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的人生模拟器(校对)第5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8/555


黄忠在文聘和刘磐的劝说下,最终答应出来帮张辽整合水军,但要求参战,谁都知道,江东之战是这平定天下的最后一战,老将七旬高龄,空有一身本事,却一生不得施展,这老来眼见天下重归一统在望,希望这最后一战可以参战,不求混得什么仕途,只求向着天下出口恶气,自己不是没本事,只是生不逢时尔!
张辽跟黄忠探讨用兵之道,对此老能力也算认可,是以才会这般敬重,一者是敬其年迈,二者也是黄忠确有本事。
“将军不必如此,老夫只想将军给老夫一个证明自身之机!”黄忠抱拳道,他不需要这种客套。
“都坐!”张辽点点头,让众人都坐下。
“将军,何事长吁短叹?”魏延好奇的看向张辽道。
“我们整合水军的时日怕是不多了。”张辽叹道。
众人不解的看向张辽。
“昨日主公送来书信,甘宁带着渤海水师已经抵达巢湖,让我等策应主力渡江攻打江东。”张辽将吕布派人送来的书信给众人看。
“我们这边水军才是主力吧!?”魏延和黄忠都急了,荆州水军那可都是有多年水战经验的,一群才训练了一年不到的水军怎么比?主公糊涂了!?
“听说是出了类似太极车的船,什么样也不知道,但能承载火神砲。”张辽叹道,承载火神砲的船是什么样的,无法想象,反正楼船都用不了,之前试验不但翻了一艘楼船,还把一门火神砲给送入了江底。
魏延闻言不说话了,太极车跟普通马车显然不是一回事,以此推断,这新船……好想开~
第四百三十一章
终战
“将军,如何策应?”
得知吕布欲进攻江东后,魏延知道,这天下最后一场大战即将展开,有些迫不及待的看向张辽,这最后一仗了,能否封侯就看着一仗。
“地图!”张辽点点头,当即叫人将地图挂起,他来到地图前道:“我、公明、文长并不擅长水战,所以这一仗,还需要黄老将军主持,这是诸公送来的书信,正式任命黄将军、文将军、刘将军以及王将军军职,由老将军总督水军战事,携荆州水师顺流而下,伺机击破敌军水师。”
虽然张辽觉的这个任命有些冒险,毕竟黄忠、文聘这些人新降不久,吕布便让他们独领一军,若被敌军策反,对他们来说可不是小事,因此张辽暗中让姜叙作为南郡太守主持南郡事宜,又让大量蜀军走水路进入荆州。
如此一来,就算荆州水师反叛,也能保南郡不失。
“黄将军独领一军?”魏延和徐晃愕然的看向张辽,他们跟张辽有同样的疑惑。
“正是。”张辽认真的点点头,目光看向黄忠道:“老将军,此战水上由你来主持。”
“太尉便这般放心我?”黄忠起身,接过任命有些讶异的看向张辽。
“主公信中已经言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听过老将军事迹,相信老将军绝非那等背信弃义之人!”张辽肃容道。
不过以他对吕布的了解,恐怕吕布那边并不惧怕荆州水师降而复叛,才会如此大胆的将水师直接交给一个新降将领。
黄忠慨然道:“既然太尉敢信,那末将便是粉身碎骨,也定要立下这头功方能不负太尉信任!”
“将军,那我等该如何?”魏延看向张辽问道。
“走陆路!”张辽指了指桂阳方向道:“我等坐船至此,走宜春进入赣江,届时我等水陆齐攻,那江东水军纵然厉害,但若是陆战,必非我军敌手!”
在南方打仗,最方便的一点就是各处纵横交错的水道可以大大节省人力,哪怕这边没有铁轨,他们一样可以通过水陆运送物资,比之在北方要方便许多。
当然,在南方打仗还有一点,便是这荆南之地,瘴气密布,尤其是对张辽、徐晃这种北方出生的将领更是如此。
不过张辽此番出蜀,带了两万由南疆各族训练而成的将士,这些人对于这种环境并不陌生,这一仗的主力也是这些人。
至于魏延带来的南阳军会留在荆州,魏延和徐晃跟随张辽走陆路直入豫章,当然,这个距离有些远,按照从桂阳算起,一路走陆路打到柴桑的话,不考虑其他因素,单是路程就有八百里,而走水路只有三百里,而且是顺流,风向对的话,一日便可抵达柴桑,而他们走陆路,以那边的地形,保守估计都得走一个月,这就是差距!
此外还有这四州山越得不捣乱,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张辽这一路可比黄忠难多了,当然,前提是黄忠能够突破江东水军的阻拦。
江东能够在孙策战死后最终稳定下来,除了孙权确实有权谋以及周瑜、太史慈这些孙策班底的支持外,江东水军也是一环重要原因,袁术想要发兵渡江却拿人家水军没办法,水军是江东最大的依仗,黄忠想要将其攻破可不容易。
虽然是策应主力进攻,但就如同当初魏延炮轰襄阳一般,张辽自然也想在这最后一仗中多立功劳,黄忠这支人马恐怕很难突破江东水军的防御,张辽的陆军虽然麻烦了些,但荆州水军一下,蜀中堆积在夷陵一带的物资可以源源不断的通过水运运过来,说不准到最后攻破豫章还得靠他这一支。
计议已定,当即分头行事,张辽传令姜叙让他筹备粮草供应,他则率军坐船进入洞庭湖,直入桂阳,而后转走陆路入豫章。
黄忠则将荆州水军移往江夏,想要先张辽一步攻破柴桑进取豫章,证明一下吕布没看错人。
另一边,江东这里,吕布在给张辽送信之前,已经命庞德率军攻占合肥,合肥虽然坚固,更有太史慈、吕蒙这些江东大将镇守,正常情况下,想要攻破合肥必定要付出极大代价。
然而这一次,面对千砲齐鸣,雷弩炸墙,合肥的城墙是被硬生生轰塌的,太史慈和吕蒙也只能顶着漫天箭雨狼狈退出合肥。
合肥之战,总共不到三天便已城破败逃告终,而后华雄、徐荣、高顺三路大军分进合击,一路势如破竹,江东军在北岸毫无还手之力,一直被打到退入长江,才凭借水军优势稳住阵脚。
没办法,甘宁的船队还未到,吕布这边并没有拿得出手的水军继续追击,只能在沿江设下砲阵,建立防线,防止江东水军靠近。
太史慈和吕蒙灰头土脸的炮灰秣陵复命。
“那火神砲真的如此厉害?”周瑜皱眉看向太史慈,这两人不可能骗他,但合肥三日而下,经营许久的防线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被吕布打的支离破碎这让周瑜实在难以接受。
太史慈苦笑着点点头,回忆起合肥城破的场面,感慨道:“末将知道都督不信,但那火神砲隔着少说有五百步攻城,一枚石弹落在城墙上,中者立时肢体破碎,断无活命之机,那合肥城墙被轰了三日直接坍塌。”
一般攻城最多是撞城门,但关中军打的是城墙,合肥可是经过他们多年加固的,就这样的城墙,被硬生生轰塌,这仗还怎么打?
一旁吕蒙补充道:“我等本想靠巷战拖住敌军以待援军,谁知那关中军各个身披两铛铠,手中兵器也远胜我等,都督看末将这剑,乃是跟一小卒交手而断!”
说着,吕蒙拔出自己已经断了的宝剑,这可是江东名匠打造的兵刃,却在跟对方一小兵对砍的时候被斩断了!
一个小兵手持的兵器都堪称神兵利器了,而且那两铛铠也颇为坚固,除非砍中没有铠甲的地方,否则一刀上去,根本破不了防。
更别说关中军的连弩射起来那叫一个豪横,他们的连弩都不敢多射,人家从头到尾都没停过,这还怎么闹?
这一路退走的过程,几乎就是在跟命赛跑,跑的慢了基本都没活命的机会。
合肥八千守军,活着回来的不到一千,不是将士们殊死拼命,而是根本连逃跑都来不及便被那铺天盖地的箭雨给射杀了。
周瑜双手十指交握,目光凝重,本以为那吕布灭了曹操会停些时日再打,没想到来的这么快,最重要的是来的这么猛烈。
之前看曹操败的那么干脆还觉得多少有些夸张,是不是曹操老了,如今看来,并非曹操弱,而是吕布太强了,这不到一月的功夫,九江、庐江二郡皆失,若非有大江阻隔,怕是江东都难守住。
“都督,虽然这一仗败了,不过那吕布并无水军,我军据守江东,晾他吕布也打不过来,大可与其划江而治。”吕蒙见周瑜不说话,连忙说道。
一旁的鲁肃闻言苦笑着摇头道:“子明有所不知,此前蔡瑁已经来信,南郡已为南阳军所破,如今刘琮及荆州文武皆退往荆南,若让吕布在荆州渡江,他们完全可以避开水军,走豫章攻入我江东,到那时,如何防守?”
“这般快!?”吕蒙愕然的看向鲁肃,见鲁肃肯定的点头,心中有些发沉,荆州应该只是偏师吧,竟然将荆州军打的这么惨?
不过想想合肥之战,若南阳军那边也有火神砲这等利器,荆州失守倒也不奇怪。
“子敬,还要劳烦你去荆州一趟,跟蔡瑁商议联合封锁大江!”周瑜看向鲁肃道,江东跟荆州之间,多少是有些摩擦的,毕竟孙策在世的时候就一直图谋荆州,孙权上位之后其实对荆州也颇有觊觎之心,但不管如何,现在这般局势,就只能先将大江牢牢掌控。
现在就算想要吞并荆州也来不及,倒不如先合作,待退了吕布再说。
“主公那里……”鲁肃点点头,有些担忧的看向周瑜。
孙权对这次与吕布相抗有些犹豫,江东这边也有些人建议投降,毕竟天下打到这里,江东最多也只是偏安一隅,而且还要经受战乱之苦,如今若听得江北这般快便被吕布全占,恐怕孙权的抵抗之心会更加动摇。
“我会去与主公商议,劝主公莫要放弃,毕竟吕布大势虽成,但在这大江之上,还是我等占优势,只要能败那吕布一战,只需一战,我等便可安稳十年!”周瑜沉声道。
鲁肃闻言默默地点点头,既然周瑜心中已经有了打算,自己便不必再多言了。
当下鲁肃便起身去往荆南跟蔡瑁等人商议联手之事。
周瑜安抚太史慈和吕蒙后,让吕蒙去往柴桑协助驻守,虽然那边已经有贺齐在,但安最坏的打算,荆南如果被张辽攻破,那豫章的防守就不足,必须加派兵力才行,做完这一切布署后,留下太史慈驻守大营,他则去见孙权,无论如何这个时候孙权的意志需坚定才行!
第四百三十二章
降战之争
“主公,如今天下大势,太尉一统之势已成,只余荆州、江东二地已难再有作为,此时再去抗争,莫说战果如何,然于江东而言,绝非好事,望主公三思!”周瑜回到秣陵时,张昭、顾雍、步陟、虞翻等江东重臣已经聚集在孙权身边。
主战者有,主降者也有,主降者便是张昭了,而主战者便是顾雍、步陟这些江东大族之人,江东士族自来便跟中原士族有别,排外严重,利益集团基本是几百年延续下来的,朝廷的新政对这些人伤害很大,是以坚决反对孙权投降吕布。
但对张昭来说,天下大局已定,没必要再做这些挣扎了,与其殊死顽抗,倒不如趁着江东还算完整,跟吕布谈一谈条件。
周瑜进来闻言也没有插嘴,静静地坐在一边看众人争吵。
“子布先生所言固然有理,然子布先生可曾想过,主公与吕布不但有杀父之仇,先主孙策亦是死于吕布麾下将领之手,主公若降,莫说那吕布会否暗害主公,就算无此心,你让主公如何自处?”
张昭皱眉道:“虽是杀父杀兄之仇,然疆场厮杀,本无对错可言,大家各为其主,太尉杀文台公,乃受董卓之令而行,各为其主尔,因何能将此仇算在太尉身上,至于先主之仇,两军交战,死伤在所难免,此二者,皆为公,岂能化为私怨?”
周瑜抬头看了张昭一眼,你要说道理,这话真是一点儿毛病都没有,但杀父杀兄之仇,就这么轻描淡写一语带过?合适吗?
虞翻不屑道:“子布先生此言差矣,敢问子布先生,何等人才会将公私分的如此清晰?”
不等张昭回答,虞翻冷然道:“在下看来,无非两种,一种便是圣贤,可抛开私怨,只为公利,此者,吾等亦是敬佩;另一种,却是禽兽不如之人,这种人自甘下贱,明知是杀父之仇却还假借大公之心自诩圣贤,实则禽兽不如!”
“如今主公身负弑父杀兄之仇,却因迫于那吕布淫威,便甘愿放弃此等泼天之仇,若真是为救这江东百姓,那也便罢了,然真是如此?先生口中所谓大势在何处?为何我未曾看到!?”
张昭皱眉道:“天下十三州,太尉独得十一,更有天子鼎力支持,如此还不算大势?”
“可笑!”虞翻冷笑道:“吕布,国贼也,挟天子以令诸侯,自恃功高勇武,以武力威逼天下,名为汉臣,实为憨贼,如今虽权势滔天,实则天下万民不满其久矣,此为天时;我江东自古以来,有长江天堑,有十万江东水师,纵横大江谁人能敌?吕布所部,皆为北人,不习水战,若敢入江,必败无疑,此为地利也;吕布威势虽重却不修德,将士虽多,却刻薄寡恩,人口虽众然中原之地新得,必不得人心,而我江东万民上下一心,更有中原无数有志之士渴求明主拯救中原,此乃人和也,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江东,此方为大势,人心所向,便是大势所向!!”
张昭被逗乐了,看着虞翻道:“仲翔怕不是活在梦里,昔日主公亲自去过长安,那关中万民无不视太尉乃当世圣贤,长安朝廷万邦来朝,何等气象,仲翔所言大势,恐怕是你心中大势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8/5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