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6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0/673

  不少人还因此直接朝他们身上吐苦水。
  而他们现在已经彻底如行尸走肉一般,也没有再说什么。
  祁懋宗只是傻笑起来。
  而陪着他们受这样对待的还有陈世凯这些主动或被动地与他们勾结起来的官员们。
  这一干人接下来皆被相继斩首。
  当然,朱由校这样做,也的确给商贾阶层和官僚阶层产生了很大的震动。
  他们不得不承认,皇帝陛下哪怕是到了这个年纪,也依旧是这么杀伐决断,狠厉无情。
  只是他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因为无线电技术的普及,以及各种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他们这些人一旦做出蝇营狗苟的事,能在很短时间内就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哪怕他们暗中结了不少的势力,从中央官衙到地方官衙,从军队到朝廷,但人家皇帝一道密令,就可以让你在不知情的时候被堵上门来。
  “我们需要一个自由宽松的营商环境,不能是现在这样,特务横行,眼线密布,检查检疫关卡设的比衙门还多,对我们的商品充满不信任感!这样做,还怎么挣钱?”
  “至少要想牟取暴利不能像以前那么容易了,只怕真的花心思在技术研发上、在员工鼓励上,在社会责任上,增加竞争力了!”
  “不能让朝廷这样管着我们,我们得想办法,让朝廷放宽对我们的管制,而不是越来越严格。”
  一些大商贾因此事也密议起来。
  而一位因为还没有被查到在大规模出售伪劣假冒产品且也不愿意失去这里面的好处,叫杜日章的商贾则在这时候建议道:
  “依我看,不如,出钱让各大报刊造势,让他们批评现在这种过于严苛的执政方式,为我们商人说话,另外,也出钱让官员们为我们说话,还有我们可以组织商贾进行罢市活动,且在报刊上先造起势来,只要把势造起来,就不怕当今天子不我们商人的力量。”
  “这是个办法!没人不喜欢钱,我是书商,和许多大学堂的学者是朋友,我让他们也替我们说说话,写写文章,大不了花些钱!只要长久宣教下去,自然会产生效果的,谁不希望被朝廷少管一些呢,谁不喜欢自由呢。”
  和杜日章一样,且主要是做盗版书籍生意的莫立勋也附和着说了一句。
  “没错,就如同,没谁喜欢父母天天管着自己一样,也没谁希望朝廷样样管着自己!我们应该多支持那些愿意为崇尚自由、崇尚独立、崇尚自我观点多发表肯定观点的报刊和文人。这将利于我们这些商人赚钱。而不是让官方报刊,天天讲什么大同,讲什么汉家同胞,讲什么国家利益!”
  杜日章也附和起来。
  于是,接下来,最开始,就朱由校和他的朝廷严厉打击奸商的行为,而发表不同意见的就是一些在各大报刊登载个人文章的自由撰稿人。
  这些人首先批评了东厂、质量督察司、锦衣卫在执法过程中的粗暴行为,然后坦言为奸商们辩解说,商人取利本来就无可厚非,至于假冒伪劣产品,也不过是朝廷自己的一种定义而已,而购买者或购买方,买了这些产品,就应该算是一种自愿接受的买卖行为,感觉自己被骗了或者不喜欢,可以下次不买,但不能因此就要惩罚对方,因为那样的话,是一种违反契约精神的行为。
  另外,这些人还用各种经济要素分析自由而宽和的营商环境才利于商业繁荣,且表示朝廷直接粗暴对待,会影响就业环境,增加社会恐慌。
  甚至还有不少报刊真的在倡导各地罢市,而证明商界的力量。
  一时间,还真的有越来越多的商家在各大报刊上表示要罢市。
  乃至到最后还真的共同约定了下个月为罢市月。
  “怎么办,元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商家决定了下个月为罢市月,该想想办法了,不然,若是造成税收大幅度减少,和大量民众失业怎么办?”
  阁臣方岳贡甚至因此事找到温体仁,着急地说了起来。
  温体仁则很是淡定地道:“怕什么,天塌不下来!将这事,如实报给陛下就行了。”
  “你真的不担心?”
  “不担心!”
  ……
  “陛下,中央和地方的大臣们都陆续来电,询问对策,说眼下扬言要罢市的商家越来越多,您看,我们到底要不要采取对策?”
  堵胤锡这里来问着朱由校。
  朱由校听后,笑道:“采取什么对策?对他们妥协,表示不严格追究造假和坑蒙拐骗的罪责?”
  堵胤锡回道:“可不这样的话,会不会真的对社稷造成影响。”
  “不会的!等着瞧吧,朕就不相信,这世界上没有不想赚钱的商家。”
  朱由校说道。
第七百九十章
罢什么市,那不过是唬人的
  堵胤锡听后道:“陛下,虽说不必担心他们真的罢市,而影响社稷安稳,但臣认为,被抄的那些商贾,他们名下产业的那些雇员的处境还是要考虑一下为好,也算是避免将来,朝廷再惩办奸商时,奸商会裹挟自己的雇工,反抗朝廷,所以臣的意思,是否让内阁和户部议定一下,降降准,减减税?”
  “这是个好主意!”
  “不少商贾被抄家拿办,他们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就空了出来,其他还没有做出不当行为的正经商家自然很愿意占下这份市场,而吸纳他们的雇工,朝廷增加贷款规模和减税,倒是利于他们扩张,他们肯定积极于配合恢复市场秩序,只怕还要说朝廷打假打的好。”
  朱由校笑说道。
  堵胤锡也跟着笑道:“这样的话,只怕不少商家也不愿意罢市了。”
  “除非是自己底子不干净,不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扩大自己经营规模的机会错过,所以,到时候,真的还要罢市的,得有针对性的仔细查查,没准他不是因为对朝廷这样的政策不满,而是自己做了什么造假的事,让东厂到时候注意一下。”
  朱由校因此继续说道。
  堵胤锡则道:“陛下说的是,以臣之见,只怕不少商家还会因此支持朝廷打假,这样好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占据更多的市场,没谁会拒绝我大明中土这个交通、技术人才等配套成熟和人均购买力又很强的巨量市场所带来的诱惑。”
  “你说的没错,商业化的大明或许要管起来还得有新方法!但基本核心,还是先立威再施恩,现在只是打假,以后还得防备着反垄断。”
  “等着通过一番严刑峻法,把想依靠坑蒙拐骗的方式赚取厚利的奸商打下去后,那些认认真真搞技术研发和技术垄断的大厂会利用规则越发的成为行业内的巨头,进而把控一行乃至多个行业的规则,甚至对朝廷形成威胁,而这些垄断巨头可比坑蒙拐骗的不道德企业主难对付,因为可能在皇纲国法上无法指责,只能强行定义说,垄断即有罪,朝廷得尽快设立反垄断条例。”
  朱由校说道。
  堵胤锡听后点首:“陛下考虑的长运,臣甚为敬服,以臣看,眼下还有个问题,得需堤防,那就是商贾们收买官员和学者为其说话的现象,眼下不少报刊几乎都成了他们的喉舌,学者和官员们也站在他们的立场说话,偏偏限于言路的保障,还不能把他们怎么样,但任由这些人引导舆论,只怕也不是什么好事。”
  “这就看我大明的汉民们容不容易被蛊惑,朕相信,黑的终究难以洗成的白的,受了这么多年教育的汉民也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不是几个所谓的学者的话,就能牵着跑的,朕也不怕有些学者变成拿钱说话的工具人,那样他自己只怕会变成一个笑话,乃至让公共学者这个本来是代表睿智与博学的称谓,变成全民耻笑乃至鄙夷的称谓。”
  “但也难免,有极善蛊惑人心者;这样,你给朕拟旨,朕要召见几位在宇内有名望的大儒!朕想听听他们的看法,读书人没有风骨的现象,他们到底要不要管,以及关于大明未来思想界该如何发展的事,他们有什么想法没有。”
  朱由校因此吩咐道。
  “是!”
  ……
  “哈哈,响应罢市的大商号的是越来越多,理由都是停止经营,进行内部整顿,当然这只是罢市的托词,毕竟再怎么说,也不好明着和朝廷对抗。”
  “更有甚者,已经登文通告,说在整顿期间,直接停发工薪,这是要让工人们也跟着一起来逼迫朝廷呢。”
  “还有直接宣布要裁员的,理由也是为了改变经营策略,注重产品质量,而减少人力成本,增加研发成本,虽说口气上无奈,但字里行间,明显也是对朝廷现在这样打击造假商贾的行为表达不满呢。”
  杜日章和一干发起这事的大商贾们此时依旧在背后因为响应的商贾很多,而洋洋得意着。
  莫立勋也因此倍为高兴道:“也不知道当今天子现在是什么想法。”
  “想必是龙颜大怒?”
  和杜日章、莫立勋等参与此事的大商贾盛鸿誉则因此问了一句。
  许多大商贾因此皆哈哈大笑起来。
  而等到罢市月到来前的第一天,杜日章就叫来自己的掌柜们,吩咐道:“明日继续营业。”
  其中,一比较实诚的掌柜问道:“老爷,不是罢市吗?”
  杜日章直接瞪了他一眼道:“罢什么市,那不过是唬别人的,老越,你怎么还是这么实诚!谁他娘的放着钱不赚,让别人赚去?别说朝廷把造假货的抄家,就是灭九族,老子也得做生意!大不了老子不卖假货就是。”
  这边,莫立勋也对自己的一干掌柜们纷纷道:“明日照常营业!只有傻子,才会真的在明天开始罢市!只是该卖盗版书为正版书,无非少赚点,明白吗?”
  “明白!”
  “明日照常营业!且花钱多收一些铺子,看看谁家的掌柜、工头没了吃饭的地方,都加一倍薪酬请到我们这里来!”
  盛鸿誉这里也是如此吩咐道。
  结果因此,等到次日,罢市月的第一天,没有多少商家罢市。
  只有老实的几家商贾罢了市。
  潘永庚就是其中之一,他都提前和杜日章、莫立勋几人约好了去湖边垂钓的,结果一出来,就看见杜家的大药铺还在营业,因此,大为惊骇:“这是怎么回事?”
  然后,潘永庚又看见莫家的大书铺也是如此,不由得把钓鱼竿往地上一摔:“这些家伙!忒坏了些,去把掌柜们叫回来!”
  “怎么样,武昌街面的商业情况如何?”
  已来到武昌的朱由校在罢市月到来的这一天晚上,也问起了堵胤锡。
  “如陛下所料,和往常一样,有的商家还趁机疯狂搞活动促销呢,甚至还有趁机大肆招聘被辞退的工人的,这些人都不傻,大环境下,大明的经济是欣欣向荣,无论是技术工人还是市场占有率,都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说是罢市,不过也是忽悠老实人罢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0/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