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长冯天魁(校对)第1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6/1199


工厂落户的意义,出川前周小山已经给他解释的很详细了。
四川土地少,人口多,大部分农民别说农闲不知道干什么,就连农忙也不是非得拼命干活,四处农村都处于人浮于事的状态,工厂,矿山招工,起码能让一些没有土地的佃户们吃饱饭。
这是自己和川军为四川人做的实实在在的事情。
周小山拿着数据都在发抖,抗战爆发以后,上海,江浙,近万家的企业,大部分想迁川,而真正到达大后方的,只有国民政府圈定以军工有关的实业,仅有三百零四家,四川仅占了七成多,就这两百多企业入川,才给四川奠定的工业基础。
也在抗战最艰难的岁月,支撑着中国人不屈的意志。
现在进入四川投资的大小实业,光刘湘统计前期平津实业家落地,以及这个投资团承诺的数据,已经超过两百七十家了。
要知道民国的工业产业,非常不均衡。
百分之四十工厂实业是分布在上海,四千多家厂矿,由于租界的关系,抗战爆发的时候,实业家心存侥幸,都火烧眉毛了,还在犹豫要不要西迁。
第二百二十章
小山路
为了不刺激日本人,国民政府并没有派兵,总共只拿出几百万法币补偿西迁工厂,仅让林继庸负责实业家自愿西迁工厂的事务。
林继庸拖着伤腿,口水都说干了。
面对江阴航道阻断,上海难民积塞交通要点,苏州河到镇江没有船的混乱局面。
硬是撤出了几百家和军火生产有关的企业,以至于国民政府后来总结,当时就应该更强硬,不能和实业家磨嘴皮子,不愿意西迁的,一律炸掉也不要留下支助日本人。
一介书生林继庸主导的东方敦刻尔克,一边苦口婆心劝说实业界人士,一边厚着脸皮求军政部在各战场为船只货物放行,历时一年多,冒着日军的狂轰滥炸,损失巨大,最后撤到后方能够生产的,除了十七万吨物资,实业仅仅三百零四家,在四川投产的,二百三十家。
他也被民国实业家誉为工业之神,西迁之父,迁厂之母。
甚至重庆李家沱还有条街道为了纪念他,叫做继庸路。
周小山望着这个还在继续增长的数据,留着口水。
好好陪好客人,多拍拍马屁交朋友,在抗战全面爆发前,让这些个交好的实业家,统统把厂子提前迁过来,想想后世应该怎么评价自己。
实业大仙?
经营之鬼?
西迁至尊?
是不是拍一部电视剧纪念下自己去平津的成就。
永州城除了中山街,是不是该建设一条小山路?
虽然跟抗战进入的是大量军工产业不同,这次投资和迁川的实业大部分是民用,轻工,但是加上永州购买的军火生产设备,这个成就,是三七,三八年整个抗战后方疏散迁徙的总和数量。
在这个年代,已经是震动全国的成就了。
想起抗战迁川以后的工厂,在后来几年的抗战之中,受原料,生产能力的制约,才制造了三十六万支枪支,甚至史迪威把持的援助物资分配,在他下台之前的1944年之前,仅仅给了中国战场一千支枪,周小山就觉得恶心。
光四川出川抗战的士兵都三百万。
等魏德迈上台改善了对中国战场的武器支持,可那时候,天都亮了,日本人都特么快投降了。
背着大刀片子上战场,在炮火漫天的二战可不是什么荣耀的事情。
一边不给枪支弹药,一边埋怨和指责中国战场消极抗战,最后援助打内战,大米粒坚倒是积极消化战争库存,还装模作样的派人调解,恶心的大米粒坚。
求人不如求自己,周小山要组织中国人自力更生。
川军对这次投资落地,工作做的很扎实,手下的大小军阀,根据人家实业界人士的投资意向,在重庆就分配了二对一,三对一的重点照顾,涉及地方配合的股份,也是积极承诺落实。
刘湘的几位副官跟潘文华,还被亲自任命为监督官。
督促地方部队,配合实业落地。
首批平津迁往永州实业家都把自己在桂花别院的别墅腾出来,招待贵客。
出房子,出人,晚宴在永州城防司令部搞的,非常热闹,周小山又被刘湘带着敬酒给弄醉了。
宾主尽余欢,刘湘也喝醉了,陪他喝醉的,还有那帮子实业家,银行家。
半梦半醒的时候,在被窝里再次被冯天魁抓起了床。
他发现,邓锡候,李家钰,饶国华,几个家伙,鬼鬼祟祟,都在冯天魁的办公室。
在四川做军阀也真特娘的不容易。
大半夜不睡觉,还不是为了买点便宜军火。
好在周小山早有准备,把大卫打听的收集的资讯,洋行运到国内军火现货,都写成了单子,分发给了三人。
“很少有洋行把现货运到中国来寻求大宗交易,我们统计了目前沿海各地有的现货军火,都很散乱,从补给角度讲,我建议不考虑英法的装备,青岛和天津,都有一批莫辛-纳甘步枪,这个枪价格很低,十五块左右,数量还不少,两边的型号虽然不同,但是子弹通用,加起来,足足上万,本身质量不错,可惜是7.6口径的,跟我们老套筒的子弹不通用,但是库存的子弹很多,也很便宜,我们从大帅的军工厂买,一块钱,不到五十发,这个枪配套的三十万子弹,一块钱,可以买八十发!”
抗战全面爆发之前和之后,子弹的价格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涨了十倍不止。
他们谁也不能想到,到了三八年以后,大量的子弹消耗,由于兵工业的缺乏,华北黑市子弹会贵到一块现大洋只能买四发!四发子弹打出去,就相当于打出去八九斤大米。
想起这个,周小山就恨不得再进口一座铜山。
“天津还有批日本产的三八大盖,价格也不到十五元,是同样的毛病,就是国内找不到配套生产子弹的厂家!”
几个人都头疼起来,东北沦陷,买日军的装备用,这个太恶心,纷纷摇头。
周小山又扔出了一张单子。
“青岛有批中正式,德国原产的,单价二十六,数量只有四千,配搭40挺捷克式和子弹,这批货吃下来,需要十五万现大洋!”
刘湘的川造步枪,批量出厂价格都要二十五,中正式黑市上达到五十多大洋一支,只有几十百来只零星数量,这价格太诱人了,上次冯天魁把机枪和配套子弹扣下来,把中正式卖给潘文华,也要他四十大洋单价。
虽然这个枪,国内也开始出产了,黑市上价格低十几块,可是质量比起德国原厂的,差了一大截。
“我要了!”
“我要了!”
饶国华,李家钰同时开口!
两人都让对方不要跟自己争,邓锡候想开口也欲言又止。
周小山无奈的摊了摊手,冯天魁跟其他川军将领的交往情谊,他不能乱参与的。
冯天魁拍了拍手。
“两位老哥,别为了一点军火,伤了兄弟感情,我是这样想的,这四千支给李家钰老哥,至于国华老弟,南洋有一批G98,前天小山做主已经通知对方发运上海,有点小贵,单价二十九,我本来想一口吃下,可是上次你实实在在帮忙了,干脆我们两个师一家一半!但是价格一定要保密,潘军长运走那批,我在永州卖他四十的单价!”
“谢了,天魁!”
“G98是什么枪?”
第二百二十一章
托我带个话
周小山猛然想起,特务营的兵,喊98K。冯天魁跟着跟着陈敬方喊G98,怕是饶国华也没明白!
其实98K是G98演变过来的,改进很小,是枪身更短的步枪。
不管是天津拿到的,还是这批货,都只能称为G98。
特务营因为受自己今晚吃鸡的叫法,带歪了兵。
这批枪支,周小山准备自己吞下的,可是冯天魁想还饶国华的人情。
冯天魁干脆让周小山去军械库,拿一只没带瞄准镜的过来,水连珠三个型号,这混蛋在天津也搞了几十只回来。
莫辛-纳甘是最早的无烟发射药军用步枪之一,枪声清脆,有如水珠溅落,因此我们中国人为莫辛-纳甘起了一个颇具诗意的绰号“水连珠“。
青岛天津这批水连珠,都是1891款式的,周小山觉得跟老古董差不多,更亮瞎眼睛的是,俄国设计师的枪,产地是大米粒坚。
抗战爆发前几年,能支援中国抗战的,就只有唇亡齿寒的苏联。
国内两党,也多了很多各种型号的水连珠步枪。
连著名的74军,都换装苏械,用的是这个退弹壳很费力气的破枪。
饶国华看着98K爱不释手,连邓锡候也看上了那个大米粒坚产的水连珠,这两批货,六十六师跟德尔洋行,可真是一分钱没赚的。
这混蛋唯一赚到的是那批98K带着五百瞄准镜,还有青岛那批水连珠,也送了一百具瞄准镜跟配套的枪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6/11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