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5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5/673

  而将自己这些年同一样扩军备战后增加的五十艘战舰全部调到了哥本哈根附近的海域,以帮助丹麦挪威王国侦查明军动向。
  但在这两北欧大国在忙碌不停时,大明的三十万大军已进入到芬兰,组成了漫长的散兵线,如入无人之境。
  可瑞典王国在这一带根本就没留多少兵力,也就导致这么多明军出现,都没有多少负责哨探的瑞典官兵因此察觉到明军的大规模出现。
  等到天启五十五年临近端午的这一天,现在还是芬兰一沿海小城镇的赫尔辛基,就因此被明军渐渐包围。
  驻守在这里的三百名瑞典士兵的头目包佐罗夫因此惊骇至极,不可置信地道:“怎么会,怎么会有这么多明军!快,快派人坐船去告知国王陛下,明军的目的不是哥本哈根,而是先夺取苏米人的领地。”
  这个时代,芬兰一带的土人自称为苏米人,所以这一带也就被称为苏米人的领地。
  “勃兰登堡、萨克森选侯国、汉诺威选侯国等神圣罗马帝国的各诸侯国闻知明军要乘船攻打哥本哈根,也都派来了各自的舰船兵马助战,就连法国、罗马、英国都派来舰队支持,如今整个哥本哈根已集结起上百艘战舰,大家都很希望,我们能阻止明军的攻击。”
  而在明军大举进攻芬兰时,瑞典国王卡尔十一世正对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五世说着一些鼓励的话。
  因为大明的出现,这两本来仇恨很深的国王此时已亲如兄弟。
  听卡尔十一世这么说,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五世就也说道:“这是我西方存亡在关头,我丹麦挪威联合王国自当竭尽全力,守住哥本哈根!而护我文明!”
  “报!陛下,赫尔辛基的总督包罗佐夫有紧急战报传来,在赫尔辛基一带出现大量明军,有二三十万之多,且皆是有铁制战车开道。”
  卡尔十一世的亲卫奥塔夫突然来到卡尔十一世这里说道。
  卡尔十一世听后整个人直接怔在了原地。
  克里斯蒂安五世也同样半张着嘴,过了一会儿,才道:“这么说,明军不是要横渡波罗的海来攻打我哥本哈根,而是要从芬兰进军?”
  “这可如何是好?”
  卡尔十一世也在这时候说了起来,且道:“在那里,加起来一共只有九千余兵力!而几乎所有的兵力,我都集中在了哥德堡。”
  “这明军统帅实在是狡猾至极!”
  勃兰登堡的大选侯威廉也在这时候忍不住说了一句。
  ……
  “传命!加速前进,到图尔库再吃粽子!”
  朱慈灼现在正坐在大明新制内燃机战车上,神采盎然的传达了最新的命令。
  赫尔辛基自然已毫不意外地被明军攻占。
  而为了在瑞典王国把大军调回来之前,尽快占据更多的芬兰土地,他都没有在赫尔辛基停留多久,而带着大军继续前进。
  自称苏米人的芬兰土人在发现大量出现的明军后,倒也自发地组织起来,意图反抗明军。
  因而,没多久,作为先锋的李定国所部就发现了大量苏米骑兵出现,约莫有上万骑。
  但这些苏米骑兵在已是机械化部队的明军面前不堪一击。
  随着连火铳的不断扫射,这上万苏米骑兵全部变成了浮在草地上的尸骸。
  没多久,明军就进占至芬兰重镇图尔库,接着,又进占布登,从而逼近瑞典王国本土区域。
  按理,瑞典王国和支援他们的欧洲诸国军队应该会围魏救赵才是,不必理会在北方寒冷之地进兵的明军,而是先直接派大军偷袭已为大明所据的港口加里宁格勒。
  但这些欧洲军队数量实在是不够,且本身战斗力与装备水平又不如明军,也就无法上演围魏救赵的本事,只能集中兵力与明军进行决战。
  当然,他们也可以利用自己对当地地理的熟悉而进行游击作战,不过,这得让他们这些贵族主动舍弃在各大城镇的财富和资源。
  他们自然是不愿意的。
  何况,他们只能派万人以下的小规模部队这样做,而大部队一旦脱离城堡,就要遇到给养问题。
  所以,欧洲诸君除很多小股部队北上或沿着海岸线袭扰明军外,大部主力还是老老实实地北上,以准备和明军决战,挡住明军的步伐。
  在明军进占布登时,瑞典王国与来支援他们的欧洲诸国军队也才刚刚抵达瑞典王国重镇于默奥。
  不过,明军在进占布登后,并没有再前进。
  因为明军也不可能不考虑大规模进军后出现的给养问题,以及后方不稳而被小股敌军袭扰的问题。
  朱慈灼在给欧洲诸国玩了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而突然趁着夏日来临从芬兰大规模进军,且进占到布登后,便下令停止前进,组织随军民夫与当地筑造兵站和公路,设立医馆和学校,且打算在公路筑造好后,以各处兵站为点,以公路为线,以线带面的派兵进剿当地残留的小股敌军。
  与此同时,朱慈灼还故意在图尔库大搞祭天仪式,勒石立碑,似乎就要让欧洲诸国知道他这个明军统帅就一直待在图尔库。
  “他这是因为对我瑞典地理不清楚,又无法安插过多眼线,而通过这种大张旗鼓的方式告诉我们,他这个明军统帅就在图尔库,让我们主动去打他,这个狡猾的东方人!”
  在欧洲诸国军队的首领在知道朱慈灼在图尔库祭天且勒石立碑后,勃兰登堡的选帝侯威廉就对瑞典国王卡尔十一世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卡尔十一世对此颔首肯定道:“你说的没错!但我们现在能怎么办呢,若不主动去攻击他,就只能窝在南边!而他明军就像一把剑时刻都悬在我们头顶,让我们日日不得安宁,我们组织起来的兵马就只能白白消耗粮食。”
  “北上是只能继续北上的,只是希望能速战速决,不然再拖下去,一旦天气转冷,贵国被侵占的疆域在今年就不可能再被收复,而且得在天彻底冷下去之前,把大军调回南方,因为一旦严冬到来,明军肯定不会再从北攻击,除了当地的拉普兰人,没谁可以抗住那里的冬天,如果明军要继续展开攻势的话,就只能进攻南方了。”
  威廉说到这里就又道:“之前我们其实也应该想到明军会在夏日去北方的,只是我们被他们造出来的假象给蒙骗了。”
  卡尔十一世点首道:“希望能速战速决,即便不能,也得迅速撤回来,本王已做好短时间内不能收复北方疆域的准备。”
  “朝廷的意思,得多用机器、用枪炮消灭敌人,不能造成太大的伤亡,现在本朝最缺的不是机器和弹药,而是人!是可以尽快建立起消费市场的人,甚至因此,朝廷已经决定不再大规模增加军队数量,采取精兵策略,培养更多的技术兵种,而大多数的人当转到地方去任民政官和警务兵,使新开辟的疆域的经济能迅速繁荣起来,而满足朝廷目前高速发展的生产力的需要。”
  “科学院那帮家伙已经是彻底疯了,不但搞出了无线电,还真的研制出了可以飞行的机器,另外,他们还做出了新的战车,叫履带式战车,听说跋山涉水更厉害了不少,另外,粮食方面也因为遗传学方面的发展而有了新的进步,这些都说明什么,说明以后运输成本会下降,通讯会更便捷,还有就是,我们这些军人将来可能真的会一人灭一国!而大集团作战已经没必要,或者说,在这些远比我们落后的欧洲军队面前而没必要,故而,本大将军决定分兵去打哥本哈根!”
  在卡尔十一世与威廉讨论北上对付明军的问题时,朱慈灼则在西征军大本营的军事会议上给诸官将阐述着接下来他要分兵攻打哥本哈根的理由。
  朱慈灼明显没有要在图尔库只等着欧洲诸国军队来打的意思,而是要趁着欧洲诸国军队北上之际,趁机攻占哥本哈根,而为将来派大量兵马从南边登陆,进而对北欧诸国彻底包围做准备。
  诸官将听后皆无异议。
  而因此接下来,刘肇基便奉朱慈灼的命令,只带着五万兵马往南大迂回,以图趁机攻占哥本哈根。
  朱慈灼在派明军迅速攻占布登而不再继续进军,而是立即筑造棱堡型兵站以及公路,目的并不只是单纯的解决继续进军瑞典后产生的补给线问题,也是为了方便打运动战,便于分兵去其他地方作战,从而能够充分利用被解救的基层民众支持明军的优势,而实现想打哪儿就打哪儿的目的。
  一路上,因为大明组织大量民工在这里筑造起了简易的土公路,再加上,现在大明又出现了大量蒸汽和内燃机动力的车辆,所以,刘肇基所率领的五万兵马很快在就抵达了维堡,且接下来又利用大明早就在维堡和华沙之间建造好的公路,迅速往柏林方向挺进。
  而此时的欧洲诸国军队才刚刚抵达布登附近。
  欧洲诸国军队也很注重自己的军事科技发展,尤其是在与明军交战过程中吃了数次枪炮等武器不行的亏后,花了不少心血研制各类武器,且各国之间还积极协作。
  以致于,如今的欧洲诸国军队,尤其是主力,也都换装了线膛枪炮,也改变了战法,不再使用传统的方阵对战,而也和明军一样开始玩散兵线,进行阵地战。
  所以,这些欧洲诸国军队现在在抵达布登城郊后,也开始挖战壕,搭建自己的防线。
第七百五十二章
攻下柏林与破坏自由的世界
  但这种战争对人力和财力的依赖程度更高,毕竟个人的勇武程度已经被降到最低,连骑兵的机动性也受到限制,所以,欧洲诸国要这样玩,得组建更大规模的军队,逼迫更多的民工为自己服务,自然也得对自己国内平民剥削更重才行。
  事实上,欧洲诸国军队现在有不少负责挖战壕搭桥梁的工兵就是强抓的壮丁。
  因为他们不像大明一样有充足的国力,可以用大量闲置的土地或金钱来征募大量青壮入伍,只能强行征募。
  总之一句话,欧洲诸国迫于大明的军事威胁只得先把有限的人才和资源先拿来强行点了军事方面的科技树,而没有让民用科技跟上。
  也就是说,欧洲诸国的生产力,与其现在所拥有的军队装备水平是不匹配的。
  就好比,一个还没完全工业化的农业国家,玩大炮坦克一样,其导致的结果,自然是国内经济崩溃,大量民众流离失所。
  而明军不一样,其生产力已经开始进入石油时代,但军事上却还在以蒸汽动力为主。
  也就是说,大明目前军事科技上的进步,是比国内其他行业的科技理论和应用上的进步慢半拍的。
  如今,大明科技树主要点在通信和航天方面。
  所以,朱慈灼才在这之前的军事会议上提到,现在大明国内出现了无线电和可飞行的机器之类的话。
  大明之所以把科技树主要点在这两方面,自然是根据大明的现实需要,朝廷做出的调整。
  原因是,大明现在已经占有很辽阔的土地,土地面积已经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时期,而且在全世界有殖民地,而为了更好的管理这些地方,统筹这些地方的资源,最需要的已经不是军事上的进步,而是通信上的进步,毕竟军事上,大明已经很有优势。
  而通信上一旦取得较大发展,自然可以更利于大明在开辟疆土后也能守住这些疆土。
  所以,欧洲诸国的军队虽然装备上因为受大明刺激而有了飞跃式的发展,比历史上这一时期的欧洲要先进许多,但因为科技演变成生产力还有段距离,所以欧洲诸国军队的许多官兵是军心涣散,尤其是最底层的士兵。
  朱慈灼就抓住了这点,让李定国趁着欧洲诸国军队刚刚抵达布登附近,疲惫不堪之时,发起主动进攻,而一反昔日只等着敌军来攻,进而用地雷与火炮消灭的常态。
  于是,大量明军主动朝欧洲诸国军队冲了来,打得欧洲诸国军队是措手不及。
  欧洲诸国军队没想到明军会主动冲锋,而不利用自己的火炮和地雷优势等他们主动进攻。
  而因此,本就军心涣散的欧洲军队直接出现了大溃败。
  一待明军冲破第一波欧洲精锐军队的阻击,后面的普通步兵和工兵、炮兵直接拔腿就跑,甚至还有不少直接举起了手。
  很多被抓壮丁抓了数次的欧洲军人已经成了老痞子兵,早已和明军之间有着丰富的战场交流经验,也知道明军不杀俘虏,只是会让其干活,干活还不是白干活,是有工钱拿的,而且还能申请拿钱回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5/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