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673

  这时候,周起元也起身附和起钱谦益来:“钱公说的是,眼下我东林失势于朝堂,只能寄希望于天下人,何况修吾先生本就为我士林领袖,得天下人望,只要此事一经知道,在京举子诸生必会为修吾先生鸣冤!”
  “没错,陛下这是逆势而为,他以为用严酷之政压制住百官就能肆意妄为,也未免太自以为是了些,修吾先生何等人物,不是他想杀就能杀的!”
  东林官员李应升也说了起来,呼吸有些急促,明显也因为这件事而非常激动。
  “修吾先生自然不是一般人,但是这件事也让钱某发现这厂卫的危害,诸公可以细想想,但凡有厂卫横行之朝,我等士林就不好过,而阉竖或权珰就会飞扬跋扈,视我士林为鱼肉!如今修吾先生有此劫难,也是东厂从中作祟所致,所以不能让厂卫如此横行霸道!否则这天下将永无宁日矣!”
  钱谦益这时候再次说了起来。
  “没错,厂卫之害甚于外虏流寇也!不如这次就趁着为修吾先生说情之际,逼天子撤设厂卫,痛斥厂卫之弊,天子若不肯,那就等着到时候天下大乱吧!”
  李应升先回应起来。
  “天子是不可能撤设厂卫的!除非天子愿与我士大夫共治天下,而非独治天下,否则,就不可能自断其爪牙!要使厂卫不能为天子爪牙,只能再演英庙朝旧事,我士林中需有不畏死之真刚烈者敢于御前于这朗朗乾坤下替天行道,打杀奸佞!如此方能奸佞丧胆,而不敢助纣为虐!”
  钱谦益很是激动地说了起来。
  钱谦益所提的英庙旧事指的是明朝正统年间,文臣们仗着勋贵大多在土木堡阵亡,而天子势弱时,在朝堂上直接打死锦衣卫都指挥使的事。
  李应升因此神情激动地回应道:“那就再现当年我士大夫之勇!宁与权阉奸佞玉碎,也绝不偷生!当立即号召我士林中人立即去都察院公车上书,为修吾先生喊冤,请天子撤设厂卫!”
  “没错,当为修吾先生喊冤,请天子撤设厂卫!”
  东林诸官员听后也都很兴奋地点了点头,且尽皆回应起来。
  因此,在东林诸官员的暗中鼓动下,很快,许多在京举子和诸生尽皆知道了李三才要被夷三族的事,也开始自发地按照东林诸官员的号召往都察院而来。
  因为明年就是天启二年,眼下又是北直隶乡试临近之时,所以,在京的士子特别多。
  一时,来到都察院的士子竟一下子聚集了五百多名。
  整个都察院被围的水泄不通。
  “吾等士子今日欲为修吾先生喊冤,请都察院诸公为吾等代呈疏言于御前!”
  “修吾先生德高望重,海内咸知,岂会僭越贪墨,此定是东厂构陷!望都察院诸公转述吾等冤情于御前,若天子不从我等之愿!”
  “权阉祸国,奸佞盈朝,难道都察院诸风宪也都贪生畏死不成!”
  举人吴昌时等举子此时围堵在都察院门外振臂高声呼喊着。
  御史李应升因此特别如意,不由得看着都察院内的其他御史官:“诸公都看见了吧,这就是天下人心!难道我们作为御史言官,就真的连这些后生辈都不如吗?!”
  “总宪,这些士子是在胡闹,没将朝廷纲纪放在眼里!”
  但左佥都御史冯铨倒是不这么认为,也就来到左都御史曹于汴这里说了起来。
  曹于汴则瞪了他一眼。
  而左副都御史王之宷更是叱骂起冯铨来:“你何时与阉宦奸贼穿了一条裤子!竟这么甘为其忠犬!不对,老夫忘了,你本就是一条忠犬,是他方贼派到我都察院的一条忠犬!当初要不是你,周公与孙公也不至于身败名裂!”
  “没错!如今连都察院都混进了卑鄙无耻之徒!还能指望现在的朝堂如何清明公允!”
  李应升也附和起来。
  其他御史也都朝冯铨冷嘲热讽起来,离冯铨远远的。
  “总宪,难道您也觉得外面这些士子这样做是对的吗?”
  冯铨这时候问了曹于汴一句。
  “公道自在人心,你一只知逢迎媚上的小人哪里知道这些。”
  曹于汴说了一句则直接来到了都察院门外,且对正高呼着的众士子喊了起来:“大家静一静!大家静一静!”
  很快,这些围堵都察院的士子皆安静了下来。
  曹于汴这时候才开始说道:“本堂乃都察院掌院都御史,你们可有奏本,如果有,就递来吧,我都察院必帮你们呈递圣上!”
  “多谢总宪,这是我的奏本!”
  吴昌时先把奏本递了过来,朝曹于汴躬身行礼说道。
  而一时,所有人尽皆递了过来,曹于汴则让都察院的其他御史过来接过这些士子的奏本。
  ……
  “启禀皇爷,曹于汴接了士子们为李三才喊冤的奏本。”
  魏忠贤在这不久后就来到朱由校这里禀报了起来。
  朱由校听后冷下脸来:“朕就不相信,朕还杀不了一革员!”
第一百零八章
都察院是朕的都察院
  因左都御史曹于汴求见天启帝朱由校,朱由校倒也准予了曹于汴的求见。
  当然,已经从东厂这里知道都察院情况的朱由校也知道曹于汴来的目的。
  而朱由校愿意见曹于汴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他想看看曹于汴会如何阻止自己。
  曹于汴是因前左都御史张问达受兵部贪污窝案牵连而被朱由校赐自尽后而接替张问达担任左都御史的。
  朱由校任命曹于汴倒也只是因为曹于汴是都察院官员中资历仅次于张问达这么简单。
  倒也不是因为他真的信任曹于汴,确认曹于汴是足够刚直清廉的人。
  毕竟朱由校才即位不久,还没有发现足够胜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职的人。
  不过,朱由校也没想到曹于汴会陷于这种朝堂斗争这么快,会因为李三才的事而不得不站出来。
  这也让朱由校不得不承认李三才的能量的确大,受到影响的朝中官员竟已牵连到部院大臣。
  “臣见过陛下!”
  曹于汴向朱由校见了礼,捧着一沓三尺长的士子联名疏。
  “平身。”
  坐在帘内的朱由校回了一句。
  “谢陛下!”
  曹于汴回了一句。
  朱由校则问道:“曹爱卿见朕可是为都察院外闹事的士子而来?”
  “陛下明鉴!这些士子也是一片拳拳报国之心,臣特带了他们的联名疏而来,还请天子预览,另外,他们各自还有奏本在都察院,还请陛下准通政司收揽。”
  曹于汴回道。
  朱由校笑了笑:“什么时候士子竟可以直接干预政事了?这都察院是他们的都察院还是朕的都察院?你说呢,曹爱卿?!”
  曹于汴听朱由校这么说后,颇为失望,忙激动道:“陛下!他们代表的是天下人心啊!李三才虽是革员,却在我士林中德高望重,其门生朋友遍及天下,素来为士人敬重!如今,他们闻知李三才因谋不轨而要被诛三族,故而不信,而特为其伸冤啊!还望陛下体谅他们一片赤诚之心!”
  “你是在为他们说话?”
  朱由校语气如寒冰地问了一句。
  曹于汴慌忙匍匐在地:“臣是为了陛下,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劝谏陛下啊!还请陛下不要尽失天下人心啊!”
  “你是在拿他们威胁朕?”
  朱由校问了一句。
  “臣不敢!”
  曹于汴忙回了一句。
  “你都这么说了,还有什么敢不敢的!”
  朱由校说着就又笑道:“只是朕不解,一群士子什么时候代表天下人心了,这天下黎庶知道他们被这些人代表了吗,你有没有问过天下所有百姓,问问他们愿不愿意被这些士子代表?!”
  朱由校说着就问向在乾清宫服侍朱由校且负责御用监事务的贴身内侍王承恩:“王承恩,你说说,外面的士子代表你吗?”
  王承恩忙卑微地笑道:“奴婢自然和他们是不同的,奴婢只知道尽忠于皇爷!”
  “回答的好!”
  朱由校突然说了一句,然后又问着王承恩:“你说说这天下百姓在乎的是什么,是不是真的都如曹爱卿所言,在乎一个贪官污吏,而且是一个虚伪胆大妄为的贪官污吏的生死?!”
  王承恩忙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回道:“陛下息怒,天下百姓自是不在乎这些的,他们在乎的是天下是否太平,衣食是否有着落。”
  朱由校再次赞扬道:“说的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