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的人生模拟器(校对)第2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8/555


无论用兵还是谋略,韩信在这一仗中的表现都堪称亮眼,只可惜过早遇上了吕布,但就算如此,以一群乌合之众能跟吕布过招还能活着回来的,天下又有几人?
现在韩信铁了心想跟吕布,萧何自然不能让此人继续活着。
“既然如此,为何要杀?”刘邦闻言,顿时有些心疼起来了,他现在缺的就是这种人呐。
“主公……”萧何苦笑道:“若不能以恩义将此人留下,主公以为当如何留下此人?”
如果韩信没有展现出本事来,活着项羽和吕布都拒绝了他,那刘邦确实有机会,但如今只是项羽拒绝,而已萧何这两年对吕布的研究,如果韩信去投吕布,恐怕多半是会被吕布收留的,虽然都是勇贯天下,但吕布跟项羽还是有所不同的,吕布用人敢用也敢放权,赏赐更是毫不吝啬。
有这么好的选择,韩信选吕布真的一点都不奇怪,而刘邦没能在韩信最需要证明自己的时候出现,就只能打感情牌了,但韩信也不是傻子,根本不给他们接触的机会,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所以萧何才让刘邦杀韩信。
“那你为何不直接动手?”刘邦捂着自己的肚子道,虽然是皮外伤,但疼是真的疼。
萧何无语的看了刘邦一眼:“我如何杀他?”
他可是个文士。
见刘邦还要再说,连忙拉着刘邦道:“此地不宜久留,我等还是先离开为妙,项王不识英才,范增定然会让项羽派人来找!”
刘邦点点头,一边跟着萧何走,一边皱眉道:“为何不说服他继续帮项羽?”
“若有此人在,他日项羽如何会倚重主公?”萧何没好气的道,若韩信不出,刘邦还是有几分统兵能力的,之前跟项羽配合的默契无比,否则以项羽的脾性,刘邦若真的只是个无赖,哪会跟他结拜?多半连正眼都不会看上一眼。
但以韩信的本事,若是被范增留下来,多打几场仗,那必然会成为项羽的左膀右臂,到那时,就算项羽不冷落刘邦,刘邦从项羽这里分权的机会也会大大降低,而且日后如果刘邦从项羽这里分出去,韩信也是个大敌,自然不能让他继续活着。
“你这般说,感觉好似在骂我!”刘邦一边走一边道。
感觉好像说自己不行一般。
“主公多虑了,就事论事尔!快些走吧。”萧何拉着刘邦道。
刘邦无语,也只能不爽的跟萧何离开,回去后立刻找人给自己处理伤口,幸好只是皮外伤,加上刘邦这两年日子过得比较堕落,肚子上攒了不少肥膘,这一剑没能伤到他内脏。
另一边,项羽大营,范增在韩信被赶走后的第二天急匆匆的赶回来时,项羽正在跟龙且等人饮酒,见到范增,连忙笑道:“亚父怎的这般急?快来喝些酒。”
“韩信何在?”范增看了看周围众人,没见到韩信的影子,连忙问道。
“亚父何以对这败军之将如此上心?”项羽不解道。
“人呢!?”范增心觉不妙,连忙喝问道。
“昨日被我呵斥一顿,出营去了,至于如何安置,我尚未想好,不如还做个执戟郎吧。”项羽摸索着下巴,韩信长的高大帅气,项羽一直觉得执戟郎挺适合他。
“钟离昧,快去将人带来,记住,客气一些!”范增扭头,目光在龙且等人脸上扫过,最终还是觉得钟离昧靠谱一些,对着钟离昧道。
“呃……”钟离昧站起来,犹豫的看向项羽。
“先去将人招来!”项羽点点头,钟离昧这才离开。
“亚父何故在意这等无用之辈?”待钟离昧走后,项羽这才问范增,很不理解他为何要在意韩信这么一个小人物。
“无用?”范增闻言有些无语道:“齐地之战,韩信用一群乌合之众差点将吕布围剿,你说无用!?”
虽然最后韩信是败了,但你若换一批精锐楚军给他会是什么结果,这谁都说不准,范增昨日已经问过从齐地退回来的楚军,大概复盘了齐地之战。
彭越固然不错,但终究还是在战术层面,但韩信从一开始就是纵览全局,若非遇到的对手是吕布,哪怕换成是项羽,韩信的目的都达到了,可惜他遇到的是吕布,所以韩信败了。
但并非是技不如人,而是手中都是一群乌合之众,若让韩信统帅的是楚军精锐,那谁胜谁负可就未必了。
吕布很强吗?
当然很强,一年多前在安阳打的诸侯抬不起头来,哪怕项羽都没能在正面交锋的过程中讨得便宜,怎能不强?
能将这样一个人物给包围就已经足以说明韩信的能力了,而且这一仗若没有吕布的话,可能田横已经没了!
项羽闻言也回过味来,这还真是个能人,当即道:“亚父莫要动怒,稍后见了人,我向他陪个不是。”
“我大楚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尤其是这等人才,更不能放走,一会儿见了好好说!”范增瞪了项羽一眼道。
“是是是~”项羽连连点头,有些听烦了,看着门外道:“钟离昧怎的还不回来?”
范增皱眉道:“若是人跑了……你亲自去将此人杀了!”
“杀!?”项羽愕然的看向范增:“不是说是大才么?”
“此时若走,必投吕布,不杀如何?”范增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若是昨日好生安抚,哪会有这么多事?
项羽干笑一声,正想说什么,却见钟离昧带着韩信的尸体回来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战开启
“何人所杀?”看着韩信的尸体,项羽有些错愕。
“据末将调查,昨日韩信是在离营之后不久便被杀害,至于是何人所杀,周围并无目击之人,不过韩信离营不久后,曾与刘邦有过短暂交流。”钟离昧躬身道。
“刘邦?”范增目光落在韩信的尸体上,皱眉沉思。
项羽倒没觉的有什么,之前他就不觉得韩信有什么好,现在人死了……那就死去吧,至于会不会跟刘邦有关系,就算有又如何?难不成还要他因为一个死人杀了刘邦?
范增也没有再多言,不管是不是刘邦杀的人,现在追究已经没意义了,活着的韩信还值得范增为他争取,但已经死了的韩信就一文不值了。
如今的天下大势,吕布定齐地之后,下一步便是吕布与项羽之间的决战了,项羽这边有楚军十万,刘邦和其他诸侯也凑出来十一二万,这其中,刘邦可是大头。
为了一个死去的韩信让刘邦跟自己离心显然不智,眼下最大的问题是对付吕布而不是刘邦,刘邦也算是项羽这边重要臂助。
“亚父,如今可是决战之时?”项羽看向范增问道。
范增摇了摇头:“如今决战为时尚早,此番我在各郡又招揽了三万新军,这些新军不经训练,怕是难敌秦军锐士,而且齐地既被吕布所夺,我等在此牵制章邯也没了意义,先行撤军吧?”
“不打了?”项羽闻言皱眉。
“净想好事,吕布斗亲自出征了,此战乃是定天下的关键之战,此战若胜,我等便能趁势重夺河北之地,但若败了……”范增看了看帐中众人道:“便只能退守江东了!”
如今吕布占据关中、南阳、河北之地,项羽占据楚地及中原。
若没有田横,双方该是以大河为界相互征伐的,但现在齐地被吕布所得,楚军等于是失了先手,而且还给吕布添了一员大将,那彭越也不比韩信差呐!
“不可能!”项羽闻言冷哼道,自己不可能败。
范增皱眉看向项羽,不是因为项羽的自大,而是项羽的反应,若是以往说这些话,项羽压根不会理会,他的自信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但现在,项羽这么激烈的反应反而说明项羽在面对吕布时没有了往日那种必胜的自信了。
虽说范增很反感项羽那盲目自大的毛病,但不得不说,项羽能够战无不胜也正因为他有这种气魄,才能在战场上发挥可怕的战斗力,如果没了那股子心气儿,反而不妙!
范增点点头,看来吕布是真的让项羽感受到压力了,不过此时不好多言,范增只能让大家准备撤军。
泰山郡本是准备跟彭越、韩信合击章邯的,但如今齐地已被吕布破解,这地方若取攻势并不好打,倒不如将目光放在已经被吕布攻占的梁地、魏地,将这地方夺回来,威胁吕布粮道。
当下,项羽听范增之策,退回彭城后,命英布、刘邦各领兵一万在吕布夺取的梁地和魏地来回冲杀,威胁三川郡,袭扰吕布粮道。
“太尉,这楚军不与我等正面对抗,却只是袭扰粮道,陈余将军连败三场,梁地已经快要守不住了!”齐地,吕布很快收到楚军的动向。
此刻吕布麾下,除了自己带来的兵马外,还有彭越和田横身边的将领,手下可用之人一下子就多起来。
刘邦、英布?
吕布摸索着下巴,这两人显然不是来打正面的,都是以袭扰吕布后方,切断吕布粮道为主,就算吕布亲自率领骑兵追缴,他们要一意躲藏避战,吕布也没什么好办法,但若不管,后方不得安宁,吕布虽然势大,汇合田横、彭越之后,一下子多出了十万大军,加上自己此番出征带的兵马,如今投入关东的兵力接近四十万,但正因此,他的后勤压力也大,如果粮道被这般不断袭扰,吕布肯定受不了。
英布不好对付,刘邦虽然之前被吕布以少胜多,打的狼狈奔逃,但实际上也非无能之辈,这两人在后方不断骚扰,不管也不行,但除非吕布亲自出手,能与这两人抗衡的,或许就只剩章邯和彭越了。
“传令司马欣,让三川郡以河运直接将粮草运往齐地,从齐地运往前线,命陈余坚守各城,坚壁清野!”吕布思索片刻后,做出了决定。
这种战法最是难缠,想要收拾,必须一击重创,否则只会被他们拖死,或是拖入他们的节奏,而打仗,最怕的就是被敌人拖住节奏。
“太尉,要不末将率军去战此二人?”田横起身,对着吕布一礼道。
吕布摇了摇头:“陈余麾下兵马并不少于他二人,然却连战连败,何也?”
无能呗~
田横其实早就想说了,陈余也就一般般,不过想想自己之前的战绩,也没脸说人陈余不行,最终只能摇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
“非是陈余无能,而是此二人不与人正面接敌,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疲我扰,这等战法,若能将他们引入一处险地逼他们正面拼命,或是十倍兵力围之,否则没有任何办法,陈余兵力优于二人,仍旧被二人杀的败退便是此理,而且两地多为平原,一马平川,是以陈余更难破二人。”吕布简单的解释了一下原因。
田横微微皱眉,十倍兵力的话,也不是没有,但为了一旅偏师拿主力去围剿显然不划算,如此看来,吕布选择坚壁清野,坚守城池也是对的。
“彭越!”吕布看向彭越道。
“末将在!”彭越闻言,连忙起身,对着吕布躬身一礼道。
“于你一万骑兵,刘邦和英布如何做,你便如何做,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吕布递给彭越一枚令箭,微笑道。
彭越双手接过令箭,躬身一礼道:“末将领命!”
这个对彭越来说是老本行,他以前带着兄弟们讨生活的时候,干的就是这种事,之前他如何将田横收拾掉的?就是用这种打法让田横有力无处使,最终失去理智,被他绝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8/5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