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老(校对)第12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1/1567


压住心中越来越浓重的挫败与不安,他继续与参谋们分析——明国舰队驶入大西洋后只有两个选择。
一是顺着大西洋暖流去欧洲,但那是西班牙本土所在,有十几支强大的舰队,他们是去找死吗?
二是南下去南美洲。
至于直接向东去非洲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条航线受自东向西的北赤道暖流控制,只能是单程航行。虽然明朝人有逆风行驶的技术,但他相信那只能用在短距离航行上,绝对没可能逆风横渡大洋的。
所以明朝人八成是南下美洲了。那样他们能在葡萄牙人的殖民地——巴西获得补给,然后可以选择顺着西风漂流去好望角,经非洲返回亚洲。
当然也可以继续南下,经麦哲伦海峡绕过美洲,顺着太平洋上盛行的西风返回亚洲。
两个选择都差不多,但前提是他们在巴西获得足够的补给。没有补给想横穿大洋,纯属嫌命太长。
葡萄牙在整个美洲,就只有巴西这一块殖民地。再往南的阿根廷,就又是西班牙人的殖民地了。
所以莱昂可以断定,明国舰队一定是航向巴西了!
~~
知道了对方的去向,莱昂终于恢复了一位帝国侯爵、海军上将、舰队司令应该有的镇定。
他先命令巴拿马的信使将自己的两封亲笔信带回去。
一封给巴拿马总督,让他立即通知中美洲东海岸各殖民地严防死守,不要让歹徒再得逞了。
另一封则是给秘鲁副王的,信中他向统治南美洲的何塞殿下通报了自己的判断,并以钦差的名义要求何塞副王下令整个南美洲……尤其是阿根廷,一定要将明国舰队拒之门外,一根麻绳都不许卖给他们!
同时给予自己最大可能的协助,尽快将胆敢抢劫陛下财宝的东方歹徒抓捕归案。
还要设法给巴西方面施压,要让葡萄牙人意识到事态严重——给明国海盗提供帮助,就等于和西班牙为敌!
然后,莱昂上将又给马德里的腓力二世陛下写了封密信,汇报了在美洲发生的意外,表示自己愿意承担一切责任。但请求陛下给自己一个洗刷耻辱的机会——就是追到天涯海角去,他也要将那支羞辱了西班牙的明国舰队消灭掉,夺回陛下的财宝!
他在信中说,这样不只是为了将功折罪。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出西班牙绝不放过抢劫珍宝船者的态度。相信这次之后,再也没有国家敢觊觎陛下的运宝船队了!
同时为了保险起见,请陛下另派一支舰队到圣多明各去为余下的珍宝船队护航。当然如果能再派一支舰队协防阿根廷就更好不过了……
这道经过专业人士润色的奏表,险些把莱昂自己都感动坏了。以他对腓力二世的认识,这应该也是国王陛下希望看到的。
莱昂上将让蒂亚戈上校将给国王的信件带回圣多明各后,也不等待批准,便径直带领舰队驶往哥伦比亚,准备在那里进行补给并稍事休整后,再赶往巴西!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被他在海上遛了一个月的船员们,早已经疲惫不堪,怨声载船了。再者马上要穿过恐怖的赤道无风带了,不给他们一个假期释放一下,弄不好途中会引起哗变的。
好在大自然对大家都是公平的,同样的问题明国人也一样会遇到……
第七十四章
穿越无风带
万历三年八月十五,西元1575年9月18日。
在经过整整七十二天的艰苦航行后,林凤舰队终于再次看到了陆地!
看到茂密的原始丛林、宽阔奔流的大河,一路上饱受高温、暴雨、疲惫、孤寂之苦,被折磨快要疯掉的船员们,全都涌到船边跺脚,发出狼嚎般的欢呼声。
不少船员直接扑通扑通跳进水里,朝着岸边游去。
呜呜,这把实在太难了……
说起来七十二天走了4000公里,平均每天航行110里也不算太离谱,但其实头一个月就航行了3000公里,而后面1000公里,用了足足42天!平均每天23航行公里多一点……
因为他们进入了凶险的赤道无风带,赵公子所编著的《自然小识》上就介绍过它的成因——它是在赤道以北和以南的信风带夹击下形成。经年不变的气流从两侧吹向赤道,在遇到热带的高温后,气流上升不断形成暴雨,而在海面上就只剩下弱风且经常改变方向,对帆船的航行有致命的影响。
自从越过北纬5度线后,海洋上就几乎就没起过像样的风,全靠中式帆装不挑食,借助善变的微风和紊乱的洋流,一点点挪到这里的。
别看航行的速度还不如步行快,可船员们每天的劳动量却大得要命。他们每天要不断调整帆具,好适应不断变化的风。有时候还得轮流到小艇上划船,拖拽大帆船抵御反向洋流,以免倒退回去。
除了风之外,舰队还要时时注意躲避暴雨。虽然暴雨能带来宝贵的淡水,但正如《自然小识》所说,你离暴雨的地带越近,海面上的风就越小。
当然在无风带航行也不是完全没好处,至少风平浪静、船不颠簸、人不晕船呕吐;蓝蓝的天空,平静的海面,温柔的像个老太太,让人几乎忘记了她那暴力的一面。这能让船员们全心全意向前,而不必心有旁骛,这才能一点点挪到了亚马孙河口。
要是再有惊涛骇浪的话,那真是非死不可了。
其实亚马孙河口就位于赤道线上,是无风带的中央呢。但启程前所学的洋流课程告诉船员们,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丰沛的一条河,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相当于世界河流总入海量的六分之一,因此形成的强大沿岸流,足以将他们送到南边的信风带附近。
所以到了这里,这段最艰苦的航程,就算告一段落了。
林凤便宣布在此休整一个月,将船开进淡水中,好好杀一下船底的藤壶和船蛆。同时派出探险队逆流而上,找找看有没有可供补给的村落城镇。
当初离开哈瓦那时,舰队只完成了一半补给便落荒而逃。靠着火鸡岛上猎到的几千只火烈鸟,还有西班牙人船上的咸肉、黑面包和劣质朗姆酒,还有从海里捕的鱼,勉强撑过这四个多月了。
幸好船上有三百吨蔗糖,船员们靠着敞开喝糖水才没有出现营养不良,结果好多人患了蛀牙,疼得得靠嚼烟叶止痛。
虽然船上还有两百吨烟草,但这些玩意儿终究都不能当饭吃啊,还得赶紧补给才是正办。
~~
当‘千古罪人刘大夏号’在河宽水深的亚马孙河口抛锚停稳后,张筱菁便兴致勃勃的带领科考队出发了。
研究员们也很兴奋,但不是因为终于脱离苦海可以上岸了,而是因为这是亚马孙啊!
根据《自然小识》的描述,亚马孙热带雨林拥有地球上20%的森林,可谓‘地球之肺’!它蕴藏着世界最丰富最多样的生物资源,昆虫、植物、鸟类及其他生物种类多达数百万种!
研究员们的科研任务中,也有将近五分之一是要在这里完成的。他们要在亚马孙繁茂的植物中,寻找包括金鸡纳树、箭毒植物、洋红风铃木、树胡椒、巴西人参、黄檀木、橡胶树等五百余种极具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植物,并尽可能的将其种子、幼苗或者根茎带回去,南洋的气候非常适合这些南美的客人移居。
林凤要留守,没法跟探险队和科考队出发,她只能时不时登上热气球,眺望下亚马孙流域壮美的景观。
好吧,她就是无聊的,想看看出去的人啥时候回来。
林凤对劳什子美景和科研,根本提不起兴趣。她现在只想回家,回到师父身边,轰轰烈烈大干一场!
别想歪了,她只是通过审讯那个蒂亚戈上校,得知了西班牙突然翻脸的原因。
原来是因为师父收复了吕宋,杀光了那里的红毛鬼,消息传回墨西哥,让那里的副王震怒,才下令抓他们泄愤。
蒂亚戈上校还透露说,那位维拉斯克斯副王已经着手筹建一支远征军,并上奏马德里,请腓力二世批准他雄心勃勃的报复计划……据说非但要收复菲律宾,还要趁势进攻大明,杀到北京去,俘虏小皇帝。
从墨西哥到欧洲只需要两个月时间。要是快的话,这会儿西班牙国王的命令应该已经传回墨西哥了。
林凤估计,最晚明年,西班牙人的远征舰队就要出发了。
大战在即,师父身边怎么能少了自己呢?
“都什么时候了,还搞个屁科研?老子真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去!”她对身边的马已善抱怨道。
“司令,来一次不容易啊,下回还不知道啥时候再来呢,最好还是不留遗憾吧。”马已善的觉悟还挺高。
“要是没赶上跟西班牙人的决战,输了怎么办?”林凤愤然灌了口龙舌兰酒。
“那不能够……”马已善实事求是道:“海警学校每年培养多少人才,缺了谁都照样转……”
“滚!”林凤一脚踹在他腚上,气球都猛地一颤动。
驾驶员无奈看一眼这女酒鬼,硬生生把‘高空禁止打闹’的话憋了回去。
马已善抱着吊缆,稳住身形,忽然惊呼一声,指着远处的海面道:“快看!”
“哦?”林凤马上恢复清醒,从怀中抽出单筒望远镜,扽直了凑在右眼望去。
略调整几下后,她便看到远处海面上,出现点点帆影。
林凤扭动铜管,望远镜中的景物便被拉近不少,能看清那白色横帆上的大红叉号了。
“呦吼,追上来了。”林凤兴奋的直舔舌头。
“司令,咱们弹药只剩一半了。”马已善提醒她。
“没事,干爆他们不就补充上吗?”林凤却浑不在意的数数道:“一、二、三……”
“司令,他们好像有点多……”马已善又提醒道。
“不怕,老子惯会以少胜多。”林凤兴致勃勃的继续数道:“八、九、十……”
“司令,他们好像有点太多了……”马已善咽了咽唾沫,他已经看到十几艘大帆船了。虽然从这里看去跟一队蚂蚁似的,但其实最小也得五六百吨级别的。
“用你废话吗?”林凤也数不下去了,郁闷的白他一眼道:“红毛鬼至于吗?不就抢了他们几条破船,怎么就劳师动众追出几千里来?”
“那是人家的珍宝船,你当初抢的时候,就该想到有今天。”马已善理中客道。
“夭寿啊,整整十八艘,豪横惹不起。”林凤狠狠把望远镜一缩,郁闷的塞回怀里道:“赶紧让他们把船使劲往上游开,别让红毛鬼发现了!”
~~
好在那支强大的西班牙舰队没做停留,便继续南下了。
那正是莱昂上将所率的大西洋舰队,他的舰队离开哥伦比亚后,又在圭亚那在休整补给过一次,因此不需要在亚马逊河口这种人迹罕至的蛮荒之地停留休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1/15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