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5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1/673

  唐甄则在之后道:“都到教室去!”
  于是,奥维茨基便淌眼抹泪地跟着唐甄一起去了教师,利奥波德六世和李棩与尚贞等也跟了来。
  一到教师,唐甄就介绍起利奥波德六世来:“这位是我们班的新学员,叫利奥波德六世,原奥地利王国哈布斯堡王朝的君主,后来还成为了欧洲大联盟的统帅。”
  唐甄话一落,以前在自己国家都是什么苏丹、国王、皇帝的学员们,此时就都再次瞅了利奥波德六世一眼。
  接着,唐甄又吩咐道:“李棩,你把利奥波德六世带过去,以后他就是你们玄字庚号宿舍的新室友。”
  这时候,李棩突然站出来,朝唐甄拱手作揖,行起弟子礼,且道:“启监学先生,我们玄字庚号房一致认为白夷不配进入我们宿舍!还请监学先生将他另派他处。”
  这时候,尚贞也站了出来,行弟子礼道:“白人味重,且粗鄙不堪,我们辛字号房也不想让他来。”
  唐甄对此倒也没有感到意外。
  因为在对外教化学院,是存在这样的一条鄙视链的,即因为汉化程度的不同,西洋白夷也就被东洋黄夷鄙视,而西洋白夷又鄙视黑夷。
  唐甄作为监学自然可以拒绝,但他想到奥维茨基这个波兰国王曾经在被自己强行安排到李棩等人的宿舍后被折磨得要自杀的地步,就也就不想多事,便道:“那利奥波德六世就还是和奥维一个宿舍吧,一个月内,利奥波德六世,你需学会给自己取一个汉名,其念和写这个汉名!李维,你教教他。”
  “学生领命!”
  奥维茨基回了一句,就对利奥波德六世说道:“这个很正常,我们白人一向被他们瞧不起的,你待久了就会习惯的,你要不跟我选一样的汉姓吧,别选跟他们一样的姓,不然会被打的。”
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后才了解朕与五皇子任大将军
  奥维茨基口中的“他们”自然指的是李棩这些人。
  虽说都是大明的二等民,但因为汉化程度不高,而不及李棩等人更易受大明汉人照拂的奥维茨基等西夷,自然是相对弱势的群体。
  被这些人打也不例外。
  高高在上的大明天启皇帝朱由校也只是通过东厂上报的民间相关调查情况后才知道了这一情况。
  不过,他对此倒是不感到意外。
  在他看来,这也算是人性的正常表现。
  只是因为他的缘故,鄙视链是在朝着有利于汉人的方向演变。
  “为政者,只有将自己民族之利益至于一切之上,彼国之民才可比他国之民尊贵,才有自己独立之性,而不用通过攀附强者来满足自尊。”
  朱由校背着手一边走在榴花绽放的宫墙下,对已鬓发皆白的张嫣说道。
  张嫣挽着他胳膊,皱纹难掩的脸淡淡一笑,道:“陛下和臣妾说这些做什么?”
  “朕这是在今早看到东厂在对外教化学院所报的事后,再加上想到这数十年来的风云变幻,有此感悟,而随口说起了而已,你就听不得?”
  “真觉得这只是皇帝和大臣们的事?你们啊,不能祖宗一句后宫不得干政,就真觉得家国与自己无关!民族盛或衰,每个人都是逃脱不了干系的。”
  朱由校回道。
  张嫣因此莞尔一笑道:“陛下说的是!历朝君王是眼里有天下,却只治着一国!您是眼里只有一族,却治着整个天下!您是巴不得汉人都把自己当成这个国家的君,担负一族之兴亡责任来!”
  朱由校瞅了张嫣一眼,突然道:“你算是没白陪朕到现在!朕的心思,唯你知道罢了。”
  张嫣朱唇微咧。
  而朱由校则因此瞅见了张嫣的满头银丝,不由得再次想到自己也已是年老之人。
  他知道有一句话说的是“老而不死是为贼”。
  他这个皇帝一直没有驾崩对于很多人而言的确不是件好事。
  但是朱由校也没想到,自己会因为养生得法,且改变了大明必在这个时期灭亡的历史命运,连带着自己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到了寿命已堪比大明太祖朱元璋的地步。
  不过,朱由校现在庆幸的是,因为大明眼下还在处于对外扩张期。
  整个帝国所有阶层的人,基本上,都还是把注意力放在在外争夺利益方面,而没有太在意内部权力的争夺。
  所以,大部分人对朱由校一直还是大明皇帝的情况,并没有感到不可忍受。
  甚至,因为对外扩张的需要,大明所有人都还需要朱由校这个牌子来代表他们在对外争夺利益的正义性,也就倒还把朱由校继续捧起,甚至已到捧到神坛的地步。
  许多人家,不乏富贵之家,已对朱由校非常崇敬到真把他当菩萨一样供奉。
  但朱由校从来就不是一个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的一个人。
  暴君也好。
  仁君也罢。
  他杀人救人从不管后人怎么看。
  他甚至要求翰林院史官不必对他来个尊者讳的史书记载,而要客观的纪录一切,让史书变成真正只是拍摄这个时代的纪录片,而不得加减任何东西。
  可朱由校不得不承认的是,到如今,他却获得了很大的名声,而且是很多即便受了文臣一辈子的委屈的仁君都得不到的好名声。
  不过,他对此并不感到欣悦,他希望的是,大明的百姓们不要真以为是自己救了他们,而是应该明白,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救他们自己。
  靠皇帝靠清官靠父母靠朋友,终究只能依靠的是自己。
  不然,天下百姓就算是被伟大的人保护的再好,而终究也只会,都是巨婴而已,以致于事不关己时就缩在一边,事若关己,就只知哭闹,而不知方式方法。
  “朕可以保证大明一时之强盛,但不能保证大明永世强盛,也只能给天下汉民带来一世安宁,但不能带来永世安宁!而要永葆皇明国泰民安,还得靠后来者!”
  “另外,你们也不能指望靠朕一人就真的能在几十年内,把几千年积弊给一扫而空,能让只知在乎自家门前雪的天下人彻底告别自私,这终究是需要后来者继续努力的。”
  朱由校在这一天后,于政事堂对自己的辅臣以及听政的皇嗣们说着一些让这些人不要太指望自己能解决一切的话来。
  温体仁看着这个,在自己威望如日中天,连万里之外的西域蛮荒之地,都奉其为天下圣君时,却说着些谦逊之话的大明皇帝陛下,心中倒是越发的敬佩,笑道:
  “臣记得陛下即位之初,臣还只是在翰林做个小小词臣,那时,革新除弊可以说是陛下的一腔孤勇造成的!杀伐决断,大有天下舍我其谁之盛气!如今,国威煊赫,民智大开,而始有兴亡之责,陛下却没有因此自认天下从此安,而后世之君只需坐享太平,可见,陛下之明,却非自古所有帝王可比!”
  “非朕矫揉造作,而是朕怕他们觉得将来若天下真的一统后,自己无事可做!”
  朱由校说着就指了一下皇嗣们。
  “虽说如此,儿臣们还是希望父皇能寿龄永继,为我们这些后生辈为汉家再多拾掇一些积弊。”
  和周遇吉一起回京述职的五皇子朱慈灼这时候说了一句。
  朱由校听后道:“还寿龄永继,再继续活下去,许多人对朕的恨就会更深一层了!等天下一统后,朕就得适当找个机会退位了,得过几年清闲日子。”
  朱由校这话倒是一稳定剂。
  在他这样说后,许多还是更在乎内斗夺权的人,也都暂时压制住了内斗夺权的心思,把心思依旧主要放在对外扩张上。
  “既如此,七弟,你还是要继续多立些功业,要把老五给比下去!如今欧洲,以及将来的美洲,不能让文臣武将们只知他老五,而不知你。”
  一直被幽禁在府里的朱慈灿似乎已经被朱由校忘记,连封地还没得,府里也变得冷冷清清,而现在,也就朱慈灺会来看看他,顺便,朱慈灿也会给他出出主意。
  朱慈灺则点点头,然后看向朱慈灿说道:“只可惜二哥你,父皇要是允许你也去建功立业多好,眼下上至皇储下至平民,皆能迅速立下大功,一人灭数国的都有!”
  朱慈灿笑道:“你这话也就在我面前说没什么,但记住,在父皇面前不要用上至皇储下至平民这样的话语,直接说只要是汉人皆能迅速立下大功,以免父皇觉得你对本族之同胞,在情感上还有官民之分!”
  自从上次因为说错话被朱由校夺去了夺嫡机会后,朱慈灿就变得比以前还要谨慎小心,以致于现在朱慈灺随口一说的话,他都抓住了其表述有误的地方。
  朱慈灺站起身来,把手里的茶放了回去,问:“有必要这么小心吗,我这话又不是非要去否定父皇的那什么同胞之情,只是顺口说所有人,不论身份都能很快立下大的功业而已!”
  “但父皇可不一定会这么想!在父皇面前,你得放一万份小心!记住!不要像我一样!父皇现在最不喜欢的就是只想做人上人而无民族之意识的人!”
  朱慈灼说道。
  朱慈灺回道:“行,我记住了!你放心吧,二哥,开疆辟土这方面,可不是只有他老五能行!”
  ……
  五皇子朱慈灼因为基辅一战大胜索别斯基,后又协助周遇吉通过几次运动战,让欧洲联盟土崩瓦解,而正式接替了周遇吉,成为定西大将军,总揽向西扩张的军政事务。
  而周遇吉则因为年迈,加上本人又不好久领重兵于外,而急流勇退,回京师担任起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同知来。
  这个官职看上去官职很高,但没有实权,除了有顾问之职能外,也只能算是养闲,只等着将来美洲统一而就去美洲任公国国主。
  将来去美洲任国主,是周遇吉向朱由校申请的。
  因为他自知自己参与西征多年,在欧洲有不少老部下,如果在欧洲选一块封地任国主,简直都有可能做欧洲夜天子,而他也就因此自请皇帝将来把他封去美洲,如果将来美洲统一后,他还在人世间的话。
  当然,周遇吉对外倒不是这么解释的,他对外给的理由是不想离开中土,也不想离开皇帝陛下身边,哪怕是老死也得老死在中土,所以才腆着老脸说等将来美洲统一后,再请皇帝将他这个国公给封出去。
  朱慈灼接了周遇吉的定西大将军之位,也就意味着皇族子弟开始进一步地成为大明帝国开疆辟土的主要人物,而已无限接近于决策层。
  当然,这也让整个皇族内部的竞争变得更加的激烈,毕竟定西大将军这个位置不同于一般的位置。
  朱慈灼也没想到自己父皇会把架在火上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1/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