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673

  练国事因此站了起来,将手背在了后面,颇为意气风华地说道。
  其他东林官员纷纷响应。
  于是,一众东林文官成群结队地往兵部衙门而来。
  整个千步廊一下子如朝会一般,涌入了大量文官。
  “你们是说家母已过世?!这是哪里的消息,徐某自己怎么不知?!”
  徐光启听到左光斗等文官说后也很是惊愕,看向了左光斗身后其他文官,一时也猜到了他们的五六分来意。
  左光斗则也继续说道:“大司马,我们相信您不是这种不顾孝道的人,但是流言如刀啊,我们当然相信你不会隐瞒此事,但是这事说不准乃是令子徐骥怕您伤心而故意有所隐瞒也不知,您还是写信回去问问。”
  “是啊!大司马,这事您得问清楚,常问父母安康与否,也是人子之孝。”
  左光斗这时候也附和起来。
  徐光启点首,道:“诸公放心,若真是犬子刻意隐瞒此消息,本堂必饶不过他,若一旦确认家里有事,本堂也必会给诸公一个交待!”
  “叨扰了!”
  左光斗等文官也只好拱手离开。
  但周顺昌这时候则没忍住大喊了一声,而且直呼其名:“徐光启!你休要搪塞,你有没有隐瞒,你自己清楚!”
  钱谦益忙把周顺昌拉离了这里。
  徐光启则因此脸色越发的难看。
  不过,在这些人刚走后,就有传奉官来传旨让徐光启进宫,说天启帝要见他。
  天启帝朱由校一见到徐光启,见他心神不定,也就主动先说了起来:“朕已知道了这事,正因为此,朕才传召了你!”
  而徐光启则凝重地拱手道:“是!请陛下吩咐。”
  “令堂没事!”
  朱由校说了一句,就又道:“魏忠贤,把东厂急递进京的密本给他看看。”
  “是!”
  魏忠贤将一东厂密本递到了徐光启面前。
  徐光启接了过去,仔细翻阅起来,却见上面详细记录了他母亲钱氏从上个月以来每天吃什么,喝什么,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请的大夫是谁,开的什么药,连药方子都记在了上面,甚至还记录了钱氏每晚睡眠情况与醒来情况。
  这让徐光启感到十分震惊,心道:“原来自己母亲身边早已安排满了东厂的人!”
  “这下相信朕的话了吧?”
  朱由校问了一句。
  徐光启则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哽咽道:“臣谢陛下!”
  他自然清楚突然闹出自己母亲去世的事肯定是因为他忠于王事而不被东林诸党所喜的缘故,但现在的他正执掌兵部协助皇帝整饬戎政,自然也不愿意因为担心自己母亲被害而让自己的事业半途而废。
  所以,当徐光启知道皇帝朱由校一直在派人暗中保护他家人后,也就十分感动。
  “平身,这事不足为谢,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朕也不过是提前防备而已,总不能让你们这些为朝廷做事的还有后顾之忧,让内部减少暗害与见不得光的勾当是东厂的职责之一,所以,你放心,只要有朕在,他们就不能做什么坏事!玩这些手段,实在是太不尊重朕的东厂了!”
  朱由校说着就又道:“他们若再来问,你只需告诉他们令堂无事的事实即可,但朕相信他们是不会相信的,不过,你千万不要告诉你是从朕这里知道事实的,因为东厂在暗中查跟这件有关的大案子!只要查出幕后之人,予以严办,才能震慑他们!”
  “是!”
  徐光启回了一句。
  ……
  因此,徐光启便遵照朱由校的吩咐继续做事。
  转眼到了天启元年七月,东林诸官的心情就犹如此时京城炎热的天气一样心烦意乱。
  “这都过这么久了,徐光启得到家里来的消息没有?”
  周顺昌因此急躁地问了起来。
第九十九章
你们算什么君子
  “我派去江南的人已经连夜带回了消息,徐家没有传出有钱氏去世的消息,你们说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钱谦益到底是在历史上能几次死里脱生之人,所以要比许多东林官员都要谨慎一些,居然还主动派人去打上海打听,此时他也比别人要更为冷静地多问了一句。
  左光斗拧了拧眉头:“若是换作别人传的此消息,我也会怀疑一下,但此人不会,他与东林先生皆为我东林元老,犯不着害我东林!何况,以他的机谋,也不会连一个钱氏也搞不定,当年他和东林先生可是能凭手段操纵整个朝廷的!”
  铿!
  练国事这时候则突然把冰盆一踢,和周顺昌一样急不可耐地道:“既如此说!我们就当秉承东林先生遗志,直接揭发此事,而不是在这里猜来猜去,若真有差错,也不过是一死耳,我先去问问他徐光启,到底还没有良知,如果他再推诿不知,那就别怪我第一个上本参他!”
  “同去!”
  周顺昌等一干比较性格偏激的东林官员也忙响应了起来。
  一时。
  徐光启在自己的居所见到了练国事和周顺昌等人。
  而徐光启见这些人气势汹汹的样子,也猜到了他们的来意,也就说道:“诸公有何事,但请直言无妨!”
  “大司马!令堂之事,您真的要这样隐瞒下去,您真要上欺天子,下瞒百官不成?”
  练国事拱手质问起徐光启来。
  徐光启则抿嘴捏拳地深呼起来,说道:“家里已回信说家母安康,还请诸位请回吧。”
  周顺昌主观性就希望徐光启可以丁忧回乡,再加上他又听了左光斗的话,也就更加急躁地直呼其名:“徐光启!你何必惺惺作态,令堂西归乃朝野尽知之事,你真以为这天下有不透风的墙?!”
  “你若这样问,本堂无话可说。”
  徐光启回了一句。
  “行!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我等参劾你罔顾人伦、欺上瞒下、悖逆孝道!”
  练国事神色激动地直接威胁起来。
  徐光启看了练国事一眼:“悉听尊便!”
  “好,徐光启,真没想到你是如此之人,令堂含辛茹苦抚育你,你却为了个人权位冷血至此!”
  周顺昌说着就拂袖而去。
  其他东林官员也跟着拂袖而去。
  而当天,练国事和周顺昌就联名上疏,参劾徐光启欺瞒天子、隐匿令堂亡故之事,而罔顾人伦,违逆孝道等罪。
  “你们真上疏了?”
  左光斗得知此事后就问起练国事和周顺昌来。
  周顺昌和练国事笑着点了点头。
  左光斗听后点首,看向了钱谦益:“也不知道陛下会怎么做?”
  “陛下肯定相信他徐光启,就是上疏也没有用,哪怕是跪谏也没有用,当今天子的秉性,你们也知道,这事只能逼他徐光启自己,从孝道人伦上谴责他徐光启!”
  钱谦益说了起来。
  ……
  内阁此时收到了周顺昌和练国事上疏参劾徐光启罔顾人伦、欺上瞒下等罪状的奏疏。
  “你们说徐光启会这么做吗?”
  而在看到这奏疏后,方从哲先问了韩爌和王象乾一句。
  韩爌笑了笑说:“此事倒不在于徐光启会不会这样做,而在于有人相信还是不相信。”
  王象乾则有些不习惯这种朝堂上玩心眼的把戏,只得笑道:“仆是不知道的,这事得问他徐光启自己。”
  “何必多问,以我之见,徐光启自己家真若出了事,他自己会上疏的,我们在未收到奏疏前,都只能选择认为这事是子虚乌有!”
  老成持重的方从哲说着就道:“以仆之见,当在票拟上申饬一下这周练二人,告诫他们不要听风就是雨。”
  王象乾则说道:“也当让令徐光启上疏自辩,也好制止这流言蜚语。”
  “谣言止于智者,倒也不必,愿意相信的自会相信,不愿意相信的不会因为一两句谣言就失了分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