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老(校对)第7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7/1567


所以只有在皇帝那里也能说上话的大红人,才会担任此要职。如今这位坐镇凤阳的仇公公,本身就挂着秉笔太监的虚职,而且是司礼监掌印滕公公的拜把子兄弟。他替漕运衙门说话,自然很轻松就能传到皇帝耳朵里。
按说王不见王,仇公公一般都待在中都城,轻易不会到淮安来的。这次他也罕见的驾到,显然也被漕粮海运,狠狠的触及到了利益。
这不难理解,毕竟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放眼凤阳守备太监的辖区,油水最大的就数这条运河了。每年仅此一处的进项,差不多就赶上其余全部的总和了。
虽然仇公公一直保持渊默,但跟镇远侯一样,只要坐在那里,本身就是对漕党莫大的支持了。
~~
此外,就是七八个大商人了,他们大都是靠运河发家的。
尽管漕运的耗羡运费能加收到正粮的三四倍,但运军们还是叫苦不迭,逃亡严重。为了漕运安全,朝廷只能抚恤运军,特许漕船‘附载土宜、免征税钞’……即是说,准许漕船运载商货,而且是免税。
赵公子说,他也想要,不过是海上的。
于是漕船扮演起商船的角色,后来甚至发展到主营运货,兼营运粮,本末倒置的地步。在其数千艘漕船的恐怖运力支持下,大运河成了大明最重要的一条商业流通干线,漕运衙门也就成了大明最大的物流集团。
其实天下苦漕运久矣,天下商人亦苦漕运久矣。年复一年,运费不断上涨不说,还得额外奉送运兵漕丁孝敬,不然货物被摔摔打打,水淹遗失都是常事。
这要是海运开了,商人们能多一个南北货运的选择,他们当然求之不得。所以至少大部分行商,其实是愿意看到看这种局面的。
但在座的这些大商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坐商、行商,而是独特的漕运包商。
所谓漕运包商,就是代理漕船运力分配权的商人。
后来因为这块的利润实在太高,很快就超过了漕运本身的油水,漕运衙门干脆将运河上所有船只,全都纳入了管辖。
漕运衙门是极为霸道的,没有他们的许可,你就是自己有船,也不能打运河上过。要想得到通行权,还是得找这些包商求购。
能成为‘漕包’者,无一不是手眼通天的人物,属于漕运利益集团的核心层。想成为‘漕包’的难度,完全不亚于成为两淮总盐商。
所以哪怕是伍记车马行,这些年的生意已经做到货通南北了,却依然得老老实实,每年花费巨资,向‘漕包’求购运河通行权。
虽然这项收入大部分要上缴漕运衙门,但漕包们依然积攒了下了巨量的财富。他们又仗着‘发包权’带来的莫大权势,在运河沿岸广置产业,利益遍布通州、天津、济宁、临清、淮安、扬州等沿河的重要商业城市。
这要是运河就此被边缘化了,他们的损失可就太大了。甚至连安身立命的分包权,都会变得不值钱。这是他们绝对无法接受的。
~~
这些漕包商人的头领人物姓宋,名叫宋啸鸣。方才关于江南集团的详细情报,就是他提供的。
甚至连这场会盟,都是在他的大力鼓动下才成行的。不然以这些官员和太监的颟顸,就算感受到海运的威胁,也不会这么快就凑一起商讨对策的。
宋啸鸣之所以如此积极,是因为他在漕包之外,还有另一个身份——大明最大的钱庄,‘恒通记’的大掌柜。
恒通记已经有百年历史,主要股东是漕运衙门和南京勋贵,漕包们也在里头有参股。
大运河贯穿大明经济最繁华的地带,恒通记背靠漕运二府,做汇兑储蓄业务,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一直却做得半死不活,而且经常爆出丑闻、名声很是狼藉。
要不是漕运衙门强制规定,运河商人所有的银钱往来,都必须从恒通记走。这家钱庄怕是早就倒闭了事了。
这一点不奇怪,就凭那帮漕运官员和勋贵,能把漕运成本提高到正粮四倍的尿性,他们能在钱庄这样一个有寡头竞争、专业性极强的行当做好了才怪。
终于在三十年前,恒通号出现严重亏损后,漕运总兵和漕运总督终于痛下决心,下血本挖了当时‘万源号’淮安分号的掌柜宋啸鸣,来掌舵恒通。
这位宋大掌柜是位杀伐决断的商业奇才。上任前他便跟股东们约法三章。
一,看自己不顺眼,随时可以撤了自己。但只要用自己一天,就必须给自己绝对的经营决策权。包括资本的运用,人员的去留,一概不能干涉。
二,股东们不能向恒通记借钱,之前的借款要转为放贷,一年内结清。一年以后随行就市、收取利息。
三,不准‘三爷’进恒通记管事儿。所谓三爷,就是股东们的‘舅爷’、‘姑爷’、‘少爷’。但凡靠掌柜经营的生意,这三种爷掺合进来总没个好。
这三条不答应,给他多少钱多少股份,他都不会趟这浑水的。
第一百四十八章
强敌
当时的漕运总兵就是镇远侯顾寰。
刚上任的顾侯爷十分赏识宋啸鸣,力排众议同意了他的三个条件。并且三十年来始终遵守约定,给予宋大掌柜强有力的支持。
宋啸鸣也没辜负了镇远侯的知遇之恩,他上任之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恒通记里里外外进行大换血,并制定了严密的规章制度,对违反者处以最严厉的惩罚……轻则送去运河拉纤,重则直接打死了账。
漕运衙门有独立司法权,就算弄死个把人,到总督府补个流程也就过去了。
恒通记本就有最优厚的先天条件,宋大掌柜又经营得法,形象很快大为改善,并迅速扭亏为盈。
三十年来,宋啸鸣依托运河不断开疆拓土,收购了大大小小的钱庄、当铺数百家,用更多的分号不断赢得商家富户的欢心。让恒通记一跃而成大明最大的钱庄,风头甚至压过了背靠盐商的多年老大‘万源号’。
恒通记大获成功,给股东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也让宋大掌柜在漕运集团的地位水涨船高,理所当然的成为所有‘漕包’的领袖。
只是官员和‘漕包’们尚不知晓,恒通记还没坐热的老大地位,正在遭受严峻的挑战!
而且挑战恒通记的,还不是原先的老大万源号,而是之前连前十都排不进去的伍记钱庄。
哦对了,人家现在摇身一变,改名叫‘江南银行’了。
改名的同时,江南银行还连发致命三箭,一是让苏州所有府县宣布,从此只收江南银行发行的白银券。老百姓要交税,得先拿现银到江南银行兑换白银券才行。
老百姓对此是很拥护的,因为江南银行只收半成火耗,比把银子直接交到官差手里,加的耗羡低得多的多了。至于多一道流程这种事,只要能省钱,老百姓是不怕麻烦的。
但对同行来说,这就十分恶心了。因为苏州非但是天下最繁华的城市,还是整个江南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苏州府的任何变化,都会被放大传导到太湖沿岸乃至整个江浙,造成严重的影响。
更崩溃的事还在今年,海瑞居然在江南推行一条鞭法,一切税赋折银征收!这让官府收入白银的数量,一下提高了几十倍!而官府只收白银券的规定,非但没有取消,反而不断有新的州县加入进来。
这让其它钱庄十分难受,因为很多顾客取钱时都会问一句,有没有白银券。这让他们不得不捏着鼻子,拿出大量现银,去兑换江南银行的白银券,不然就会大量流失储户。
~~
如果仅是这样,各家钱庄最多也就是被恶心一下。而且像恒通记这样的大钱庄,也不是没干过类似的事儿,自然大哥别笑二哥。
但江南银行的后两箭,却完全改变了游戏规则——居然宣布在他们家存款免费,而且还给定期存款付利息!
另外,异地汇兑也只收取千分之五的手续费,仅是业内行规的十分之一!
这就属于降维打击了,让包括恒通记在内的所有钱庄,一下都懵了。
在他们家存钱可是要收费的,而且金额越大收的越多。这也是钱庄这行当,最稳定的收入来源了!可比放款收息妥当多了。
至于‘异地汇兑’这块,就更是钱庄的命根子了。这年代,富人为什么宁肯付费,也要把钱存到钱庄?不就是因为大量白银携带不便,路上还容易招贼吗?所以‘异地汇兑’其实才是传统钱庄存在的意义所在。
而且它比存款利息更高,又不像放贷那么不靠谱,一直都是钱庄最爱的生意,没有之一。
现在江南银行一下子把手续费降到他们的十分之一,这是要把他们往死路上逼的节奏啊!
这下就连恒通记都感到窒息的危险了。从去年十月初八江南银行开业到现在,仅仅半年的时间,恒通储户的存银数量就下降了三成,最敏感的汇兑收入更是暴跌去了五成!
这还是有漕运衙门的强行规定,所有运河相关业务,都必须走恒通记的户头呢。不然这块收入可能直接就要降为零了。
毕竟客户再有钱,也不可能放着千分之五手续费的汇兑不用,去用百分之五的。甚至就连‘漕包’们也偷偷在江南银行开户,大部分银钱往来不再走恒通了……
宋啸鸣可算体会到了,那些被自己消灭的小钱庄的绝望了。人家江南银行甚至没有专门针对他,就已经把刚刚成为大明第一钱庄的恒通记要逼上绝路。
这就叫,毁灭你,与你何干。
但对要被毁灭的一方,这种感觉实在太糟糕了,那种浓浓的绝望挫败,甚至超过失败本身。
宋啸鸣背靠着漕运衙门,纵横商场三十年,何曾吃过这么大的亏?他当然要狠狠的打击一下江南银行,不然老虎不发威,还以为他是‘你好小喵咪’呢。
可偏偏江南银行后台够硬,业务又主要在江南一带。宋啸鸣的后台却主要在江北,猛龙过江还好勇斗狠,可不是智者所为。
虽然江南银行在运河沿线也有分行……基本是从伍记钱庄直接改过来的。但宋大掌柜也不敢用官府的力量使坏。因为恒通记在江南也有分号,而且数量是对方的好多倍。他打掉人家一个,人家就能打掉他五个,实在血亏。
宋啸鸣只好沉下心来,仔细研究江南银行和江南集团的特点和弱点。他发现,这是一家史无前例的商号,完全颠覆了自己已有的商业常识!
他觉得自己就够激进的了,可跟这江南集团比起来,自己就像贞洁烈妇一样保守了。
更可怕的是,江南集团的每一步,都走的堂堂正正、扎扎实实,完全没有任何急功近利的地方。他们甚至从不在乎对手怎么做怎么想,就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步把摊子铺开,转眼之间就已经遍布整个江南了。
前所未见的强大对手,反而激起了宋大掌柜强烈的好胜心。
毕竟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像杜员外……哦不,刘员外一样,打不过就加入对方的。
总有一些人,遇到强敌时,只想一决雌雄。要么战而胜之,要么被斩于马下,从来不做他想。
骄傲的宋大掌柜就是这样的死硬派。而且他终究是大明顶尖的商业奇才,眼光之毒辣,堪称当世一流。结果真让他找到了,江南银行乃至江南集团最大的弱点!
事实上,黄河决堤之前,他已经开始暗中布局了。但那时宋啸鸣还只是想以打促谈,没打算也没能力将江南银行一棒子打死。
但这两个月风云突变,赵昊竟公然提出要包揽漕粮海运,并已经付诸实践。漕运集团的利益遭到了严峻挑战,正好给了宋啸鸣调用集团全部力量,一举摧毁江南银行,继而让大而无当的江南集团轰然崩溃的天赐良机!
真让他暗暗高呼天助我也。
所以他才会卖力的召集了漕运集团的这次会盟,并大力贩卖未来焦虑,拼命鼓吹江南集团威胁论。为的就是把漕运集团绑上自己的战车,好跟江南集团还有那位赵公子决一死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7/15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