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的人生模拟器(校对)第2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1/555


“就依先生之言!”赵韪自然也听出了陈宫的言外之意,当即微笑着答应道:“主公之事,也不能全怪公台先生,也是受了那吕布诱骗尔,若真坏了先生性命,反倒是成全了那吕布,令这奸贼舒心,先生放心,待我支持四公子登位后,必会为先生免罪。”
“多谢将军!”陈宫呵呵一笑,这本就是无妄之灾,谁知道生了这许多波折。
赵韪笑道:“公台先生足智多谋,不知对着立储之事有何看法?”
“吴懿虽与三公子有姻亲之好,然这蜀中大事岂可因此而决?宫以为,将军只需召集众官员商议,将四公子扶上州牧之位便可,待事情已成定局,再上书朝廷,请益州牧之职便是。”陈宫从一开始就不觉得这是什么问题,赵韪不但是刘焉立足蜀地的大功臣,更是蜀中豪族世家之首,他的背后是整个蜀中世家,而吴懿身后虽然有东州士,但并不像世家这般统一,尤其是在继承人这件事上,未必所有东州士都站在吴懿那边,这就是双方的差距。
真正要紧的是防备吕布,出了这么大的事,吕布那边的细作此时恐怕早已将消息传递出去,一旦吕布选择挥师蜀地,让吕布趁虚而入,那才是真正的噩梦,所以他来主要就是提点赵韪防备吕布。
赵韪在这方面也不含糊,一边召集蜀中大族议事,一边派人火速去往汉中通知守将张修注意做好防备,免得让吕布趁虚而入。
有了陈宫这一番劝说后,赵韪也很快集结一众士人摊牌,明确表示自己支持四公子刘璋继位,吴懿在这件事上却没有坚持,他也知道自己独力难支,赵韪既然开口,必有万全准备,他也没想到赵韪这次回如此果决,最终也只能无奈答应。
至此,蜀中换了刘璋作为新任益州牧,尘埃落定之后,赵韪也依约为陈宫求了请,而后又派人快马前往长安向朝廷报备,同时请朝廷的认可。
不认可也不行了,刘璋继位,尘埃落定,朝廷如果再攻打蜀地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主公,公台先生此番前来,乃是受了那吕布挑唆,不明蜀中局势,才出言冒犯,老主公之死,医匠也说了,乃是思念大公子与二公子,又加上吕布借公台先生不知蜀中情况,将他诓来,若我等真的杀了公台泄愤,只会让那吕布得意,此举不妥,是以臣带公台先生前来向主公谢罪!”州牧府的大殿之上,赵韪带着陈宫,对着刘璋躬身道。
“将军不必多礼。”刘璋伸手虚扶,示意赵韪起来,而后想了想道:“赵将军所言不错,若真因此便杀了先生,指挥让亲者痛仇者快,公台先生这些时日也受委屈了,还望公台先生勿怪。”
“不敢!”陈宫微微一礼道:“既然误会解除,还望明公可赠宫一舟。”
“哦?”刘璋疑惑道:“先生不走关中?”
“如何走?”陈宫苦笑道:“我已坏了那吕布破蜀时机,此刻若入关中焉有幸理?”
“说来还是我等连累了先生。”刘璋叹息道:“是我思虑不周,这样,我命人护送先生去巴郡乘船,那里会准备好先生的一应所需以及一些财物,先生自巴郡乘舟,顺江而下,很快便能抵达江陵,却不知先生此行准备去往何方?”
“在下准备去趟淮南,我与好友张邈约在淮南见面。”陈宫笑道。
“张邈张孟卓?”赵韪闻言诧异道。
“正是。”陈宫点头道。
“据我所知……孟卓先生似乎已经亡故,前些时日在荆州潜藏的细作回来报知,不但孟卓先生遇害,而张超死守雍丘也为曹军所破,雍丘也被曹军屠杀!”赵韪皱眉道,蜀中虽然消息闭塞,但作为蜀中的掌权者,他们对中原的情报收集其实没有停过。
陈宫闻言只觉脑袋一晕,好似炸开一般……
第六十三章
出兵
“刘焉死了?”吕布看着从蜀中传回来的信息,这是细作传回来的加急密信,不会有错。
荀攸抬头,看向吕布,贾诩也将目光看向吕布。
“通知徐荣,立刻集结兵马,到陈仓汇合,命张济集结能集结的人马,不惜一切代价将斜谷给我抢下!”吕布站起身来,对着门外的亲卫喝道。
这是天赐良机,虽然吕布更倾向于于先拿中原,再拿蜀地,但若有天赐良机能让他一口吃下巴蜀,吕布自然不会也不可能放弃这个机会。
“喏!”亲卫连忙接令,转身前去安排人马传令。
“主公,出兵之前,最好派些人先一步进入蜀地打探情况。”贾诩提醒道。
毕竟这蜀中消息闭塞,蜀道难行,消息从蜀中传到这里来,再快也需半个月,若是遇上雨雪,道路湿滑,一个月过来那都是常有的事。
蜀中不是没有能人,这么长时间,就算当时确实是良机,此刻也足够让这些人考虑到吕布的反应并开始做出布署了。
吕布点点头,这点他自然清楚,但还是先试一试,只要把斜谷整个攥在手中,至少可以向汉中进军。
“文和,劳烦你与徐荣走一趟吧,见机行事。”吕布看向贾诩道。
“这……领命!”贾诩有些犹豫,如果真成功的话,那可是得入川的,这得打到何年何月了?但吕布既然开口了,他也不好拒绝,这次吕布可不是商量,他不去就得吕布去,那样徐荣就会显得多余,吕布和徐荣,两个能统领大军的人物,必须留一个坐镇长安,吕布也不能每次大战都亲自出征,与将争功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而吕布显然也意识到这点。
最终还是答应了,毕竟吕布这次语气与以往不同,而且此番入川,若能成功,也的确需要一个谋士,原本郭嘉是最合适的,但现在郭嘉不在这里,只能贾诩顶上了。
早知如此,就设计让那陈宫留下,至少能顶一下,不过话说回来,陈宫不去的话……刘焉会死么?
贾诩有些不确定陈宫跟这件事有没有因果关系,若说有吧……没道理,若说没有吧,他一去刘焉就死了,此前传回消息,张邈也没了,有点儿邪门儿。
目光下意识的瞥了荀攸一眼,荀攸不慌不忙的举起了账本。
算你狠!
其实真让荀攸去吕布也不会太放心,最终就只能贾诩去了。
“典韦!”吕布对着门外探头探脑看这边的典韦喊道。
“末将在!”典韦有些兴奋地进来,对着吕布一礼。
“你跟着文和,文和说做什么,你便做什么,可懂?”吕布看着典韦道。
“听他的?”典韦不确定的看着吕布,自己听明白了?他记得吕布以前叫自己跟着某人是让自己随时砍人的,虽然跟贾文和很熟了有些下不去手,但现在让自己听贾诩的,典韦觉得有些别扭,长处没法释放了。
“自然,给我好好保护,文和有了闪失,拿你问罪!”吕布瞪了他一眼道。
“喏!”典韦叹了口气,有些遗憾。
贾诩:“……”
你在遗憾什么?
“文和好好保重,若事不可为便不必强来,这蜀地我们能拿便拿,若不能拿,那便暂时不拿。”吕布对贾诩嘱咐道。
他现在对地盘的渴求不是太高,关中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旱,赈灾结束了,但吕布这边元气也伤了,若蜀地容易拿下,那就拿,若是要强攻,那就算了,吕布现在对于地盘扩张的需求不大,他现在更想要的是人才、人口还有财物。
“主公放心,诩明白。”贾诩笑着点头道,作为一只擅谋人心的老狐狸,他自然能感受到吕布这是发自内心的担心他安危,心中多少是有些感动的,不过吕布这话多少是有些多虑了。
事不宜迟,贾诩简单收拾一下后,便带着典韦汇合徐荣上路了,这次贾诩时作为徐荣军中军师而去的。
另一边,屯兵在槐里的张济得到吕布的命令之后,立刻发兵赶往斜谷,可惜赵韪在得了陈宫提醒之后,已经安排张修守在此处,封堵了斜谷以及阳平关,张济猛攻数日直到徐荣赶来,折损了不少人手却拿对方没有办法。
“伯盛,非我作战不利,这斜谷道有不少都是栈道,对方占据有利地形,我军将士强攻就好似一个个过去送死一般。”张济汇合徐荣后跟徐荣大吐苦水,以前只听说过蜀道艰难,如今算是真正见识了。
何为栈道?就是悬崖峭壁的斜面打上一块块木板,宽度只能容一匹马通行,对向来个人都不好错过,若是来个骑马的,都有可能发生堵车,而且目前已知的从关中进汉中的路,就这么一条,那边蜀军只需要一队人马占住有利地形,弓箭管够的话,张济这边十万人往进冲都能给人家添了,当真是一夫当道万夫莫开。
“却不知蜀中情况具体如何。”徐荣点点头,他见张济之前,已经亲自去看过地形了,那栈道过人还行,但若开战,谁攻谁吃亏易守难攻,放哪边也一样,现在蜀军若想出来,他们将这栈道口一堵,对方也能被堵死。
蜀中难进也难出。
“安民在此经营许久,可知通往汉中还有其他通路?”徐荣询问道。
“若能绕道陇西,从西县走西汉水过祁山也可攻入汉中,那条路相对平坦一些只是这这般一来,要多走八百里,那边的兵马想要突袭怕是不够!”张济让人找来一张地图,给徐荣比了一圈儿,要走祁山,得先去陇关,而后绕道西汉水那边到了祁山再往南,一路到西汉水,沿着西汉水往下一直走就能进入汉中了,但沿途道路虽然不像斜谷这样,但也是险关重重,还有定军山、天荡山、阳平关这样的险峻之地。
“先生如何看?”徐荣皱眉思索片刻后,看向贾诩,作为吕布的军师,徐荣对贾诩表现出足够的尊重。
“将军乃三军主帅,如何打将军做主。”贾诩摇了摇头,他没有意见,现在还看不出什么。
“既然如此……”徐荣点点头,明白贾诩的意思了,当即看向张绣道:“安民,你继续守在此处与敌军对峙,同时看看是否有其他道路可通行,我则绕道走祁山,不管那一路进去,可直取汉中!”
“喏!”张济闻言,点头答应一声,应下此事。
在陈仓修整一夜之后,为了减轻粮道消耗,徐荣和贾诩带了一万兵马绕道陇关,又从陇关去往西县,却在祁山下遭到蜀军的阻击,这祁山乃蜀地咽喉,对方早有准备,又占据险要之地,徐荣也难攻破。
当日,徐荣只能收兵回营。
“不想蜀军准备竟然如此充分。”徐荣收兵回营,又与贾诩凑在一起,指着地图,想了想,徐荣又添了几笔道:“这祁山西起北岈,东至卤城,连山秀举,罗峰兢峙,势控攻守要冲,对方占尽地利,想要攻破这祁山大营,殊为不易。”
贾诩默默地点点头,他今日也观望过地形,想要攻过去,不容易,不管能不能拿下汉中,这祁山最好先控制在自家手中,否则这次若攻不进去,以后跟蜀军作战,谁控制祁山,谁占据优势。
“先生可有妙计?”徐荣有些期待的看向贾诩。
贾诩摇了摇头:“此等攻坚之战,我等连敌军将领是何人都不知,看今日守城,中规中矩,不算太强,然占据要冲地形,我等要强攻此地极难,想要攻破,一者,派人说服对方将领投降。”
一旁停着的典韦翻了翻白眼,这也能叫攻破?
贾诩没理他,继续道:“二者,若能寻得小道,遣一队精锐绕道敌后,我军在前方吸引敌军注意,精锐破关,当可破此祁山大营。”
徐荣点点头,他的想法就是贾诩的第二条,毕竟这山势连绵,走不了大军,但若派遣一支军队过去,当可破敌。
“如此,我便多安排些斥候前去探路!”徐荣看着贾诩笑道,这个军师不错,一般不怎么说话,每每问计,虽然所言不多,但都能说到点子上,是个有真本事的人,对贾诩也就越发恭敬了。
如此等了三日,终于有斥候在山中找到一山民,能带众人走小道绕到祁山大营后方去。
“只是这路难走,而且要走八十里之远,将士们要轻装简行,只能携带三日粮食。”徐荣对照着那山民描述画出来的地图,看着贾诩道:“但这地图未必准去。”
山中行军,可不比平地,八十里山路走起来三天不一定能走出去,而且这地图未必准确,很容易走错。
“若要破敌,只有这条路可走。”贾诩点点头,现在强攻是找死,地利被对方占尽了,什么奇谋妙计都不管用。
“可以一试。”徐荣深吸了一口气道:“何人可以领兵?”
两人顿了顿,同时看向典韦。
“看我作甚?”典韦茫然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1/5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