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的人生模拟器(校对)第2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0/555


伊吾王摇了摇头,如今几乎所有人都认定是郑泰安排的这一切,如果是郑泰,那他还说个屁啊。
孙权追问道:“那是何人?”
伊吾王却没有说,而是笑眯眯的看向孙权,做了个口型:“十万钱。”
孙权面色一沉,转头没再理他,而是扭头看向贵霜人的阵营,如果不是郑泰,那这里有能力和动机做这些事的,就只剩贵霜人自己了,但看刚才那贵霜使者狼狈不堪的表现,显然他也不知情。
如果是贵霜人做的,那么,这支贵霜使者团中,至少有两支势力在暗中较劲,那个咋咋呼呼的地位应该不高,只是因为他懂汉语,所以才给人一种他才是这里主导的错觉,事实上贵霜人中,真正做主的应该是那所谓的长老。
但他们为何又要动手?
没道理啊?
如果他们得了手,那这支贵霜使者团恐怕都得留在这里,或者换言之,这是贵霜内部有人想要阻止这次贵霜和大汉的联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人不惜连自己性命都赔进去?这是死士做的事,他们的长老在贵霜的地位应该不低吧?竟然甘心拿自己的命来破坏这场结盟?
“嘿,仲谋兄?”伊吾王看着孙权突然不说话了,接连降了几次价,见孙权还是无动于衷,终于有些忍不住了,再度拉了拉道:“三万,只要三万钱我就告诉你。”
“一万,只要你说,等回到万邦轩中,我会立刻给你,如何?”孙权比了一个手指,淡然道。
“你这也太……”伊吾王闻言一脸的纠结,这么大一个消息,就只值一万钱?这也太……
“若你不愿,也可以拒绝。”孙权重新坐定,淡然道:“反正此事与我江东并无太大关系,一万钱,只是念及你我这些时日的交情。”
伊吾王有些纠结的看着孙权,好像这事儿的确跟孙权无关,有些不甘心的道:“你不想在温侯面前邀功?”
邀功?
贵霜内乱对吕布有什么好处?刚才吕布的态度难道还不明显吗?摆明了要将此事压下去,至于贵霜内部的矛盾,或许对吕布有利,但绝不是现在,再说自己跟吕布邀的哪门子的功?反问道:“若是你,你会去邀功?”
“会啊,为何不会?我伊吾本来就是大汉的藩属国。”伊吾王理所当然的道。
孙权又觉得胸口开始发闷了,明明自己还很年轻,伊吾能跟江东比吗?显然不能,对待吕布的态度上,自然也不一样了。
“那你为何不去直接告知温侯?”孙权反问道。
“去啊,等把这消息卖给你之后,便去找温侯。”伊吾王理所当然的道,这么好的机会,自己怎么可能放弃,不过在邀功之前,多赚些钱也是理所当然的,毕竟长安虽好,但想要像他一样过着天天美食的奢侈生活,那也不容易,吃惯了坊市中的各种美食,再吃万邦轩中那些,实在有些难以下咽,虽然万邦轩中的食物也不差,但吃腻了,每次吃都像煎熬。
我就不该问的!
孙权只觉自己胸口的闷气更多了,究竟是自己嘴贱还是这货整个人贱?活了这么大,第一次发现人原来可以贱到这种地步。
深吸了一口气,孙权劝自己别生气,数次吐息后,孙权才问道:“究竟是何人?”
到了这个时候,也不想再跟那伊吾王扯犊子了,直接问道。
“就是那个什么阿瓦长老,头顶没头发的那个。”伊吾王指了指贵霜席中一名秃顶老者,对方眼神有些阴鸷,一看就是不好惹的那种,哪怕此刻微笑也给人一种很没有诚意的虚伪感。
孙权心中一动,微笑着看向伊吾王:“还有一笔财,@#¥%兄莫要望发了。”
“还有?”伊吾王闻言目光一亮,发财什么的,他最喜欢了。
孙权点点头,隐晦的指了指那秃头长老道:“这个消息到他那里,看他愿意花多少代价让你放弃告诉温侯。”
伊吾王闻言皱眉道:“若收了钱,再去向温侯邀功是否不太好?我的节操……”
节操?
孙权古怪的看了伊吾王一眼:“你会在意这些?”
伊吾王点点头:“还是会在意一些的。”
“自己想吧,此事关乎其性命,与我不同,你若以此要挟,十万应该不会吝啬,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只要你可以找到他,就可以一直向他要,直到他死亡为止。”孙权微笑道。
“这是否有些无耻?”伊吾王皱眉道。
“你也可以选择不做。”孙权无所谓道,虽然相识时间不长,但对于伊吾王的无耻,他是有发言权的,他相信伊吾王会做出符合自己心意的选择。
而伊吾王也没让他失望,一溜烟跑去了那秃头长老身边,跟对方商量封口费的问题。
看着那秃头长老眼中不时闪过的凶光,孙权突然觉得好舒服,就像堵了几天的粪便被一口气排出去一般,虽然还没完全排空,但已经让他有种如释重负之感了。
“公子,这事若事后查起来,很容易查到我等身上。”张昭凑到孙权身边,低声道。
孙权摇了摇头道:“子布先生多虑了,那伊吾王在这长安城行骗许久都未曾有性命之忧,可不是长安没人厌恶他,这些贵霜人就算想动手,也得找机会,我等待此万国宴结束后,便立刻离开长安,到时候,长安发生何事,与我等又有何干系?”
张昭闻言点了点头,也有几分道理,当下也不再多问,只是跟孙权商讨一下见了吕布之后除了要官之外,最好将那印刷术一并要下。
吕布这边书籍已有泛滥之势,早晚会传往中原,既然已经无法阻止,那不如将先机掌握在自己手中,就算吕布喝了头汤,江东这边也要借此机会收拢一些利益进来。
这就是张昭想要印刷术的原因,虽然对士族来说不是什么好事,但若能抢得先机,也能在吕布之后吃一口肥的,至于然后的事情,倒也不必太担心,只是书籍而已,还不至于将大汉延续至今,用了几百年的士族政治给彻底颠覆。
而没了郑泰闹事,万国盛宴接下来进行的非常顺利,至少没人再敢在这个时候给吕布捣乱了,但长安城中,牛辅、樊稠、张济三人得了吕布的命令之后,直接将几名城卫军将领撤掉查办,毕竟郑泰用外交的权利让城卫军放西域使团骑马入城,不管是否有意,都是失职。
当万国盛宴结束时,已经是深夜,这场被吕布给予厚望的盛宴也算是圆满落幕,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商量正事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邦交
邦交其实一直都是个复杂的问题,尤其是涉及到巨大利益的时候。
吕布开拓丝绸之路,重设西域都护府的目的,本就不是简单的维护西域和平,弘扬大汉威严,他要的是能够联合西域各国形成一个稳定的贸易环境。
像伊吾之类的小国其实并不难,但这些小国也没有决定西域话语权的能力,如今吕布设置西域都护府,有张辽这个强将镇守,自然便倒向了大汉,但当贵霜、大宛、康居、乌孙这些大国被这条路的利益吸引,开始纷纷入场时,那就又不一样了。
大汉虽然强盛富庶,但终究离西域太远,加上此前有过被大汉抛弃的经历,所以当这些西域强国出现的时候,这些小国并不敢着急表态。
大国博弈,小国很容易就能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子。
除了乌孙和康居之外,大宛、贵霜都是大汉通商西域大国毕竟之路,尤其是大宛,几乎就是必经之路,这也是吕布这次对万国宴如此重视的缘由。
而贵霜也是大汉通商更西方的安息、罗马最近的路,所以跟这两国之间定下盟约,维护丝绸之路的稳定是很有必要的。
而对于贵霜、大宛来说,大汉的丝绸、漆器那都是贵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在国内都颇受追捧,如今要再加上炒茶。
但这些东西如果要经由这些商人们一手手倒卖,最终到了贵霜、大宛时,都快成天价了,而且作为西域地处中心位置的贵霜,更希望自己能跟大汉建立直接的贸易关系,然后自己成为中转国,将从大汉这里以相对低价购买来的大汉制品转手卖给安息和罗马。
所以贵霜希望大汉能专门供给他们,撇开那些小国,这些西域小国做好商旅买卖,为往来的商客提供食宿也足够他们赚了。
当然,作为跟随贵霜来的小弟,康居、大宛、乌孙也是有份参与的,毕竟这三国在西域虽不及贵霜、安息、罗马这些大国强盛,但也是仅次于他们的存在,有资格分享利益。
“我们的问题就在于商路被这些西域强国所控,观其态度,显然也是拿捏了这点,才敢如此强硬。”荀攸总结着西域各国的优势,他们不生产货物,只是因为占据着地利之便,就想坐享其成,从中分得大半利润,大汉、安息、罗马这三大国最终得到的利益却只能跟康居、乌孙、大宛这些国家一样。
荀攸觉的这贵霜人是在想屁吃,但人家占着地利,隔的又太远,真要动手还真不好动。
但就这样将大半利益分给对方,自家只赚个辛苦钱,显然不符合吕布的性格,他积极开拓丝绸之路可不是为了去给贵霜国送温暖的,我大汉子民都没饭吃,没好处凭什么给你啊。
但如果不同意,贵霜作为西域的枢纽之地,他们若是搞破坏,对吕布来说,等于断绝了与罗马、安息展开商贸的可能。
毕竟这行商往来一趟可能就是一两年,若是利润都被贵霜给拿了,自己只赚个辛苦钱,哪个商贩愿意跑?倒不如近些花几个月将东西送到距离近的这些小国去卖。
但这些小国显然不具备吃下大汉货物的资格,也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承接这些,所以丝绸之路想要疏通,西域大国是必须达成共识的。
现在贵霜国想吃独食,而且还是不付出任何成本的,真就像个搅屎棍。
“着人出使安息、罗马,我们需要与这两个国家达成共识,另外文远那边让他问候的更猛烈一些,康居、乌孙大宛这三国毕竟不是贵霜属国,三国联合起来,贵霜也未必愿意招惹,不求这三国能为我所用,但希望他们能保持中立,好处不会比贵霜给的少!”吕布捏了捏眉心,抬头看向荀攸道:“大宛三国的事情先不急,打了再说!”
邦交吗,要达成共识的前提,就是让对方知道我强,我可以打你,而且还可以打的很轻松,在有了这个前提之后,共识的前提就有了。
“至于贵霜,先稳住他们。”吕布说到这里,看向荀攸道:“那郑泰暂时监禁,公达辛苦一些,暂任大鸿胪,这事儿由你来负责。”
郑泰死定了,这次的事说轻了是不顾大体,不顾国家利益,说大了,那就是叛国,吕布不可能姑息他。
但现在外国使臣在,吕布不想给人家一种内部不和的感觉,就算要打,也得外人走了再动手,免得丢人丢到西域去,所以郑泰先监禁,等把西域的事情了了再说。
荀攸有些无语的点点头,好吗,本来已经够忙了,现在连鸿胪寺的事儿都要自己管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才是手握大汉权柄的权臣呢。
想到这里,有些羡慕的看了一旁喝茶的贾胖子一眼,突然开口道:“能得主公信赖,攸之福也,但这段时日卷宗太多,这邦交之事关乎重大,恐难胜任,不如让文和来此帮我如何?”
正在喝茶的贾诩一僵,抬头看向荀攸,目光中带着几许说不清道不明的怨气,轻咳一声道:“诩还需负责著书一事,我看京兆尹钟繇也可胜任。”
如今的朝堂上,非吕布系的官员很多,但能用的就那么几个,除了荀攸之外,钟繇也是个不错的人选,至于吕布培养出来的官员,如法衍、姜叙、王灵、姜冏、杨阜、赵宽这些人还没有位列朝堂的资格,外交这种事情,自然需要能力和身份并重之人去,荀攸既然甩锅,那就把钟繇拉过来。
贾诩这也不是无故乱甩锅,钟繇这几年办事还是没出过什么岔子的,虽然立场上注定跟吕布不是一条道,但至少比郑泰合适这个位置。
万国宴上跟吕布闹不痛快这种事,钟繇起码不会做。
“元常却也不错。”吕布摸索着下巴点点头,钟繇倒是可以用,而且当初荀攸是被吕布威胁着留下来的,钟繇却是一直在朝中默默做事,这点上其实是不错的。
不过话说回来,当初跟荀攸定下的三年之约似乎快到了吧?
想着这些,吕布看了荀攸一眼。
荀攸不由得打了个寒颤,主公不会是想说三年之约的事情吧?希望不是,一定不是!
毕竟吕布养民是用士族之血在养民,关中眼下盛况的根本就是士族的衰败,至少在这一代,吕布跟士族之间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荀攸个人愿意辅佐吕布,除了觉得吕布能成事之外,也是打着感情牌,希望他日吕布真的成功时,看在自家面上,待荀家温柔一点,至于和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0/5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