再合理不过了。
  那如果能够夺回盐泉,将楚军赶出去,自然比跟蜀国交战要好啊!
  在说服这两国之后,张仪又邀上二国国君,前往蜀都,与蜀王杜后密谈。
  此时,司马昭鱼才姗姗来迟,当然这不能怪他,要怪就怪姬定,是他的战略,令楚威王也不太重视张仪入蜀。
  “哈哈!真是有趣啊!”
  张仪哈哈笑道。
  杜后问道:“秦相觉得哪有趣了?”
  张仪笑呵呵道:“这狼入室了,却还告知屋中主人,莫要放前来帮忙的邻居进来帮忙,这难道不是很有趣吗?”
  杜后淡淡道:“就怕来得不是邻居,而是老虎啊!”
  张仪点点头道:“其实君这么说,倒也没错,他楚人是狼,我们秦人就是虎,若是没有那蜀道,呵呵,我们秦人早就出兵荡平你们巴蜀。”
  他宽袖一挥,霸气十足啊!
  三国国君,皆是面露畏惧之色。
  张仪又叹了口气,道:“但可惜中间偏偏隔着那难于上天的蜀道,我秦国若是派大军攻伐此地,就连粮草都运不过来啊。”
  说着,他又向杜后道:“这也是我此行的目的呀!我们秦军入境,主要目的就是协助巴国将楚军赶出巴中,但苦于粮草无法运送过来,故此我们希望贵国能够卖粮草给我们,价钱好说。”
  这一番话倒是点醒了杜后,就蜀道那环境,想要遣派大军来攻伐他们,几乎是不可能的,得调派多少人去负责后勤啊!
  不是秦国不想攻伐巴蜀,而是这条件就不允许,这相比较起来,楚国的威胁更大。
  如果与楚国结盟,谁能保证楚国不会在消灭巴国之后,立刻进军蜀国。
  但与秦国结盟,一来,可以暂缓与巴国的战事;
  二来,还可以卖粮草给秦人赚取秦国的金银财宝。
  三来,届时巴国与秦国联合对抗楚国,这巴国国力必将受到削弱,而他们蜀国将躲在后面发财,这此消彼长,到时秦人一走,蜀国还可趁势进攻巴国。
  再三思虑过后,杜后终于答应与秦国结盟。
第136章
岂有此理
  其实谁都知道秦楚都不是啥好人,都是豺狼虎豹,但问题是打又打不过,只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啊!
  对于巴蜀而言,肯定是楚国的威胁最大,这其实跟魏国当初的抉择一样,对于魏国而言,楚国威胁是远小于秦国的威胁,故此魏国是选择与楚国暗中联盟,一块对付秦国。
  可见蜀王选择与秦国结盟,也算是明智之举。
  这其实也是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
  在蜀王杜后决定与秦国结盟之后,张仪又让杜后先假意与司马昭鱼交涉,给予他们一丝希望,先拖住楚军,给秦军入蜀争取宝贵的时间。
  然而,那边司马昭鱼心里还是很希望能够与蜀国结盟,将秦国挡在蜀道之外,不要放秦国这搅屎棍进来,故此他也是耐着性子与蜀王交涉。
  没过两日,司马昭鱼就已经料到张仪可能就在这里,但是他认为蜀王是在两边要价,就没有想到张仪这么快接连游说了苴国和巴国,导致蜀王并没有太多的选择。
  当然,对于中原诸侯国而言,蜀地到底是非常次要的战场,没法影响到大局,是英雄就还得逐鹿中原啊!
  咸阳!
  “真是岂有此理,他们以为派几个人来,就能够吓唬住我们秦人么。”
  嬴驷坐在殿中是大发雷霆。
  而原因就是因为赵国、魏国、韩国同时遣使入咸阳,告知嬴驷,他们三晋已经达成军事同盟,若是秦军敢进攻宜阳,那赵国和魏国也绝不会坐视不理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3/4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